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明
(邯郸市园林局,河北 邯郸 056002)
园林绿化统计工作承载着信息、咨询和监督的职能。通过各项用途不同、类别不同的绿化统计指标的计算,可以反映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情况,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园林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
首先,园林绿化统计指标设立的项目不全。近10年来,随着对城市绿化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飞速发展,绿化造景的手法越来越多样化,水生植物、盆景栽植、造型植物等层出不穷,而这些“新生事物”在传统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绿篱、常绿植物、花卉、植物组球等的园林绿化统计分类下已难完全对号入座,统计归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循,还有道路中的绿化带,门前三包绿带是否计入防护绿地的范围;建成区以外的绿地是否纳入公共绿地的统计范围;各种绿地的覆盖面积是否包含甬道、小品;乔木、灌木行道树按什么标准计算覆盖面积等。类似这样的困扰在基层中间还存在很多,10年来我们的统计指标一直没有增加,仍然以统计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这3个指标为最高工作任务。这种统计工作的发展速度已经不能跟上快速发展的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步伐。我们的园林绿化统计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多缺口。城市之间的园林绿化统计数据缺少可比性,因此,各城市之间园林绿化的差异和距离很难量化,不利于全国各个城市绿化水平的提高。
指标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绿化工作的发展方向。从三大指标的定义不难看出它们反映的是人均绿量的问题,而绿化工作还有很多重要的因素。比如,植物的种类和配置对城市的影响。建设部在2002年发布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编制说明》第七章树种规划中提到要确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乔木与灌木的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比例、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比例(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确定绿地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这些在我们的城市园林绿化统计报表中多数找不到数字依据。再比如,城市园林绿化中用水指标也很重要。水是关系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大计。而这些指标在我们的统计工作中却都很少触及。
将统计成果和指标及时地展现在决策部门面前,及时为各行各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是园林绿化统计工作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发展方向。中国很多大、中城市都开展过园林绿化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但是这些尝试都没能在全国加以推行,没能发展为可推广的、成熟的信息系统技术。而信息系统的应用必将是园林绿化统计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首先,一些绿化企事业单位在制度上弱化了统计岗位的职能,统计员兼职多、专职少,统计工作无法保证。其次,统计工作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报表的真实和准确性无法监督,无从监督,无人监督。一些部门对园林绿化统计的重视停留在为保证上级需要而统计、为保证对外公布而统计,没有把重点放在统计工作的整体建设和深度挖掘中。
园林绿化确实需要一些部门和专家来研究和解决统计指标这个问题。指标的确定应该是建立在对全国城市绿化建设情况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及其他行业相关联系使用需求等,全面准确反映园林绿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园林绿化统计指标制定的原则如下:普及性,指标含义简单明了,大众化,避免产生误解;科学性,指标概念要准确,避免模棱两可,防止操作时无所适从;积极性,以指标的导向作用调动和促进城市各类绿地的建设和发展;统一 性,各个统计指标的计算口径要统一。
除了指标体系的完善外,各项统计标准应随着建设的发展变化及时出台,如《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这样的标准规定。目前,比较迫切的应该是园林绿化统计中的植物分类标准。
各统计部门、单位和企业的园林绿化统计工作应健全如下制度:统计报送机构组织结构及人员配备制度;工程竣工统计资料报送制度;其中重点要求在植物材料表中用电子表格把植物标明地块,按统计的分类标准排序、分类汇总。这样数据和信息的来源有了保证,数据可以被轻松核查,同时方便了统计人员进行数据输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外提供、发布统计资料归口管理制度;对统计工作的考查监督制度;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统计保密制度;统计资料存档制度等。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网络硬件的建设,实现报送部门间的网络传输,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另一方面,要加紧开发便于在一线绿化建设中实行简单有效操作的基础数据录入、上报及网上查询的信息系统。推动统计工作向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发展。
[1]刘书茂,刘俊昌.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统计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7,(6):1-4.
[2]安建华.提升园林绿化统计工作 促进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