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强化
——基于西部大开发推进形势的思考

2011-04-11 15:18孙剑坪
关键词: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民族

孙剑坪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基本国情。历史证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事关我国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1]。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新世纪之交就开始大力实施的发展战略。新近国务院两次召开会议再次强调,今后十年是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生活在西部。在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今天,各民族互动日益增多。那么,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何重大意义?该如何加强和深化呢?

一、民族团结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跨入新世纪之际,中央总揽全局,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在西部大开发完成奠基阶段后,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及时进一步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21世纪上半叶长期实施的战略,今后十年是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发展阶段,此后的2031~2050年间则是全面推进阶段,从而在西部地区最终实现现代化。[2]

在此过程中,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西部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除高山、畲、黎、赫哲等几个民族外,我国其他50余个少数民族的主体或其相当部分的人口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8%,而且包括了5个民族自治区和7个多民族省市。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大开发还涵盖了中部和东部的3个民族自治州。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大开发,必然对各项民族事业和国家全局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

显然,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二)当今西部开发中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

首先,应充分肯定我国在民族团结方面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一方面,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互补以及政治上的相互接近,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一面[6],并形成了“交融型”或称“和合型”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该格局与西方国家民族关系相比,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4]。另一方面,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问题,仅从历来我党基本方针、新中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团结方面本质上是属于良好态势。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局进一步和谐,各民族间日益呈现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气象。

但是,由于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导致的种种复杂因素,给民族团结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新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从民族地区发展特点看,新时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由于地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相对稳定,相对封闭,因而跨民族间习俗冲突和利益纷争现象很少发生。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加入WTO后的“第二次开放”,将覆盖全国,从沿海向内地扩展至民族地区,特别是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体制由封闭转向扩大开放,尤其是内地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将客观上对各民族地区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大量的内地人口进入到民族地区,免不了会导致不同文化观念人们之间日常交流中发生误解、偏见甚至冲突。

其二,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必须正视总体发展不平衡这一客观实际对民族关系的挑战。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迫切,尤其是西部边远民族地区与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消除,甚至有时还会加大。若不充分注意,容易成为地方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导火线。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深化改革过程中,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调整,也会产生不少新的矛盾,这些矛盾会从不同侧面反映到民族关系上。尽管这些矛盾基本上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但需要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增强团结。

必须注意的是,提到西部大开发,许多人主要想到的是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因为他们认为经济问题解决了,似乎其他问题迎刃而解。笔者认为,这是十分片面的,而且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来看,这是极为有害的。从西部民族地区来看,市场经济制带来的社会转型远远没有完成,社会控制系统上存在脱节,一些个体、小团体和地区不顾规范的约束,各种弊病有加剧的趋势,也使各种新旧问题冲突显得突出。同时,在市场影响下,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民族地区的社会阶层迅速发生着新的分化和组合。阶层的分化和组合,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但是,若不注意,则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导致不和谐因素的增长。民族关系甚至会由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紧张。法国和欧洲前不久的学生骚乱,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从当今国际形势看,民族关系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在全球化过程中信息技术使非国家行为体越来越多地卷入当代国际政治中,而且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了侵蚀和制约。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受新干涉主义、民族自决权等西方价值观的蛊惑和影响,20世纪90 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民族分离主义浪潮。这一浪潮在前苏联、前南联盟和非洲等地产生了灾难性影响。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为实现其西化和分化战略图谋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对我国民族关系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也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出现复杂形势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团结关系优良传统,但新形势下诸多挑战不容忽视。

二、高校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规定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这显然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极为有害的。

(一)民族团结教育:为何要包括全国高校学生

从理论上说,民族团结教育应该覆盖全国学生,这是实践“三个离不开”思想的体现。因为,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可见,“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从现实看,民族团结教育包括全国高校学生具有特别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直接接触和深入交往日益增多,但彼此深入了解还不够。因此,一些高校学生对边疆文化和民族工作的认识较为肤浅片面。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一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主要是单向宣传,多属于简单的活动。这种情况在今天虽然有显著改善,但由于民族问题较为复杂,仍需充分重视。因此,一定意义上,高校学生特别是汉族学生,是新形势下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切实重视的方面。

(二)民族团结教育:高校为何是重要阵地

从理论上讲,和谐的文化认同包括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个体到了大学阶段,知情意等方面发展较为成熟,能够对文化、民族和国家等有更为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因此是进一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好时机。例如,对于族群认同这一深层的心理现象,有国外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现,在青少年早期到成年,若个体在民族认同方面没有深刻的认识,就容易处于盲从的从未审视族群认同。[5]

