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仕尧接受记者采访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2011-04-10 11:23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年9期
关键词:水利水资源发展

河南省地跨四大流域,在全国水利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水利发展关系全局。近期,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仕尧,就今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接受了《中国水利报》记者专访。王仕尧厅长结合河南省水利发展的现状,对中央一号文件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也为河南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记者:王厅长,我们都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了7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河南省委连续发出7个一号文件贯彻落实中央一号精神,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热情和干劲,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取得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这是不是说明水利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更加明确?

王仕尧:是这样的,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水利的地位作用都作出过经典论断和精辟阐述。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再到“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因素。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水利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于是,传统任务与新兴使命互相叠加,现实需要与长远需求互相交织,水利对我国社会发展全局的影响越来越重大,地位也日益凸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同时,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同时,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也强调,我省正处于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水利在保粮食、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中的支撑作用极其重要,必须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重要论断都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断,是对长期治水兴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对水利工作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准确地反映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真实地位和作用。

在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部分中,提出了3个“把”的基本思路,即: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在准确分析水利发展现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这3个“把”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把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具体化,使得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水利工作时方向更为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工作更有抓手。

大家都知道,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就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具体任务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4大体系:一是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二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就河南的情况来说,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省委、省政府勾画了中原经济区和“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要求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实现一号文件确定的水利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河南水利再上新台阶,显著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对于完成河南发展的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记者:那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政策和制度上,都有哪些新的突破?

王仕尧:中央和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特别是在强化水利投入、管理和改革等方面有很多亮点和新突破,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操作性好,很给力,很实在,必将有力地推动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在水利投入机制上有新突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经费投入,落实水利普查工作经费;分级建设,分级管理,重点支持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研究制定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用于防洪河道的维修养护;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和水源工程建设;切实整合现有用于水利建设的各类资金,加强水利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

二是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中央和省委文件都鲜明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为守住“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三是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针对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中央和省委文件重点强调了4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提出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良性运行机制;

在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方面,提出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在水价改革方面,提出要逐步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记者:王厅长,中央一号文件是不是进一步明确我们今后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王仕尧: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动员亿万人民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拿我们河南省来说吧,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各型水库2361座,其中大型水库24座,中型水库108座,小型水库2229座,总库容388.75亿立方米;整修加固河道堤防1.6万多公里,修建蓄滞洪区15处;发展万亩以上灌区251处(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40处),机电井保有量124万眼,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4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200万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4万平方公里;小水电装机35万千瓦;解决了1736.8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264亿立方米。各类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生产、抗御水旱灾害、满足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功抗御了每年发生的局部洪涝和干旱灾害,特别是战胜了2007年的淮河大水,2008、2009年冬春之交的特大干旱,2010年豫西、豫南山丘区发生的洪涝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达200多亿元,抗旱灌溉3亿多亩次,有效减轻了洪涝干旱造成的灾害损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河南以不足全国1.42%的水资源量,承担着全国7.7%的人口、6.5%的GDP用水任务,生产了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四分之一的小麦、六分之一的棉花、八分之一的油料,不仅解决了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300亿斤的原粮及加工制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水利的瓶颈制约仍很突出,要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水旱灾害能力,提升水利基础保障水平,关键是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加快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针对农业主要“望天收”、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库病险率高、山洪灾害防治薄弱、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严重、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不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繁重等薄弱环节,提出了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准确反映了水利实际,点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牵住了牛鼻子,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记者:王厅长,有网友在线提问,想请您谈一谈目前河南省水利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仕尧: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水利高度重视,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水利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建设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就河南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防洪保安体系还不完善。山丘区拦蓄调控能力不足。淮河干流、北汝河等主要防洪河道没有骨干控制工程。全省还有多座病险水库没有列入除险加固规划,不能有效拦蓄洪水,给下游平原地区防洪排涝带来很大压力;河道防洪标准普遍偏低。我省主要河道防洪标准只有10至20年一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落后。我省大部分蓄滞洪区的安全设施和工程建设尚未开展,影响滞洪区正常滞洪运用。

二是农业灌溉体系还不稳固。灌溉设施老化失修。我省灌区大多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受当时条件所限造成“先天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工程设施老化,工程长期带病运行,骨干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效益衰减严重;灌溉面积有待进一步扩大。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9%,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后劲不足;井灌面积难以稳定。现有机井进入报废和更新改造期,全省有一多半机井处于带病运行,井灌面积日趋衰减。

三是民生水利发展仍然滞后。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中小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严重滞后。我省不少农村地区没有卫生、清洁的饮用水,严重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山丘区水土流失仍很严重,全省还有3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治理。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水利服务范围亟待扩大,功能效用亟待强化,保障能力亟待增强。

四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状况仍未改变。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全省水资源总量仅为405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19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405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时间分布不均。全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汛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我省多年平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率为21%,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53%,豫北地区已形成了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

五是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性制约仍然存在。稳定增长的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各级财政预算内水利投资增幅较小,与水利发展的需求有较大差距;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我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没有建立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及时调整的机制,致使供水价格与供水成本严重偏离;依法治水与建设法制国家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重大立法项目进展缓慢,节水、河道采砂等领域还存在制度空白。

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水利建设任务更加艰巨,亟需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的改革和发展。此时,中央出台一号文件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意义非常重大,必将对水利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记者:结合河南省水利发展的现状,王厅长,我想请您谈一谈今后5年河南水利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王仕尧:好的。根据河南省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上级的决策部署,我们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全面贯彻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着力增强水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结合这一指导思想,河南今后五年水利发展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是防汛抗旱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河道防洪除涝标准显著提高;淮河流域滞洪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海河流域滞洪区建设得到积极推进;101条中小河流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区域的防治工程和预警预报系统基本建成;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重点地区、重要城镇、粮食生产区的供水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抗旱能力逐步提高。

二是服务民生的能力明显提升。新规划的3630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开始实施;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3%;扩大引黄灌溉面积3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168.6万亩,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农村水电总装机46.24万千瓦,农村水电开发率达到41%;纳入国家规划的1座大型、13座中型水库、254座小型病险水库,以及212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建设完成;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164万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项目逐步实施。

三是水资源调配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得到改善,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强,逐步形成与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地区、重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明显提高;一批重要城市应急供水能力显著增强;雨水集蓄利用等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到2015年,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达到283.6亿立方米。

四是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覆盖省、市、县三级;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三项制度逐步落实;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重点水功能区水体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深入开展,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到2015年,万元GDP用水量由目前的96立方米降低到7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目前的52立方米降低到34.3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5%,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五是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河流及生态敏感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到2015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3.69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提高到60%,完成坡耕地改造29.3万亩,生态修复面积2500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区扩大趋势得到控制,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超采状况得到一定好转,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城市地下水压采任务完成,浅域及湿地面积逐步恢复。

六是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提高。水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水行政执法能力显著加强,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法制化水平有较大提升。到2015年,基本实现涉水事务有法可依、执法严格,水事冲突明显减少。

七是行业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水利科技对水利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水文服务和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层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利应急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

我们相信,有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水利部的大力支持,有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奋勇拼搏,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水利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水利水资源发展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