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玲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为此,各国都在寻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并开始大力关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战略,必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是:首先是国家根据技术、资源及产业基础状况,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不同;其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再次,进行产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阶段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中国经济而言,启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一次新探索,是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即从过去依赖资源和要素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依赖创新和技术进步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挑战。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到达15%。《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当前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科技创新和应用是新兴产业的驱动力。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相应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的基础上。其次,有效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设施对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新兴产业一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市场上存在许多相互竞争的技术,产品创新速度快,技术风险高,如何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建立完善产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是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最终否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再有,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进它们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展新兴产业不是由老产品的低端制造变为新产品的低端制造。从大的范畴上看,新兴产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类型,但它又与传统的产业升级不同。产业升级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例如,由软盘存储器升级为U盘和光盘,由含氟冰箱升级为无氟冰箱,由一般加工升级为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制造等。
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如由一般加工制造向上游的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专利、技术集成和融资投资等领域延伸,向下游的品牌构建、商业模式创新、流通体系、和产业链管理等领域延伸。这些上下游的经济活动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其增加值更高、对产业的掌控能力强。三是创建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指基于重大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例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等等。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产业不断重复“技术模仿、产业跟踪、商业模式复制、大规模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路线,主要经济资源投向产业规模扩张,主要技术来源依靠国外引进。但也应该看到,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创新活动进一步活跃,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据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掌握的情况,中关村约有1000家科技企业达到或接近了创业板上市条件。深圳科工贸和信息委的数据显示,该市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有1100家。深交所研究所做出了如下判断: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井喷阶段”。
当一些产业被国家重视时,政府就会制定产业政策,设定发展目标、设立进入门槛作为提供资金、税收等支持的条件,而中小企业往往被排斥在外。其实,大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即便是大型公司最发达的美国,80%的技术创新也出自于中小企业。因此,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应改变传统做法,认真解决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难和企业融资难等发展瓶颈。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新一轮技术突破与产业更替即将来临,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也处于关键时期。最具创新活力和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引领新一轮经济繁荣的开路先锋。技术创新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没有重大的技术发明,没有技术重大的突破,就难有新兴产业的诞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不是现有的大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和发展的主力军。
技术变革存在不确定性,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有效的产权激励、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尊重个人的制度安排和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的组织和机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是技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在革命性新技术出现时,大企业往往因对传统技术的依赖和大量存量资产的拖累而犹豫不决。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却可以从中找到施展的机会,愿意以更高的热情推进新的技术变革。例如,国外对我国高度封锁的超高速局域网核心技术、高端CPU、大容量锂电池和液流电池蓄能电站等新技术,都出自于民营科技企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战略重组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也迫切需要在战危机、保增长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链环节,是高效创新、高端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引擎和载体,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和发展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抵御危机,抓住发展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是高技术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产业组织形态及其特点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和创新活跃期。中小企业在创新活动中通常非常活跃,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完善资本市场融资制度体系,促进社会资金向优质中小企业集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不同区域、行业、规模的中小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差异化的融资安排。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推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帮助有产品、有技术、有市场的中小企业灵活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场外交易和创业投资等融资手段实现产、融结合,促进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第二,深化资本市场自主创新的功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转化。要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平台,加快科技、资本、人才与中小企业的有效结合,支持生产要素流向优质中小企业,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
第三,转变政府的思路,将 “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和“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投入为辅”的观念转变过来,鼓励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行业。同时,应借鉴国际经验,在市场准入、示范应用、政府采购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兴产业,完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渠道和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运用好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标准,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四,为了避免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出现中小企业一哄而上的现象,应把优惠措施用到实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有差别的优惠鼓励政策。政府要明确重点扶持什么产业,鼓励发展什么产业,限制什么产业。比如,应重点扶持国内外都正在研究开发中的、尚未实现商品化的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我国已经有一定基础,但缺乏产业配套或核心技术需进一步完善的并且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对传统加工型的技术要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