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2011-04-12 17:23杨增宏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汉语言应用型毕业生

杨增宏

(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601)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杨增宏

(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 230601)

基于新形势下就业“出口”的现状,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应具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完善的人文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而课程改革建设是落实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前期很多师范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加上老的本科师范院校,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大大饱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以前学生争相转入专业正逐渐走向转出专业,生源不足,招生数最后不能满额等现象开始出现;另一方面即使是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优势地位也正在被理工科、经济类等其他专业所“蚕食”,逐渐被边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在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谋求一席之地,应当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出口往回找”,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出口”现状

高校扩招前的精英教育阶段,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多是供不应求,毕业生主要从事教师、新闻传媒、行政事业单位秘书等工作,这一阶段主要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此之后,随着高校大众教育步伐加快,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幅增加,就业开始面临不少困境,尤其是近几年就业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岗位因师范类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骤然加大,非师范类毕业生拿到教师资格证后的加入使就业更加激烈,而教师岗位随着中小学生总量的减少、教师饱和等,能够提供的岗位越来越有限,今后教师岗位的竞争只会加大不会减少。在新闻传媒领域,就业渠道也变得十分狭窄,因为新闻专业本身的毕业生不仅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也有过剩。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竞聘已经白热化,加之专业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多被划在了线外,专业界线模糊能够报名的岗位反而竞争力更大。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公司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目前该专业多数毕业生到企业公司从事管理、秘书、培训、宣传、策划、营销、文化产业、社区服务等工作,社会需要该专业的不仅仅是精英人才,更多的是大众化的应用型人才。总体来看,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门路增多,但针对性不强,岗位变化大,岗位偏向实际应用的市场一线。

二、基于就业“出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就业“出口”的变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新的要求。当前,“以学生能力为导向,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1]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方向,具体表现为:

(一)坚实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专业能力大致可以描述为某一岗位所需要的体现专业特征的能力。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从社会期望值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说会写,即俗话“耍嘴皮子玩笔杆子”,师范类毕业生突出“说”的本领,非师范类毕业生偏重“写”的要求。从专业特征来看,没有其他专业比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倾向于说写能力的培养了,说写能力培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鲜明特征,体现了专业品质。二是鉴赏能力。鉴赏能力主要以文学鉴赏为中心并向其他范围辐射。文学鉴赏对象除传统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外,还应包括电影、电视、演讲、广告、流行语以及其他文本,等等。实际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由于大量接触文学文本及背后文学理论的支撑,具备了“文学理解力、感受力和评判力”,这种鉴赏能力往往不是其他专业学生能够简单复制的,体现了积极的专业性。三是专业实践能力。市场竞争不断加大,用人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总是希望毕业生上岗就能用、好用,实践能力成了用人单位择才的标准之一。近年来的用人情况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新型师资,在语文教学方面要有“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其他应用人才,在不同岗位上要有“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实践能力。

(二)完善的人文素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学科老师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文化传承和精神家园建设,不应强调实用性。这些讨论实际上指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事实上,人文素质也是一种应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综合来看,人文素质在实际的工作中最终转化为思想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取向,具体表现为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水平、工作效果等。有些被用人单位辞退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不是专业能力不达标,恰恰是“技术层面上固然是一流”,而其根本原因却是“常常心浮气躁,把‘踏实、努力、谦虚、耐心’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忘诸脑后”的工作态度[2]36;“有时不单单是人际关系极差,在工作中也必将缺乏必要的世俗热情,不能融于社会”[2]183。可见,岗位的竞争不完全是专业水平和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取向的竞争,而后者大多是人文精神应用的体现。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基础和保障,是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的科学依据,也是人才起跳的基石。一般认为,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具性知识三个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知识结构,要突出“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3]。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有较宽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如历史、哲学、美学、逻辑等,也应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从而具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专业知识方面,不应追求体系性,而应注重扎实、够用,满足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素养,做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组合科学合理。工具性知识体现应用性,做到适用、管用,既要掌握专业工具,也要懂得通用工具。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方面应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样一个目标,另一方面要保证专业知识的突出地位,且这些专业知识能够真正体现专业特征。

三、课程改革建设是落实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既要理论支撑,更要落到实处,课程改革建设是落实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抓手。

(一)以突出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是沿袭研究型大学模式,比较注重学术性、体系性。随着应用型办学思想的深入,人们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专业能力的认同普遍达成共识,以凸现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正逐渐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一导向,打破原有课程模式,构建体现应用能力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专业特征,即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富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写作、表达、鉴赏、技能等掌握运用能力。多年的实践表明,文学课程对学生的表达、写作、鉴赏等专业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文学课程对培养人文精神等其他素质也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因此,课程体系构建中,课程设置应有所偏重文学课程[4],再辅助写作、语言、文艺理论等其他课程,而不是各种课程类型并重,简单相加。

(二)以应用性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知识理论的体系性来设计,这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严重脱节。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做到学有所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是语言类课程从语言现象入手、文学类课程从具体作品入手、文学理论类课程从文学现象入手,以应用性为主线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的语音部分,以普通话的应用为主线,所有语音知识理论都围绕普通话这一核心,为普通话应用服务,而不是传统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等的纯知识理论介绍。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部分以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为应用对象,如文学语言、广告语言、报告演讲、话语修辞、言语交际等种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在应用中贯穿词汇、语法、修辞知识理论。

(三)以教学效果为基准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优劣影响着课程改革建设成果的落实,对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有着直接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调整及课程内容整合同样重要。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基本“南辕北辙”,属于典型的“自说自话”。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5],教师只对教学大纲负责,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只讲不练的“满堂灌”。基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即使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如写作课程,也可能把它上成写作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体知识的宣讲课,结果学生对于写作知识知之不少,但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写好文章。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打破“一言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运用任务型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性课堂教学,等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实现教与学互动,在应用中学,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进而满足学生知识理论需求。

(四)以落到实处为要求推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直接途径。我们曾围绕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过调研,比如师范生培养措施上,用人单位提出许多积极建议,如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做实实习环节,并从师范生入学即启动实习工作;利用微格教学等形式,加强技能训练,逐个训练教学技能;重视师范生基本功训练,尤其是书法训练;引导师范生熟悉中小学教材和教学,把中小学课本交给师范生,把公开课形式引入师范生课堂,等等。这些意见大多反映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期盼,而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教学的落实来实现。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抓实“全程实践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全程实践技能训练”,根据1—8学期的教学特点,以及师范与非师范专业要求,分别安排了书法训练、普通话训练、读书报告、论文写作、备课训练(新闻采写与编辑)、说课讲课训练(文秘工作训练)、班主任工作训练求职训练(调查报告求职训练)、求职训练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这些实践教学由于按学期落实任务量不大,并由系统一要求,组织实施,教师班主任积极参与,从运行情况来看比较切实可行,效果也十分明显。

[1] 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2] 宋三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36,183.

[3] 钱国英等.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4] 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

[5] 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6).

Exploring the Mode of Training Chinese Linguistic and Literature Majored Students under the Context of Applied University

YANG Zeng-h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30601,China)

Based on the actuality of“talent-output”in new situation,the graduate cultivated in Chines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in applied university should possess the following qualities:solid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ccupational co re competence and comprehensive humanity quality as well as reasonable know ledge structure.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talent cultivation.

applied-model;Chinese-linguistic-literature major;talent;cultivation

G642

A

1674-2273(2011)04-0105-03

2011-06-03

安徽高校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项目(20100839)的阶段性成果。

杨增宏(1971-),男,安徽颍上人,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何旺生)

猜你喜欢
汉语言应用型毕业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