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母猪宰杀中发现生育率下降与母猪卵母细胞质量无关,其原因与季节性不孕有所关联。断奶到再一次发情的时间间隔(WSI)也与母猪妊娠期间的交配季节不孕期有关。研究旨在确定母猪早期(妊娠前35 d)和晚期(孕后35 d)流产是否与WSI和季节变化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有关。在夏季和冬季/春季交配商业养猪场来源中,收集宰杀后相关原因的不孕母猪的卵巢。母猪怀孕分组根据流产类型、WSI和其卵巢黄体(CL)的存在或缺失,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进行评估,采取体外成熟、活化和体外人工无精生殖发育。母猪早期妊娠流产宰杀时,与夏季相比,春季时卵巢中CL数量收集较多(11.57±3.3和9.26±0.99,P<0.05)。此外,发展到囊胚阶段,卵母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春夏季(55.9±5.2%和31.2±6.4%,P<0.05)。在晚期流产,是发展冬季到囊胚阶段,卵母细胞较晚春母猪比例大(64.3±7.0%和34.1±6.6%,P<0.05)。此外,母猪卵母细胞的囊胚形成率WSI≤6明显低于WSI>6的情况(37.8±7.3%和62.2±6.9%,P<0.05)。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母猪流产时,在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中表现出季节性变化。WSI的机制可能是长时间没有出现导致卵母细胞发育能力降低的因素。而卵母细胞质量差和有助于增加WSI机制,可能是季节性怀孕期间的造成的流产而产生不育,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并非一年四季早期和晚期流产的主要动力。
卵母细胞质量;避孕药;卵巢形态;季节性不孕;黄体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