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播模式下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探析

2011-04-12 17:14陈新伟
关键词:党组织传统管理

陈新伟

(椒江区委党校,浙江 台州 318000)

微博,微型博客的简称。它是以信息快速交流为核心的综合性平台,由于可以通过使用手机3G等功能进行实时采集、上传、评论,是新近兴起的一种开放性互联网社交服务。微博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有效地应用到一个平台之下,形成“多级多层传播”。[1]基于微博关系化的传播模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带来了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中国又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党的建设自身也处在改革探索中,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微博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给社会政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对党组织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考验,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微博对党组织社会管理的挑战

党组织是生存于社会中的组织,就其社会工具性而言,主要功能之一是表达与整合社会利益诉求。在中国社会政治制度框架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既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是公权力行使者的身份,在传递民众意志与输出公权力意志之间起着类似于枢纽转换的核心作用(亦可理解为具有双重表达主体身份)。[2]微博的出现提供了新的社会判断思想参照系,人们在面临社会热点问题时,通常会参照当下微博平台的舆情倾向。[3]微博影响着网民观点,成为外宣需要占领的主要阵地,对党组织进行社会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一)微博传播对传统组织手段的考验

在过去封闭环境下,传统组织思想教育、传播的主体是单一或者唯一的,党组织通过传统组织方式对报纸、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等进行内容审查,用特定的组织手段引导、影响传播主体,实现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党领导思想建设。然而,基于微博开放性的传播关系,任何人可以通过微博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影响他人,民众可以不经过传统的“组织”或“单位”而直接表达,历史性地拥有了表达自己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的渠道,传播主体格局由传统单一向多元化逐渐演变。党组织传统的组织手段对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就要求党组织顺应微博潮流,用符合社会需求的价值观理念,以民众欢迎的组织手段来创新社会管理。

(二)网民的参与性对党组织处理公共事件的考验

随着网民对资讯获取渠道认知能力的提升,人们对公共事件尤其是危机事件的关注与解读,越来越具有独立的视角和见解,网民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与参与,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信息的甄别,并进行选择性的吸收,以避免受到各种不真实信息的误导。在微博平台,你不能通过权威途径客观、及时地对外公布信息,就可能有人出来发布歪曲、虚假的信息,肆意贬低当事主管部门,并煽动整个社会群众的情绪。在微博开放式网络环境中,如果党组织和群众有足够多的信息交流,同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透明化,满足人们对“真相”的挖掘与传播,就可以避免过多“义愤网民”情绪化地表达,不至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形象被肆意贬低。面对公共事件,如何在微博平台对待网络舆论、处理好党群关系,绝非简单的应对媒体能力问题,更是对党组织领导者的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工作能力的全面考验。

(三)民意诉求的直接性对传统组织形态的考验

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参政议政的平台,这对传统的沟通方式提出直接地挑战。传统的沟通方式是以党政机关为主渠道,单向性地沟通,即遇到突发性事件等问题时,下级往往习惯性地沉默并向上层层请示,等上级反复研究、统一口径后再把决定自上而下一级一级传达,下级一层一层贯彻落实。这样传统的组织形态显然不能高效地处理好事件、满足民意地诉求,而微博的传播方式下,普通党员、群众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主动议政而不必顾及上级是否认为有必要性,群众表达渠道前所未有地拓宽了。民意的直接表达,可以弱化传统党组织的表达功能,这对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反映基层民意情况的组织功能与社会基础受到削弱,对党组织传统组织形态形成严峻考验。

二、微博给党组织社会管理带来的机遇

党组织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用极具民间草根的方式跟群众进行交流,借助微博发布工作信息,针对社会关注点解疑释惑,积极引导网上舆论,有利于消除隔阂和偏见,避免公众情绪的极端化倾向,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更好地创新社会管理。这种机遇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一)为党的思想理论提供了新的宣传工具

通过微博这个新平台,鼓励和支持党组织机构开设微博,使微博真正成为各级党组织、政府与老百姓及广大媒体沟通的新桥梁。同时,将积极运用微博的特性,用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让微博有温度、有表情,能够吸引广大网民收听、传播,评论互动,进而有效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新方法,服务广大群众的新手段,推进政务公开的新宣传工具。

(二)为党组织组织生活提供了新型管理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身份处在变动之中,人们游走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传统的依据地域或单位组织党员活动的方式受到了很大限制。党组织可以建立微博党支部,通过微博网络把党支部中众多工作、生活地点分散的党员连接起来,发布组织信息活动,让党员通过微博及时了解、参加组织生活,甚至通过网络进行表决(实名),以虚拟的手段实现了真实的沟通与交流,更快地受理党员群众的咨询投诉,体现执政为民理念。可以预见未来的微博带来的这种新型组织管理手段必将给党内政治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给党内民主的发展带来机遇。

(三)为党组织监督和民主化建设提供了有力工具

网络监督以其不受时空限制、举报者隐蔽性的特点,对广大干部形成监督。在以往的监督中群众举报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微博网络监督以其匿名、迅速、易于造势的特点,很快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公安、纪检等部门很快开设微博,吸引了更多的网民参与,成为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浙江省村级选举时,发现查处了575件违法、违纪的案件。[4]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开通微博举报功能,微博不仅真实记录了换届选举的情况,也起到答疑解惑处理举报的作用,这种创新的工作方式深得民心,更为推进村级组织民主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四)为转变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供了契机

事实上,在政治生活的科层结构下,群众直接的利益诉求以传统的方式往往难以反映到各级决策机构,要得到解决也要有一个较为繁琐的过程,民众的诉求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行政回应,属于“善治”问题,也是创新社会管理、转变治理模式的契机。微博作为一种现代交流工具,具有天然的草根性,对官腔官调有强烈排斥感。微博问政为新时期党群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民众可以通过微博直接联系各级领导,与平时难以企及的领导进行直接沟通,让领导了解真实的情况,使合理的诉求得到解决。微博问政所形成的自发监督,党组织通过微博平台及时性、互动性地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对广大干部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工作效率、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党的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灵魂在于创新,我们看到很多应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社会管理的案例,如宁波18190模式是利用热线电话作为龙头,形成的一套立体式公共服务平台;网格化城市社会管理是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现在面对微博这样新技术媒体平台,对社会管理创新蕴含了巨大的机遇,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微博是一种民众表达诉求的载体,而合理的诉求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党组织是否重视并认真对待。微博本身不能解决治理问题,但以此为契机,各级党政部门只要锐意进取,将微博运营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引导微博走向成熟、健康发展,形成新的联系群众的制度,促使各级公权力行使者去解决问题,发挥与民沟通、问计求策、理顺关系、展示形象等积极作用,必将为党组织带来新的社会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 远 扬)

[参考文献]

[1] 黄朔. 媒介融合视域中微博多级传播模式探究[J]. 东南传播,2010(6): 99-101..

[2] 高新民. 新媒体对党的建设的挑战与机遇[J]. 红旗文稿,2010(20)..

[3] 金振邦. “微博”时代来临[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2-09..

[4] 章子峰. 蔡奇成内地首个微博听众超百万部级官员[EB/OL]. http://news.qq.com/a/20110701/001267.htm, 2011-07-02.

猜你喜欢
党组织传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清华党组织公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