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发军,成臻铭
(吉首大学 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聚居于湘鄂渝黔广袤地域的土家族是现今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增长最为迅猛的民族[1],人口的增长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昌盛,土家族研究就在这种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的氛围中稳固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土家族古史研究中的土司研究是土家族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土司学的提出及其影响的深入对土家族土司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将产生重要作用。与土司研究比较,土家族土司研究起步很晚,早期成果不多。1908到1959年期间,土家族土司研究仅有土司文学创作和土司史料集编纂。目前所知最早的土家族土司研究成果是江西萍乡文公直所著的1934年由上海环球公司出版的《女杰秦良玉演义》。这部武侠小说,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分44回讲述了秦良玉的传奇经历,塑造了秦良玉、周兹、来猎、文氏姐妹等众多形象。土家族土司文学创作目的,旨在唤起全民抗日。最早公开出版的土家族土司史料集,是谢华编著的《湘西土司辑略》(中华书局1959年)。该书采用文献整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以六万六千字的篇幅综录了湘西各土司的渊源、世系及主要史实。这是土家族土司研究中的又一里程碑。1960至1979年的土家族土司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进入1980年代,中国大陆兴起了“中国文化热”。在这个热潮之中,土家族土司研究无论是专题研究还是综合研究,均全面铺开。截止到2009年底的统计,七十多年来土家族土司研究成果共120余篇(部),其中总体性研究40余篇(部),湘西和川东南研究各有20余篇(部),鄂西研究40余篇(部),黔东北研究数篇(部)。下面分三阶段从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两个方面分析1980年以来土家族土司研究的特点。
(一)专题研究
八十年代的土家族土司专题研究处于起始阶段,一切按照我国土司制度研究范式进行摸索,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土司、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这类研究旨在梳理出土司沿革、族属以及土司制度属性和“改土归流”合理性,基本沿用了三十年代葛赤峰、余贻泽始创的土司制度研究范式,无论是总体性研究还是湘西、鄂西、川东南、黔东北研究均齐头并进。总体性研究:彭秀枢、刘文武《土家地区土司制度概况》(《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一文,对土家族土司渊源、设置与分布、兵制、土司制度的作用等进行阐述,认为导致今天土家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统治土家族地区几百年的土司制度。张雄、彭英《湖广土司制度初探》(《江汉论坛》1982年第6期)一文,对湖广地区土司设置与分布作出考证,认为土司制度对土家族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过重大影响。邓辉《略论土家族地区土司制度实质》(《恩施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一文认为,土司制度实质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种羁縻统治的政治制度体系。湘西研究:郑大发《试论湘西土家地区的“改土归流”》(《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一文认为,“改土归流”是历史的必然,是土司制度与封建王朝之间矛盾的产物,有实施时间快、方式和平的特点,其进步作用是主要的,但并没有解决阶级社会中的根本矛盾。谢心宁《湘西土司》(《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一文对土司制度的属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湘西土司制度是我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特征,逐渐形成的一套有别于内地的且带有封建性质的统治制度。石邦彦《清朝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一文,结合湘西方志等记载略述了清政府在湘西地区“改土归流”的基本情况,认为“改土归流”是进步性的改革。鄂西研究:这里的文章最多,无论是断代研究还是个案研究均较为深入。胡挠《关于羁縻珍州、高州及高罗土司的考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一文,对羁縻珍州、高州及高罗土司的历史进行了系统考证。唐洪祥《鄂西土司制述略》(《湖北少数民族》1984年第1期)一文,主要是对鄂西土司的设置与分布、土司兵制进行考证。祝锋《容美土司与改土归流》(《湖北少数民族》1984年第4期)一文,阐释了对容美土司进行“改土归流”的作用。黄柏权《鄂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必要性和进步性》(《湖北少数民族》1985年第2期)一文认为,鄂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是顺应中央王朝统治深入鄂西土家族地区的结果,体现了其进步性。吴永章《明代鄂西土司制度》(《江汉论坛》1986年第1期)一文,对明代鄂西土司制度进行简明扼要的断代研究。祝光强《容美土司考》(《湖北少数民族》1987年第4期)一文,系统考证了容美土司的由来与设置。黄思俊《鄂西土司制度述略》(《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3期)一文,总体梳理了鄂西土司制度。吴永章《元代对鄂西民族地区的治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一文,对元代鄂西民族地区的治理进行断代分析。吴永章《论清代鄂西的改土归流》(《中央民院学报》1987年第5期)一文,对清代鄂西改土归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了断代研究。晏纯武《唐崖土司概略》(《湖北少数民族》1988第5期)一文,概述了唐崖土司的沿革与设置。刘海东《鄂西土司的承袭、升降与朝贡》(《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一文认为,元明清各封建王朝对鄂西诸土司的承袭、升降、朝贡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并形成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利益和奴役少数民族。川东南研究:冉敬林《明代酉阳土司制度特点》(《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6期)一文认为,酉阳土司制度渊源于唐宋的羁糜州制度,建立和完善于元明两代,清朝对酉阳及邻近土司先后改流。到明代后期,酉阳土司呈现了文化教育较发达、汉化程度日益加深、封建地主经济逐步取代领主制经济等特点,已出现土司制必然崩溃的预兆。黔东北研究:史继忠《对思州土司几个问题的探讨》(《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3期)一文,对思州土司设置与族属等问题展开讨论。这是我国研究土家族土司的第一篇论文,其拓荒之功不亚于20世纪初云生、安建对云贵两省我国土司现状的研究。张永国《关于思州田氏土司的兴衰及其族属》(《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2期)一文,论述思州田氏土司兴衰过程,认为思州田氏土司是土家族。
