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政治化”“去政治化”抑或“中性化”
——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再思考

2011-04-13 05:24
关键词:中性化政治化政治

刘 五 景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泛政治化”“去政治化”抑或“中性化”
——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再思考

刘 五 景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关于政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学界主要存在“泛政治化”“去政治化”和“中性化”三种截然不同的研究倾向。现实表明,它们都未能充分揭示出二者关系的丰富内涵与科学实质。对该问题的重新检视,需要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克服简单化倾向,对其作出考量与诠释:对政治和政治教育的认知应随社会的发展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政治和教育应当通过和谐共存实现共生共荣,研究二者关系需要不断地接近和触及其内核与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去政治化;中性化

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课题。对此课题,学界予以了极大关注,展开了激烈讨论,逐渐形成“泛政治化”“去政治化”和“中性化”三种截然不同的研究倾向。政治与教育关系的如何定位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也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展开及功能的发挥。因此,“三化”之争是否准确和科学地把握与定位二者关系的丰富内涵与科学实质,其长短得失何在,又如何超越“非此即彼”思维定式,克服简单化倾向,对二者关系重新检视并作出考量与诠释是本文的主要问题域。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与教育关系的“三化”之争

(一)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倾向

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有意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的概念,或将二者直接等同和混同,或以政治教育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并试图以政治来“遮蔽”教育,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定位于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的政治操控手段。

长期以来,由于以往极“左”路线的影响,人们往往视政治为禁区,对其揭示和分析都是在肯定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往往给人以明显的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之感。而现行的政治与教育关系理论又明显存在偏、空、旧的毛病。偏是指该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片面化现象。例如,在讲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时,只讲政治对教育的积极影响,而不讲政治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在讲教育对政治的影响时,有许多教育的本质性影响都未涉及,如教育对政治的文明促进、质量提升、非理性现象批判等。空是指该理论所陈述的有些内容,多为泛泛而谈的理论教条,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还有一些内容并非教育事实的本质抽象,而是现行政策和制度的注释和解说,成为缺乏理论生命力的政治辩护词。旧是指该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多为一些相互传抄的陈旧论调,缺少反映时代变化的鲜活的内容和独立思考的理论精神,缺少理论创造应有的对社会现实中落后现象的批判精神,缺少与社会变化同步的理论进步发展特征[1]。受此影响,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冠以德育的全貌,而真正的德育无论从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任何一方面来看似乎都走向了空乏和虚无。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德育已经步入舍本逐末的误区,从而使其泛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德育渐渐演变为“顾左右而言它”,它的内在质的规定性则在逐步削弱和淡化,具体表现为:德育目标高深、单一和失衡;德育内容从属政治形势的需要,抽象和摇摆不定;德育途径追求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德育方法和评价单一,可操作性差;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2]。

(二)思想政治教育“去政治化”倾向

思想政治教育“去政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有意识地弱化、淡化或试图直接“去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漠视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性本质,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定位于一种文化价值活动或中立性的社会工作。

关于“去政治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有学者不仅作过归纳——思想政治教育泛德育化,思想政治教育泛心理咨询化,思想政治教育泛“多元化”,而且还进一步指出,除了“泛德育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去政治化”最主要、最有争议的话题,“泛心理咨询化”也是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泛多元化”则是特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研究和运用中取向的过杂和方式的混乱[3]。显然,“泛心理咨询化”与“泛多元化”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去政治化”最为隐蔽和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当然,相对于“去政治化”一词,有学者选择使用“克服”而不再用“去”,认为“克服”政治化的具体思路有几个方面[4]:确立党政职能分开的思维方式,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社会内部诸系统的协调发展才是优化之路;积极发挥社会机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改进政治社会化,增进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此外,学界还有一种更为温和的“弱化”观点,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较浓,社会意识形态性较强。因此,适当地“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是很有必要的。“弱化”政治色彩并不是不讲政治方向、政治观点,而是指要将科学性、艺术性,变单一的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的灌输变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熏陶、塑造、感染,更加强调渗透性和情理交融,强调借助一些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化”倾向

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刻意回避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既不主张“泛政治化”,也不赞同“去政治化”,而选择中立立场,试图以中性化思维在二元对立的极端夹缝中寻求生存空间,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区别和标示。

