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璇,崔书君
(1.河北北方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CT室,河北张家口075000)
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成熟和后处理功能软件的逐步发展,CT尿路造影 (CTU)已逐渐应用于泌尿系疾病的检查和诊断,重建技术可同时显示肾实质、肾集合系统、输尿管及膀胱的立体图像,已成为一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新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目前关于CTU在肾脏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较多,本研究旨在探讨CTU在膀胱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选择2009-01—2010-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CT室进行CTU检查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5岁.
采用东芝Aquilion 64 CT机扫描,检查前常规做肠道准备,空腹、憋尿,无CTU检查禁忌证.扫描范围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水平,先行平扫,再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 (碘佛醇320 g/L)100 m L,快速团注 (2.5~3.0 m L/s),按皮质期 (注射对比剂后30 s)、髓质期 (注射对比剂后60 s)、排泄期 (注射对比剂后5 m in)进行扫描,根据梗阻程度和肾脏的排泄功能决定延迟时间,特殊情况可延时数小时.扫描参数:电压120 kV,160~170 m A s,螺距1.0,层厚0.5 mm,转速400 m s.将容积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分别进行容积再现 (volume reformation,VR)、最大密度投影 (maxim um intensity projection,M IP)、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 PR)及曲面重组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后处理,全尿路成像,多方位观察.
CTU图像对梗阻原因、部位及梗阻上方输尿管肾盂扩张形态、程度均可明确显示.30例患者中:①膀胱肿瘤10例,膀胱肿瘤表现为膀胱腔内肿物,膀胱三角区多见,可同时向膀胱腔内外突出,多数呈菜花样、丘状,表面凸凹不平,三维成像显示肿瘤位置及与膀胱的关系非常清楚;实质期增强扫描病灶可有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可见膀胱内菜花样充盈缺损 (见封二图1).②先天畸形 (双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输尿管囊肿)5例,以VR和M PR图像显示较好,可清楚显示输尿管的开口 (见封二图2).③膀胱结石6例,CT平扫表现为结节状、不规则形高密度影,CT增强扫描各期均无强化,延时扫描呈各种形态的充盈缺损,可明确显示结石的大小、数目、位置、形态,若嵌顿在输尿管入口处则以上输尿管扩张积水 (见封二图3).④膀胱结核6例,膀胱壁不规则增厚,晚期可有挛缩表现,延时扫描显示更加清楚,CTU可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壁不规则增厚,输尿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改变.⑤前列腺增生2例,其部位较固定,表现为膀胱底部受外压后致膀胱壁向腔内隆起呈丘状、肿物样改变,边缘光滑,中间可有脐样凹陷.⑥膀胱憩室1例,膀胱憩室表现为膀胱壁上半圆形、环形光滑的向膀胱腔外的突起,对于较小的膀胱憩室,膀胱镜有时很难进入,不能很好地观察憩室内病变,而CTU则可以相对较好地显示憩室内情况(见封二图4).
多层螺旋CT(M SCT)利用多排探测器技术,采用更薄的层厚检查,扫描速度快,Z轴方向增加了采样密度,经过后处理可获得近似各向同性的图像,能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变位置、大小、范围以及周围组织关系[1-3].M SCT具有超高速、大范围、薄层扫描能力,应用于尿路造影有其独特优势.CTU是一种新的微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4],CTU检查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处扫描,一次屏气只需6~10 s即可完成,获得包括肾实质整个尿路的图像,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地显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全貌,可以任意方向旋转,从不同方向来观察泌尿系统情况,从而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部位,给临床诊断和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方便.CTU图像后处理技术以CPR和VR为最常用.M PR为最简单、最为适用的后处理方法,通过多方位的M PR图像细致观察,可对肾脏及其他部位梗阻病变作出定位定性诊断.沿尿路走行将扫描容积内体素进行曲面重建 (CPR),从而得到连续的尿路图像,对梗阻严重而无对比剂充盈的输尿管的观察具有突出价值.VR技术是根据各种成分的比例进行像素分类并以不同的色彩显示,使容积内扫描范围内的所有像素得以利用,能直观立体、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VR和M IP可获取类似X线尿路造影的图像,可以任意角度观察尿路形态,图像整体性和立体感强,但对疾病定性诊断价值有限,且不适用于无造影剂的尿路或梗阻部位以下不显影尿路的观察[5].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临床往往需要了解病变范围、梗阻平面、梗阻范围、梗阻上下情况、是否多处梗阻、是否先天变异,CTU后处理技术完全可解决这些问题,CTU可确定病变来源,了解梗阻扩张程度.膀胱、输尿管因梗阻性病变导致扩张积水时往往无需对比剂即可清晰显示.对于肾功能较差、碘过敏患者、单纯输尿管阳性结石伴积水患者,采用平扫薄层重建CPR技术可为临床提供有效资料[6-7].
