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畅
竞技体育运动异化现象分析与研究
苏 畅
竞技体育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如球场暴力、假球赌球、黑哨、兴奋剂等,受到了体育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产生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基本形式,异化现象主要体现为体育本质异化、运动技能异化、科学技术异化、体育伦理异化等,并对竞技体育运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竞技体育;异化;伦理道德
竞技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高级的体育运动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竞争模式。竞技体育和其他领域一样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现象,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竞技体育运动异化现象受到国际社会与体育理论界的普遍关注,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现象如奥运会的职业化、竞技体育商业化利益化等,以及并因此引发的赛场暴力事件、兴奋剂泛滥、拜金主义、假球赌球现象、黑哨现象等对竞技体育运动产生着不利影响,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竞技体育异化现象进行分析,为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的本质内涵来看,体育是以育人为主要目的,然而,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了获取优异的运动有成绩,勇攀技术高峰,从体育育人的本质到追求运动技术的高峰,这种以育人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演变为夺取优异成绩的变化过程是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异化。社会的一切活动中心都是以人为本,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育健全的人,但是竞技体育强烈的竞技性和竞技意识已经严重损害了运动员自身的利益,尽管竞技体育的口号是“夺标育人”,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组织模式、参与方法和手段逐渐异化,竞技体育的组织者、参与者与管理者在参与竞技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巨大的利益关系使得运动员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从而造成运动员与竞技体育之间的不和谐发展,运动员的直接目的变成了打破记录,追求名次,夺标和育人也因此变得不协调一致。
人的运动能力是有极限的,运动成绩的提高不可能是无休止的,当人们达到某一个运动极限时,可能就没有办法再提高运动成绩,那么竞技体育所追求的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理想就不能继续实现,甚至在达到的某一极限运动能力之后运动成绩会出现严重倒退现象,因此正确认识竞技体育竞技能力的异化现象将有利于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再者,当人的运动能力接近或达到运动极限的时候,要想提高运动成绩就会采取改进运动技术的方法,通过对运动员运动技术的数据分析来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改进运动技术,这无形中使得运动员成为了运动技术的主导者,运动员的存在是为了练就技术和创造成绩,运动员的主体资格向客体化演变,这种现象不符合竞技体育育人的目标和宗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种理念在当今的竞技体育领域内有着充分的体现,运动成绩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依靠高新科技手段,竞技体育赛场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却演变成了高科技的较量,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鲨鱼皮泳衣的出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各国游泳运动员都身穿价格昂贵的鲨鱼皮泳衣,以至于在预赛和决赛阶段世界纪录多次被刷新,可以断言,高新科学技术对游泳成绩的提高有着巨大作用,高科技推动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与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初衷不相符合,是竞技体育文化异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此外,高科技还体现在运动器械方面,比如自行车、跑鞋、射击枪等,由于运动员的物质条件以及获得的科技条件不一样,实际上已经造成运动员不能够在绝对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比赛,竞技运动的公平性受到考验。
高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仅能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能够对竞技体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兴奋剂的使用严重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并会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巨大的伤害,兴奋剂的出现是竞技体育运动异化的突出表现。国际奥委会和体育单项组织等正逐年加大反兴奋剂的力度,但是,高科技在不断创新,新型的兴奋剂在不断出现,任何一种新型的兴奋剂总是先于它的检测手段出现,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竞技体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运动员无休止的追求运动成绩就意味着运动员需要不断的加大运动量,多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甚至致残,给运动员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运动成绩的追求与运动员伤病并存的现象造成了运动员的基本利益受到损害,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使人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追求极限运动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受到伤害,人类在不断挑战运动极限的同时也在挑战着人类伦理的基本规范。
随着体育项目商业化的不断加强,竞技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体育项目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手中获取巨额利润的工具,并且为了获取利润和荣誉有时候会不择手段,体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政策和方法成为体育发展过程中体育道德伦理追求的群体和谐丧失的原因之一。在竞技体育项目商业化、利益化的过程中,竞技体育运动组织者和管理者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目的,直接导致竞技体育项目为了某种商业目的而服务,与传统的体育伦理道德相悖,体育价值取向脱离了体育本身。运动员自身价值体现来自于巨大的商业利益和荣誉,不能体现在运动项目本身上,背离了体育竞技运动的原始意义。
一些运动员为了自己的功利目的更改年龄,并在比赛的过程中使用兴奋剂,使用贿赂等手段迫使对手放弃比赛以及贿赂裁判员等,进而使自己在比赛中获胜,这些现象使体育比赛的公平性受到严峻考验。运动员夺取比赛成绩的同时受约于运动员职业道德水准,当运动员的行为规范超越了自己所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就会打破体育比赛的公平性。裁判员是维护体育比赛公平竞争的最直接主体,但是在现实的比赛中,一些裁判员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尚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接受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金钱和物质贿赂,操作和干预比赛结果,使体育比赛的天平严重失衡。造成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员自身职业道德的缺失。
竞技体育运动拒绝政治干预,但是某些国家和集体又常常会通过竞技体育的影响力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例,奥林匹克精神是为了通过四年一度的体育比赛,增强国际团结和友谊,为创建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努力,但是世界各国争办奥运会,因为举办奥运会可以对本国经济和政治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在奥运会宣传本国文化,增强自己国际的影响力和提升国际地位。
竞技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运动是竞技体育运动异化现象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名利的作用下,竞技体育朝着物质化和利益化的方向发展,并导致了人文精神的逐渐丧失。
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产生使竞技体育运动本身的价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有些异化现象严重的威胁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人类作为竞技体育的参与者、管理者应该继续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使竞技体育运动重回体育本质价值,正确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建立一种和谐、平等、互利、合作、友好的关系,使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育观。政府要利用正确的舆论进行引导,利用竞技体育比赛,建立国家、地区之间的和平稳定的关系。重视商业化运作的推动作用,反对商业化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使竞技体育运动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1]庞建民,林德平,吴澄清.对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47 -49.
[2]郑振友.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重建[J].体育科学,2009,30(3).
[3]覃远楷,鲁志庆,荣文学.从打击“赌球风暴”看中国职业体育联赛伦理道德的失范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07,29(4):419-421.
[4]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古文东,当下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致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1):86 -88.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Athletic Sports Alienation Phenomenon
SU Cha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Henan,466001)
The competitive sports emerges much alienation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such as violence in the competition,fake serve and bet on the competitors,fake whistle and excitant,which has
extensive concern in the world of sport.This article mainly based on sociology and ethics,by using document inform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has made an analysis on the alienation of modern sports form,discussed the basic form of sports alienation.And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is mainly reflected as essential for sports,exercise skill and sports ethic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ienation,producing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athletic sports
athletic sports:alienation:ethics.
G80-05
A
1003-983X(2011)04-0398-02
2011-01-03
苏 畅(1981-),男,河南周口人,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周口师范学院公共体育部,河南周口46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