关于“中性化”倾向的表现,有学者曾作过专门探讨[5],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性等同知识性,取中性的“教育标准”;教育内容“市场化”,取中性的“教育实践观”;躲避崇高,取中性的“教育态度”;主张“价值多元化”,取中性的“教育理念”。上述归纳是否得当和科学,值得进一步商榷。但细究一番,不难察觉这几种表现的潜在危害:表现一,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丝毫不考虑对人的精神引领,此种把知识的学习与人的精神建构分离开来,把社会角色的指定与人的全面发展分割开来的教育,无形之中会销蚀受教育者的有机成长;表现二,的确值得警惕,因为“它是消解正统意识形态的最好途径。它不声不响地、静悄悄地在消解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在侵蚀、瓦解统治了几十年的社会观念体系、意识形态;由于它与市场经济、现代经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最有力量,也最有效果,比‘精英’们的政治批判强多了”[6];表现三,貌似客观公正,实质却是一种“躲避崇高”的保守主义教育策略;表现四,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两种具体形式,即以多元化诘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以多元化为旗号取消教育的价值意义引导。然而,无论何种形式,如果放弃对社会主导价值的宣扬,使思想政治教育蜕变为以宣称价值“多元化”为前提的教育活动,其根本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亵渎,它毁灭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还包括人的精神追求、生活意义,乃至人自身!

不仅如此,有些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时候,也主张淡化本学科的意识形态性,声称意识形态性与学科的科学性是根本对立的,宣扬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立场应该中性化一些。有此倾向的人在实践中有诸多表现。例如,有些人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过时了,主张应该少一些政治教育,多一些道德教育,学科名称应该改为思想道德教育;有些人厌烦、回避、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多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7]。此外,还有一些人“面对相关学科的各种不同观点,不敢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教育中片面强调‘理解’,只说顺情话,不讲正面理,不敢开展思想交锋”[8]。这些现象足以表明“中性化”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经逐渐占据一定的市场,理应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二、“三化”之争背后的反思

(一)对“泛政治化”倾向的反思

“泛政治化”倾向的主要逻辑,就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制胜法宝”,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我们应当时时、处处、事事讲政治,高谈政治的重要性。的确,政治工作优势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深刻把握其政治性也是本质需要。但必须指出的是,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并不必然代表要走向“泛政治化”,甚至出现政治包办一切、替代一切的极端现象。“泛政治化”在十年“文革”期间就曾经登峰造极,以至于教育沦为政治的婢女,教育一词也成为政治(教育)、革命(教育)的连缀词[9]385。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如果照此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就完全变成了纯粹的“政治教育”,这显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误解。政治的过于强大或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不当不仅不利于政治与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会产生诸多弊端。例如,目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思想宣传的泛政治化现象随处可见,常见的“稳定压倒一切”口号其实就暗含了政治稳定的至高无上,压倒教育也就理所当然了。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连“新时期的中心工作是经济,而经济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样的表述逻辑和语言习惯依然显示出政治仍然高于一切的思维惯性,而政治的内涵除了注重经济要素外,更多的还是为“革命”之意所缠绕[9]386。

事实上,已有学者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泛政治化”倾向作出反思,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泛政治化”实际上是一种缺乏政治理性的行为,把非政治领域的言行统统牵扯到政治上进行对号入座,上纲上线,是一种政治泛化现象,它危害了正常的政治发展,使人们对社会问题不能做出实质的理解和处理,也使社会功能难以正常发挥,还常常带来政治冷漠。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泛政治化’的思维模式,构筑政治的理性主义,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处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司法、教育的关系,以积极理性的心态来开展政治参与”[4]。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中国社会不少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实际行为表现与社会提倡的价值目标相距较远,甚至一些人有精神失落、价值方向迷失和行为失范等倾向,而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其中主要就是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因此,“道德教育要从泛政治化走向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10]。显然,上述观点已经看到“泛政治化”倾向可能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即不利于政治与教育的现代发展,也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是其合理之处。但遗憾的是,它们仍存有不足之处:其一,没能够沿此思维理路继续对“泛政治化”倾向背后的实质性原因作进一步深刻反思,从而未能得出足以令人信服的逻辑推论;其二,存在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之嫌疑,消弭了二者的应有边界。

