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媒体

2011-04-13 05:40
中国畜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王超肉鸡母猪

1 政府帮忙吆喝 养猪不怕亏钱了

“去年收成不错,我杀了两头猪过年。”近日,黄之林吆喝着一帮邻居帮忙杀猪,5个簸箕装满了肉。“两头猪有570多斤呢,我准备灌100斤香肠,慢慢吃。”

黄之林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胆沟村,养猪养了好几年,有赚有赔。2009年,黄之林养了9头大猪、4头小猪,初步估算毛猪每千克要卖到11元才能保本,但是每千克只卖到9元多一点,一只100多千克的毛猪就亏了200多元,8头大猪差不多亏了2000元。“这猪的行情还真说不准,养猪以来,我心里从来没有踏实过,但不养猪又不知道该做啥。”

现在,黄之林终于踏实了。石船镇政府出钱举办乡村旅游季活动,卖力向城里人“吆喝”。今年第一季度推出的杀年猪活动,通过在大渝网上开通专用的年猪订购通道,公布年猪所有者的相关信息和可提供宰杀的年猪数量,让城里人提前在网上预订“点杀”。黄之林家的猪一下被订出去了7头。

“以前从没有搞过这样的活动,没想到作用这么大。”黄之林乐呵呵地说,“政府出台指导价,每千克毛猪的价格卖到了20元,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好价钱呢!”黄之林粗略估算了一下,7头大猪,每头就算100千克,毛收入也有1.4万元,除去成本至少赚个6000元。“我一共养了13头大猪,还有7头小猪,这日子好过。”

通过“点杀”年猪,黄之林还和新桥医院的医生结成了对子。“他们说我们这里的土鸡、土鸭、土鸡蛋都特别好,以后我家里有啥农产品出来了,就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就会上门来采购,足不出户就能把东西卖出去,真是太好了!”

更让黄之林欣喜的是,自家门口居然有了农村客运,只花1元钱就能到镇上。“去年我种了一亩桃子,想趁赶场天拿到镇上去卖,没有出行的交通工具,只能用摩托车拉出去,村道坡度大,十分危险。现在有啥东西要运出去,客车既安全又划算。”

“种地不交税,种粮有直补,母猪有保险,政府还帮忙销售,咱农民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滋润了。”黄之林喜滋滋地说,“咱们区还在实施农民纯收入超万元行动,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只要手脚勤快,土疙瘩中真能刨出‘金娃娃’来。”(摘自《重庆日报》)

2 新西兰奶牛场对菲律宾技工需求持续增长

近日,新西兰移民局驻马尼拉办事处表示,随着奶业市场需求旺盛,新西兰奶牛场对菲律宾技工的依赖日益增长。该办事处表示,在过去数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新西兰奶牛场雇用了数百名有经验、可靠的菲律宾技术工人,这些技工长期在新西兰工作并成为永久居民。据估计,新西兰目前有4万菲律宾人,约占总人口的1%。该机构表示,菲律宾技工以勤劳和忠诚著称,成为优先被雇用的对象。(摘自菲律宾《马尼拉旗帜报》)

3 贵州金沙一村民回乡投资千万元建养殖场

贵州省金沙县后山乡翁贡村原村民张金福回乡投资18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肉牛和特种水产养殖,目前饲养肉用种牛300余头,他还承包了9公里河道,已治理800余米,修建了3个河坝用来繁殖鱼苗用作大鲵(俗称娃娃鱼)的饲料。他还承包了2万多亩荒山,除用来种植牧草外,还种植核桃、金银花,将牛粪加工成有机肥作种植业的肥料,让种植养殖循环发展,齐头并进。

目前,仅肉牛和大鲵养殖两项产业已转移了50余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直接带动110余户,养殖肉牛100多头,专家估计这两项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达到规模后每年可为当地增加800多万元的收益。

张金福告诉记者,肉牛养殖分二期进行,第一期按县农牧局的要求购进330头能繁母牛,发放给110户农户每户一头。待产下小牛犊后养殖场按当地市场价收购,或农户自己育肥后由养殖场按保底价回收统一销售。第二期购进460头能繁母牛,发动农户饲养200多头,这样既能带动自繁自养,又能省去从外进牛,免除肉牛长途运输出现的应急反应或不适过程,更化解了由此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这样售出一头商品牛(400千克左右)农户就可增收2400~3600元。(摘自《贵州日报》)

4 土鸡有了“身份证”

近日,四川成都首家生态放养鸡直销店在肖家河农贸市场开业。这里的“土鸡”脚爪上都拴有脚环“身份证”,市民只需用手机扫描或上网查询脚环上的编码,就能知道鸡的“身世”并确定“土鸡”是否正宗。

消费者常疑惑于肉眼很难判断“土鸡”是否正宗。“随着标准化养殖的放养鸡上市,这种现状将会改变。”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项八一说,从开始放养的第一天起,每只放养鸡的脚爪上就拴有脚环“身份证”,脚环上标注有一串编码,相当于鸡的“身份证号”。

