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急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设计与建设

2011-04-12 12:38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21002赵格吕冬梅徐剑李相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调配药房药师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21002)赵格 吕冬梅 徐剑 李相涛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日均门诊输液人数达800人次以上,在门急诊输液中心改造前,门诊患者输液由医生开医嘱,一楼药房取药,病人携带药品到三楼输液室配液输注,护士在半开放的“静脉输液配置站”独立完成输液的配置工作,极易造成微粒、热源、活性微生物的污染。为了优化服务流程,实现药学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满足患者输液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保证门急诊患者输液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我们对门急诊输液中心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建设。将药房与静脉用药调配连成一体,形成门急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OUIVA),嵌入静脉输液中心,对门急诊静脉用药实行集中调配,在环境、配置、服务流程和技术操作等方面均达到现代化标准,取得较好效果,进入国内先进水平之行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面实行微机化管理,药师与护士合作,使审方、调剂、核对、发药、输液配制、输注一体化,便于药师与护士的沟通,患者无需取药,可直接来中心输液,大大减少了排队、取药等中间环节,方便了患者就医;同时药师进行审方、发药,药师、护士多次进行核对,百级净化下进行输液药物配制等,大大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了药物配伍的合理性。笔者作为医院OUIVA设计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我院OUIVA建立的背景

1.1 原有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配置站”老化 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配置站”建于2000年底,已使用多年。近年来配制用净化台各项功能质量指标经院感染管理科测试均达不到净化要求,存在着潜在的危机;此外,现用净化装置对配制细胞毒性药物造成的污染,无完整的处理系统,严重危害操作者身体健康;输液中心现用输液座椅陈旧,设备落后,护理人员要有巡回才能发现病人需求,秩序混乱,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

1.2 原有病人输液流程繁琐 原输液流程:病人从门诊药房取药→交给输液室查对护士一次用量(剩余带回)→查对护士按药房输液单抄写输液标签→配置室护士核对、配制→护士核对无误后输液,把输液单转交病人。病人需多次排队,自己携带保管药品往返多次,才能完成输液治疗;病人自行保管药品,往往因贮存不当导致药品质量问题,影响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查对护士核对药品及手抄输液标签工作繁琐,大大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3 纠纷频繁出现 病人从药房取药,携带药品到输液室及多次输注往返带药的过程中,常常因保管不当药品丢失。药房将药品已发给病人,但输液室核对护士没有发现,认为药房少发,药房则认为病人丢失或护士操作不当,药师、护士、病人各执己理,纠纷不断,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和服务质量。另因输液单手工书写不清晰也时常引起药护纠纷。

2 OUIVA的考察

成立由医务处、门诊部、药剂科、护理部、采购中心和感染管理科六个部门组成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研考察团,由分管院长带队,前往北京实地参观考察了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兄弟医院。考察团全体成员通过对兄弟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考察结果分析,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过充分的论证,特提出如下我院OUIVA筹建初步设想:

对门急诊输液中心实行就地改造,嵌入药房系统,按照新的标准要求,配备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层流台,更换新的净化系统,保证配置药物安全、无菌、有效,减少细胞毒性药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配置人员的危害;输液区保留原有的成人区及儿童区,增设VIP间(3~5个床位),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重新布局,更换座椅,力求增加座位容量,同时增加传呼显示系统,减少护理工作量,确保护士服务及时到位,稳定输液秩序。通过改造,将我院门急诊输液中心建造成一个现代化医疗服务窗口。

3 OUIVA的设计与建设

3.1 门急诊输液中心整体布局设计 门急诊输液中心面积为480平方米,设有接待服务区(服务台、叫号系统和坐候等待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药房、配置室、贮药室)、输液区(儿童输液区、成人输液区、床位输液区、VIP间)、穿刺工作区(儿童静脉输注穿刺区、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皮试区等)及其它辅助功能区;设有成人输液座位125个,儿童座位58个,病床8张,抢救床1张。

3.2 工作流程设计 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各岗位职责、标准操作规程等。

3.3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 OUIVA,主要功能区域有:审核、打印、贮药、摆药、核对、传递、冲配、核发、更衣和洗洁等。配制室设计了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空气洁净度达万级标准,室内设有3台生物安全柜(为负压),开启后局部洁净度可达百级。生物安全柜前窗采用无定级定位装置,操作简便,性能先进,能有效拦截活微生物颗粒及尘埃颗粒,大大提高了配药环境的安全性。