(二)对“去政治化”倾向的反思

“去政治化”倾向可看成是从“泛政治化”的极端走向的另一个极端,它试图“去掉”政治性,让教育走向绝对的独立和自由,这是极其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都在于政治性,这一点在学界已经获得相当的认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掩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而在于从根本上尽可能消除人们对“政治”的误解和偏见,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使“政治”之“管理众人之事”的公共性本色在人们心目中得以还原。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如果遵循“去政治化”的思维逻辑,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成为单纯的“思想教育”,在素来有“稳定压倒一切”传统思维和现实考量下,没有政治或避而不谈政治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不能想象之事。

针对当下可能存在的对政治的误解和偏见,李强指出,政治的本质不是权谋诡计,对政治过度的厌恶与期盼都是不必要的。既不必视政治为必要的恶,也不必把政治视为超凡入圣者拯救黎民的方剂。对政治只能有合理的期待,即在处理所有“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的人间事务时,理性言说可以扮演关键的角色。只要我们试图以理性语言与他人沟通,寻求各种意见的交集,纵使世间的诸般问题不能够解决,政治生活的品质也可以提升[11]。既然如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既不能抛弃‘政治’,也不能不加区别地谈‘政治’,需要从实际出发,作辩证处理”[12]。如何才能做出辩证处理、科学廓清政治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然关系,也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向人们传递某种事实性知识、陶冶他们的人文精神或提升他们的个人德性,而是要促使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以使他们成为具有基本政治意识、态度和行为能力的人,从而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13]。

(三)对“中性化”倾向的反思

相对于长期以来的“泛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争,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化”倾向的出场就更加凸显深化研究政治与教育关系——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紧迫性与现实性,否则,它只能在社会上、在人们的头脑中不断制造出新的更大的模糊与混乱。所谓“中性化”不过是试图在“泛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间寻找一个折中方案,在二者的夹缝中寻求一线生存空间,其实质不过是“去政治化”倾向稍微改头换面后的重新登场,只不过伪装得更隐蔽而已。其实,此种模棱两可、试图左右逢源的想法和做法最终也行不通,即便现在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也是因为人们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认知还处于一定的混乱与模糊状态,一旦人们对二者关系的认知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这仅有的生存空间便不复存在。因为,无论“政治”还是“教育”,都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当中无法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二者关系的认知必将达到新的阶段,实现新的突破和超越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在“中性化”倾向的日益强势冲击下,只有尽可能科学准确地厘清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才有可能使人们对二者形成一个比较明晰与合理的立场与观点,避免对二者关系的认知在“泛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间左右摇摆的同时,轻易陷入“中性化”陷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理论界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表述依然固守和遵循“政治决定教育,教育服务于政治;政治决定教育,教育从属于政治;政治决定教育,教育是政治的反映”[14]121如此“简单化”的思维路径。不可否认,此种表述在以往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确有很强的合理性,也符合那个特定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时至今日,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社会发展的逐步深入,如果还继续沿袭此种旧的表述而未能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显然不符合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极有可能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重新陷入“迷茫”与“混乱”的处境,最终变得无所适从,由此继续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看法和认识误区也就在所难免。

三、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重新检视

显然,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思想”“政治”和“教育”三组词语的简单叠加是不科学的,同样,简单地把政治与教育的关系说成是决定与反映、决定与从属的关系,也是不科学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政治与教育的关系难道就是一种绝对的“非此即彼”关系,或者说最终不得不走向“中性化”?刘建军指出,“我们党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恰当位置,把它放在不适当的冲击一切的位置上,或者在教育内容上安排不当,在教育方式上选择不当,都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15]。显然,这就暗含了对政治与教育关系“是”与“应当”的研究和探讨。不得不承认,教育的发展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虽就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而言,它与政治的关联较多,较为直接,但教育的阶级性并非皆是“政治”行为,因此不能认为全部教育都与政治有直接联系,不能说全部教育都受政治制约并为政治服务[14]124。当然,“教育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事业,就教育制度的本质而言,无论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到,他们已经卷入了一项政治活动”[16]。可见,教育与政治之间存在某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本质必然联系。就目前而言,“三化”之争看似激烈,但遗憾的是,它们依然未能充分揭示出二者关系的丰富内涵与科学实质,此课题仍然有待于学界同仁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笔者以为,对政治与教育关系问题的重新检视,只有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克服简单化现象,才能对其丰富内涵与科学实质作出考量和诠释。

