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经济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

2011-04-12 22:53刘荣贵王志臣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河北石家庄050043
关键词:受助者资助教育

刘荣贵, 崔 亮, 王志臣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



论高校经济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

刘荣贵, 崔 亮, 王志臣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经济资助中的不良现象入手,对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高校要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要与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相结合,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的感恩长效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资助政策的目标,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校;资助工作;感恩教育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绝不让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高校不断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为主体,以“全方位关心、多元化资助、分层次实施、保重点对象”为思路的立体化资助模式,搭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

感恩是一种文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感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康的心态,报答社会的良性循环[1]。在资助工作中,对于受助者适时、系统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唤起受助者的感恩心,对感恩有清醒的认知并激发起其感恩行为,有助于受助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有助于受助者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一、经济资助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当前,经济资助确实为困难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助怀有感恩之心,但在资助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受助不感恩”的不良现象,令人堪忧。

一是“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由于大学生中受助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困难学生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思进取,坐等其成,出现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二是“谁说我不是贫困生?”贫困生作为一个具有隐性特征的群体,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各地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使得贫困生的界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普遍的作法是以学生入学时基层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为依据,在认定时由于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一些学生通过拉帮结派在评议中蒙混过关,在获得资助后,请吃请喝,大肆挥霍,“争贫”、“抢贫”现象时有发生,诚信意识淡泊;三是“我们是弱势群体”。很多高校在给予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没有给予其相应的精神资助,没有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关注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造成了受助者虚荣心强、攀比心重,对身边同学的关爱显得麻木不仁,缺乏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受助者以弱势群体自居,但又担心身边的人瞧不起,随之会产生挫折感,导致自卑、失落、困惑、抑郁、仇富以及自我封闭的心理,久而久之会积淀成为以一种“知恩不报”、“恩将仇报”的极度自私心理。

二、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和数量呈上升趋势,随着受助群体的扩大,单纯的“资助”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与“育人”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压力迫使人们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但功利主义也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人们的道德出现滑坡。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一些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同时由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服从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多地人们关注自身发展,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维判断,导致其价值观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生畸形,造成大学生在意识上产生“失恩”现象。

(二)学校教育中的功利色彩影响

学校德育教育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多年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更多是在关注升学率,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而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学生关心最多是就业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也提倡“学校教育,德育为先”,但在实际中,很大程度上还是对人的知识和智能方面的选拔,促使学校实质上坚持的是智育为先。德育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而传统的德育又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采取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方法,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并充分尊重他们,从而学生的能动性丧失。目前一些高校已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开展感恩教育,但仍存在诸如感恩教育只是短期教育、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形成长效机制的问题。

(三)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影响

“再穷不能穷孩子”,是中国父母的传统心态。当前80末、90后大学在校生居于主体地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三观教育,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父母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单边行动”,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另外由于有些家长自身素质的欠缺,没有以身作则,不孝敬长辈、不文明行为,孩子耳濡目染,直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作用。

(四)网络对学生认知的冲击

网络上的信息由于发布主体知识、情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使网络信息带有浓厚的个体化色彩,特别是一些偏激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使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受到冲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价值取向完全围绕个人利益进行选择。在申请助学金、奖学金等问题上表现出自私自利的倾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与奋发向上、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等崇高思想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强烈的冲突。同时,网络自我约束力的降低,往往会导致网络道德失范,导致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且相互影响,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勇于负责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生态度。

三、加强经济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策略

高校经济资助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感恩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备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受助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受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同时对经济资助的长效运行有推进作用。

(一)敏于抓势,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正确感恩观的形成。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2]感恩,不单单是传统美德的要求,更是健全人格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感恩教育需要遵循由知到情再到行的一个过程,利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握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育人效果。感恩品质的形成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即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认知层面是指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德,正确分析施恩方的目的和意义,产生心理的认可;情感层面,是基于认知产生的情感共鸣,产生心理上的愉悦与幸福感,近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伴随回报恩情的冲动;实践层次,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具体行为,升华成自主的习惯行为,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行。同时要结合社会实际,用时代理论引领方向。以“八荣八耻”为感恩教育的标杆,教育学生“知荣明耻、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学生在对待家庭贫困和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从容地面对问题和挫折。

(二)善于造势,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与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相结合