根据编码,消费者可通过3种方式查到放养鸡的“身世”:直销店内的扫描枪,手机下载的二维条码读取软件,登录成都市农产品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均能查询到鸡的品种、放养日期、放养场所和销售门店等情况。这一举措实现了放养鸡在养殖、宰杀和销售环节的可追溯性。

据悉,今年内成都中心城区还将开设10~20家生态放养鸡直销店。(摘自《天府早报》)

5 罗马尼亚:长寿母猪24年产仔500多只

罗马尼亚北部穆列什县一头长寿母猪24年内产下约500只猪仔,主人用卖猪仔的钱供养3个女儿完成了学业。

这头母猪是杜洛克猪和大白猪杂交品种,是罗马尼亚迄今能找到的资料记载中寿命最长的猪。据当地兽医介绍,通常猪的寿命为15年左右,如此长寿的猪极罕见。母猪的主人是现年56岁的奥克塔维安·波普,家住基瓦尔谷乡,全家称母猪为“老太婆”。波普说,“老太婆”每年生产两次,每次下仔不少于8只,最高一次纪录为18只。他家的猪仔非常热销,他从不去牲口市场卖猪,老客户通常都提前预订。女主人玛丽安娜说,这头母猪的饲料都是天然的,它最喜欢吃苹果和核桃。玛丽安娜曾多次劝说丈夫不要宰杀这头老母猪,波普最终也同意了,他们决定为这头猪养老送终,以报答它给这家人做了那么多的贡献。(摘自罗马尼亚《真理报》)

6 平谷五元钱养鸡能致富

“5块钱就能养只鸡,钱紧照样可以搞养殖。”日前,北京市平谷区富国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张晓芳向前来咨询入社的农户详细介绍起超低风险、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社肉鸡养殖致富经。

2008年,从区畜牧局退休的张晓芳带领一群下岗女工和农家女创办合作社,并与北京正大大发集团公司签订了肉鸡保护价回收合同,带领社员搞起了肉鸡养殖。

“养鸡的钱有人给垫,赔钱还有人管。”养殖户都说,加入富国畜禽养殖合作社养殖肉鸡风险低。一只肉鸡出栏的饲养成本要30元左右,纯利润在2.5元左右,社员每只鸡仅缴纳5元的风险金,其余资金由合作社垫付。肉鸡出栏后每只鸡合作社只收取0.3元的服务费,用于社员的培训、饲料配送、贷款付息等开支。

2008年,社员杨秋生养肉鸡一下亏损了7万多元,出现了严重债务危机,根据合同,大发正大公司、保险公司、合作社等各方一次性赔付杨秋生5万多元,并帮助他再次引进8000只肉鸡,使其当年扭亏为盈,目前已发展到1.3万只的养殖规模。

由于实施统筹运营,社员养鸡不但风险低还省心。入社农户的农资供应和销售全部由合作社负责。从提供鸡雏、饲料、养殖技术到产品销售由合作社统一配送,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一条龙服务。

目前,张晓芳已将合作社社员发展到150户,覆盖平谷区15个乡镇。每年合作社出栏肉鸡近140万只,净利润达到300多万元。富国畜禽养殖合作社也被区妇联确定为带动妇女脱贫致富的新典型。(摘自人民网)

7 大学毕业生建养猪场年收入超百万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桓台县见到王超时,他正在和县畜牧局的技术人员研究猪场冬季防疫问题。“养猪场有2000余头猪要出栏,加上合作社的2000余头,总共有近5000头的生猪要出栏,冬季又是防疫的关键时期,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名80后“猪倌”对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

王超2005年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会计专业。毕业时,他放弃了大城市的白领工作回到家乡,建养猪场开始自主创业。目前,他的猪场年出栏种猪和生猪8000头,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

王超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他以每年两万元的价格租下了村里废弃多年的100亩窑湾,之后又多方拼凑,投入了近80万元,建起了11栋猪舍,并以每头近1万元的价格引进了3头种公猪和18头种母猪。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不到一周,就有3头种母猪相继死亡,两万多元钱打了水漂,这给王超一个不小的打击,他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的王超开始冷静地反思。他把自己的养殖思路重新梳理了一遍,还特意从县里请来了畜牧专家,找出了种猪死亡的原因,对猪舍进行了严格的消毒防疫,避免了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自此,王超更加注重学习,并虚心向“老猪倌”们请教,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他还大胆尝试科技养猪,新配备了许多仪器设备,如电子监控、高标准产床、B超测孕仪等。王超注重人才引进,聘用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目前养猪场的技术人员均为畜牧养殖专业的“科班出身”。一系列科学养殖的措施,为生猪生长、防疫筑起了科技屏障。

随着技术日臻成熟,王超的天顺养猪场规模也越来越大。他决定联合周边的养猪户,带动当地农民致富。2007年5月,桓台县庆超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配发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这种“抱团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了养猪户的收入。3年多来,合作社已经吸引了160余家养殖户参加。

王超告诉记者,他计划新建一处现代化屠宰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王超说,屠宰场建成后,猪场和合作社每出栏一头生猪,都将增加40~50元的纯利润。(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王超肉鸡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王超美术作品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峨眉武术传承人王超的坚守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肉鸡腹水咋防治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