胡芳豪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卫生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01)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显然强健的体魄主要来源于体育锻炼。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毛泽东语),“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启超语)。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足以影响其一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与压力同步增长。要在现代社会生存,不仅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灵敏的头脑、拼搏的精神,更需要一颗承受挫折和压力的心。体育锻炼有助于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能使他们在困难环境中表现出更加坚强的毅力,从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
分析体育运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综合各种分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3)意志健全;(4)行为协调;(5)人格完整;(6)自我意识适度;(7)人际交往和谐。[1]就这七个标准本身而言,我们发现它们在“度”的要求上都是一般化,即用表示适中程度的形容词来修饰基本指标。例如“正常”、“稳定”“协调”等,而不是用“好”、“佳”、“突出”、“拔尖”这类词。而且,在评价一个人健康与否时,这些指标是同时起作用的,即“全面达标”。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符合一般意义上的“优秀”,“健康”不等于“健美”,虽然健康本身很美。同时,这一分析还给我们一个更重要的启示:健康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它与“正常”相配、与“不健康”相对,不健康也就是不正常,不正常也就是不同于常态,即“变态”。“变态”这个词看起来不怎么雅观,但它实际上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恐怖,因为“变态”程度也有轻重之分 ,严重的变态会导致精神病,不严重的变态包括了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例如多疑、焦虑、孤僻等。[2]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越来越高。青少年除了学业和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大之外,社会、父母、朋友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的心理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焦虑、抑郁、早恋、自卑,甚至犯罪、自杀等。曾经有调查表明,北京、上海的独生子女50%以上的心理变态,35%的中学生和20.3%的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面对过度的压力,香港有3.8%的青少年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在这种状况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而另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其心理压力受困扰的程度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所以,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是有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体育锻炼可以改善青少年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特别是青少年容易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青少年常因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担忧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这种焦虑反应降低,使情绪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青少年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思想、身体和情感等的总体评价,它由许多自我认识所组成,包括我不喜欢什么东西、我是什么人、我主张做什么事情等。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自尊和身体表象至关重要。我们指的身体表象是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象。身体表象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有报告显示,53%左右的青少年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身体肥胖的青少年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自尊指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身体外貌(吸引力)以及身体抵抗力和健康现状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降低自信心,并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资料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可见,加强力量训练有利于青少年个体自我概念的增强。
(三)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为青少年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克服气候条件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障碍等所带来的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我们所指的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情绪消极或任务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上和心理上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青少年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神经衰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同时还可以提高记忆、注意、反应、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功能,使其性格开朗、情绪稳定、疲劳感下降。
(五)体育锻炼可以治疗青少年生理疾病。坚持体育锻炼对治疗青少年诸如失眠抑郁、神经衰弱、焦虑症等神经官能症类的精神生理性疾病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美国的一项对1750名心理医生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青少年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并非盲目没有限制的,只有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才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合理而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人们的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起到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不但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锻炼意义和价值,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能把握各种体育项目的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将针对不同心理性格的青少年进行分类,建议其针对性地选择体育锻炼项目。
(一)针对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的青少年。现代社会中,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有的青少年不合群、性格孤僻。他们大多从小就独自在家玩,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不多,缺少可以交流的朋友,长大后不适应环境,不会主动承担责任,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加上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过于溺爱,总是认为孩子小,什么都替他们去做,这样也会造成他们缺少主动性、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很差。这时应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群体性项目,如足球、排球、篮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坚持这些项目活动,让他们有更多与他人相处的机会,以自己的方式融入群体中,帮助青少年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
(二)针对胆小的青少年。青少年在面对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时,胆小害羞的人往往会显得局促不安,不能与人自然坦率地交往,这种情况也会让旁人感到不舒服;当遇到认识但不是很熟悉的同学,胆小害羞者常常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与人打招呼,结果可能会让人误解为目中无人、高傲,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同时这类人还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别人的一句否定或批评可能就都会让他们耿耿于怀、闷闷不乐,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胆小退缩的人在追求目标时,总是缺乏勇气、主动性和自信心,所以可能错过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针对于这种性格的青少年就应多参加激励性项目,像游泳、溜冰、拳击、跳马等,这些运动要求我们不断克服各种胆怯的心理,以勇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和克服困难。
(三)针对处事犹豫不决、缺乏自信的青少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主要表现在于思想、情感不集中,难以使思想、情感有明确的指向;遇事时常在不同的目的、各种动机之间以及不同的手段之间摇摆不定,迟迟难以做出取舍;总是怀疑自己做出的决定是否正确,担心这种决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因此即使做出一些决定,也不能坚决的执行。优柔寡断常常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消极影响,丧失一次次良好的机会。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应该多参加灵敏性项目,像乒乓球、羽毛球、跳高、跨栏、击剑等体育活动。参与这些项目的运动,可以帮助你养成果断的性格。当一项新的任务摆在面前的时候,退缩的人总是缺乏信心,认为自己胜任不了这项任务,想逃避或放弃,于是比其他人少了很多发展的机遇,这类人应该选择一些耐力性项目,像跳绳、中长跑等项目进行锻炼。坚持一段时间后,信心就会得到逐步增强。
(四)针对好逞强、易自负的青少年。这种性格的青少年是虚荣心和个性偏激所致。由于他们对事物的评价、认识和感悟不深刻、不全面和不透彻,往往我行我素、飘忽不定,以偏概全,再加上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两极性,容易走极端。因此,对于那些逞强好胜、个性偏激的青少年,应特别注意选择如下几个项目的体育锻炼,像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等项目,通过比自己强的对手对垒,你就会发现“山外有山”而收敛不良个性。
总之,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青少年表现出来的良好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他们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学习问题和工作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体育活动对于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作用。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和适宜的运动负荷,可以有效发挥体育活动的作用,达到良好健康的心理效应。
(责任编辑 远 扬)
[参考文献]
[1] 张承芬.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警察教育出版社,1998.
[2] 易法健主编. 心理医生[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