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妮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理论主要舶来于西方,受其理论体系影响,所培养的人才在意识形态上打上了很深的形态规划烙印,并由此延伸形成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毕业择业、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学生对社会问题十分漠然,忽略了城市规划作为政治手段解决社会冲突、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目的;他们通常把形态规划的技能作为解决城市各种问题的权威手段,“技治主义”成为浓郁的职业理想情结;他们以政府结构下的单位作为主要就业平台,但自身的综合能力与岗位需求又存在较大差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忽视职业道德,把自己变为违法、违规事件(包括不合理的规划方案)的“元凶”或“帮凶”。种种问题已深刻表明,我国城市规划从业人员正面临诸多尴尬,迫切需要我们对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源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1)城市规划是什么,应该教他们什么。这是关于城市规划本质内涵的命题,直接关乎城市规划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学科构成内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始于19世纪,经历了从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再到社会综合科学的世纪演绎,西方城市规划人才培养也经历了从建筑(工程)、独立城市规划专业到解决社会综合问题学科体系的完善过程。我国城市规划教育沿用西方国家上世纪50年代的教学体系和范式,大致有建筑、工程、理学、林学(赵民.林华,2001)等四类高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以传授规划编制技术手段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还受限于西方规划理论的“曾经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本质特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学科构成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应该被看作一门学科和一项社会性活动,这是对城市规划本质理解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作为一门学科,城市规划的重要特征是在于它的综合性,具有社会学、经济学、史学等综合特征。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城市规划是一项受特定历史背景影响下高度政治化的活动。是一个选择价值、维护价值、分配价值的过程。面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城市规划过程提供了共同体成员寻求公共利益的渠道和平台,并通过规划从业人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社会性特征,使之成为制定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2)城市规划人才培养对象是什么,应该传授他们什么。这是关于规划从业人员角色认知的命题,既界定了教育对象属性,又明确了社会需求。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以国有科研设计单位、政府管理机构、国有企业、大中专院校和其他事业单位作为主要就业目标,其次是民营企业,还有少部分创业和从事其他工作。国家机构成为吸纳他们就业的主要平台。从这些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要求规划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但目前大多数规划从业人员的现实知识能力不足以应对这些社会需要。这说明规划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已经脱节,我们必须更加清晰的认识规划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和社会需求。P.Healey基于英美不同时代的规划理论,把规划从业人员划分为城市建设管理者、公共官员、政策分析者、中介者、社会变革者等五类。我国城市规划从业人员职业在政府组织化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运行时,大致可分为技术专家、城市建设管理者、决策参与者等三类。因此,我们不应把他们培养成只会作图的工具,而应根据上述社会发展需要和角色认知,明确培养主体特征,发挥各院校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方案。
(3)城市规划人才为谁培养,应该培养他们干什么。这是关于城市规划服务对象界定的命题,是确定城市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道德的基础,具有时代特征和意识形态特征。在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从业人员为“直接顾主”和“潜在顾主”两类对象服务。公共部门、经济利益集团等组织因事关他们生计而成为他们当然的直接服务对象,而公共利益却只能退后作为他们的潜在服务对象。顾主差异性导致规划从业人员在形成规划方案时带有强烈的情感偏向,一旦“直接顾主”和“间接顾主”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共利益将会被毫不犹豫的抛弃。客观现实和职业理想的价值观本末倒置,规划从业人员必须面临平衡或偏向的选择。坚守公平和公正的价值基础,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是城市规划从业人员的根本性道德标准。在城市规划人才培养中,我们应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品德,协调多元利益冲突,满足时代整体价值观需求,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谋福祉的职业情操。
(1)创新什么样的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学科正面临走向成熟、迈向世界的重大契机。现代城市规划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却源远流长。在《易经》、《周礼.考工记》、《管子.乘马》等传统著作中,无不包含着祖先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智慧,闪烁着理性的光芒,这些传统思想已经成为文化基因存活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同时,从规划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看,规划从业人员必须要熟悉地方经济、人文历史和社会环境。因此,在城市规划教学中,要在消化吸收国外规划理论精华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需要,注重本土化知识和内容、体系的构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
(2)构建什么样的学科体系。涵盖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和建立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城市规划人才。各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在重视技术规划基础上,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学生除应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应加强传统国学、人文历史、城市经济、公共政策、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其他科目的学习。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哲学、伦理道德、法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不断扩宽研究领域。因此,应以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层次培养为导向,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新体系。
(3)培养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在规划人才培养中,必须树立规划从业人员坚持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使他们勇于承担维护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历史责任。在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中,既要面对土地、森林、水资源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又要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博弈、价值观的多元和文化冲突等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既要依靠市场对城市空间土地要素资源进行配置,又要防止市场的自发性与市场失效。这些规划背景条件无不严峻地考验着规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我们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体现在城市规划的人才培养中。
(4)如何体现时代变迁。面对不断变换的世界形势,必须加强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城市规划教育的国家交往和规划实践的全球交流早已经在世界各地展开,规划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代表了世界城市科学共同进步的愿望和可能。同时,我们还要面对科技的不断创新、需求变化、气候变化、全球文化冲突等新背景。因此,加快全球化城市规划理论资源的吸收和整合,不断提高学科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才能创造中国规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规划思想新潮流和规划职业新价值观。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和规划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城市规划人才培养观的变革已成必然。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希望有助于破解我国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陈秉钊.开拓与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赵民,林华.开拓与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吴志强.开拓与建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杨帆.城市规划政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