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和平
(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 长沙 410007)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现代人不仅要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拥有解读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即拥有对各种来源信息的认知、反馈、取舍、质疑、提问和制作的能力,以及对身边新近发生事件的感悟和判断能力。作为媒体的“把关人”、“信息输送者”、“议程设定者”,媒体人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到媒介传播内容,直接影响到大众媒介对受众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总而言之,对于受众而言,媒体人的媒介素养直接起到一种“言传身教”和“引领”的作用。
然而近些年在市场化竞争的压力下,部分新闻媒体和媒体人为了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了自身媒介素养的培养和媒体所应承担的媒体责任,一味迎合受众,以致出现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的情况。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开展“三项教育”时将新闻界存在的突出问题概况为有偿新闻屡禁不止、虚假报道时有发生、低俗之风滋长蔓延和不良广告泛滥。2003年至今,这四大问题出现周期性回潮,依然难以杜绝,甚至出现了一些对媒体公信力伤害极大的假新闻事件。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包子”新闻,经查实是记者为求轰动效应而恶意造假的新闻;2008年湖南平江县电视台记者吴华散播发现“华南虎”的消息,经林业部门调查,确定是当地石牛寨风景区投资商伙同县旅游局局长、县电视台记者吴华和石牛寨风景区负责人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不惜造假策划的“疑似华南虎”闹剧;2009年《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刊登关于我国舰艇索马里护航的虚假报道,受到新闻主管部门的通报批评。这几起事件在全国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严重败坏了新闻记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给社会带来了种种不和谐的因素。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部分媒体人媒介素养的严重缺失。
当前媒体人媒介素养的缺失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自身修养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职业精神不够,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职业精神是媒体人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是传媒工作中的尽职(对社会尽职,而非仅仅对媒介机构尽职)和尽力精神。部分记者对一些道听途说的事件不进行认真地核实,缺乏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踏实作风。更有甚者捕风捉影,夸大事实真相。如《甘肃日报》刊发的新闻“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记者仅凭一位专家口头的个人意见,根本没有核实情况就急忙发稿,并且《甘肃日报》的值班编辑也没有认真核实就签发。再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的新闻,稍微有些常识和辨别力的人都可以判断内容是失实的,但这条新闻却得到包括四川在线等全国十多家网站的转载。
(二)新闻理想的弱化,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京报》创始人邵飘萍用“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强调报人要肩负道义,担当社会责任,做一名有社会良知和道德的人。然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体人成了车间流水线上熟练的操作工人,新闻作品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件件产品。在机械、单调、重复的“流水线”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些媒体人逐渐忘记了自己的新闻理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认为从事新闻工作只是为了“安身立命”、“争取读者”。2010年《法制日报》刊发新闻《70%举报人遭打击报复》,但“70%”这个数据在新闻报道中并没有说明来源或出处。正是因为部分记者社会责任感的淡化,才导致不断有今天刊发新闻,明天就刊发道歉信的现象发生。
(三)“善意的错误”频发,新闻道德失范。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没有哪一家媒体能垄断新闻资源。于是,为了挖掘有限的新闻资源,获取最大限度的新闻关注度,有些媒体“善意地”杜撰新闻,这是新闻道德失范的典型表现。央视2010年4月22日报道《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新闻,介绍玉树地震救灾时一条搜救犬的感人事迹,但后经查证,玉树地震抢险中并无搜救犬牺牲,新闻报道中牺牲的搜救犬及其“动人事迹”其实是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映秀灾区的旧闻。事后有人辩解这是一个“善意的错误”,但后来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或许报道此新闻的记者是想进一步提升玉树抗震救灾的信心,是一个善意的错误,但错误毕竟是错误,谎言终究是谎言。谎言用在新闻报道上,就是毒药,会伤害媒体的公信力。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出现假新闻,更会伤害公众关注玉树、援助玉树的善良之心,让人对相关报道心存怀疑,最终伤害的无疑是玉树的受灾同胞。玉树要让虚假新闻走开,不能让臆测和谎言取代事实。”[1]
“传媒力量的源泉来自于选择性地告诉我们世界的情况。”[2]新闻事件被报道与否,报道角度的如何,都将直接影响受众对于该事件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而最终体现在媒体的责任意识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是当务之急。
(一)增强媒体人的职业责任感,重塑媒体责任。这需要做到三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受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媒体人在新闻采访和报道过程中要对事实和真相怀有一颗“感恩”、“敬畏”的心,做事实和真相的捍卫者。许多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已经做出了表率,如写出第一篇有关三氯氰胺事件报道的简光洲、前些年南丹矿难的新闻报道等。
(二)加强媒体人自律,形成媒体内在调控范式。自律,顾名思义就是要自己约束自己,要求媒体人不媚官、不媚俗、不媚钱,在诱惑面前能把持自己。媒体人的自律实际上基于对自己使命的一种认识,在报道新闻时首先考虑的是公共意识的提高和良好舆论的形成,真正从民生的角度建构话题、再现世界。同时,媒体人的自律可以形成媒体内在的调控范式,使媒介更加良性、更加自觉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媒体人和媒体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和权力观。记者有“无冕之王”之称,媒体有“第四权力”之说,记者和媒体能直接影响这个社会。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媒体人和媒体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和权力观,既不能夸大媒体的影响力,也不能做权力的奴隶。同时,媒体人要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本着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责任意识,采写新闻、刊发新闻做到真实、客观、公平、公正,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公信力,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白峰. 别因“善意”纵容假新闻[N]. 新民晚报,2010-04-26.
[2] 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M]. 曾静平,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