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2011-04-12 22:53石家庄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35
关键词:个人主义外语教学跨文化

李 周 红 (石家庄学院外语系,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高校外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李 周 红
(石家庄学院外语系,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分析了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与意义,探讨了中西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全球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外语教育的新情况,结合对大学在校生的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在外语教学中实施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以期为我国当前的外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核心价值观;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外语教学界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外语教学应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一个普遍接受的观念。随着文化教学与研究的进展,当前文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母语文化失语,涉及到母语文化失语的成因、现状、文化导入的原则、方法及途径;二是以培养人文精神和“文化自觉”的视角观察、研究外语教学。本文则在中西文化观的基础上,针对全球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外语教育的新情况,探讨在外语教学中实施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以期为当前的外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与意义

何谓价值观?它指的是主体对人、事物及行为的价值、意义、效用的态度情感倾向与评价标准,它表达的是人的价值取向。“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它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唾弃的;应该爱什么,恨什么;什么是美的,是好的;什么是丑的,是坏的;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荒谬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非正义的。学者们把这套系统称之为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1]任何语言文化都会折射出其民族鲜明的价值观。价值观与交际是支配和反映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如何进行交际。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深谙民族文化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价值观的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价值观以种种微妙的、常常不显现的形式(不像人们的衣着、举止那样暴露在交流对方面前)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交流双方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就有不同的假定前提(assumptions),并据此对外界的信息刺激做出反应。交流双方有权选择自己的文化价值系统,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而无权干涉另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让其向自己的价值观靠拢。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强劲的欧风美雨使得学生渐渐地接受并崇拜西方文化,而对中华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失去了认同感。近些年来,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成为崇尚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主流。在“西风颂”的伴随下,他们效仿西方人,吃着洋快餐,听着西洋乐,看着好莱坞大片,过着情人节、圣诞节。他们对西方娱乐、体育明星如数家珍,对西方节日文化侃侃而谈,对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行为理念赞誉有加,而面对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却知之甚少,理解肤浅,暴露出文化底蕴的浅薄与无知。部分学生民族情感淡化,民族自信心缺乏,追求享乐主义,推崇个人主义,奉行西方文化价值观。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广泛的今天,我们应冷静而理智地面对这一社会现实。综观各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在亚太地区占的19%中,日本占10%,韩国占5%,而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总共仅占4%,所占份额与我国发展规模颇不相称。[2]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却没有赢得“文化大国”的美誉,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中国不只是一个地理的中国,经济的中国,中国更应该是一个文化的中国。我们要建立文化的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要努力构建中国的文化身份和认同标准,这一问题关系到我们有没有未来的问题。”[3]

大力强化中国自己的文化身份,树立独立的文化品格,塑造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这正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中西核心价值观的差异

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Oneness vs Divided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描述天人关系的哲学观点,可说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始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自身修养与环境结合达到最佳状态,这一深层价值内核在今日中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西方哲学从古代起,就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二分对立,强调人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地位和力量。如果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所致;一个顺从天命的人会受到社会唾弃的。

(二)“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Group vs Individualism Orientation)

中国文化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把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在此体现。因此说,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和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任何个人都是不可能离开他人和群体而存在的,自我只有在为他我、群体的奉献中,只有在得到他我和社会群体的认可时,才会突显出个人(自我)的存在和价值。而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形成了西方人以个人中心的处世态度,他不依附于家庭,也不依赖于他人,而是倾向于自我依赖,以自己的能力开辟自己的前途。个人与家庭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一切以维护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这种所谓“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的认同。

(三)“求稳”与“求变”(The Seeking of Stability vs the Seeking of Change)

在“忠恕”与“仁爱”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习惯于在一派和平景象中“相安无事”、“安分守己”、“安居乐业”,人们接受了这种“稳定”观念,“国不能不稳”、“家不能散”的观念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目之中。一切发展之大前提是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不能不承认,中国几千年来正是在“稳”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绵不断的原因。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在不断“变化”中出奇制胜;他们追求个人享受,放任个性,自由发展,永不满足于所取得的成就,不甘于制于家庭和社会。正是这种永不停顿地追求变化的精神为更多的人带来了机会和钱财,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常常使得家庭分散,引起家庭危机,造成家庭解体。