第二,土司家族村社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湘西、鄂西研究,旨在揭开“峒”之谜及土司社会形态。湘西研究方面:谢心宁《湘西土司“峒”小考》(《历史知识》1981年第2期)一文,对湘西土司最基层行政区“峒”的含义和功能进行了考证和比较分析。鄂西研究方面:邓相云、鲜文新《容美土司社会形态刍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一文,对容美土司社会形态进行讨论。
第三,土司城研究。土司城研究主要集中在鄂西土司区,并且以考证性论文居多。《咸丰县金峒安抚司土司王印》(《湖北少数民族》1983年第1期)一文,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咸丰县金峒安抚司土司王印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其历史价值。黄贤友《唐崖土司城址考》(《湖北少数民族》1983年第1期)一文,考证了唐崖土司城的城址。邓辉《恩施发现的几枚土司印章》(《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一文,对恩施出土的几枚土司印章,进行了价值评估。
第四,土兵抗倭活动研究。这类研究属总体性研究,聚焦于永保土兵抗倭方面。彭秀枢《明代土兵抗倭事迹概述》(《求索》1984年第2期)一文对以彭翼南、彭荩臣、田九霄等土家先民抗倭事迹进行扼要概述,认为土家人民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范植清《永保土兵在明代历史上的活动轨迹》(《吉首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一文,考证了永保土兵在明代历史上的活动轨迹,认为明代的永保土兵在抗倭、援辽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土司经济研究。这类研究集中在总体性研究和湘西研究方面,重在经济形态研究。总体性研究方面:彭武一《明清年间土家族社会经济实况》(《吉首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一文,认为土司畜有一定数量的家奴,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应是封建地主经济;有“旗”的地方保有原始农村公社组织,村社的贫苦农民遭受着土司的超经济剥削;改土归流后,农村公社逐渐解体,出现封建地主经济。彭官章《土家族的封建农奴制度》(《民族学研究》第六辑,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一文,认为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制度为封建农奴制度,封建农奴社会是土家族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发展阶段,它创造了土家族历史上的灿烂文化,并对土家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湘西研究方面:伍新福《试论“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司地区社会经济——关于“领主经济”论质疑》(《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一文,认为“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司地区社会经济形态不仅仅是“领主经济”,还包含封建农奴制经济的要素。陈廷亮《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的最终确立》(《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一文认为,“改土归流”的完成对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的最终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土司人物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清代鄂西容美土司田玄。祝注先《湖广地区最早的土司诗人田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一文在对田玄的生平经历考证后,认为田玄是湖广土司区最早的一位土司诗人。刘刈《明末土司诗人田玄》(《湖北少数民族》1989年第2期)一文结合田玄的身份及所处时代,对田玄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第七,土司事件研究。事件研究是政治文化认同与互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这类研究集中在总体性研究、“大湘西”和鄂西研究方面,内容涉及到土司的对外关系、领地扩张和土司起义。总体性研究方面:彭秀枢《土家族在羁縻、土司和改土归流时期的对外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认为,从土家族在羁縻、土司和改土归流时期的对外关系可以看出,汉人由“逃亡入蛮”到“举族迁入”再到“入主蛮区”的过程,正是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显示中华各民族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大湘西”研究方面:戴楚洲《元末明初覃垕起义概述》(《常德师专学报》1986年第2期)一文,对元末明初覃垕起义过程及原因进行了概述。鄂西研究方面:张华、祝锋《从百顺桥碑文上的地名看容美土司的疆域》(《湖北少数民族》1984年第1期)一文,从百顺桥碑文中的地名入手,分析了容美土司的疆域。祝光强、向国平《试论容美土司王的反清复明思想》(《湖北少数民族》1986年第3期)一文,认为容美土司王之所以在明末清初具有反清复明思想,是与容美土司深受儒家汉化有很大关系。
(二)综合研究
总体性研究方面,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涉及到了土家族土司。鄂西研究方面,发行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县史志办和中共五峰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工作办公室编印《容美土司史料汇编》(1984年铅印本)。川东南研究方面,出版文公直《女杰秦良玉演义》(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标点本)和秦良玉史研究编纂委员会编《秦良玉史料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进入1990年代,我国大陆的“中国文化热”达到炽热程度,这进一步推动了九十年代土家族土司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
(一)专题研究
1990年代的专题研究,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土司军事研究。这类研究集中在总体性研究、湘西和鄂西研究方面,已经从八十年代的土兵抗倭活动研究转入到卫所、旗镇研究方面。总体性研究方面:戴楚洲《湘鄂川黔土家族地区卫所制度初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一文,对土家族地区卫所制度的历史渊源、明清时期土家族地区建立的卫所制度内容和土家族地区卫所机构的兵制进行阐述,认为明清时期建立的卫所制度和土司制度一样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卫所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定。湘西研究方面:潘洪钢《关于土家族旗镇制度》(《民族论坛》1992年第3期)一文,认为土家族地区土司统治时期也曾建立过与满族八旗制度类似的旗镇制度。戴楚洲《浅论湖南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和卫所制度》(《民族论坛》1992年第4期)一文,对湖南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和卫所制度设立及其原因进行了论析。戴楚洲《元明清时期张家界地区土司及卫所机构初探》(《民族论坛》1996年第1期)一文,对元明清时期张家界地区土司及卫所机构的分布、建制沿革进行探讨,认为清初实行的“改土归流”有利于该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鄂西研究方面:范植清《试析明代施州卫所世袭建制及其制约机制之演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一文,对明代施州卫所世袭建制及其制约机制进行了讨论。
