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隐喻思维与中西方节日隐喻研究
连晓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西方有关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研究的重点也已经从语言学的修辞研究转到了心理学的认知研究,进而上升到了人类认知模式的研究高度。如Whorf认为,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性的隐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场景。而在创时代性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莱考夫与约翰逊进一步认为,隐喻是人类核心和天赋的认知本能,是反映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一种基本方式[1]。同时,隐喻还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中国和西方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具有不同的表现。因而,作为语言、思维和认知的集中体现,隐喻及其使用必然存在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而节日,尤其是传统节日,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思维和文化认知的集中体现,成为研究隐喻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差异的理想样本。目前针对中西方节日的对比研究已经有很多,但多集中于针对具体文化现象的讨论,缺乏认知层面的深入探讨,更没有通过认知学意义的隐喻理论将中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框架性的梳理。在西方节日东渐日甚的今天,分析西方节日的隐喻特点,有助于理解西方民族的认知、思维和行为特点,有助于了解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趋势,从而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互动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有鉴于此,本文将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填补节日隐喻研究的空白,从隐喻的视角尝试建构中西方节日的认知系统,从而比较其异同,发掘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的实质。
节日的种类繁多,内容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是一个民族对社会价值观、集体归属、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认知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民俗、宗教等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可以说,节日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系统,传达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方式和思维方式[2]。因此,节日的文化性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节日具有浓重的文化性和鲜明的认知性。而文化性和认知性又是现代隐喻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热点。由此看来,节日研究和隐喻研究存在着交会的研究领域,而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是建立在隐喻的认知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首先检视隐喻的认知性和文化性。
(一)隐喻认知属性的确立
学者们一般认为,有关隐喻的定义、本质和形式的有文字可考的研究始自亚里士多德。在其多篇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将属于其他事物的名字给予另一个事物,或者从属到种,或者从种到属,或者从种到种,或者通过类比,总之是借彼物来替代此物。这一论述导致了隐喻的“替代论”和“比较论”的产生。
直到1936年英国学者Richard出版《修辞哲学》一书,隐喻才上升到思维和认知的高度。Richard的观点被概括成互动论,其主要内容包括:隐喻在语言中无处不在,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因而思想就是隐喻的;隐喻是两个概念之间的并置和互动,并因之而产生新义;隐喻意义的达成取决于语境、经验或知识等认知行为。至此,隐喻的认知价值开始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学者们开始意识到,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而且还是思维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
依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论述,隐喻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具有普遍的概念意义;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他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此类事物,因而具有认知意义;隐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例如源于战争的词汇构成了我们谈论辩论的战斗性时所必须运用的系统性的方式[3];隐喻的类别包括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三种形式;隐喻的实现则是通过概念映射“Mapping”的方式,即“彼物”的概念域与“此物”的概念域之间的关联。这些观点后来被概括成隐喻的“映射论”,也被称为“概念性隐喻论”。“映射论”很好地解决了隐喻的认知工作机制,成为现代研究隐喻的主要理论体系。
总之,隐喻的认知属性已经获得了研究者的一致认可,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和主题也越来越向深度和广度延伸。鉴于节日是民族思维的集中反映,隐喻的认知属性为节日的隐喻研究提供了认知学角度,也成为节日隐喻研究的认知基础。
