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新思路

2011-04-11 15:18陶少华
关键词:增长极武陵山廊道

陶少华

(长江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武陵山区指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贵州省铜仁地区六地区。全区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余万,聚居着土家族、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1]。张家界、怀化和铜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分别为72.48%、40%、68%。这一地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

学术界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向延平等指出了武陵山民族村寨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五项具体对策[2]。刘长生等探讨了武陵山区旅游发展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构建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的目标、布局和五项具体措施;该文还认为短期内张家界是首要增长极,怀化和吉首是副增长极,怀化在长远来看具有发展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增长极的潜力[3]。尹华光等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规划进行了探讨[4]。周运瑜[5]、刘少英[6]等探讨了武陵山区民族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兆峰[1]、刘训华[7]等探讨了武陵山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旅游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区域营销战略。这些研究多是从理论和概观的角度进行思辨和探讨,对这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尚缺乏新理念的引入和运用,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些新的探索。

一、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可以从行政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次级圈层,即大湘西旅游圈、鄂西旅游圈、渝东南旅游圈和黔东北旅游圈。其中发展最早、影响力最大和业绩最显著的是以张家界和凤凰古城为代表的大湘西旅游圈。这一地区打造出了张家界——凤凰——梵净山等著名黄金旅游线。这一地区的旅游业管理者、经营者、东道主和游客等旅游产业链上的相关者都对这一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各方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武陵山民族旅游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基础设施、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吸收就业人数、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等旅游业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二、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武陵山民族地区在区域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外部和内部的竞争因素,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呈现出停滞和瓶颈状态,旅游业发展的后劲乏力,具体表现为东道主地区文化异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新的思路和举措、产品雷同化、市场促销力度和方法欠佳、区域内外合作缺乏实质步骤和效果,旅游业发展的地域和景区类型重点不突出、旅游产品不能跟上游客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等。这里着重探讨发展模式和资源开发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发展模式不清晰

模式是指由多个相关因素或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复合系统及其运行方式,是被加工后的一种范式,一种可模仿、推广或借鉴的一种相对固定的运行方式[8]。据此,笔者认为旅游发展模式是指由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设施及人员等多个相关因素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复合系统及其运行方式,是被加工后的一种可供模仿、推广和借鉴的一种相对固定的旅游业运行方式。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模式至今仍不清晰,一方面,缺乏整个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这一区域内各次级旅游圈的发展模式尚不清晰或缺乏。尤其在区域整体的旅游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模式的引导,这种状况影响了这一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作用的发挥。

(二)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多,但相关的研究文献及成果被采纳的很少。旅游学术界与旅游业界的交流互动不足,存在学术研究与旅游业发展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而且,在这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盲目开发、破坏性开发、低水平重复开发等非理性的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资源开发中的区域合作较少有实质性进展和成果。所以,这一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切实需要一种全新的资源开发理念来指导。

三、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新思路

(一)建立梯度旅游增长极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从宏观的视野引入增长极理论,笔者创造性地提出在武陵山这一跨行政区域的地理范围内建立不同级别的呈梯度的旅游增长极,高旅游增长极带动低旅游增长极的发展,使整个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联系更加紧密,融合更加深入,发展更加快速,效益更加明显。

1.增长极理论概述。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是一种发展理论,但西方许多国家应用于区域经济开发实践,主要与佩鲁的学生对该理论赋予地理性,并把它改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有关。安虎森认为增长极理论的适用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成长或成熟阶段,区域产业之间基本上形成投入产出链,区域各种基础设施已基本具备,城镇体系也已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然而这些条件对落后地区来说正是缺乏的[9]。增长极理论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一种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发展至今,既强调要素联系,又强调地域联系和完整性。

2.武陵山民族地区建立梯度旅游增长极的条件。武陵山民族地区具备了建立梯度旅游增长极的经济条件、产业链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城镇体系条件。武陵山民族地区建立梯度旅游增长极的经济条件已经成熟。自改革开放后,这一地区十分重视经济发展,经济经过多年的奠基、发展,经济总量有了很大增长,经济质量有很大提高,经济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总体上进入了成长阶段。以怀化市为例,2009年怀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59.15亿元,增长13.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湖南全省平均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10]。武陵山民族地区建立梯度旅游增长极的产业条件也已经具备。这一民族地区以生态和民风民俗为主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体系组成的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如张家界以世界遗产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基本形成了投资—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效益的产业链,并且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该区域的交通、商业、能源、教科文卫等市政公用工程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经过多年民族地区专项政策的扶持和大力发展,已经基本完善。以交通为例,这一地区已建和在建的机场有张家界、铜仁、芷江、黔江机场,拥有焦柳、湘黔、渝怀铁路等众多已建和在建的铁路,已建和在建的众多省道公路和高速公路为支撑骨架,拥有密布的县乡公路网络,加上长江、乌江等河流的优越水运条件,使这里的交通基础设施基本成型,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可靠的硬件条件。武陵山民族地区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城镇体系。这里拥有黔江、铜仁、怀化、吉首、张家界、恩施等中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渝东南有秀山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张家界有慈利等四个县级行政单位,湘西州有吉首等九个县级行政单位,怀化有麻阳等十三个县级行政单位,铜仁有松桃等十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级行政单位下辖若干乡镇行政单位,它们共同组成了这一地区比较完善的城镇体系。而且这一区域城镇建设发展较快,面貌焕然一新。上述条件为建立该地区梯度旅游增长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武陵山民族地区建立梯度旅游增长极的举措。这一地区的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以及社区居民对旅游业历来比较重视,迄今为止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地区可以从高到低建立三级梯度旅游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第一级增长极选取区域内资源条件最好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个旅游景区为打造对象。张家界是一个旅游城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这一旅游金字招牌,武陵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景区,它要不断整合旅游要素,巩固和扩大其知名度和吸引力,使它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贵州梵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五个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之一,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深厚的佛教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使它不断的凝聚和吸引旅游要素,把它从目前的国家级景区打造成世界级景区,使它成为区域旅游的重要增长极。凤凰—茶峒已经成为国内著名、魅力日升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要不断整合其周边旅游资源,使它规模增大,知名度提高,吸引力增强,使之成为中南部地区的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增长极,带动该地区的文化旅游。这些景区将吸引国际、国内和地区的大、中、小尺度游客,以吸引大尺度游客为主。