第二,土司经济研究。这类研究集中在总体性研究和鄂西研究方面,重在经济结构研究。总体性研究方面:李干、周社征《羁糜制度时期的土家族经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一文,对宋元时代土家族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及对经济繁荣的作用给予了全面论述。鄂西研究方面:田敏《从<容美纪游>看容美土司的社会经济结构》(《民族论坛》1997年第3期)一文,认为容美土司的社会经济以种植农业为主,以采集、狩猎、捕鱼、养蜂、种茶、作粉等副业为辅,手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商业贸易也有初步的发展,容美土司社会是军政合一的社会,政从属于军。
第三,土司、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这类研究仍然是土家族土司研究的重点,无论是总体性研究还是区域性研究均进展迅速,有立足于土家族地区的变化进行研究的取向。总体性研究方面:龚荫《元明清两广两湖土司概说》(《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一文,认为土司制度由羁縻政策发展演进而来,土司管理办法在元代略具雏形,在明代臻于完备,在清代逐渐瓦解和废弃。彭官章《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一文,分析了改土归流后土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改变、统一赋税、招民开垦、发展生产、允许土地买卖、采矿业发展、商业繁荣、土汉人民友好等种种变化,认为改土归流对土家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苏晓云《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之我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一文,对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分析,认为改土归流是土家族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促进了土家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土家族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还有田敏《论清代土司制度下的土家族土司》(《土家学刊》1999年第4期)一文。湘西研究方面:刘莉、谢心宁《改土归流后的湘西经济与民族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一文,认为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湘西“改土归流”,打破了土司据地自封的闭塞状态,促进了湘西社会生产、城乡贸易和农副业的发展,使民族关系产生了一种新的历史趋向。鄂西研究方面,杨小华《鄂西土司知多少》(《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一文,结合《明实录》与鄂西的族谱和口碑资料对鄂西土司进行归类研究,认为鄂西土司分为合法与不合法的两类,有明朝政局稳定时由朝廷正式册封的土司、政局动荡时期朝廷补充认可的土司、不为中央政府册封的“黑土司”等三种。川东南研究方面:冉敬林《明代酉阳土司制度特点》(《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5期)一文,认为酉阳土司制渊源于唐宋羁糜州制度,元明两代建立和完善了土司制度,清朝酉阳及邻近土司先后改流。其中明代酉阳土司制的设置及发展具有自身特点,明代后期则出现土司制必然崩溃的预兆。
第四,土司教育研究。这是九十年代新开辟的研究领域,属于总体性研究,更多地探讨土司时期教育发展的水平。段超《试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一文,从教育发展的表现、影响、历史原因等方面阐释了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教育发展状况,认为漫长土司时期是古代土家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第一篇研究土司教育的论文。徐亦亭《土家族古代教育及汉文化的影响》(《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一文,认为土家族的学校教育始于元代,明代有了较为完备的发展,清雍正初年改土归流后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土家族文化教育的兴盛对汉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
第五,土司社会文化研究。这是九十年代出现的另一新领域,集中于总体性研究和鄂西研究方面,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娱以及婚丧嫁娶方面。总体性研究方面:朱世学《土司时期土家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探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一文,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婚姻形态还比较原始,主要有亲属称谓中的血缘婚制残余、自由婚配为主的“原始母权制残余、同姓为婚”为特征的氏族内婚制残余、“姑舅表婚”为特征的氏族外婚制残余、“抢婚”、“哭嫁”等古代掠夺婚制残余。田敏《土家族土司时期之服饰饮食风俗》(《民族大家庭》1997年第6期)一文,认为土家族数百年的土司时期语言、服饰与饮食,均有十分典型的民族特色。鄂西研究方面:张兴文《土家族历史文化瑰宝——康熙〈卯峒司志〉初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一文,认为卯峒安抚使向舜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监修的《卯峒土司志》六卷,堪称土家族历史文化瑰宝,是一份难得的研究土家族历史、土司制度和土家族地方志的珍贵文献。
第六,土司人物研究。这类研究仍然是研究清代容美土司人物,它往往与土司社会文化研究相对应。曹毅《容美土司田氏作家群》(《民族论坛》1995年第1期)一文,认为明末清初之际的容美土司田氏,涌现了历时六代人、兴盛百多年、有名诗人达十余人之多的家族作家群。黄柏权《文武兼治的土司田舜年》(《民族论坛》1997年第1期)一文,认为土司王田舜年大胆引进汉文化,实行文化开放政策,是一个著述家、戏曲爱好者和有涵养的封建文人。曹毅《土司时期的土家族文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一文,认为整个土家族历史可以分为传说时期,巴国奴隶制国家时期、羁縻时期、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而土司时期是其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时期,土司家族作家群中成就最高的要推田舜年。赵平略《土家族容美土司诗人的外向情结:田九龄、田宗文诗歌创作的文化心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认为田九龄和田宗文是土家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两位诗人,二人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向往汉文化的外向情结,其外向情结的具体表现是他们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汉文化名人的倾慕。
