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婕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2)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形式,作为职业学校设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它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础课程。 素描教学是造型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旨在通过系统的素描造型课题的训练,提升学生的造型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认识能力、表现与理解能力。 如果说掌握较全面的绘画技术是建造一座高楼,素描就是高楼的基础,基础不牢,其他的建设目标都无从谈起。 因此,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指出:“学美术一定要从素描入手, 否则是学不成功的。 即使学会画几笔,也非驴非马,面目全非。”[1]而要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就需要弄明白学生在素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出解决的办法。
一般而言,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掌握素描技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而就业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 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与家长的专业选择难免有很大的功利性。 有的学生选择与绘画有关的广告设计、装潢类专业,并不是出自对该专业的热爱,而纯粹是为就业考虑,片面地认为这一类专业容易找到工作。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在上学前毫无绘画功底,有的甚至连画笔都没有摸过。 对于还没有建立起在平面上造就三维空间的概念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把素描课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否则,学生离开了对视觉形象的把握和理解,专业基础不牢固,就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由于大多数学生上学选择专业是为了顺利就业,他们来校后就想立即投入真本领的学习,不愿意静下心来练习素描。 他们对于短时间作业,还能够尽心,而对于长时间作业,就会失去耐心,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如,课后作业规定一个石膏像画8 个小时,有的学生只画四个小时,还有画两个小时的,教师从作业上可以明显地看出画面的潦草和不足。 在课堂上,也有个别学生草草完成课堂作业,然后去画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东西(比如漫画、卡通之类的东西)。这种轻视素描练习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不管他将来从事装潢设计还是广告设计,都少不了必要的素描基础。正如艺术大师安格尔所说:“除了色彩,素描包罗万象。”[2]
进入21 世纪之后,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数码相机和电脑影像合成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使用神奇而艺术的Photoshop,我们可以将自己心中想象的艺术,形象地表现出来”[3]。就是一个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门外汉,也能组合成各种精美的图片和画面。 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即使不刻苦练习基本功、不练素描,照样能搞好装潢设计。 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过多地依赖电脑技术、忽视传统绘画基本功训练的倾向。 我国著名画家李可染曾经指责那些连传统技法也不愿学习、觉得用不上的学画者:“这不是聪明而是愚蠢”[4]。
现在社会上存在的急功近利的行为,也影响到了涉世不深的学生。 有部分学生不愿意通过艰辛的劳动取得成功,幻想通过窍门捷径之类、甚至投机取巧的手段,迅速获得成功。 具体表现是: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跑,还没有画好几何体,就想画人像。 结果是什么也画不好,到头来,还得乖乖地回到原点,补素描课。 因为基础素描学习是分阶段的,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学生要从简单的单个几何石膏形体画起,然后再画一组几何石膏体,再过渡到较复杂的静物、复杂的风景画。 学生的专业学习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美工基础,才能更好地提高、可持续地发展。
面对职业学校学生在素描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除了配合班主任老师,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之外,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澄清学生的糊涂思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要领,较快地学好素描的各项基本功。
素描练习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素描作品的创作者来说,观察方法是第一位的,因为,不管画什么东西,只有看得见,才能画得上;只有看得准,才能画得对;只有看得细致,才能画得深入。 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可能理解形体结构之间微妙、复杂的变化及其明暗对比,素描就难以摆脱盲目和孤立的状态,表现力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眼快、手快、反应也快,但是,他们往往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习惯,对于细节注意不够。 因此,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所画的东西产生兴趣,而有了兴趣才会注意观察。 素描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名家作品让学生鉴赏,帮助学生将羡慕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学生在鉴赏名作的同时,“将学习如何像画家那样对视觉信息进行特殊的处理”[5],从而增强学习素描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喜欢画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如瓜果、蔬菜、器皿等),对接触不多的物体,他们的兴趣一般不大。 有的学生画静物很耐心,一笔一画地画,很认真,画好之后很有成就感,围着老师请教,请老师改,老师改过之后自己还反复修改。 如果是画石膏像,就提不起精神了,往往只画出半成品就“交差”了。这与他们年龄、性格有关系。发现这一情况后,笔者就注意挑选与现实生活有关、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如学生的衣物、生活用品、画具等),让学生练习, 同学之间轮流作写生模特。 学生很感兴趣,都希望把对象更形象地表现出来。 由于熟悉,他们画起来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不易产生视觉疲劳。由此引申,在课余时间,如果教师经常鼓励学生画校园里的动态或静态的场景和人物、画其熟悉的东西,就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不会轻易放弃,更不会半途而废。 此外,画熟悉的东西,学生自己就可以评判;通过观察对比,他们自己就可以看出问题,无需老师的评点;而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更容易理解。
一般来说,素描教学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老师先讲理论,后挂范画,让学生临摹。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组织教学,但是也有弊端:学生每天面对这“老一套”,容易失去了新鲜感。 有的调皮的学生,就会说话,或者画别的东西。 甚至有个别的学生会在课堂上睡觉。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扩大视野,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千篇一律,要打破定式。给新生上课时候,可以先讲解理论,再作范画,然后让学生画。当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后,可布置三组难度不一的静物组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进行练习。 学生画完之后,分组进行讲评,指出学生画作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这样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不至于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 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尽量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摆设手段,使学生感到新鲜感。 比如:将石膏像用绳子、布捆扎、垂挂起来,或用倒置等方式进行摆设;把女学生的各种装饰小包、 男学生奇异的帽子和新潮的跑鞋陈列出来,作为可画的题材,等等。
自从各类职业学校不包分配之后,生源日益复杂、差异较大。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撑得慌”的现象。 因此,对于不同学生,教师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笔者所在单位曾经做过一次调查。 我校2009 级广告专业的一个30 人教学班,入学前没有受过系统美术训练的占60%, 程度明显参差不齐。 在一个班里,总会有几个领悟慢的学生,学得慢、画得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学生中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有差异,就应该传授不同的内容、深度也不应一样。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6]对于资质较差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他们,而应主动关心他们,找他们谈话,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绘画中遇到的问题、努力使他们跟上班集体的学习进度。 对于一些天资比较聪明、具备绘画天赋的学生,则应“压担子”、“开小灶”, 教师可主动地给他们设置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布置一些长期作业,让他们画出比较好的作品,推荐这些作品参加比赛,或者为之举办优秀作品展览等。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绘画水平。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应找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进步不快的症结,然后,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对症下药。 这样做,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熟练地掌握素描的技巧,为以后的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创造有利条件。
[1] 裔萼. 徐悲鸿画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78.
[2] (法)安格尔. 安格尔论艺术[M]. 朱伯熊,译.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3:29.
[3] 石文旭,Photoshop8.0[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
[4] 孙美兰,李可染画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84.
[5] (美)贝蒂·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M]. 张索娃,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3.
[6] 何晏,邢昺. 论语注疏:雍也[M]//(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