黔江、铜仁、怀化、吉首、恩施分别作为这一区域的行政中心或区域中心城市,本身可以开展城市旅游,同时发挥这些城市的旅游中转城市功能,分别整合各自区域内中小规模的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如渝东南的龙潭古镇和乌江画廊等、湘西德夯苗寨、芙蓉镇、猛洞河等、怀化的洪江古商城和芷江受降坊等、铜仁九龙洞、思南石林等,恩施的清江画廊和土家文化等,把这些城市建设成为第二级旅游增长极,增强这些城市的旅游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这几个旅游增长极以吸引国内和地区的中小尺度游客为主。把比较有特色和规模较大的旅游景点打造为三级旅游增长极,以县城或镇为支撑点和中转站,整合附近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点或中小城市的环城游憩带,主要吸引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游,同时也可以吸引部分大中尺度游客。

(二)建立遗产廊道

绿色廊道理论源于美国,它指的是存在植被区域和人类等的通道;遗产廊道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11]。武陵山民族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山谷地带河流众多,世居在这一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这一地区开辟了许多生产、生活、商业、军事、政治等水陆通道,沿着这些通道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它们也就变成了文化通道。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通道及其附近良好的绿地系统、丰富的文化资源、线性游步道等建立遗产廊道用于发展旅游业。

武陵山民族地区建立遗产廊道跟传统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方式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势,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体化;可以实现自然资源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三赢的局面;利用廊道串联起区域内的自然、人文景观,构成具有线性特征的遗产廊道景观,使自然、人文景观产生整合效益,大、中尺度的遗产廊道可作为一条单独的旅游线路推向市场,遗产廊道也可作为具体旅游线路的组成部分向游客展示。

以乌江画廊位于重庆市内的核心段——彭水县城至酉阳县清泉乡段为例,来说明这一地区建立遗产廊道的方式。乌江自古是武陵山民族地区对外交通、商业和文化联系的重要通道,能够作为武陵山民族地区建立绿色廊道和遗产区域的综合的遗产廊道的代表。乌江画廊完全具备了建立遗产廊道的四个要素。首先是历史重要性,这一地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核心聚居区之一,至今保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古代的城镇沿着这一水运交通要道建设,留下了彭水、龚滩、清泉、鹿角等古城镇,它们承载了商业文化、水运文化、黔中文化等文化,如龚滩在古代曾经是声名远播的航运发达、商业繁华的著名古镇。其次是建筑或工程上的重要性,乌江沿岸的城镇和民居建筑多依山而建,房屋多运用了吊脚楼,古镇的街道多顺江而建且与河道基本平行,这里是吊脚楼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第三是自然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这一段乌江两岸以峡谷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且自然保存状态完好,乌江电站坝址以上的河流两岸河床及部分植被被水库淹没了,尤其是彭水县城至彭水电站这一段乌江沿岸的植被保存更加完好。第四是经济重要性,建立遗产廊道可以将这一地段结合库区和两岸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开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

结语

我国的旅游发展历史比较短,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历史相对更加短暂。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可以通过建立梯度旅游增长极和建立遗产廊道的方法,为这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促进这一地区旅游业更加健康、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兆峰,张海燕.武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3-105.

[2] 向延平,陈友莲.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79-81.

[3] 刘长生,简玉生,尹华光.整合旅游资源 构建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109-111.

[4] 尹华光,晏海清,尹美菊.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5(1):165-167.

[5] 周运瑜,袁正新,尹华光.试析武陵山区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28-329,366.

[6] 刘少英,赵志强.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46-48.

[7] 王兆峰,刘训华.旅游产业集群下的区域营销战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9(5):95-97.

[8] 程启智,汪剑平,李华.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概念与类型[J].当代经济,2009(23):84-85.

[9] 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1997,(1):31-37.

[10] 怀化市统计局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EB/OL].http://www.hhtj.gov.cn/article/2010/0326/articles_4297.html.2010-11-16.

[11] 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85-88.

猜你喜欢
增长极武陵山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武陵山歌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西海岸增长极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