第七,土司城研究。这类研究仍然集中于鄂西,用力最多的是王晓宁,其《鄂西土司遗址》(《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一文,对鄂西土司遗址的位置、沿革进行考证;《鄂西土司遗迹调查》(《民族论坛》1997年第1期)一文在对鄂西土司遗迹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鄂西土司遗迹需要进行开发性保护。很明显,他首次提出要对土司城进行开发性保护,具有前瞻性。陈卫平《尖山唐崖遗址开发构想》(《土家学刊》1999年第4期)一文,提出了尖山唐崖城遗址的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第八,土司事件研究。这类研究集中在总体性研究和鄂西研究方面,侧重元明之际与明清之际这样的社会转型期。总体性研究方面,成臻铭《论湖南元明时期的土司——兼与新添葛蛮安抚司在湖南论者商榷》(《民族研究》1996年第5期)一文,逐层剖析了新添葛蛮安抚司在湖南的种种传说,认为新添葛蛮安抚司不在湖南而在贵州,其势力范围也未达到酉水、澧水流域。鄂西研究方面:赵平略、杨绪容《明清易代之际容美土司的图存方针及其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一文,认为明清易代之际容美土司虽然采取了图存方针,但还是在清初被清廷改土归流。田敏《论明代中后期鄂西土司的反抗与明控制策略的调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一文,认为明代中后期中央政府繁重的赋税激起了鄂西土司的反抗,因而明朝廷很快调整了其控制策略。田敏《论明清鼎革之际湖广容美土司的政治立场》(《南方民族论丛》1999年第4辑)一文,认为明清鼎革之际湖广容美土司的政治立场是倒向明王朝和支持明王朝。
(二)综合研究
这一时期,土家族土司综合研究围绕土司史和土司资料整理,全面铺开。总体性研究方面:王承尧、罗午《土家族土司简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土家族土司史录》(岳麓书社1991年)两书,总结了八十年代土家族土司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彭官章《土家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吴永章《中国南方民族史志要籍题解》(民族出版社1991年)、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2年)、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等著作,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土家族土司及其文化,对民国以来的土司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断代研究。湘西研究方面,出版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上)》(岳麓书社1991年)、彭勃《永顺土家族》(1992年铅印本)、谢心宁《湘西探秘》(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年)、萧卓夫《溪州名胜拾萃》(民族出版社1997年)等,涉及土司史料研究。鄂西研究方面,主要是对顾采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所作的《容美纪游》进行点校,其成果较之八十年代明显增多,先后出版高润身主笔《容美纪游注释》(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胡挠与刘海东《鄂西土司社会概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鹤峰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容美土司史料续编》(1993年打印本)、杨小华《〈明实录〉鄂西史料辑注》(1993年铅印本)、邓辉《土家族区域的考古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陈湘锋、赵平略《田氏一家言诗评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吴柏森《容美纪游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著作。川东南研究方面,先后出版发行何服生辑录《石柱土司史料辑录》(《石柱文史资料第十五辑》1994年)、黔江地区民委编的《川东南少数民族史料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两部史料集。
21世纪头十年,“中国文化热”仍在持续升温。“西部大开发”浪潮激荡着土家族土司研究领域,土家族土司研究逐步集中土司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而且形成了地域性的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它们是吉首大学和长江师范学院先后成立的中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西南地区土司文化研究中心。
(一)专题研究
21纪纪头十年的专题研究,游离于土司制度与土司政治文化研究之间,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总体性研究、湘西、川东南和黔东北研究。与八、九十年代不同的是,土司制度侧重土司授官、机构与制度发展研究,“改土归流”更多地与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关连在一起,具有“西部大开发”启动以后的时代感。总体性研究方面:田敏《论明初土家族土司的归附与朱元璋“以原官授之”》(《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一文,对明初土家族土司归附时间、土司头衔等进行考证,结合元末明初朱元璋统一西南地区的战争,论述了朱元璋对土家族土司的处置策略。段超《试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开发》(《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一文,认为清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是土家族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它开始了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大规模的开发,大大推动了土家族地区的发展,促进了土家族的进步和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湘西研究方面:龙先琼《略论历史上的湘西开发》(《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从历史的角度对湘西地区先秦时期、秦汉至唐羁縻时期、五代至清初土司时期、“改土归流”与“苗防屯政”时期、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开发活动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述评,认为“开发”是各民族人民对某一地区自然资源的创造性利用。戴楚洲、史江洪《元明清时期澧水流域土家族土司机构考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4期)一文,考证了元明清时期澧水流域土家族土司机构,认为设置了容美、慈利、桑植、麻寮、茅岗、柿溪等土司机构。川东南研究方面:邹明星《酉阳历史之考证》(《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一文,认为酉阳等处军民宣慰司始设于元仁宗建祐七年(1314),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止,历时422年。白俊奎《土司制度下的酉阳直隶州酉水流域后溪白氏土官考论》(《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一文,认为后溪等地总管官在宋元时期只是名义上受酉阳冉土司管辖,实际上拥有较大的权力和自由空间,直到明朝晚期和清初,白总管才被酉阳冉土司有效统辖和控制。李良品《关于秀山杨氏土司的几个问题》(《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一文,对秀山杨氏土司的来源、置废、民族成分、字辈、军事征调等问题进行系统讨论。黔东北研究:田敏《论思州田氏与元明思州宣慰司》(《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考辨了思州田氏渊源及其元明时期思州宣慰司的直接关系,认为思州田氏的族属为土家族,思州宣慰司为土家族土司。陈季君《播州土司制度的再认识》(《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一文,勾勒与梳理了播州土司制度的历史轨迹及其历史作用。