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克平
(博罗水务局,广东 惠州 516100)
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
(1)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蚕食家田,威胁群众生存。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引起气候变化,水土流失是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如果是在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会导致沙尘暴或者土地荒漠化,而不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水质资源,致使山区各小河流的河床升高。干旱时,地表径流多断流,形成地下水,造成严重旱灾;多雨时,便洪水泛滥,形成洪涝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3)加剧沟壑发展,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 加剧。沟谷约占流域面积的 10%,个别可达40%~50%。这样,就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
(4)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湖泊淤浅而减小容量,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河床变浅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5)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治理水土流失就是在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加以合理配置,因害设防,进行综合治理,使水土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
(1)坡面整治。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条件,在坡面实施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造林整地时开挖鱼鳞坑,水平沟,修筑反坡梯田等。
(2)侵蚀沟治理。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标治本,标本兼治,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
首先为了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的危害,在侵蚀沟内有选择性地修建拦沙坝,起到了拦蓄泥沙、稳定沟床、沟岸,减缓沟谷纵比降的作用,从而削弱泥石流的诱发因素,阻止和减少固体物质的补充,减轻泥石流对下游的危害,这是泥石流防治的直接目标。在侵蚀沟治理的工程措施中,拦沙坝的选址非常重要,要选择坝轴线短、工程量小,肚大口小的位置,拦蓄径流泥沙多。
其次谷坊是一种修建在沟壑中拦截泥沙的防护措施,其作用是可以减缓坡降,大大降低雨水携带泥砂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并被广泛采用的治理沟壑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谷坊工程必须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中,与沟头防护、淤地坝等沟壑治理措施相互配合,以收到共同控制沟壑侵蚀的效果。谷坊工程主要修在沟底比降较大 (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坡扩张(沟坡崩塌、滑塌、泻流等)。在制止沟蚀的同时,应利用沟中水土资源,发展林(果)牧生产和小型水利,做到除害与兴利并举。谷坊种类很多,根据建筑材料分有土谷坊、干砌石谷坊、压柳谷坊、编篱谷坊、网笼谷坊、浆砌石谷坊、梢柴谷坊、木料谷坊、混凝土谷坊及钢筋混凝土谷坊等。根据透水性质又可分为透水性和不透水性两种。谷坊沿沟顶至沟口连续布置,坝址选择同拦沙坝。另外应尽量选择在沟邦、沟底土质坚实,无孔洞或破碎地层,没有不易清除的乱石和杂物的地方。对于较陡不稳定的沟邦 ,要结合削坡造林种草,防止塌坡,破坏谷坊。谷坊座数由修谷坊段的高差与谷坊高度的比值确定,谷坊间距由谷坊高度与修谷坊段沟底比降的比值确定。谷坊一般高 25 m,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大致与上一座谷坊基部等高。
拦沙坝、谷坊的修建在短期内控制了泥石流对下游的直接危害,但要彻底控制住泥石流,还要以生物措施来进行治理。小流域侵蚀沟生物措施治理主要是营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固沟林。水源涵养林实质上是斜坡上的全面造林,既以涵养水源为主,又兼有用材作用;护坡林,侵蚀沟两岸的坡耕地和牧场是发生水土流失的策原地,在这些地方营造的护坡林,目的是拦截、阻滞、分散和吸收地表径流,减低流速,减少流量,含蓄水分,使之转为地下水流;固沟林(侵蚀沟造林),固沟林是为了防止沟状侵蚀沟的继续扩大,防止河流淤塞,改善小气候状况与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在实施中,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小流域的植被,特别是在营造固沟林时,由于坡度大,土壤保水性差,直接植树不易成活,可采用林草间种,有效减少土壤表面的侵蚀,在中坡、缓坡地带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树种主要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桉树、松树、南洋楹、山毛桃,经济林主要选择山杏、龙眼、荔枝等。这样既恢复了植被,减少了泥石流,又调整了产业结构,农民还增加了收入。
坚决抵制破坏已有林木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境内现有天然林资源。实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确定合理的年采伐量、采伐面积、采伐强度和最佳的采伐方式,控制土壤侵蚀量。同时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通过植树造林,特别是种植抗旱保水的植被,利用其强大的根系锁住水分,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于坡耕地开展的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严禁毁林开荒。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方式,生物措施主要是营造水土保持林,恢复植被,截留雨水,防止降雨对裸露地带的直接冲刷,减少侵蚀源;工程措施主要是修筑拦沙坝、谷坊、排洪沟、沟头防护、淤地坝等,拦蓄泥沙,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的直接危害;经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使小流域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使其逐步向良性方面转化,在缓地带进行坡改梯,形成耕地,在原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在小于2 5% 的荒地上发展经济林、用材林,在下游地区变水害为水利,在有塘坝的地方修筑鱼池,进行水产养殖,发展渔业。这样经过各种防治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泥石流有所减少,危害程度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