3.4 信息系统

3.4.1 系统软件的设计 信息系统是实现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的基础,我院OUIVA信息系统软件独立设计,通过接口读取医院HIS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中所需信息,以实现调配中心的各项功能。信息系统包括药费支付、处方药品清单传输、座位编排、标签管理、药品库存管理、统计查询和退药处理等;信息管理系统设有管理权限,完善数据统计功能,实行配置全程化管理。另外在系统中设计嵌入配伍监控系统,对用药实施合理用药监控。

3.4.1.1 对不同状况的处方处理 由收费处控制,要求将本院注射的输液处方发送到输液药房,其他发送到门诊药房;对口服加输液的混合处方、其他注射方式的处方,只在本院注射一次的处方等,设计不同的软件处理方式。

3.4.1.2 药品库存管理的设计 输液药房工作机分两种,一种与医院HIS系统联网,进行输液药房药品的财务管理;另一种与调配中心网络系统联网,对输液药房的药品数量进行管理,输液药房通过医院HIS系统向药库领药,确认后生成请领药品入库数据,计入药品库存数量,病人输液处方在收费处由医院HIS系统收费成功后,输液药房自动生成并打印处方药品清单,药师按清单摆药,核对无误后确认,系统自动在药品库存数量中减掉所发出的药品数量,形成财务上的药品库存;同时,病人凭交费后的处方和发票到前台,输液室护士录入发票号,调配中心网络机通过接口读取医院HIS系统中病人相关信息,药师对处方进行用药适宜性审核后,对病人输液用药进行分组,打印当日输液标签,调配中心网络系统自动从读取的HIS系统财务上的药品库存数扣除所发出的药品数,生成待用药品库存。输液药房实际药品库存为财务上的药品库存加上待用药品库存。通过定期盘点输液药房药品实物,核对其与实际药品库存的相符程度,对药品实行数量管理。

3.4.2 系统功能

3.4.2.1 药费支付及处方药品清单传输 病人输液处方在收费处由医院HIS系统收费成功后,输液药房自动生成并打印处方药品清单,调剂药师按清单预先摆药。

3.4.2.2 座位编排 病人凭交费处方和发票到输液室服务台,由输液室护士站操作,录入发票号,系统查询座位空余情况,编排座位,打印座位号,病人到座位等候输液;由药师进行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

3.4.2.3 标签管理 标签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处方信息、配制核对信息等,是药师审核用药与记录配制过程的重要凭证。当病人排好座位后,系统中即可显示其输液信息。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后,对病人输液用药进行分组,病人每日使用的输液标签均保存在电脑中,打印当日,输液标签连同处方一起通过传送带由前服务台传送到输液药房中,后台审核药师对照处方审核、核对标签及调剂药师按清单预先摆好的药品,无误后,通过传送带传至配制室,再次核对后进行药物冲配,完毕后,传出配制室,由输液护士接收核对,到座位给病人进行静脉滴注给药。

3.4.2.4 退药处理 由于医患等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及药物不良反应,使得退药现象普遍存在于配药流程中。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发展需要修改处方进行退药时,输液药房确认在药品未冲配加药前,由服务台护士录入病人发票号,药师在调配中心网络系统调出病人输液信息,作废标签,同时药师在医院HIS系统进行退药处理,收费处退费后,系统恢复扣除的药品数量。如果药品已冲配加药或使用,一般不允许退药。

3.4.2.5 库存管理 药品请领与入库处理:输液中心药房与门诊药房一样,属二级库。向药库请领药品时,可通过药品请领操作,手工录入形成药品请领单,或根据库存设定的高、低限量及实际库存量,自动形成药品请领单,修改请领数量即可。待药品实物与请领单核对后,进行入库处理。

调拨入库与出库:与其它药房之间也可进行药品的相互调拨。

盘点处理与盘点录入:用于每季度一次的盘点工作,可根据盘点盈亏情况,为下一步如何加强药品管理提供依据。

其他:如库存预警限设置,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请领药品。

3.4.2.6 查询管理 通过系统可进行:待用药品查询、已用药品查询、药品库存统计、待来病人查询、工作量统计、打印记录查询、效期查询(可设定查询截止日期,系统自动统计所有库存药品中在指定日期内到期的药品)、价格查询等。

3.4.2.7 统计管理 通过系统可统计药品明细账:记录、打印药品的出入库明细账;部门收入核算:统计、打印指定日期内的本部门执行的所有收入核算表以及明细表等;药师工作量统计等。

