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十年中国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2011-04-13 05:30吴遵民
关键词:科教兴国新世纪基础

吴遵民,邓 璐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新世纪十年中国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吴遵民,邓 璐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一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社会繁荣与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教育的支持与支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为了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政策也践行了一条“实利主义”的发展路线。其在为国家繁荣和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却也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具体的表现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挂钩,学校的发展与升学率看齐。教育重“才”轻“人”,由此导致了社会道德一再突破底线。而在“人才”观和把“人”看作是人力资源的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学校拔苗助长,社会一味推动,其结果则是使教育严重地背离了客观规律,学校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和个性。就当前所形成的教育危机而言,不仅学校培养不出人才,而且人性异化和人格退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一种因教育的缺失与教育的缺位而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使国家的实力得到了增强;另一方面,教育被经济、被功利牵着鼻子走的“教育缺失与缺位”的状况又导致了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与加剧。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民生产总值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也名列世界前沿,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未来之希望的教育,尤其需要我们作出深刻的反思与反省。

本文通过对新世纪十年我国重大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对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与现状进行全面的把握与考量,并由此从回归教育本质的立场出发,来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其价值基础的问题进行若干分析与研究。

二 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理解

三 新世纪十年中国重大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对教育政策的价值问题予以研究,较为系统并具开拓性的探索始于2000年。*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系统研究教育政策的价值问题源于劳凯声、刘复兴所撰写的《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一文。参见李仙飞《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溯源》,《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在此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这一课题的研究。他们不仅注重对价值理论本身的探索,同时还关注政策的制定实践,并从历史演变的维度来深入分析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其发展的过程。其中,尤其是有关教育公平和均衡的政策问题的讨论,更是引起了包括教育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而对公平和均衡的追求,亦由此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政策领域最受重视的价值取向之一。

但对此问题笔者的看法是,相对于价值取向而言,价值基础的研究似乎更具现实性,因为它是基于对教育属性和教育目的的根本判断。为此,笔者在对新世纪十年的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基础进行研究之际,选取的就是这一视角。具体而言,本文主要是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时间为一个考察的维度,从而对国家所制定的一些重要的大政方针以及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指导思想乃至总体目标等进行深入的考察,由此来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基础以及价值标准作出综合的分析与判断。

(一)新世纪两次党代会报告对教育价值的基本定位

如上所述,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整体方针及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党和国家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政策首先予以分析,则十分必要。新世纪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代表大会,即2002年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2007年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两次大会的重要报告中,党中央均对教育的发展与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而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简言之,两次“党代会”均把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及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的价值亦被定位于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发展。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并在教育系统推行人才培养计划,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增长速度年均9.8%,而外汇储备也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参见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f30n/t20081027_402512199.htm。这一经济成功的背后,无疑有着教育的巨大支持与贡献。诚然,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振兴,如今“我国已全面普及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总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3]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人才计划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强调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人力资源”学说与“学习社会”理论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前者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最好的投资,后者则批判此种把教育与促进经济及繁荣国家文化联系起来的功利主义思潮,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学习社会,而学习社会又是把学习看作是提升自身精神教养、追求“贤、乐、善”的过程。而将两种价值取向及目标基础完全相悖的价值观放置于一处并予以强调,则充分反映了新世纪十年来处在社会急剧变化及转型时期的中国国家教育政策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功能定位上的犹疑与彷徨。

总而言之,新世纪十年的国家大政方针中关于教育的价值定位,仍以“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一条所谓“实利主义”的路线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教育政策的制定基础及主要功能也仍然定位于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发展。

(二)新世纪教育发展规划的价值基础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十年时间里,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而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也引发了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在这十年中,除了常规性的五年教育事业规划*《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之外,国家教育部还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三个有关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规划与纲要,即《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

在这些教育规划与纲要有关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析出新世纪十年来我国教育政策制定及其发展的价值基础。例如,1998年年底,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认真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对科教兴国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施作出了规划。在这一涉及教育发展目标及价值基础的表述上,“规划”使用了这样一段高度概括的话语:“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做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其中,教育要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做贡献”、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要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急切立场清晰可见。无疑,一切服从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不仅成为教育重中之重的核心目标,而且也凸显了这一时期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则是教育部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顺利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基础之上而制定的“十六大”以后的五年教育发展规划。该规划的第一句话便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笔者以为,这里所谓的百年大计,指的应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计、国家繁荣的大计,而非育人的大计。该计划还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换言之,教育领域需要坚决贯彻的政策及价值理念是“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教育同科技与经济、同文化与社会的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2月10日)。。而从以上两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来看,“振兴”显然指的是国家的大局发展,而“行动”也仍然落实在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目标上。

在国家制定的“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的基础上,教育部相继制定了《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2)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这两个常规性的教育事业规划纲要首先肯定了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教育正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而《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进一步分析了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即“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该计划提出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它把“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努力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目标亦作为十五期间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首要目标。同样,在“十一五”规划中仍然延续了对教育的上述价值定位,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的指导思想中就明确指出教育事业的发展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2010年7月30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为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中国教育所进行的战略性规划和思考,因而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综观《纲要》的战略目标或指导思想,都延续“十一五”规划以来一贯强调的理念,即重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方针,尽管它也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的指导思想。诚然,尊重教育本身的规律、关注人格与人性的培养(以人为本),这些内容首次被列入国家的教育规划,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需特别指出,《纲要》在关于具体工作方针的阐述中,还是把“育人为本”与“人力资源”的开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纲要》强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这里,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虽以“育人为本”为标榜,但其中的“人”还是被归属为理性工具主义“人才观”的人。