陈季君《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一文,认为播州土司制度开始于元代,完备于明初,终结于明末万历二十八年。敖以深、王跃斌《思南、思州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一文,认为明初思南、思州改土归流与当时黔东地区儒家文化的传播紧密相联,是“大一统”价值诉求使然,是建立贵州行省的助推器,是黔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水岭,是黔东地域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第二,土兵抗倭与土司军事研究。这类研究仍属总体性研究,但更多是在卫所、旗的基础上联系明清时期的军事组织研究土兵战法及其启迪意义。邓辉《论土家族土司制度下的兵制“旗”》(《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一文,对“旗”的利弊得失与消亡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旗”既是土家族地区土司制度下的地方管理机构又是基层军事组织单位。石亚洲《古代土家族军事制度浅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一文,分析了土兵旗制的主要特征,认为它源于明朝军事制度,是一种与土司制度相适应的兵农合一制度。田敏《明初土家族地区卫所设置考》(《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一文,对明初明王朝在土家族地区设置卫所的时间、地点、名目等情况进行了逐一考述,认为明朝初年在土家族地区设立卫所是明代中央王朝统治、控制土家族地区的一项重要举措。邓华龙《令倭寇闻风丧胆的土家兵》(《文史博览》2006年21期)一文,探讨了土家族士兵行军的五重战阵以及士兵参与的王江泾之战,进而讨论戚家军借鉴土家族土兵的练兵之法。
第三,土司人物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湘西、川东南研究方面,侧重于土司夫人研究。湘西研究方面:彭强《湘西女土司白氏夫人》(《史海钩沉》2007年第3期)一文,认为明嘉靖三十九年至隆庆六年(1560~1672年),白氏夫人在管抚保靖州的十二年里,推行仁政,体恤民生,训导幼孙,保固地方,以女性特有的睿智与仁爱,为湘西土司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向凌《“诰封明故太淑人彭母墓志铭”考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一文,利用相关史料对出土文物“诰封明故太淑人彭母墓志铭”进行了考析,从而推演当时土司家政与重要历史时间的联系。川东南研究,专注于秦良玉:滕新才《秦良玉“平台赐诗”考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一文,认为崇祯帝平台赐诗是对秦良玉爱国热情的最高嘉奖,把秦良玉的爱国情怀推向了最高峰,使她始终忠于明朝,以抗清为己任。彭福荣、冉建红《石砫马氏土司文学述论》(《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一文,认为以马宗大为代表的石砫马氏土司文人创作的诗歌与散文,奠定了当地文学发展的基础,繁荣了地方文化。彭福荣《历代吟咏秦良玉诗歌述论》(《文艺争鸣》2008年第7期)一文,认为研究历代吟咏秦良玉的诗歌,一可补充地方诗歌研究之不足,二可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有益线索,意义重大。彭福荣《秦良玉抗倭辨析》(《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第4期)一文对秦氏抗击倭寇持谨慎地怀疑态度,认为秦氏抗倭之论难以成立。
第四,土司控制家族村社研究。这类研究是21世纪头十年最为用力而且是最富有成效的研究领域,内容涉及土司及其自署职官、社会控制、社会阶层与等级、家族建构等方面,在总体性研究以及湘西、鄂西和川东南研究均取得较大的成就。总体性研究方面:成臻铭、张连君《舍把身份初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一文,认为舍把称呼仅见于湖广土司管区,为湖广四大宣慰司巡察各旗政务并外出走差办事的中枢要人,亦为土目、土舍等土司自署官员才能求得的临时性差使。成臻铭《论明清时期的土舍》(《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一文,对土舍源流、土舍官僚化、土舍类型、土舍职权进行了分析,认为土舍最初由土目转化而来,最后演变为土司及其自署职官,揭秘土舍有助于认识土司政治家族化问题。成臻铭《“舍把”辩证》(《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一文,认为舍把作为土司管区土舍及土目中的亲信,其活动地域并不超出湖广土区,直接管理比峒与村寨范围大得多的旗,管理职能上没有湖南、湖北不同的区分,担当土差亦无外乎冬围行猎、充当衙役、外出结盟、下乡视察、料理民间词讼、征解秋粮银、列阵出战、节制外来客民等等,由此在围占肥田美地、拥有私人豪宅与马匹、享用防苗工食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其频频参与土司管区重大活动,实际上在一定程度架空了土司事权,加剧了土司与土民和汉区官府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成臻铭《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初探》(《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一文,对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设置的情况及设置源流进行探讨,认为湖广土司政权机构划分为行署、旗、峒三级,其自署职官分为土官、流官两大系统,内分文武两个职别,自署职官的形成深受明代卫所制度和清代绿营制度的影响,形成具有湖广行省特色的自署职官体系。祝国超《明代中央政权对土司的政治控制探析——以土家族土司为例》(《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一文,认为明朝中央政权对土家族土司的控制手段可概括为激励、惩罚、防范三方面,并呈现出以笼络为主、形式多样、相对稳定的特点,经过明洪武年间及永乐年间的调整,明廷控制土家族土司的各项制度已经基本定型,并为清朝延用。莫代山《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土司的社会控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一文,从土司阶层内部、土民、外来人口、相邻土司及非土司地区等方面,分析了历史时期土家族土司的社会控制方式,认为这些方式是奴隶制和农奴制的产物,虽然维护了土司的社会统治,但也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湘西研究方面:成臻铭《明清时期湖广土司区的社会阶层与等级——以永顺宣慰司为例的历史人类学观察》(《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一文,剖析了新发现的明清时期金石碑刻的内容,认为湖广土司社会可以区分为八个社会阶层与四个社会等级,其结构是一个相对稳态的纺锤形的社会结构,而非学术界通常所认为的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瞿州莲《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一文,以湘西永顺向氏家族为例,采用历史人类学方法,归纳了清朝雍正五年改土归流后家族历史在民间文献中的基本表述形式,认为不管是土司时的家族还是移民家族,都为了与原来的土司家族划清界限,证明本家族身份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家谱中对本家族的历史进行建构。鄂西研究方面:王平《唐崖覃氏源流考》(《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一文,运用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口碑资料,从语言、墓碑、语系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阐述了唐崖覃氏的民族源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雷翔、龙子建《清代西部开发的民间文本——建始龙氏族谱个案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一文,将不同版本的苗族龙氏族谱与方志、墓碑等史料勾连起来,从而认为建始龙氏在清代康熙以后的西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从民间社会进入主流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完成了由民间社会精英逐步向乡绅的转变。川东南研究方面:冉进、彭福荣《明代酉阳土司社会控制述略》(《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一文,从酉阳土司与中央王朝、内外土司、辖地百姓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了明代酉阳土司社会控制状况以及策略。