现实看,高等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由西部大开发鲜明的两个时代特点所决定。一是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教育处于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尤其是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是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的直接体现,因而是知识产业的最核心的部门。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居于社会的中心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社会要求。二是一体化发展趋势,使改革开放从发达地区发展为覆盖全国,尤其是明显地扩展至民族地区,将促进各少数民族的进一步发展。这对高校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进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师生将显著增加。西部大开发正极大地刺激各少数民族青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为这种需求的实现提供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教育条件。事实是,由于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族政策等因素,少数民族进入高校学习人数日益增加。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已达69.76万人,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的6.55%,少数民族专任教师3.63万人,占全国高等院校专任教师的5.01%。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大学生,维吾尔、回、朝鲜、纳西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生人数已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已达80.73万人[6]。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数已达133.88万人。[7]

其二,高校将史无前例地参与到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西部大开发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契机,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将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这尤其是意味着,高校的非少数民族学生即汉族学生,也必须具有良好地与少数民族共处、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所需要的素养。

总之,正如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所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西部大开发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更突出的意义,即更好地适应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三、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如上所述,长期以来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多具有政策宣传色彩,且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如何革新呢?笔者初步建议如下。

(一)冶之以情:民族团结教育文化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鲜明的特征所在,因此是民族团结教育最容易着手之处。所谓“民族团结教育文化化”,就是民族团结教育要运用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建构多彩和谐的充满文化多样性的校园生活。我国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生动活泼、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将之引入高校,这不仅为民族团结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使之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隐性课程。这种隐性课程虽然是非课程计划所正式规定,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但特别重视学习过程,因此其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具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可见,它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资源,有利于优化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特别有利于内地学生生动具体地感知各民族文化,陶冶出珍视文化多样性的性情与品格。

应注意的是,文化指特定人类群体生活方式的总体,包括特征鲜明的两个组成部分:其一,外显性文化(explicit culture),即有形、可观察的活动和人工制造品;其二,内隐性文化(implicit culture),即无形的、潜隐的、基础性符号、价值观和意义[8]。因此,民族团结教育中,不能将少数民族文化局限于唱歌跳舞和饮食服饰之类外显事物,而应充分针对大学生认知特点,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事物所体现的观念和精神,从而有利于对民族文化进一步进行深刻理论分析。例如,可以帮助学生欣赏少数民族语言的丰富性,因为语言多样性既是人类人文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个体民族认同的象征。[9]

同时,高校还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这一特点。例如,汉字这种团结统一意识的结晶,也是其得以传承发扬的文化心理之根。[10]

(二)导之以理: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化

的确,针对大学生认知特点,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小学一个突出的差异,就是理论化,即应该切实强化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有完整科学之深刻认识。这是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最终目标所要求。这就是,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不只是简单使各民族学会如何和谐相处,而是要使我国各民族成员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懂得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才能使学生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责任感和自觉性;牢固树立 “三个离不开”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

这意味着,民族团结教育不能仅仅是课余活动,而必须进课堂。其做法是,其一,将民族理论与政策纳入思想政治方面的有关课程;其二,开设有关少数民族语言、历史、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专门课程,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而且为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党的民族政策提供鲜活生动的资源,从而避免其成为枯燥的说教;其三,开设人类学等深刻论述民族文化的理论课程,提升大学生认识文化多样性这一复杂事物的理论水平和科学方法,尤其是认识到人文世界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其四,在各门专业课中,纳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知识与案例。这样,就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机、有效地进入正规课程体系,从而充分提升民族团结所需的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

(三)动之以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化

为了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实际中最终行之有效,就必须使其实践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求学生在民族团结方面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积极做民族团结的实践者。另一方面,结合今日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种种政策措施,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有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事务的社区活动、社会调查与支教等。尤其是,对于高校来说,借鉴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理念、方法和技术,组织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较充分深入的专业实习和实地调查。将有力地增强他们有关民族团结的真切体验,将情感、认知和行动有效地整合起来。

(四)持之以恒: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

为了避免使民族团结教育这一重大意义活动成为随意的活动和一时的灭火器,就必须使之制度化。这表现在,一方面,学校行政管理方面,应成立跨部门的民族团结工作委员会统筹和支持上述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制定专门的规章,保证在招生、课程开发、师资聘用、日常管理、学生服务等方面,促进民族团结的教育与实践在高校切实地开展。此外,还应在制度上保证少数民族师生的权益,尤其是参与学校管理的权益。这就使高校教育在各个环节切实促进民族团结这一事业。

综上所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基本国情。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当前进一步大力推进的西部大开发中,处于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高校要切实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就必须使之文化化、理论化和实践化,并以制度化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 常永才.试论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2] 人民网:西部大开发打响“第二次战役”[J/OL].http://unn.people.com.cn/ GB/22220/32811/.

[3] 哈经雄,常永才,苏德,等.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总报告[P].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国家重点课题结题成果,2009.

[4] 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32.

[5] Jean S. Phinney.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M].Psychological Bttletin,1990,108(3):499-514.

[6] 哈经雄.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教育[Z].文化多样性国际研究会主题发言,2006.

[7] 哈经雄.民族教育60年[J].中国民族教育,2009(9).

[8] J. W. Berry, 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28.

[9] 吴雪梅.民族认同的象征──湖北苗族的语言使用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10] 郑艺.民族团结的汉字之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