(四)“中”、“和”与“利”、“力”(Moderation & Harmony vs Benefit & Power)

从群体认同与个体本位的不同原则出发,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中西文化在民族性格和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这便是中国人注重节制、追求和谐与平稳的文化性格与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取的价值目标。中国文化注重协调人际关系,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始终把“利”与“力”看作值得崇尚的价值,它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

以上四个方面概括了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关世杰认为,“大量的研究表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在不同文化中发挥着深刻作用,它渗透到价值观的许多方面。中西文化在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方面的差别是理解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的关键之一。”[4]个人主义取向主导着美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跨文化交际学者拉里·A. 萨姆瓦和理查·E. 波特指出:“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美国人有生以来就受着全力竞争、努力争先的教育,取得成就可能要以牺牲别人、甚至是家人和朋友为代价。美国人有以社会为代价而挣钱致富的权利,剥削致富被视为精明能干,甚至还会受到钦佩和尊重。在非西方文化中,社会是至高至尊的,剥削他人以致富被看作是对社会的危害。”[5]在英文的书面语中,“我”字无论何时都要大写,而“我们”、“你们”、“他们”、“你”、“他(她)”则不大写。从这个小小的侧面,可以看出“我”在英美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还有,在英文词典中,竟有100多个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这也反映出“个人”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如:self-esteem(自尊), 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 self-advancement(自我发展), self-image(自我形象), self-interest(自我利益), self-dependence(自立), self-awareness(自我意识)等等,这种现象在其他语言词典中是罕见的。美国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接受了这样的生活信条: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特徳曾就44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人主义取向程度做过调查和比较,数据表明美国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取向占第一位,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荷兰分别排第2、3、4、5位;而日本、香港地区、新加坡、台湾地区分别排第22、32、34、36位。[4]可见中西方在个人主义取向方面的差异相去甚远。我们只有深刻剖析美国社会的个人主义取向,才能全面认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才能在外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外语教学中实施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不同的文化规范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引起中西思想碰撞的主要因素。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必然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会在自觉不自觉中认可或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西方价值观中的积极成分,如尊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潜能发挥、鼓励竞争与创新等和西方价值观中的消极成分,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表现在家庭方面如追求新鲜刺激、家庭关系淡漠、性关系随意、婚外情泛滥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尚武好斗等会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少大学生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导致信仰危机。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中的矛盾和困惑,迷惘和彷徨,是一种痛苦的选择过程,他们渴望正确导向的到来。”[6]作为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伟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冷静思考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象,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而且又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调查问卷

1.调查内容和对象

采取调查问卷形式,以“最喜欢(崇敬)的人”、“最青睐(珍惜)的物品” 、“最热衷于做的事(专业学习除外)”为调查主题,对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学院等高校的1~4年级的186名本科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价值观的调查。

2.统计方法和数据

对有关价值观的三大主题以问卷形式分发给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72份。要求调查对象对每一主题选择三项,并排序。最后对调查结果中所列顺序依降序分别赋予加权分(3分,2分和1分)。

在“最喜欢(崇敬)的人”这一主题中,91%的大学生将亲人排在首位,恋人和好友紧随其后。科学家和明星则落在最后两名。经济学家位列第4。选择结果透视出:当代大学生认为最值得自己喜欢(崇敬)的人首先是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并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最青睐(珍惜)的物品”这一主题中,所有大学生选择书籍为首,体现了其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 82%的大学生认为,金钱不可或缺,但须依靠知识和劳动去获取;76%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高科技产品的运用是一种现代化的享受,也不愿舍弃。而服装和化妆品只是普通的日常所需,因而位列这一主题选项的最后。而对交通工具、住房和食物,大学生们所求不高,虽然这些因素受条件和环境所限,并不影响各人的抱负和目标的实现。