第五,土司城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总体性研究和湘西、鄂西、川东南、黔东北研究方面,这是本阶段研究的又一亮点,主要是审视土司城的建筑倾向,提出保护与开发方案,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总体性研究方面:成臻铭《“以内驭外”:论清代土司城市建筑布局的政治文化倾向——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一文,认为土司城研究是土司政治物态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土司城的频繁搬迁折射了土司命运变化和土司区变动,从而使土司在建筑选址和城市规划设计上形成了迷恋风水、注重内外区分、以内驭外的政治文化倾向,建构了伦理型建筑体系。湘西研究方面:湖南省文物考古所等《湘西永顺老司城考古发掘报告》(《湖南考古2002(上)》岳麓书社2004年)一文,对永顺老司城及外围遗址进行的三次调查与发掘进行了报告,提供了深入系统的土司城研究资料。龙玲针《湘西百年古城老司城的可持续发展初探》(《华南地区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广州)研讨会文集》2008年)一文,认为老司城应该走“开发与保护”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尹宁、曹景文《永顺老司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一文,认为永顺老司城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土司古城遗址,极有旅游开发价值和开发可行性。鄂西研究方面:邢淑芳《对构建唐崖土司皇城民俗文化村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一文,认为唐崖土司皇城遗址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史学、艺术、学术、文化和开发价值,进而分析论证了建立唐崖土司皇城民俗文化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构想及对策措施。川东南研究:东人达《酉阳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论证》(《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一文,认为酉阳土司在长达800年的时间里积淀了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酉阳土司文化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应在一般保护原则基础上探讨开发式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方法,发展土司文化旅游产业。东人达《三峡石柱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第1期)一文,将石柱土司文化遗产分为16种基本类型,提出了石柱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原则。王静《酉阳土司文化遗产构成、现状与保护》(《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6期)一文,对酉阳土司文化的构成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全民保护、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健全法律保护机制相结合的观点。黔东北研究方面:史继忠《遵义杨粲墓》(《当代贵州》2007年 第7期)一文,详细描述了遵义杨粲墓,认为它是迄今所知西南地区宋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第六,土司教育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总体性研究和鄂西、黔东北研究方面,一反九十年代评估教育发展水平的取向,更多地探讨土司“兴学之风”与儒学的关连。总体性研究方面:陈湘锋《文化兼容的优先领域——土家族古代学校教育史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一文,认为羁糜时期、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封建统治时期所构成的土家族古代学校教育史,就是一部土家族与汉族文化互动、特别是土家族文化对汉文化汲纳兼容的历史。丁世忠《土家族教育与儒家文化》(《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一文,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具有儒家文化特色。莫代山《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兴学的表现、原因及影响》(《教育评论》2008年第1期)一文,认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兴学的表现在办学形式多样、学校数量增加、入学人数激增、办学经费来源多样、科举考试成果明显等几个方面,中央王朝的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汉民的大量迁入是土家族地区出现了兴学之风的重要原因,土家族地区兴学对土家族教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鄂西研究方面:梅军的《明清时期学校教育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发展》(《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6期)一文,认为鄂西历史上较长时期内没有正规的学校教育,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完善,使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才空前发展起来,并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黔东北研究方面:陈季君《播州土司教育探析》(《遵义师范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一文,认为元代土司制度形成后学校教育随之兴起,形成了播州以汉文化和古代儒家学说为主的文化教育。