除此以外,在一些涉及教育改革的政策文本中,同样体现了上述价值取向。1999年6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新旧世纪之交之际,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已成为国家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其最终目标则直接指向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换言之,进入新世纪以后,虽然基础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亦明确了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但这一改革的基点仍然强调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基础。

(三)新世纪教育改革政策的价值诉求和价值基础

通过对以上一系列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及其总体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世纪十年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及其政策诉求所凸显的以下几种特点。

1 “科教兴国”战略仍然是教育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振兴国家和繁荣经济的迫切需求。诚如邓小平同志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随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邓小平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也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基础。从那时至今(包括新世纪十年)的治国理念,一直把“科教兴国”的思想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并将之摆在了我国各项发展战略的首位。无疑,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亦随着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确立而被确定下来。*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11/04/content_1158167.htm。

2 从“科教兴国”战略聚焦到教育中的“人才”培养

从2002年以后的国家大政方针和教育政策来看,“科教兴国”战略的提法亦开始有所调整。换言之,此时不再局限于对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强调,而是开始聚焦科技中的软实力——“人才”的培养,即逐渐把重心从“科教兴国”转移到“教育兴国”,进而聚焦于“人才”的培养。而建设人力资源大国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口号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目标,到其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强调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都集中体现了上述战略理念。

3 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教育经济功能的价值基础

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改革开放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完全服从这一中心目标,由此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完全是以此价值目标为基础的。简言之,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人才”已被视为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教育亦被看作是一种能产生经济价值的投资行为,于是作为公益性、非功利性的育人价值开始缺位。

4 新世纪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变化

虽然教育的经济功能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回顾新世纪十年的教育政策时,我们也看到了对因这一价值基础所形成的问题的反思。这在一些政策文本中即可找到它们的变化。例如,前文述及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到的“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即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根据“学习社会”理论的创始人罗勃特·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罗伯特·梅纳德·赫钦斯(1899—1977年)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当代西方自由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曾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并推行高等教育的改革。代表作有《美国高等教育》、《学习社会》等。的观点看,所谓“学习社会”,首先需要强调的就是“社会价值的转变”。换言之,“学习社会”所提倡的学习是一种为了自我实现及实现“人的真正价值”的学习,是不以功利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学习。[4](P.134)因而把这一教育或学习的“普世”理念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学习社会”理念明显与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价值基础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但这种旨在成“人”的价值取向的提出表明,我国教育政策及其赖于制定的价值基础正在朝着一条不断探索、不断自我修正的道路中前行。

四 教育功利化价值基础形成的原因分析

简言之,新世纪十年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呈现出一种十分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即紧密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求。无疑,形成这一价值基础有着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

(一)国家对人才建设的迫切期待

众所周知,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了“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瓜分欺凌的屈辱史。为了尽早实现“富国强民”、摆脱贫困的理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如“解放”后一度推行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路线,体现的就是这一迫切愿望。只是当时尚不具备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以致这一政策成了一个冒进的举动。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才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政策也就应运而生。简言之,专注于人才培养的功利化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基础的形成,有其重要的现实需要与社会背景。

(二)西方人力资本学说的影响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随着经济复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社会发展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如“不能用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的投入量来解释经济增长余数不断增多的现象”,[5]就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连续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文章,成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特别是他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中,大胆而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与性质、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与途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思想;[6]其中,把教育与“人力资本”挂钩,视教育为一种资本形成的过程和投资行为,即是这一理论的重要论点之一。他由此直接建立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毋庸置疑,我国新世纪十年之一系列重要政策文本中出现的有关“人力资源”的阐述,其思想源泉盖出于此。

五 对我国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若干反思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的十年间,国家通过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途径,确实为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与此同时,其间出现的一系列教育异化与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亦不能不引起教育政策制定者与决策者的高度关注。因为即使在高度市场化的美国,人力资本学说也早已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如赫钦斯认为,把教育与繁荣国家、促进经济联系在一起,那是对教育的极大误读与误导;[4](第三章)而著名的美国批判教育政策学研究者阿普尔也一再追问,难道“教育只是‘人力资本’的提供者”?[7]谁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长效的育“人”和快速的“人才”培养大相径庭、完全是两条道上跑的“车”。前者致力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熏陶,而后者则把具有生命个性的人看作是赚钱的机器和使用的“工具”,把教育视为可“投入产出”的资本运作。如今中国社会出现的“药家鑫事件”、“小悦悦事件”以及老人摔到无人扶的痛心现象,都一再提醒我们:必须正视教育政策功利化的价值基础所带来的人性的严重扭曲与社会弊端。为此,只有回归教育的本质,恢复育人的真正内涵与品性,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并健全地发展。这应当成为我国今后重构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基础的人本坐标。

[1]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1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44.

[2]吴遵民.教育政策学入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4.

[3]胡瑞文,王红.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强度需求预测及实施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2010,(1).

[4]R. M. Hutchins.TheLearningSociety[M].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1968.

[5]鲁志国.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发展[J].中国西部科技,2005,(13).

[6]王明杰,郑一山.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7]迈克尔·W.阿普尔.教育与权力[M].曲囡囡,刘明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011-11-12

吴遵民(1952-),男,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与立法研究;邓璐(1982-),女,四川成都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山宁)

猜你喜欢
科教兴国新世纪基础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广东教育系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不等式”基础巩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整式”基础巩固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科教兴国和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