4 OUIVA运行

我院OUIVA于2007年4月开始运行。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运作,对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处理和完善,现已基本平稳,运行正常。目前日均调配输液组约达800人次。

4.1 工作时间 一般为早7:30~晚6:30,具体根据临床病人需求,实行弹性工作制,灵活安排工作时间。

4.2 软件程序完善 系统运行初期出现的问题较多,通过不断与软件工程师沟通、讨论,反复进行修改、试运作,解决了输液分组,标签打印,库存、盘点管理,统计查询等程序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完善了药品管理程序的各环节,保证了工作正常运行。

4.3 工作协调 临床上习惯于医生开方,药房发药,护士加药配制。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展开后,医生所开处方需经药师审方,对医生用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不合理用药可提出建议,要求修改,部分医生不能适应;药师与护理人员搭配工作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业务的细化、责任分工的磨合等都给工作带来一定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协调磨合,临床医师较能接受调配中心的合理用药建议,配合完善相关问题;药师与护理人员能紧密配合、互相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5 取得的成效

改造后的门急诊静脉输液中心环境优雅,配置先进,规划合理,可同时满足近二百人的输液需求,成人、儿童输液分区管理,并在相邻座椅之间加设隔栏,使输液区域相对安静,有利于患者安心输液;每个座椅配备了呼叫系统,为患者提供了更快捷的服务,便于患者及时呼叫医护人员,也减少了护理人员因巡回病人而增加的工作量;输液中心还配备多项人性化设置,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到位的服务。

5.1 简化了流程、方便了病人、减少了纠纷 改造后的门急诊静脉输液中心新输液模式:病人凭交费后的处方和发票→输液室护士站排座位→病人到座位上等待输液→药师审方、进行输液分组、打印输液标签、调配药品、写输液单、核对、发药(一次用量)→配置室护士核对配药→输液护士核对无误后到病人座位上输液,并把输液单转交病人,下次凭此单再次输液。

病人携带收费完毕的处方到输液中心由护士排座位后,即可到所排的座位上等候输液,减少了病人取药排队及多次输注往返带药的繁琐。药品可寄存在输液药房,避免了药品丢失;专业保管、保证了药品质量,从而也减少了医患纠纷。

5.2 实现了门急诊输液病人的单剂量给药。

5.3 减少查对护士核对药品及手抄输液标签的繁琐工作,减轻了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为病人的治疗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

5.4 药师与护师同台操作,便于及时沟通、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药护纠纷。

5.5 前台药师审方,增加了安全用药、提高了用药质量 前台药师利用其药学专业知识审查医师处方,鉴别药物间、药物与溶剂间相容性,避免不合理配伍,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给药错误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与医师沟通,协助医师修改处方,合理的选择药物,保证了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

5.6 多人多次核对,减少差错发生 通过加强静脉用药调配全过程的多人多次核对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将给药错误率降到最低,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5.7 改善了门急诊输液配制条件,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减少了抗生素、细胞毒药物等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损害。OUIVA实行全密闭式调配, 工作人员有专用衣、帽、口罩、手套、鞋,药物的配置均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最大限度地保证输液成品质量,减少输液被有害化学成分、微粒、细菌和热源等的污染,降低获得性感染的几率,为患者提供无菌、安全的高品质静脉输注药物,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对正常人体有害的抗生素、细胞毒药物在相对负压的生物安全柜中配置,改变了传统的开放式加药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对医护人员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加强了职业暴露(exposure)的防护,同时也加强了医疗废弃物品的统一管理和销毁[1]。由于输液质量得到保证,也减少了由输液反应等引起的医疗纠纷[2]。

6 小结

静脉输注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病人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高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3]。静脉药物配置(PIVAS)将静脉药物调配由原来开放的环境转入洁净安全的环境中,降低了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确保静脉用药的安全;对人体有伤害的细胞毒性药物等在相对负压的条件下配置,大大降低了对医护人员的危害。PIVAS为医务人员创造了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也为医师和药师创造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规避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

国内开展PIVAS是一项全新的药学服务内容[4~6],其基本功能定位属于静脉药物临床使用前的调配,是合格药品的混合配制过程,其特点是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污染、加强处方审核、促进合理用药,这是进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的基础。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目的是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药品质量体系的连续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

猜你喜欢
调配药房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调配工人
张馨予调配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