第七,土司社会文化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总体性研究和湘西、鄂西、川东研究,内容进一步涉及到土司社会性质、社会政治秩序、地方文化建设及其特色方面。总体性研究方面:游俊《土家族祖先崇拜略论》(《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一文,认为土家族的祖先崇拜形式多样,内容繁杂,影响深远,其民族性、地域性及包容性较为突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是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主体与核心,是土家族民族内聚力形成的重要原因。邓辉《土家族区域土司时代社会性质初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一文,认为土家族地区土司时代的社会结构从政治体制上说是封建农奴社会,并有其特殊的经济生活特征。湘西研究方面:龙先琼《政治秩序变动与区域社会生活的变迁——对改土归流前后湘西社会生活演变的历史考察》(《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一文,认为改土归流带来了湘西地区社会政治秩序的重构,它使分散割据的土司统治转化为封建王朝统一的国家统治,造成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主体、社会生活内容及质量、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变迁,区域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主体性、结构性、社会性明显改善,其本身折射了区域政治秩序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的互动。鄂西研究方面:陈楠、杨薇《从《容美纪游》看清初鹤峰土家文化》(《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一文,认为《容美纪游》以实录的方式记载了清代初期鹤峰土家族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及民俗风情,反映了清初鹤峰土司统治下“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一体多元的地方文化特色。陈湘锋《评说〈容美纪游〉印象》(《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一文,认为顾彩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应田舜年之邀游历大部分容美辖区,全面记录他自己在此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川东南研究:刘小寒《酉阳土司文化述论》(《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4期)一文,认为酉阳冉氏土司世袭统治酉阳长达数百年,在酉阳土司与中央王朝的政治文化互动中大力进行地方文化建设。
第八,土司事件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总体性研究和湘西、鄂西、川东南研究,更多地关注土司争袭、区域危机事件、交游、民族迁徙、反叛事件等方面。总体性研究方面:莫代山《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争袭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一文,对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地区争袭事件的分布、类型、发生原因、解决方式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争袭的直接动力是土司制度赋予土司的特权,争袭的主要原因是土司承袭制度本身存在着继承人众多和无次序规定,此外还有流官渎职疏慢、随意索贿等原因。湘西研究方面:成臻铭《改土归流与社区危机——主要以1505至1949年湘西土司区危机事件为例》(《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一文,认为改土归流后危机系数比土司时期大、民国社会秩序比清代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是民间组织频繁活动、选官制度受到严重挑战、边界地盘得不到尊重、现实政策背逆地方实际,而这些诱因与中央地方各级政权组织不采取改变基层社会组织结构、不以治本代替治标、消极转变治苗态度等息息相关。鄂西研究方面:吴柏森《容美田氏交游述略》(《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一文,认为容美土司明清之际大盛,其统治者田氏颇重传统文化,数辈人均以诗文名家,并广泛结识各界名流,相与唱和交流。陈宁英《从“田旻如案”看清初民族地区法律实施的变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一文,认为清初对容美土司田旻如一案的处理,有依照大清法律严格执行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清廷对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政策变通实施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清朝廷在政治上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成熟。川东南方面:李伟《冉氏土官土司移民与酉阳民族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一文,阐释了冉氏土官土司移民与酉阳民族关系,认为冉氏土官家族的兴亡史承载了一段移民、发家、治世的离乱史,反映酉阳的民族关系经历了一个相互结融、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第九,土司经济研究。这类研究集中于总体性研究和湘西、鄂西研究,重在经济制度、经济形态与经济发展方面。总体性研究方面:李伟《乌江下游土司时期贡赋制度考略》(《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一文,认为贡赋制度是土司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历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统治的一种经济手段,它虽然加重了土司对土民的盘剥,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乌江下游土家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湘西研究方面:陈廷亮《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形态简论》(《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一文,从阶级结构、阶级关系以及土地占有等方面分析了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认为其社会经济形态应为封建领主制经济,明末清初生产发展下出现的土地私有是封建领主制经济向封建地主制经济转化的重要原因。川东南研究方面:王静《酉阳土司时期经济述论》(《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一文,梳理酉阳冉氏土司时期的经济概况、特征及其作用,认为冉氏土司积极引进汉文化,积极劝课农桑与鼓励生产,促进了酉阳土司地区经济的发展,稳定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
(二)综合研究
21世纪头十年土家族土司的综合研究,专著、史料集和土司文学创作成果之丰富,超过以前任何时代,主要在总体性研究、湘西研究、鄂西研究和川东南研究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总体性研究方面,有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的出版。这是对八、九十年代土司史专题研究继承与创新性研究成果。此外,段超《土家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石亚洲《土家族军事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与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李良品等主编《二十五史西南地区土司史料辑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彭福荣、李良品、傅小彪主编《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碑刻选辑》(重庆出版社2007年)、成臻铭《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等也从总体上涉及土家族土司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湘西研究方面,出版了彭剑秋《溪州土司八百年》(民族出版社2001年)、刘纯玺和刘善福《土家族故都老司城》(香港天马出版社2005年)、向盛福《土司王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著作,此外游俊、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也涉及到湘西土司研究。