在泌尿系疾病的传统检查中,B超、KUB和IVU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仍然被广泛应用.B超对肾脏和膀胱病变诊断有其独到之处,但B超易受气体的干扰,给诊断带来很多困难,同时B超不能反映肾功能.KUB是发现泌尿系结石最简便的方法,主要用于对较大结石的诊断,但因分辨率低、图像重叠和肠管气体的影响,对于小的结石和阴性结石容易遗漏,而对于泌尿系统的肿瘤和发育畸形,KUB应用价值不大.CTU不但可明确结石大小、数目,而且可了解结石导致梗阻情况.IVU摄片时需腹部加压,增加病人痛苦,儿童和年老体弱病人不易接受[8].M RU(M R尿路成像)是一种泌尿系统三维成像,其优点是无辐射、无创伤,不需注射对比剂,对肾功能明显减退、肾盂积水而显影不良及碘过敏病人用M RU检查尤为适宜.但与CTU相比,M R对钙质不敏感,不能直接显示泌尿系结石.M R图像分辨率低,不能了解肾功能状况,对梗阻不明显的输尿管疾病显示欠佳.另外,体内带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金属物病人不能做MRU检查.总之,CTU与其他泌尿系检查方法比较,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多种后处理方法、多方位观察、无需肠道准备和腹部加压等优点.强大的后处理软件使得CPR、M PR、M IP和VR重建图像所包含的信息更多,对病变的显示更清晰直观,较其他泌尿系检查方法更容易做出定性诊断.由于CT是放射性检查方法,碘对比剂对肾功能有损伤,对儿童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但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不断减少,CTU必将成为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膀胱镜检查是膀胱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其为有创检查,常会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等合并症,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热、尿道或膀胱的损伤[1],致使很多膀胱肿瘤病人不愿行膀胱镜检查,因此,我们认为CTU在膀胱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CTU相比较于膀胱镜,有如下优势[9]:①为非侵入性检查,痛苦少,能较好地显示腔内正常解剖结构,不受尿道狭窄和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对于无法或者不宜行膀胱镜检查或检查风险较高的患者,CTU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膀胱镜检查,获得满意的结果.②三期增强扫描和各种后处理技术,可以了解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外侵情况,能同时观察腔内外的情况,有助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③可以克服膀胱镜观察角度的限制,可任意角度观察,更全面地了解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等情况,同时结合轴位图像,使膀胱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④不仅可以显示膀胱病变,而且可同时行肾脏、输尿管扫描,进行全尿路检查,从而弥补了常规膀胱镜的不足.目前CTU还不能完全取代膀胱镜检,对于小肿瘤,CTU可能漏诊,CTU不能发现黏膜色泽改变、不能显示黏膜充血水肿,不能发现膀胱早期肿瘤、原位癌.
[1] Chow LC,Sommer FG.M ultidetecto r CT urography with abdominal compression and three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AJR Am J Roentgenol,2001,177(4):849-855
[2] Ohnesorge B,Flohr T,Schaller S,et al.The Technical bases and uses of multi-slice CT.Radiology,1999,39(11):923-931
[3] 龚洪翰,王敏君,何来昌等.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12):850-853
[4] Daw son P,Lees WR.Multi-slice technology in computed tomography[J].Clin Radiol,2001,56(4):302-309
[5] 刘宏文,牛玉军,王志铭.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 [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6:405-407
[6] 饶圣祥,徐东风.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15(2):83-85
[7] Smith RC,Verga M,Mc Carthy S.Diagnosis of acute flank pain:Value of unenhanced helical CT.AJR Am J Roentgenol,1996,166(1):97-101
[8] 邹其源,潘康奉,贺红艳.螺旋CT尿路造影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诊断价值 [J].海南医学,2010,21(16):99-102
[9] 钱声华,练杰,朱云峰,等.多层螺旋CT仿真膀胱镜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应用 [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88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