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控制权之争”对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启示

2011-04-10 00:31祁红军
河南建材 2011年3期
关键词:股东会经理人股东

祁红军

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450000)

“国美控制权之争”对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启示

祁红军

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450000)

国美电器2011年3月9日晚宣布,陈晓已辞去公司董事局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由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并担任国美董事局非执行董事。至此,历时近8个月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以大股东黄光裕胜出、职业经理人陈晓出局谢幕,但围绕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讨论并未因此停息。笔者认为,陈、黄之争既是控制权之争,更是利益之争,凸现了公司治理机制对职业经理职权有效约束和权益有效保障两个方面的问题,其对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有重要启示。

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离不开职业经理人

现代企业制度已不同“个人独资企业”。现代公司制企业,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它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在于:①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如果企业破产倒闭,出资人不但会倾家荡产,甚至还会赔上身家性命。但是现代公司的股东仅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即便公司破产倒闭,股东最大的损失无非是无法收回其出资,绝对不会倾家荡产,更不会赔上身家性命。②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只有一人。而现代的公司制企业却不同,它以资本为纽带,将许许多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联系起来,成就了公司“资合”而未必“人合”的属性。③个人独资企业是企业和股东“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现代公司创立了公司的独立法人制度,其核心是公司是独立于股东、与股东地位平等、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民事主体,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不再是股东衣袋里的硬币。正是基于上述不同,现代公司创设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股东享有公司终极所有权,各股东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将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职业经理人行使。职业经理人正是基于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

现代公司是由若干个相识或不相识的股东出资设立的盈利性组织。由此,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一种是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另一种就是股东和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享有资产受益、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然而,由于现代公司是由若干股东出资设立,股东的诉求可能各不相同,利益要求也必然不完全一致,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这就决定了每一个股东不能单独向公司行使其权利,否则就会导致公司决策和管理混乱。因而必须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以决议的方式行使股权。而具体到单个股东的股东权利,则是在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就某一事项决议时,通过表决的方式行使其权利。因此,股东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也只能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来行使。所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是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从这个意义来说,职业经理人既是股东之间矛盾调和的产物,也是多数股东选择的结果。

也就是说,作为直接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最高权力部门股东会或董事会的具体执行者。

2 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职业操守

所谓职业经理人应该是由投资人(股东)选择的将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其长期职业、并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掌握企业经营权的群体。当然对于职业经理人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有不同的见解,但是笔者认为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

据记载,职业经理人源于19世纪40年代美国铁路企业的发展需要。但英、法等国先期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西方国家的民主思想和社会契约影响深远,17世纪80年代英国的鲁滨逊·克鲁索在经过27年的孤岛生活后回到英国,寻找到其27年前在巴西的经营合伙人,并在合伙人的证明下,其受托代理人便将其在巴西种植园的股权和收益返还于他。鲁滨逊·克鲁索的受托代理人恐怕是记载最早的恪尽职守的职业经理了。

1923年起担任美国通用汽车总裁的斯隆也堪称恪尽职守典范。斯隆先生在通用汽车工作了近40年,不苟言笑,很少娱乐,工作就是一切,为公司奉献了一生,却从未想过要拥有这个公司,被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誉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很简单,职业经理人可以在大股东和董事会授权下拥有公司经营权和支配权,但必须尊重股东的意愿,特别是要充分尊重大股东的意愿。1956年,当斯隆退休时,通用汽车公司选出了新总裁。斯隆坦然承认:“中选的不是我想要的人。但是,这个人我无法反对。”他说:“别让现任者指定继承人,否则你得到的将只是二等复制品。”

回顾“陈、黄之争”,黄光裕拥有国美30%多的股权,作为最大股东,显然拥有话语权。但陈晓的表现看不出对大股东尊重,让人感觉到是职业经理人对大股东的蔑视,其将董事会的授权变成了对抗大股东的工具,显然脱离了职业操守,最终出局也就在所难免。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产生的委托代理机制,其核心便是信托责任。信托关系一旦成立,受托人便对委托人负有信托责任,不仅是法律责任,更重要的是道德责任。