鄂西研究方面,出版张兴文《卯洞土司校释》(民族出版社2001年)、刘文政与吴畏《唐崖土司概观》(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祝光强与向国平《容美土司概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高润身与高敬菊《<容美纪游>评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著作。此外,王晓宁《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吴永章和田敏《鄂西民族地区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7年)也以大量的篇幅涉及到了鄂西土司。川东南研究方面,则有邹明星《酉阳土司》(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彭福荣、李良品《石柱土司文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9年)的出版。还值得一提的是,九十年后期兴起来的我国土司文学创作也引起了湘西本土作家的浓厚兴趣。之后,先后出版了李康学等《湘西大土司》(民族出版社2004年)、胡健《抗倭英雄彭荩臣》(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彭剑秋《溪州土司尽风流》(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黄光耀《土司王朝(上下)》(沈阳出版社2009年)等反映土家族土司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黄光耀创作的作品,对容美土司史料作出了文学解读,给人启发良多,可谓是代表当今土家族土司文学创作的水平。
综观三十年来的土家族土司研究,2000年以前主要是“朝廷与土司”层面的纯制度史研究,之后才开始把土司制度看成土司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土司与土司”、“土司与家族村社”层面考察制度,进而形成制度史研究向政治文化研究的转向趋势。这就使研究本身具有范围不断扩大、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多学科方法不断交叉的特点。但是,土家族土司研究也有其自身弱点,如选题及研究内容重复,对土司文化、土司政治文化、土司认同、土司跨文化比较、土司断代史关注不够等。因而,有必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研究的未来走势进行新的定位。
(一)专题研究
三十年的土家族土司研究,均不同程度切合了国家政权建设需要[2],深受我国传统土司制度研究影响,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具有本民族自身的研究特色,因而形成传统与特色两大研究领域。传统领域是指土司、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土司城、土兵抗倭活动与土司军事、土司经济、土司人物、土司事件等六个研究领域,它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特色领域包括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兴起的土司家族村社或土司控制家族村社、土司教育、土司社会文化等三个研究领域,其特色是研究取向的修正与研究范式的改进。传统与特色两大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价值评判”向“过程体验”和联系思考转向的趋势,具体而言就是紧扣“群在时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断代、分层与分区、分民族群体的专题研究。
首先,是时间上的断代研究。主要是围绕土司历史文化,进行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断代研究,力求各朝代土司历史文化研究的平衡发展。
其次,是空间上的分层与分区研究。这就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各土司单位为视点,区分中央与土司、土司与土司、土司与家族村社三个层次,逐一考察各土司区的管理、控制与相互之间的认同。主要是采用土司学的历史的政治人类学方法,在全国乃至全球视野中以专题研究的框架将土司区作为微型社区进行研究。这样一来,势必涉及到各层次的土司制度研究,与“改土归流”关连的地方开发和发展研究,以及与土司事件、土司社会文化、土司教育相关的认同与互动研究。它将从整体上观察到土家族土司在中华民族认同、中国国家认同方面的积极作为。
再次,是群体上的问题意识和专题意识。这是以“流域”为范围的跨民族群体的专题研究,它进而涉及土司城、村社、官道、人群以及土司区婚姻家庭研究等。
(二)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是建立在专题研究基础上的整合研究。土家族土司综合研究的目标定位,是以土司志、土司学和土司文学创作为核心形成专著与长篇土司文化小说。
第一,土司志研究。这属于以单个土司区为范围的微型社区研究。漫长的土司时期,留下了反映各代土司及其自署职官人生足迹的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正史、实录、方志等官方文本,土司族谱或宦谱等民族民间文本,墓志铭、钟鼎铭文、摩崖石刻等金石碑刻建筑史料。上述土司史料,需要按照方志的体例进行系统整理。另外一些系统的土司史料,如永顺致仕宣慰使彭世麒于正德末嘉靖初纂修的《永顺宣慰司志》残本、永顺宣慰使彭元锦委托刘继先于万历崇祯年间编纂的《历代稽勋录》以及清康熙四十二年顾采撰写的《容美纪游》、卯峒安抚使向舜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监修的《卯峒土司志》六卷等,需要运用各种资料进行完善和点校。如此,方能形成全面观察土家族土司区的资料优势。
第二,土司学研究。这属于有关土司、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土司政治文化和现代土司现象的理论研究。其研究具有专门学特有范式,即具有游离于同一性与差异性研究之间的研究视角,在区域与微型社区之间锁定研究对象,由多元走向同一的发展过程,采用“跨式”方法突破研究主题与主要内容,以学科定位及其理论取向为研究核心,在社区“他治与自治”之间凸显政治文化研究价值[3]。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要澄清两大基本问题,即:在朝廷与土司、土司与土司、土司与家族村社三个层面上,国家与社会为了维护安全稳定是如何实现地方的管理和控制的;朝廷、土司与家族村社为了避免重大事件发生,是如何实行中华认同、中国国家认同的。关注这两个重大问题,基本可以统合土司与土司制度、土司区、土司社会、土司文化的研究,以此完成包括土司心态、行为、制度、物态在内的政治文化理论研究。除此之外,土司学还有与社会效率关连的“经世致用”的现实性的一面,比较功利的重点问题可能就是土司文化产业开发。这需要走一条官员与学者、地方政府与研究机构合作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路线。这里既有土司遗址保护性开发,又有土司衣食住行娱、婚丧嫁娶等土家民族文化经典研究。它直接引发的就是土司文化旅游的勃兴,给聚居于原土家族土司区居民带来福利。
第三,土司文学创作。包括土司文学作品书写及影视作品创写在内的土司文学创作,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土司志研究成果。这样方能处理好土司志与土司文学创作关系,创作出像《尘埃落定》一样具有深厚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司文学作品。之后,才能改编成像湘西剿匪作品一样有着广大社会影响的影视剧。
参考文献:
[1] 周方.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J].中国民族,2003(9).
[2]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10(1).
[3] 成臻铭.从土司历史文化研究到历史的政治人类学——关于土司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R].吉首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