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逻辑研究*

2011-04-13 03:52军,李
关键词:政治建设文化

宋 军,李 怡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实践风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继承和发展创新关系。本文分析了党的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理念,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及党对马克思的文化发展最高目标思想的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历程中的内在演进逻辑: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文化发展宏观战略理念的继承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领导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践行中,总是与时代发展同步,党的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理念也历经了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文化发展宏观战略理念实际上指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针对当时社会发展阶段中突显出来的重大问题或任务,在文化建设领域而相应提出的高度概括的有关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认识理念。具体表现为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脉络,它们表现出党对文化发展宏观战略理念的一脉相承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统一的内在发展逻辑。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文化界针对中华民族文化凋敝的现状,曾提出“全盘西化论”、“中国本位文化论”和变相的“中体西用论”等文化强国方案,但都未能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目的。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实践相结合,从追求中华民族整体解放和追求民族复兴的大局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概念,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1]663-664在这里,毛泽东把观念形态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1]695在这里,毛泽东鲜明地提出,文化是替政治经济服务的。

毛泽东指出:“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毛泽东指出“我们要革除的那种中华民族旧文化中的反动成份,它是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的;而我们要建立的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1]664更进一步说明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革除旧政治、旧经济,建设中华民族新政治、新经济的需求。

新民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廓清了与一切历史上的旧文化的本质界限,使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毛泽东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辩证关系的阐述,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

然而,毛泽东的新民主义文化观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因而这种“文化”的内涵中又具有着浓烈的“革命”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要求和环境变化,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现代化”的概念。但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的观念没有在新中国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主要原因是毛泽东在建国后虽然对新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建设高度关注,但毛泽东更多的是关注文化问题中意识形态功能。毛泽东提出:“不去研究中国发生了一些什么向着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等)作斗争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而去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把文化“当作阶级斗争的重大战场和最终解决谁战胜谁的问题的突破口”,这是导致建国以后文化建设出现曲折,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思想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234。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关系等等”[3]367,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拓展了毛泽东关于“文化”的内涵。

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4]29-30。

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5]28这句话不仅表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性,也表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布局基本形成。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进行深化和拓展,提出既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概念。

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17-18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6]32-3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更加准确地体现了文化的外延和内涵,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转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具有重要的概念性意义。

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基础上,江泽民又提出了“先进文化”的概念,江泽民指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就是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命题。

胡锦涛指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7]。明确了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社会为理论基础,涵盖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和谐思维方式等内容,“和谐文化”的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确立起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内涵的思想文化建设体系。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概念的基础上,胡锦涛还提出了新的文化发展观、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等新概念,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江泽民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总布局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社会历史形势,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趋于完善。

二、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的继承与调整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是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中,从毛泽东提出“两为”、“双百”、“两用”方针政策以来,我们党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现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文化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借鉴,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指出:“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即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8]1083

毛泽东主张要尊重、学习、接受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要把它们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继而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除了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1951年,在为中国戏曲研究院的题词中,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发展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选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9]388。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党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艺应该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即“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服务,也即首先要为工农兵群众服务。同时,“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确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二为”方向。为革命年代党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9]384,1957年3月,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9]404。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但因为毛泽东对文化问题中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视,我们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文化还是主要是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服务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也说明了文化为政治服务的需要。

毛泽东提出的“两为”、“双百”、“两用”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为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事业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础上,在总结党在以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左倾”的错误思想,果断地提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方向也随之有了调整。

在文化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上,邓小平提出:“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3]211,因此,文化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文化当然“要为这个最大利益服务”[3]256。在这里,邓小平强调的是文化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说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向的服务重点,已从毛泽东时期的“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转向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邓小平提出政治对文化不要横加干涉,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应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学艺术工作者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因为“文艺这种繁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解决”[3]213,邓小平提出我们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3]255。因此,邓小平认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应该是一种政治任务,而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因此,邓小平强调,“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这就进一步赋予了“双百”方针以法制意义,从根本上确保了文化创作的自由。

邓小平纠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文化发展的错误方向,重新恢复了毛泽东的 “两为”、“双百”、“两用”的文化发展方针政策,并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对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作了调整。

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强调要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时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政策——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在对待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关系的问题上,江泽民在继承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提出的新课题,创造性地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建设方针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文化发展理论。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种文化思潮涌动,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冲击,国民素质快速提高,对文化生活要求日渐迫切,社会文化生活也呈现多样活跃的态势,文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7]同时又在继承优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文化发展形势,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的创新和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在基础上,提出了“人民文化权益”的概念。

从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看出,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伴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只有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发展和创新。

三、党对马克思文化发展最终目标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目的,也是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社会的现实情况和社会需要,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深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造性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毛泽东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的教育方针。1958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我们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应当达到又红又专的要求。毛泽东的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立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又红又专的人才队伍的思想,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总之,毛泽东在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实践的基础上设计的社会主义“新人”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吸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合理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四有”新人的标准,并把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确定方向。邓小平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有了共同的理想,就能解决思想统一的问题。没有纪律也不行,没有共同的纪律,会出现行动上的无序,都会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邓小平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始终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始终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反映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坚持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创新,第一次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一是清晰阐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命题,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179二是提出推进全民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11]31三是深刻论证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两个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0]180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正确把握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再次重申:“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强调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对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到培育“四有”新人,从“代表先进文化,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深刻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最终目标的承继与发展是一脉相承又与进俱进的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6-11-11)[2011-08-10]http://news.sina.com.cn/0/2006-11-11/060110470719s.shtml.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0]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 学习出版社,2003.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政治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