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1-04-13 05:24
关键词:服务业河南省服务

张 华 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张 华 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河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所处的环境进行系统剖析,试图提出适合河南省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以期促进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 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人均GDP逼近3000美元,产业结构急剧变化,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矛盾制约,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迫在眉睫。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对于河南省而言,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是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吸纳就业、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对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因此,采取适合省情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抢占竞争优势和确立中西部地区领跑地位的必然选择。

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服务业总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的重要渠道。2009年,全省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629.66亿元,增长10.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随着服务业快速发展,其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步增大。2009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数1509.2万,增长6.0%,占全省就业人数的25.4%;实现地税收入335.44亿元,增长1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9%。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河南省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尤其是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85.73亿元,年均增长14.5%,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速4.5个百分点。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4.35亿元,增长15.6%。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到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985亿元,增长24.7%。与此同时,河南省现代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及信息服务业等发展势头旺盛,成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尽管全省部分现代服务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2009年,河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居全国末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5856.3元,远低于全国人均10707.6元的水平。二是现代服务业产业层次较低。现代服务业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不高,新型业态发展不足。物流专业化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大而不强、创意能力弱,旅游链条延伸度低、整体营销水平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是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弱。河南省现代服务行业繁杂,分布广泛,条块分割状态较为严重,一体化程度不足,缺乏自己的行业品牌,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领域龙头企业相对较少,综合竞争力薄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四是现代服务业整体投入不足。河南省服务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低于工业增速,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逐年回落,由2005年的50.9%降至2009年的34.07%,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软件业等投资比重更是明显下降。

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SWOT分析

基于河南省情认清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是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一)优势

1.得天独厚的空间区位优势。河南位于全国心脏部位,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铁路网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京广、陇海、京九、焦柳、太焦、侯月、新菏、新月、宁西9条铁路干线和洛宜、汤鹤、安李、石林4条铁路支线在河南境内交会。公路运输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09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24.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86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1.8万公里,预计2020年前形成“三横、五纵、四通道”高速公路网格局。航空运输快速发展,全省有郑州、洛阳、南阳3个民用机场,已开辟国际国内航线近百条,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已超1200万人次。以上空间区位优势为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丰富的资源优势。河南省自然禀赋优越,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要素,为其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基本条件。河南土地类型多样,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孕育有嵩山、云台山等名山。矿产丰富,在已发现的127种各类矿产资源中,河南有8种居全国首位,19种位居全国前3位。水源富足,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均流经河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也在河南。同时,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南积淀了龙文化、炎黄文化、易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武术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如少林寺、龙门石窟、龙亭、相国寺、殷墟等,为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河南省是一个人口资源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可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3.科教事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河南省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开发和创新能力进—步提高,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2009年,全年研究生招生9918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45.74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73.11万人等。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9亿元,同比增长20.1%。年末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9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65万人;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21个,省重点实验室62个。年末共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40家。全年共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42项;申请专利19590件,授权专利11428件,分别增长6.4%和25.1%;签订技术合同3915份,成交金额26.38亿元。

(二)劣势

1.收入水平低,服务消费潜力不足。消费者的收入是支撑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河南省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增长速度缓慢,严重制约着消费需求。河南省人均GDP虽然突破了1000美元,但与全国均值相比,仍有三年的时差。2009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1.56元,远远低于上海(28838.00元)、北京(26738.00元)、浙江(24611.00元)、广东(21575.00元)等地,实际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06.95元,实际增长7.5%,与全国均值相差784元,居31个省(市、自治区)第17位。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城乡居民侧重于生活用品的消费,对现代服务业需求的拉动力有限,需求潜能不足。

2.市场开放程度不足,存在进入壁垒。一般而言,市场开放程度高的领域,其产业发展相对越快。河南省市场开放程度较低,表现在:一方面,政府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多[2]。很多现代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息通信、文教卫生、科研技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都以国有投资为主,受政府控制,存在严格的市场进入壁垒。另一方面,部分服务行业的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建立,服务产品的价格仍由政府管理制定,未建立健全的服务市场价格体系。

3.城市化率偏低,现代服务发展空间受限。现代服务业需要最低的集聚效应,只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超过70%,其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0%—70%;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率在60%左右,其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0%左右。对比起来,河南省城市化还在初期阶段,城市化率偏低。2009年河南人口近1亿,农村人口约有6500万,河南城市化率为36%,比全国平均城市化率低10.6个百分点,其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为29.06%,由此可以发现,河南省较低的城市化水平,阻碍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端人才。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劳动附加值等“四高”的特点[3],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尽管河南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上近年来科教事业迅猛发展,并不缺乏普通劳动力和具有一般技能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但高端服务业专门人才仍极度匮乏,远不能适应其快速发展的需要。2009年,全省有专业技术人员160万人,物流、文化、信息服务、商务等行业只占5.1%。显然,高层次专门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省现代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机遇

1.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河南省的三大产业结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一、二、三”格局到“二、一、三”格局,进一步演进到“二、三、一”格局,已完成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转变。但在新时期,为了实现向经济强省跨越,仍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三、二、一”格局。

2.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必然选择。目前,河南省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行不通,亟需开展集约化生产。作为“无烟产业”,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其发展可以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保护自然资源,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更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服务业全球化步伐加快,为河南省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创造条件。进入21世纪,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全球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投资的2/3以上,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服务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流动。河南省凭借明显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将成为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的重点地区。

4.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河南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河南省将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其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到新的战略起点上,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威胁