在“最热衷于做的事(专业学习除外)”这一主题中,旅游和运动为84%以上的大学生所热衷,分列第1和第2位;权力的第3排位似乎难以令人接受;劳动和奉献却出人意料地位列第5和第6。旅游利于身心健康,运动强体壮魄,利于减轻快节奏下的工作和学习压力,这些均为现代化人材的必备元素。权力在大学生眼中是指自身发展的主动权,藉此可求取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劳动与奉献的结合在传统观念中被演绎为最有意义的活动,而大学生们的理解是:对于文明程度日趋发展的现代社会,劳动、奉献作为一种无价的美德,只是每个人参与社会的基本原则,而非最高原则。当代大学生崇尚益国益民的活动,但又特别重视自我,强调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参与其热衷的社会公益活动。

基于以上问卷数据,一个现象应引起重视:当代大学生在对人、物和事的认识上都体现了一种明显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固然需认真对待,但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对自己未来要担当的社会责任的使命感更不可或缺。因此,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亟待改进和加强,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其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这正是传道授业的教育工作者亟待攻克的挑战性课题,外语教学工作者更是首当其冲。

(二)思考与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与问题,笔者认为可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大学生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引导。

1.课堂教学

首先作为外语教师,自身应具备全面的中西文化观和对文化差异的洞察力、感受力。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自己的中西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作用及意义有深刻的了解;不能只限于熟知课本内容,还应广泛涉猎教材之外的知识文化,并积极创造机会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经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本身要崇敬和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地践行核心价值观,以自己良好的修养和模范的行为感染、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富有成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引导学生树立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把词汇、句子、语篇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提炼出来,明确无误地告诉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词汇是最明显的文化信息载体,是最能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教师应予以特别的关注。比如在讲解individualism时,就应运用对比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在介绍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的同时,适时导入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二者的差异与共性,寻找两种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有助于加强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进而培养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核心价值观的感悟。

开展课堂“文化讨论”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可行的促进中西文化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方法。文化讨论是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全班的个体或群体就某个文化专题开展有序的、面对面的讨论;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实际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或解答特定的文化课题,通过辩论、沟通,加深对目的语某一文化话题的理解与把握,完善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构造。

对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必须首先使其心理不排斥并逐步产生认同感。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心理现象都是由客观刺激所引起,通过个体内部的一系列中介过程而最终反应到行为。由此,教师所传递的客观刺激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自主选择,并付诸行动完善自己,使塑造高尚的人文品质成为其内在自发要求。

2.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最有效的方式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感受最深、并能发挥直接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氛围与风气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一定要抓好这个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以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主流舆论,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价值观教育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增加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认同感。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文化节、科技节、影视节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明辨是非,保持独立的文化品格,从而形成校园文化合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帮助。

在日益多元化的个人选择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集体观、奉献精神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已受到了挑战。其形成来自多个方面,既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又有当前社会的腐败不公现象,更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无孔不入的西方文化的渗透。可以说西方价值观的消极成分是大学生价值观变异的催化剂。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守外语教育这块阵地,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地进行价值观教育,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确保当代大学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的奉献精神、深厚的民族情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58.

[2]陈华,刘志华,基于效率的文化软实力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4.

[3] 邓正来.中国法学的困境与出路[N].文汇报,2009-04-23.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68,165.

[5]萨姆瓦,波特.跨文化传通[M].陈南,等译.广州:三联书店,1993:364.

[6]马顺林.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长过程中的断裂与失衡[J].集美大学学报,2009(4):35-37.

College Language Teaching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Core Values

LI Zhou-ho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5,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valu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of core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view of development of global culture and new situation of foreig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data analyses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stering Chinese cultural core valu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iming at providing constructive implications for pres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core valu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95-0365(2011)02-0060-05

2011-03-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08JA740033)

李周红(1971-),女,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与社会语言学。

G642

A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外语教学跨文化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