笔者认为,作为职业经理人,应恪守以下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服从

唐骏先生认为服从是职业经理人的第一操守,当公司利益与自身利益冲突时,要绝对服从公司利益。所以当微软公司要求其改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时,唐先生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服从,放弃了自己更喜欢的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的CEO。

职业经理能不能要摆正自身位置,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刻能否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公司利益,最能体现职业经理是不是真正将股东和公司利益放在了首位。实际上,职业经理人是执行者,而非真正的决策者,要充分尊重股东的意见,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能有取而代之的思想。

2)自律和忠诚

职业经理切忌为个人或小团体之利而损害企业或股东的利益。企业所有者客观上无法有效监督经营者。“有才无德”的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可能比“有德无才”的人更大。

前面已经谈到职业经理人是受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之托经营管理公司,当然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所托之事就是公司,职业经理人所忠之事也应当是公司。职业经理人只要将公司经营好、管理好,就实现了对全体股东负责这一根本的职业要求。因为每一股东的利益,最终都凝结在公司的利益之上,只要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就能使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职业经理人根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就是要忠诚于企业。

要求职业经理人忠诚于企业,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也是为了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因为在公司这个结点上,不只是连接股东这一个主体,还连接着劳动者、债权人、上下游客户、政府、社会公众等诸多主体。当公司利益最大化时,不仅股东利益最大化能够得以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能最大化。

职业经理人忠诚于企业,不单是要求职业经理人要努力提高企业的利润,还要求职业经理人守法经营,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努力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不仅要关注公司的眼前利益,也要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利益,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3)敬业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因为其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企业才需要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担负着公司的经营重担,更需要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只有具有强烈敬业精神的人才能帮助企业取得成功。敬业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责任感,一是热爱。卡耐基认为,经营者应该有“万斤重担一肩挑”的责任感和气魄,冲锋在前,负责到底。无论狂风暴雨、千难万险,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有所信赖、依托,唤醒众人,共赴大业。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职业经理是企业员工的表率,对员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职业经理的敬业精神能够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大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保障职业经理人的权益

最近几年,在我国发生了多起知名的职业经理人离职事件,见诸报端的人事更迭常常夹杂着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是不见硝烟的斗争。许多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因为体制原因而得不到回报,比如伊利股份的郑俊怀、长虹电器的倪润峰等国企负责人,离岗后自身利益并无保障;还有就是通过MBO将国有企业变为私人企业,获取了超额利益,背上了侵吞国有资产的骂名;也有大量在民营企业打工的职业经理,因各种原因离职,其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上述不正常的现象,一方面有中国职业经理人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往往对资本的价值不够尊重,总喜欢把自己凌驾于资本、董事会之上。回顾在中国把公司带上市的CEO们的离职,总是伴随着职业经理人与股东、董事会的权利较量、公司的政治地震而存在。这类企业主要原因在于股东和董事会的监管缺失,致使职业经理人成为了实际控制者,随着国资监管的逐步到位,股东会和董事会制度的建立,职业经理人不应再经常越位。

另一方面是制度的原因,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按中国的惯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和谐向来是靠信任维系的。但是,当信任关系一旦破裂而管理层不得不出局之际,双方往往因利益约定不清楚导致职业经理人黯然出局。若能以一套制度化的聘用合约将双方的利益固化,我们司空见惯的中国式离职的闹剧,想必就会成为不伤和气的平静分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宪法》的修改完善、《物权法》的公布实施、《公司法》的修订完善等,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日臻规范,企业相关方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和员工的利益《公司法》均有明确规定,而对职业经理人权益进行保护的相应条款却仍然缺失,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职业经理人不够尊重的习惯短期内也难以改观,这也事实上令我国职业经理行业发展处于一个十分不利地位,在遇到利益冲突时职业经理阶层的弱势地位可想而知。

国美控制权之争所引发的讨论和反思对我国广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其案例也定会作为经典被收录到企业管理的教材之中。

猜你喜欢
股东会经理人股东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德国股东会决议之诉的特色与借鉴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明细
公司治理的自治原则及其例外——以公司章程对股东会与董事会职权划分为中心
论类别股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