1.国际经济发展不利因素的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于保护本国就业的需要,更加多样化、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我国产品出口将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同时,随着货币战的愈演愈烈,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强,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同样阻碍我国的出口贸易,且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跨国公司对华的投资意愿。上述种种因素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4]。

2.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带来竞争的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周边国家或地区纷纷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促进本地区服务业发展,这无论是在外资利用还是服务产品销售上都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国外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争夺我国现代服务市场。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产业层次低,竞争能力弱,无法与国外大企业展开直接的竞争,势必压缩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市场份额。

3.面临其他省份强有力的竞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当前均已明确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竞相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并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向现代服务部门等。因此,河南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省份在获取产业资源、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市场空间等方面进行激烈竞争。

三、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

本文在科学分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认真总结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2010-2015年。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稳定超过工业,保持第一增长产业,赶超全国服务业的相对水平。具体目标为:(1)增长目标。2010-2015年,服务业年均增长12.5%,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2)就业目标。2010-2015年,服务业每年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到2015年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第二步:2015-2020年。到2020年,打造若干拉动就业型、拉动投资型和产业带动型产业群。具体目标为:(1)增长目标。2015-2020年,服务业年均增长不低于10%,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0万亿元,占GDP比重的47%左右。(2)就业目标。2015-2020年,服务业每年新增就业约85万人,到2020年从业人员超过2225万人,吸纳社会就业人数的38%左右。

第三步:2020-2025年。到2025年,服务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具体目标为:(1)增长目标。2020-2025年,服务业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3.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60%左右,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2)就业目标。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的主渠道,到2025年其就业人数接近3000万。同时,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信息产业等现代服务产业的规模和增速远远超过传统服务业产业。

(二)指导思想

为实现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目标,须抓住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业产业层次。尤其是要选择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重点领域集中突破,依托各地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市、产业带和产业园区集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格局。同时,要积极完善各项保障体系,加强规划引导,助推服务业快速发展;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扩大对外开放,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培育服务人才,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善法制建设,创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河南省服务业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撑,推动河南由服务业大省向服务业强省跨越。

(三)战略重点

1.行业重点

积极构建具有“优、新、高、特”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现代服务项目建设,着重突出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六大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1)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优化全省物流网络体系,加快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建设,改造提升传统物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公、铁、航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提升郑州在全球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地位[5]。

(2)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创意文化,激活传统文化,坚持市场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方向,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发展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3)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形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战略支撑产业。

(4)不断完善金融业。优化政策环境,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基金公司、租赁公司、担保公司、中介机构等,加快金融创新,健全金融监管,完善政府投融资机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现代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推动金融业做大做强。

(5)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并举,加快信息服务基地建设和基础性公共平台建设,支持信息服务资源有效整合,积极参与国内外信息服务产业分工,推进信息服务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建立门类齐全、协同高效的信息服务产业体系,推动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6)着力提高社区服务业。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道路,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社区服务发展新机制,优化服务结构,加强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及便民服务网点建设,拓宽服务领域,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2.区域重点

按照集聚化与网络化相结合原则,依托各地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市、产业带和产业园区集聚[6],构筑“124n”的空间架构,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格局。

(1)“1”,即1个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充分利用郑州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集聚人才、资本和信息等要素,重点打造“四大中心、两大基地”,即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全国旅游休闲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性信息服务中心及全国现代物流基地、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培育以郑州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域”,并充分发挥核心商圈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带动全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2”,即2个现代服务业发展层。以郑州市为核心,以半小时交通圈为基础,支持开封、洛阳、焦作、济源、许昌、新乡等城市,打造形成资源共享、功能配套、相互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紧密层,确立他们现代服务业副中心地位。另外,支持安阳、南阳、信阳、商丘、三门峡等外围城市,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辐射层,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次中心。

(3)“4”,即4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充分发挥陇海、京广铁路沿线城镇密集、产业布局集中,黄河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岸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沿线沿岸城市和产业集聚区为支撑,推动现代服务业基地化、园区化发展,培育形成“井字型”的沿陇海、京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和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带。

(4)“n”,即多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中心城区、制造业集聚区、开发区、交通枢纽,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布局、立足优势、提升功能的原则,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信息服务等为依托,以全新打造和扩展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重点的“特色园区”。

3.战略措施

(1)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积极制定本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同时,通过市场准入、财政、税收、用地等政策手段,引导生产要素投向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加快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消除城市化的制度障碍,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拉动现代服务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7]。

(3)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扩大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外资企业产业联系;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企业[8];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分工协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全省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4)打造品牌,培育人才。加快服务专业化提升,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与此同时,依托服务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研发中心等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并借助国家人才工程,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交流和合作,塑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5)优化环境,法制保障。加强服务业法制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健全服务业社会信用体系,整合信用信息平台,推动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规范服务市场秩序,推进标准化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社会保障建设,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1]崔俊敏.现代服务业对河南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作用于对策[J].商业时代,2010(10):134-136.

[2]李俊利.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21-23.

[3]马娜,张秀春,等.现代服务业内涵及其标准化发展思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09(8):17-19.

[4]张亚,周姝婷.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0(10):60-61.

[5]李源,魏爱霞,刘可芳.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物流科技,2010(3):85-87,145.

[6]白小明.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2):88-91.

[7]欧继中.加快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企业活力,2007(6):66-68.

[8]王亚妮.河南承接服务外包产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86-87.

[责任编辑迪尔]

F061.5

A

1000-2359(2011)01-0127-05

2010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02400410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0-11-11

猜你喜欢
服务业河南省服务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