(二)隐喻的文化性
从对隐喻的研究发展中可以看出,隐喻首先表现为语言现象,但其背后的思维、认知和行为等心理学本质,则是文化的深层次反映。从本质上讲隐喻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如果人类通过语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那么通过文化手段表达的概念同样也是隐喻性的。因此,隐喻也是文化的反映,必然反映一定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换言之,隐喻具有文化属性。
(1)池塘养殖模式。全市池塘养殖大多数采用精养模式,鱼塘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养殖产量较高。一般采取专养、套养等集约化养殖方式。
隐喻的文化属性首先体现在对文化的创造和构成上。维科曾说:“一切比喻此前被看做是作家们的巧妙发明,其实都是一切原始的诗民所必用的表现方式,原来都有完全本土的特性。但是随着人类心智的进一步发展,原始民族的这些表现方式就变成比喻性的,人们就创造出一些词,能表示抽象形式,或包括各个分种的类,或把各部分联系到总体。”如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树冠”、“枝头”、“树身”、“根脚”、“须根”等词语使“树”变成了“人”,也使“人”融入了“树”的概念,变成了自然界的一员,融入了世界。这样的隐喻形式很自然就逐渐发展、生成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隐喻的文化性还体现在文化对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影响力方面。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我们意识到,概念是人们理解世界的手段,它通过分类来诠释知识和经验,通过类推使不同的概念从一个域转向另一个域。在概念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经存在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日月君亲父为上”的观点来自“天为上”的认识。这种转向就是隐喻表达的产生过程。这一过程十分容易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概念表达。如由于地理和气候的不同,中、西方中对“夏天”的认识存在差异,产生的隐喻也不同。如我国的古代名著《水浒传》描写夏天有这样的句子:“赤日炎炎似火烧。”其隐喻结构为“夏天是火”。而英国由于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因而莎士比亚有“我可不可以把你比做温暖的夏日,其实你比夏日更可爱,更令人舒适”的爱情名句,其隐喻结构为“夏天是爱人”。由此可见文化对隐喻的影响力。
隐喻的文化属性还体现在对文化的区别上。由于文化对隐喻表达的影响无处不在,隐喻成为现实世界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在这个意义范畴中,美国学者Gannon甚至提出了各民族文化整体上存在“文化隐喻”的概念,如“法国人是葡萄酒”,将法国葡萄酒的纯粹性、酿造过程、品味等结构特征映射到法国的民族文化特征上,从而使得法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区别开。他进而认为,所谓“文化隐喻”,就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惯例、现象或者行为,它使该民族的民族特征得以显现,是该民族的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其重要性为该文化的大多数甚或全体民众所认可[4]。虽然“文化隐喻”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但隐喻无疑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文化的有力工具。例如中华民族传统上将“神圣”、“力量”、“吉祥”等积极性的概念映射到“龙”的概念上,赋予其良好的正面形象;而西方民族则将之隐喻为“丑恶”、“凶残”、“毁灭”等负面意义,赋予其消极形象。这很好地区别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出了隐喻的文化属性。
总之,在对客观世界概念化认知的基础上,隐喻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为隐喻提供了思维和认知基础,隐喻为文化提供了强化手段和表现形式。作为文化的典型体现的节日,隐喻的文化属性暗示着节日与隐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部联系。隐喻与节日一起,共同反映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由于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数量众多,为研究方便,本研究选取了中、英、美三国的法定节日和重要传统节日作为中西方节日的研究对象。英美两国是英语文化的典型代表,代表了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的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意义。本研究依据节日的来源、主题、影响范围和文化内容进行了初步的整理,最终选取了节日样本51个,基本反映了中西方节日总体的情况。
节日样本中来自中国的节日样本有20个,其中法定假日7个,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传统节日9个,包括:元宵节、春龙节、七夕节、中元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祭灶节、除夕;现代节日5个,包括:“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俗称建军节)。
节日样本中来自英、美两国的节日样本有31个。其中,英国的法定节日称为银行假日,共有11个:元旦、耶稣受难日、复活节、五月银行初休假日、春季银行休假日、夏季银行休假日、圣诞节、节礼日、圣帕特里克节(北爱尔兰)、伯恩河战役纪念日(北爱尔兰)、圣安德鲁节(苏格兰)。美国的法定节日称为联邦假日,共有10个:元旦、马丁·路德日、华盛顿诞辰、烈士日、独立日、劳动节、哥伦布日、退伍军人节、感恩节和圣诞节。其中,元旦、圣诞节两个国家均有,形式与内容均一致,因此只统计一次。此外,由于基督教在西方的影响巨大,这两个国家还有6个与基督教高度相关的节日:圣瓦伦丁节、圣灰日、四旬节、愚人节、万圣节、万灵节;以及其他节日6个,包括女王诞辰(英国)、烟火节(英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父亲节、母亲节和丰收节。