新资助政策实施的关键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公开、公正、准确的认定,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严把“入口关”,是阻止个别学生不诚信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各种宣传渠道,让在校生深入了解新资助政策实施的意义、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既可以让受助者明确国家这一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是构建社会和谐、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又能让其他非受助学生对受助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同时,从制度上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和宿舍同学等多层面对学生的生活情况、消费情况等进行了解,建立跟踪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查堵非贫困学生进入受助通道。

良好的感恩氛围对受助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如果感恩教育气氛不能很好地营造,生硬地针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无异于给受助学生贴上贫困的标签,从而导致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对经济资助工作本身会形成不必要的障碍。所以,学校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应倡导各院系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教育,通过讲道理、明事理,把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融合,让受助学生的心灵在温馨平等、受到尊重的氛围中接受洗礼。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开展讲述感恩故事、创办感恩小报、设计感恩广告、编排感恩节目、举办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算一笔亲情账等活动,使感恩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排解受助学生的孤独情绪,养成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同时,学校的制度、教师的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感恩心理,尤其是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其感恩言行更能激发学生的认同感。所以,学校要努力营造“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3]五恩一体的系统感恩环境,使受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三)勤于借势,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的感恩长效机制

对于思想相对独立、思维相对活跃、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并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至关重要。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就要避免感恩教育成为节日化和形式化的教育,而应力求感恩教育的日常化、长期化、制度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感恩教育计划”,并强化落实,形成学校、院系、班级参与的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的教育体制。在实践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奉献,并在奉献中体味给予者的快乐,站在主动者的位置上体验给予、责任、奉献的快感,达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结合,实现由“受助—自助—助他”的良性循环,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近而明确自身的精神追求,确立更为远大的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在自主体验和亲历实践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意义与自我完善的价值。[4]

充分利用学生勤工助学的模式,形成以实践为核心的感恩机制。大量事实表明,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5]。在社会层面上,为受助学生搭建校外交流平台,与信誉好、有良好发展空间的企业合作,建立感恩教育实践基地,与就业合作基地共同实现人才的能力提升,让受助学生通过“高层次”的勤工助学,利用专业知识为自身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在学校层面,对于无偿受到资助的学生,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机关、实验室、院系办公室、图书馆等协助教师进行管理、助教、助研,使之在实践活动中积蓄情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同时加大勤工助学的渠道,根据学生自身性格及专业特点,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与劳动来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在以劳获酬中体验到人格的尊严,摒除“等、靠、要”的思想。让受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实践中,达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成长为心胸豁达、积极向上、人穷志长的合格人才。

为了达到感恩成效,可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如成立自强社、爱心社、志愿者团队,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团队,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感受,使他们易于交流,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缓解心理压力,获得归属感[6],通过学生团队的力量整合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受助学生可自己组织管理,完成岗位职责,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整合一些教育的关节点引导受助学生的感恩行动,如在“母亲节”、“教师节”、“建党日”等节日来临之际,有计划地引导或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举行一系列感恩实践活动,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养成在实践活动中感恩的习惯。

感恩,对于一个社会的个体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正如安东尼·罗宾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对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7]”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创造各种环境,利用各种资源教育受助者从感恩父母做起,从说一声谢谢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常怀感恩之心,常修为善之德,做到自尊、自爱、自信。同时,更要教育学生,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励志成才,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才是最大的感恩。

[1]应金萍.加强高校感恩教育与约束机制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8(6):30.

[2]邓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 [J] .教育育人,2002 (8):2.

[3]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100.

[4]沈楚,基于生命关怀的高校道德教育[J].高教探索,2006(6):88.

[5]张晓琴.“资助”与“育人”:助学指导工作的必须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15.

[6]矫宇.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精神贫困”与“心理脱贫”[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88.

[7]林伟贤.感恩——把爱传出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7.

On Gratitude Education in Financial Aid Work

LIU Rong-gui, CUI Liang, WANG Zhi-chen

(Student Affairs Offic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China )

Financial aid work for needy college students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in recent years. Gratitude education among needy students is a good way to launch this work. Starting with the bad phenomena existing in this area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 lack of gratitude awareness in the recipien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college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set up the correct concept of gratitude, and combine integrity education with a grateful atmosphere to build up the long-term mechanism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aid policy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college; financial aid work; gratitude education

2095-0365(2011)02-0096-04

2011-04-10

刘荣贵(1974-)男,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

G641

A

猜你喜欢
受助者资助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题解教育『三问』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