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基本内涵的探析

2011-04-11 11:27呼艳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主义马克思

呼艳芳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辽宁大连 116052)

·科社新探·

关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基本内涵的探析

呼艳芳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辽宁大连 116052)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沉浮,在21世纪初仍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我们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首先,要把握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科学原理,分清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区别,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指导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内涵

当前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的话题又重新成为热点,热极一时。对“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暴力社会主义”等,有关学者们纷纷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其实,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内涵早已作了诠释。认真分析马克思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分析、理解和认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起根本性、决定性的规律就是生产力发展决定论,其他的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都受此规律支配,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无论具有多大的反作用,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而是要受它的制约,因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一种生产力决定论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它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人所无法自由选择的,是只能依靠经济基础的逐步积累和进步而有规律地发展的。因此,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要依靠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去推动,而并非依靠观念的发展或思想的革命。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每一新的社会形态由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至最后走向灭亡或消亡的过程,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发生调整和变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这就是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二者互相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符合生产力发展决定论的。

第二,因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所以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之中得到孕育、萌芽、提高和成熟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生产力让位于先进的生产力,如此循环往复,进而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以至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33“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3]238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的必然方向,是人类文明数千年进步积累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经济矛盾高度发展的替代物。因为生产力的巨大扩展必将使得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趋于激化,以致一度曾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会变得过于狭小,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更适合于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社会来替代它,于是,社会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而成为适合新的生产力需要的社会。但这一过程将是十分漫长的。只有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资本主义才会灭亡。因此,社会主义因素必须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中不断从资本主义内部积累起来以后,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建立、巩固和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市场经济初期也明显带有为少数既得利益者服务的痕迹,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内在规律作用的逐步发挥,市场经济能够逐步消除这一弊端,且今天也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所证明。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写作《资本论》时,已经发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具有着前所未有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高速发展经济的天然属性。这是由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资源配置方式、机制运行特点等因素决定的。马克思为了研究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对这一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他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经历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到产品经济三个阶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起着革命的作用,它瓦解旧式的人对人的依附关系,用契约的、形式的平等代替公开的等级制度,而这正是进一步实现社会普遍的、实质的平等和劳动者的彻底解放所必需的历史前提。不错,商品经济远不是美好的,它会带来社会的分化和矛盾,但是,商品是天生的普遍主义者和平等主义者,它会以自己的内在经济力量赋予劳动者捍卫和提高自己利益的物质手段。市场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民主,而只有在实现了民主体制的条件下劳动者才有可能合法地、公开地抵制市场的有害后果,争取自身地位和待遇的改善,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政治自治能力。马克思通过对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研究,描述了市场经济中生产力发展的普遍性特征,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并认为资本主义必将凭借其资本的优势,把世界各国推向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偏颇的一种纠正,而不是要否定市场经济。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说:“如果我国各邦政府和议会像英国那样,定期指派委员会去调查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像英国那样,有全权去揭发真相,如果为此能够找到像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那么,我国的情况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2]101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和条件也需要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旧体制里得到孕育,然后脱胎而来。

第四,马克思反对产生于头脑中的空想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产生于经济现实中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在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批判中,科学地评价了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他们的思想包含着批判的成分,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的思想也带有空想的性质。因此,他们的思想与历史的发展成反比。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是死守空想社会主义的旧观点,就越会堕落成反动的宗派,站到无产阶级运动的对立面。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阶级斗争越发展和越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3]304恩格斯也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4]724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以生产力为依据来研究社会主义,设想未来社会,而是从抽象不变的“人性”出发,从“永恒正义”的理性出发,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表现;只要依靠他们这些有理性的天才人物,社会主义就可以无条件的实现。正是因为离开了生产力状况和实现的基础,“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4]724。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是反对产生于头脑中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产生于经济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产生尖锐的矛盾,即社会拥有的生产力不能再促进资本主义文明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巴黎公社以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得到了发展。这时,他已不是单纯地从资本主义的否定中引出种种设想,而是开始了对它的正面探讨。这是因为,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确切证明了的科学材料”。这种“科学材料”除了公社的实践经验外,还包括随着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各种社会主义因素。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只是要解放那些在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他所说的这种因素,主要就是指工人的合作工厂。

第五,马克思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跨越卡夫丁峡谷,但这个理论是有预设条件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是以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及其经济结构的发育程度为着眼点,来考察这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的社会发展前景的。但是自19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他们鉴于西欧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衰退和沉寂,把视线和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俄国,进而提出东方国家可以走与西方因素不同的发展道路的新思路。认为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在吸取资本主义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881年2月,俄国“劳动解放社”马克思主义小组成员查苏利奇致信马克思,信中说道,在俄国有些“自称是你的真正的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者”,断言俄国公社注定要灭亡,俄国不可能避免资本主义。因此,她希望马克思给予指点。对此,马克思回答说,他在《资本论》中分析的资本主义产生“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由此可见,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但是,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使我相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4]774。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的初稿中,马克思对这些观点又进一步地加以论述。他指出,由于俄国公社“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1882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写的序中,再次表达了这一观点。其中说道:“……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个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3]251恩格斯在1890年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写的序中重申了这一观点。

把这些论述综合起来,可以看到,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或历史阶段是可以跨越的,但跨越是有条件的。是否能够跨越,取决于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就能够跨越,否则就不可能跨越。其中的主观条件,就是参与历史进程的人们的主体能动性的状况,主要就是处在不同经济地位上的各个阶层、阶级参与变革现实的实际力量的较量。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是有预设条件的。

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走的一条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也曾出现过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紧接其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不少挫折。在挫折中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虽然可以跨越,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不能够跨越的。欲速则不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虽然可以跨越,但有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能跨越的。当今的中国,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下,团结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也正是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

第六,马克思对私有制的批判,是“扬弃”而不是完全消灭。

所谓扬弃,是指一种历史的必然的逻辑过程,是否定之否定。某一事物在扬弃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对旧有事物过时方面的否定,同时也是对这一事物历史合理性方面的肯定,从而使旧事物在螺旋型的运动变化中成为更高阶段的新事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发展、消亡的分析即是采取了这种扬弃的观点。

如1844年,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在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是人从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最高形式。共产主义是一个生产力提高的过程,因为只有生产力的提高才为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提供经济前提,而私有制即是生产力提高的产物,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历史形式,同时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对这整个过程的扬弃,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

又如,1857—1858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写道:“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扬弃资本本身。”“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现有比例必然会由于剩余价值的创造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被扬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写道:以个人资本或私人资本发展为股份公司,“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他又进一步写道:“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马克思在这里要说明的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包括未来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暂时的必然性的因素的产生,并最终化为腐朽,而未来合理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将逐步成长。总有一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暂时的必然性的肯定方面将彻底走向自己的反面,而体现未来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将成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压倒性的否定力量。只有在这一阶段,社会革命才能取得不可逆转的最后胜利,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扬弃过程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对私有制的态度不是全盘抛弃、全盘否定,而是要批判地吸收、批判地继承。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而且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把私有财产加以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速社会公共财富的增长。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3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A81

A

1008-8520(2011)03-0038-04

2011-02-13

呼艳芳(1976-),女,辽宁本溪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延民]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主义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