从节日的主题上看,中西方的节日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基本可以归纳为节令、庆祝、纪念和祈愿性质。从时间序列上看,年度内的分布基本均衡,但夏季节日略少于春、秋、冬季。这与涂尔干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即“节日是一种社会时间的制度性,以区隔出日常的生活作息”[5]。
(一)节日的仪规:“节日是祭坛”
无论中外,祭祀,或尊神、或纪念先人、或祈福,都是重要的节日传统和内容。比如,春节,作为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就起源于古时的腊祭。《中国民间信仰辞典》指出:“腊即岁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由一年农事后的报答神的恩赐而来。”中国此类的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祭灶节等。西方的此类节日则主要有元旦、圣诞节、复活节,还包括万圣节、万灵节、马丁·路德日、华盛顿诞辰、烈士日、哥伦布日、退伍军人节、圣帕特里克节、圣安德鲁节、四旬节、圣瓦伦丁节等。
无论是完全的宗教性节日还是现代的纪念性节日,都会出现许多仪式、仪规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语音、语义的方式或符号性的手段,将“祭坛”的仪式性质和结构映射到了“节日”的概念域上,使之产生了强烈的仪式性概念结构,从而完成了隐喻的表达。如中国的春节在传统上要在子夜时分吃“饺子”,谐音为“交子”,喻为时间的交替。又如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等,以此表达团圆之意。在这一点上,在西方的耶稣受难日人们要吃一种印有十字架图案的烤面包,在圣诞节人们要装扮圣诞树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节日的仪式、规程都可以用“祭坛”的内在结构表达,但在具体的概念内涵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中国的“祭坛”概念在仪式的具体内容上与西方的“祭坛”概念有所不同。
具体说来,由于多神信仰的存在和道法自然的哲学,中国的“祭坛”概念蕴涵着“礼”和“孝悌”以及“和谐”的观念。“礼”的实质是秩序,因此,中国的节日仪式强调“天地君亲师”秩序的正统地位,如节日宴饮场合的座位摆放,强调“尊为上、卑为下”的摆放原则。“孝悌”观通俗地来说就是“尊老爱幼”,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节日里要给长辈送礼、给小辈发压岁钱等都是这一美德的体现。此外,中国的“祭坛”概念还具有“和谐”的内涵,例如对龙、灶神等众神的崇拜,以及送礼时讲究“你来我往”等,即体现了“天神和谐”、“天人和谐”和“人际和谐”的理想。中国“祭坛”概念域的这些结构性内涵映射到“节日”概念域上,就使“节日是祭坛”这一基本隐喻的结构性具有了浓厚的中国色彩。
与之相对照的是,由于一神教基督教的强势传统,西方的“祭坛”概念主要指向对上帝的崇拜。由于原罪说、末日说的影响,众人在上帝面前其实是平等的。因而西方的“祭坛”概念具有区别于中国“祭坛”概念的纯粹的上帝精神信仰内涵。如圣诞树标志着耶稣的诞生、复活节彩蛋喻指耶稣生命的重新孕育等,都是纯粹、单一的上帝信仰的体现。因而,西方“节日”的概念域相对简单,只是“祭坛”的上帝属性的映射反映。
(二)节日的场所:“节日是舞台”
依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节日的本质是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沟通。无论丰收也好,纪念也好,人们对节日都充满着喜悦的期待。这种情绪需要释放的空间,节日则为之提供了舞台。不同的节日都会举行不同的娱乐活动,如中国的扭秧歌、舞龙、舞狮子、赛龙舟等活动,以及西方的感恩节游行、狂欢节的化装巡游等,都体现了“舞台”这一概念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表演内涵。
但是,中西方之间的“舞台”概念在民众的参与方面是截然相反的。由于民族的性格存在差异,中国的“舞台”概念强调的是“观看”意味,民众参与其中,但身份是“观众”。与之相反,西方的“舞台”概念着重的是“演出”意味,因而民众是以“演员”的身份参与其中的。“舞台”概念的这种差异经过隐喻的映射过程反映到“节日”概念上来,就造成了典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的节日显得“欢而不狂”,尽量采用集体活动形式,并且动作协调一致,在激情之中透露着理性的约束;西方的节日则是尽显民众感性的释放,参与者强调单独参与,表现出歌唱、狂舞、呼喊、跳跃、奔跑、大笑、嘲弄等特征。
总之,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思维和文化认知的集中体现。由于节日和隐喻在文化上的共通性,中西方节日隐喻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文化的差异性。通过认知学意义的隐喻理论将中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框架性的梳理,有助于理解西方民族的认知、思维和行为特点,从而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互动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Lake 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董金权,徐柳凡.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回归与外延伸展[J].中国国情国力,2008,(7):50—53.
[3]彭增安.西方隐喻研究管窥[J].修辞学习,2004,(6):64.
[4]Gannon,Martin J.Cultural Metaphors:Readings,Research Translations,and Commentary [M]. Thousand Oak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lnc,2001.
[5]李峰.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J].河南社会科学,2008,(7):109—111.
2011-05-15
2011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12400450317)
连晓慧(1972— ),女,河南安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宋淑芳
(E-mail:hnskss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