首先,对政治和政治教育的认知应随社会的发展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应当摒弃的不是政治,而是传统意义上的把政治简单定义为阶级斗争形式的做法,使政治从“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影响中解脱出来,并“努力建构一个替代全输全赢的泛政治化思维模式的有效机制”[17]。列宁早就注意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将发生变化,认为不能再简单从阶级斗争的“旧观点”来解释政治,“政治应该是人民的事情”[18]。也就是说,政治应还原其公共生活之本色。同样,对政治教育的认知也理应遵循以上理路,否则,一味地固守传统思维定式,把政治教育仅仅理解为“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灌输”,仅仅“是要解决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不仅无法揭示“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不相适应。因此,政治教育应提高公民对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认知,提高公民的参政知识和能力,优化政治心理,提高政治素质,塑造公民的现代政治角色[19]。

其次,政治与教育应当通过和谐共存实现共生共荣。在现代社会,政治与教育都要努力获得各自相对独立的自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这一点对教育而言尤为迫切,意义也更为重大。因此,我们在推进现代政治发展、促进现代政治文明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推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能够获得一个相对独立的正常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空间。此外,确认教育对政治的合法性论证、人力资源保证、引领功能是应该继承并创新的传统遗产,而对传统上的政治对教育的功利性利用与工具性支配则应予以坚决批判和摒弃。只有相对独立与相对分离的政治与教育关系之存在,才能真正发挥政治对教育的有效支持和保障作用,以及教育对政治的引领、批判、人力资源保证等功能。

最后,研究政治与教育的关系需要不断地接近和触及其内核与实质。这意味着不仅要充分考虑深厚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背景,还不得不考量现实之可能性,这种研究由于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因而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由此可见,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传统理论资源和现有理论成果进行不断的反思甚至再反思都很有必要。

[1]王长乐.试论政治与教育的关系[J].科技导报,1999(2).

[2]吴俊清.德育泛政治化倾向的现实表现和原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0).

[3]秦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不容淡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1).

[4]程龙.我国当代社会泛政治化因素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

[5]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4-225.

[6]李泽厚,王德胜.文化分层、文化重建及后现代问题的对话[J].学术月刊,1994(11).

[7]白显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自主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8]彭绪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理论前沿,2006(5).

[9]金忠明.中外教育史汇通[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龚昊.道德教育要从泛政治化走向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J].教书育人,2003(6).

[11]李强.政治的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

[12]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11.

[13]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2.

[14]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刘建军.试论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5(10).

[16]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0.

[17]刘勇.政治妥协:社会冲突视阈中的公共理性[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0.

[19]宋迎法.政治教育概念的中西比较——兼论中国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探索,1996(5).

[责任编辑孙景峰]

“Pan-politicization”“De-politicized”or“Neuter”——Rethink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PoliticsandEducation

LIU Wu-jing

(He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There are mainly three distinct reserch tenden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in Schools,such as“Pan-politicization”、“De-politicized”and“Neuter”. Reality shows that they have failed to fully and effectively reveal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o re-examine the issue needs beyond the “either-or” mindset, overcome the simplistic phenomenon,so can re-consider and re-interpret it: to understand of politics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given its new era connotatio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harmonious symbiotic coexistenc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need to keep close touch with the core and ess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an-politicization;de-politicized;neuter

G40-053

A

1000-2359(2011)01-0239-05

刘五景(1980—),男,湖南蓝山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0-10-12

猜你喜欢
中性化政治化政治
近现代中外女装中性化发展的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中性化服装与女性独立
石油:石油是否在走向政治化
浅析女装中性化的服装设计发展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合作社管理的政治化转型——以慈溪县为例(1953—1956)
邮票的图像分层与国家形象的政治化表达——以“文化大革命”时期发行的邮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