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图书馆 〔福建省福州市 350108〕 官文娟
诞生于福州马尾的船政文化是福州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国近代文明史的重要篇章。在建设福州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挖掘、整理、研究船政文化,弘扬船政文化精神,对于塑造福州文化品牌、提高福州知名度、促进先进文化建设、为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江学院图书馆提出建设“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主要目的:一是提供给师生学习和研究船政文化的平台。闽江学院图书馆建设的“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涵盖了史料、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各种类型的相关资料。建库的目标是尽可能地给用户提供原始、全面、准确的船政文化相关文献,从而打造一个收集船政文化资料最完整的数据库,为师生们提供一个学习和研究船政文化的平台。二是通过船政文化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时候,船政人的爱国自强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马江海战、黄海海战时,船政的学生们正气凛然,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方正德赛(DESI)软件组群,因为它能将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源数字化,并统一成符合国际标准格式的电子资源,再进行深度数据加工和加密处理后在网络上安全发布,供特定范围内的读者使用。软件选择好了之后,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来进行发布。目前用于建库的软件平台有多种,如北京拓尔思的 T RS系统、清华同方的 T PI系统、北大方正的 Apabi数字资源平台、浙江天宇的 CGRS平台、北京畅想之星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平台以及相关高校图书馆自主开发的各种建库软件等。根据“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求和性价比,我们最后选择了北大方正的 Apabi数字资源平台,将制作好的数据通过 Apabi数字资源平台发布到网络上,供广大读者进行查询、检索、借阅。
在建库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收集资源:一是不断整合馆藏资源,收集船政文化相关文献;二是利用网上资源,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等对相关资料进行搜索,特别关注中国船政文化网等相关网站;三是请教专家教授,在建库的过程中向这方面的专家教授请教,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通过他们还可以收集到一些不易找到的史料。材料收集完成之后,需要构建数据库的框架。“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按资料类型分为以下七种:
1.“船政文化”相关史料
建国以前有关福州船政的史料性著述,主要是晚清时期对相关奏议的整理汇编,如《船政奏议汇编》和《船政奏议续编》,其中收编的均为原始性质的史料,价值相当高,是研究福州船政最基本的材料之一。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台湾学者收集、整理的船政史料相对较为丰富,所整理的《海防挡》是研究福州船政局最为常用的重要史料集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相关的成果有《福建船政局史事纪要编年》、《马尾船政大事记》、《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860-1911》、《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等。
2.“船政文化”专著类
19世纪末至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福州船政局在初创、发展、停滞和衰落时期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数据库中将它按不同视角分成四种类,即船政大臣研究、船政军事研究、船政教育研究以及综合性专著。然而,高水平的系统探讨福州“船政文化”的学术专著有限,大多是将“船政文化”作为所研究的内容之一,缺乏完整性,研究方法也单一。
3.“船政文化”期刊论文
船政文化的期刊论文涉及面很广,包括教育、人物、工业、军事、文化以及政治等。船政教育的相关论文大多数是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留学教育来探讨的。船政人物不仅包括了如左宗棠、沈葆桢等船政大臣,还包括了船政学堂所培养出来的学子。至于船政工业的研究论文相对比较少,可以说从工业角度对船政文化进行研究是船政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船政军事的相关论文有戚其章的《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海军》(载《齐鲁学刊》1982年第2期)、马骏的《甲午海战中出色的指挥者刘步蟾》(载《军事历史》1984年第3期)。近来有些期刊论文从思想文化、民族精神的视角对福州船政文化进行了研究,也有从政治的视角对福州船政局性质、地位和兴衰原因进行研究的。
4.“船政文化”会议论文
随着学术界对船政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多次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如 1984年的“中法战争史学术讨论会”、1996年的“船政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福州市于2003年开展了船政文化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开展船政文化的研讨活动。进入21世纪的2006年,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福州)船政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的论文,往往作为各次会议的书面成果编辑成相应的论文集出版,它汇集了一个时期内有关“船政文化”的研究成果。
5.“船政文化”学位论文
对船政进行相关研究的学位论文大部分集中在对人物和教育的研究,如杨惠兰的《左宗棠的学术思想》(湘潭大学 2002年硕士论文)、何东的《李鸿章与中法战争》(西南交通大学 2003年硕士论文)、陈晓蕾的《福建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福建师范大学 2009年硕士论文)等。
6.“船政文化”相关报道与相关网站
“船政文化”相关报道主要收集各类报纸中对船政文化的相关消息。“船政文化”相关网站主要有:中国船政文化网(http://www.czwh.org.cn/)、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http://space.tv.cctv.com/page/PAGE1250735458798312)、船政期刊(http://www.fjcpc.edu.cn/czwh/qigan3-3.htm)等。
建设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用户可以登陆闽江学院图书馆主页,点击“电子资源”下方的“特色资源”之“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利用 Apabi的全文检索系统功能,实现单库检索、视图检索、二次检索和高级检索等;也可以利用布尔逻辑算符实现中英文混合检索等,按更新日期或相关度排序实现检索结果重排。
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目的是利用网络为船政文化特色资源创造现代化的管理平台,为读者提供完备的、多角度的检索系统,从而充分提高船政文化特色资源的利用率,并为实现资源共享打下基础,这也是闽江学院图书馆特色服务的需要。因此,在建设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同时,要提高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用户了解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并通过参考咨询服务系统来收集读者反馈的建议和需求,及时答疑解惑和进行资源的重新调整,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在建成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数据修正、维护和更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要加强对数据库建设人才的培养,明确专人负责收集反馈信息,定期对数据内容进行清理和更新,对网页过期形成的失效链接及在数据录入产生的错误等要及时修正,经常对系统的运行状况(如存储空间状况)和响应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以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此外,还要做好特色数据库的宣传和安全工作,否则数据库将成为数据孤岛。特色数据库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建库信息的不断更新,是保证数据库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建库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特色数据库的正常运行、特色数据库的竞争能力、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
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闽江学院图书馆受到资源、人力、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建库的质量。鉴于船政文化的地方特色性,闽江学院图书馆要加强与福州其他高校图书馆以及福州公共馆等的合作,联合共建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有效解决版权问题,突破校园网络向社会开放;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向社会宣扬船政文化,使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为公众服务,增强网上访问率,从而提高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目前只是初步建成,内容还需要不断地充实,技术支持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把数据库建设得更加完善,使它成为收集最全面、使用最方便的“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
[1]张颖.“闽都文化”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海峡科学,2009,(11):82~84.
[2]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课题组.福州“船政文化”研究成果调查与分析 [J].东南学术,2008,(增刊):108~114.
[3]张振华,李明.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以“湿地特色资源数据库”为例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