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来,陈泽彬,李玉珍,罗奇志,李 成,朱锦善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49; 2.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6;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3)
小儿遗尿方剂包括石菖蒲、益智仁、桑螵蛸、山药等多味中药材。小儿遗尿分散片是在我院多年应用的小儿遗尿方剂基础上,通过提取有效成分、改进剂型而制成,近年来我院用来治疗小儿遗尿症取得很好的效果[1]。前期药理实验表明,处方中石菖蒲所含α-细辛醚、β-细辛醚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制成小儿遗尿分散片,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且给药方便,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
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Agilent公司),包括GB15BDAD检测器、D1316A恒温箱、GB11A四元泵、GB22A真空脱气机、rheodyne7725i手动进样器、Cessation工作台;梅特勒托利多AG285型电子天平(瑞士梅里达);中药提取罐,旋转式压片机;ZPS-4型智能溶出仪。益智仁、桑螵蛸、山药、远志、石菖蒲、覆盘子、熟地黄、乌药、金樱子、炒芡实、肉桂、炙麻黄等中药饮片均购自深圳市一致药材公司;α-细辛醚对照品(自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含量为99.16%);β-细辛醚对照品(自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含量为99.20%);小儿遗尿分散片(自制,批号为090501,090515,090530,规格为1 g/片);其他辅料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试剂均为分析纯。
2.1 制备工艺
2.1.1 压片工艺选择
小儿遗尿分散片以中药提取物为原料,流动性差,引湿性较大。采用直接压片法压制时,主药与辅料难以均匀混合,粘冲现象严重,片剂难成型;而先将主药与辅料制成颗粒,则其流动性增大,引湿性降低,所制片剂成型性好。因此,笔者选择湿法制粒压片。
2.1.2 崩解剂筛选
本方为复方制剂,成分众多,有较大的黏性,不易分散,因此在设计分散片处方时应从分散片的崩解分散性和可压性两个方面考虑。分散片常用的崩解剂有交联羟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2]。笔者分别取浸膏、辅料不同量,以1 000片为处方量,崩解时间、分散均匀性、可压性为指标,筛选辅料的不同配比和最佳处方设计。结果表明,处方4为最佳设计,崩解时间小于60 s,分散均匀性符合要求。最佳处方组成为浸膏150 g、甘露醇60 g、微晶纤维素40 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30 g、微粉硅胶20 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 g、硬脂酸镁2 g、阿斯巴甜2 g、聚乙烯吡咯烷酮适量。具体方案见表1、表2。
2.1.3 矫味剂筛选
小儿遗尿分散片用于儿童,要求口感良好、无刺激性。中药复方提取物口味较苦,加入矫味剂调整口感可提高患者顺应性。本试验选用阿斯巴甜作为矫味剂。结果表明,在最佳处方组合中(处方4)加入2 g的矫味剂阿斯巴甜可明显改善口感。
表1 辅料配比方案
表2 不同的辅料配比对崩解时间、分散均匀性和可压性的影响
2.1.4 处方与成型工艺确定
药材干颗粒的处方与制备:取中药材益智仁、桑螵蛸、山药、远志、石菖蒲、覆盘子、熟地黄、乌药、金樱子、炒芡实各1 500 g,肉桂、炙麻黄各750 g,投入中药提取罐提取两次,第1次1h,第2次45min,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加5倍量95%乙醇搅拌,静置过夜,滤过回收乙醇滤液浓缩至适量,干燥,得膏率18%,质量为2.2 kg,加淀粉7.5 kg,混合均匀,制成干颗粒为10 kg。
分散片的处方与制备:取药材干颗粒10 kg,加入微晶纤维素2400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0 g,硬脂酸镁300 g,微粉硅胶300 g,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 000 g,调味剂200 g,甘露醇2 000 g,以上原、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共制得15 000片,分为3批,批号分别为090501,090515,090530。
2.2 α-细辛醚、β-细辛醚含量测定[2]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
色谱柱:HypersilODS柱(Agilent公司,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0℃;进样量:25μL。在此色谱条件下,α-细辛醚与β-细辛醚分离度良好,并与其他成分能达到基线分离。色谱图见图1。
2.2.2 溶液制备
取α-细辛醚、β-细辛醚适量,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分别置5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α-细辛醚、β-细辛醚对照品母液,质量浓度分别为6.43,23.36 g/L。精密量取α-细辛醚母液0.5mL、β-细辛醚母液2.0mL,置1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含α-细辛醚1.286 g/L、β-细辛醚4.672 0 g/L的对照品溶液。取本品20片,研细,混匀。精密称取240mg,置25mL具塞三角瓶中,加20mL 50%甲醇,超声处理30min[3];取出,放冷至室温,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过滤;精密量取10.0mL滤液,置25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取按2.1.4项下的工艺制备缺石菖蒲的阴性样品20片,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阴性对照品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
2.2.3 方法学考察
标准曲线绘制:将对照品溶液分别稀释1,4,10,16,25倍,注入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α-细辛醚为 Y=2.83× 107X-0.15×107(r=0.999 6),β-细辛醚为 Y=2.36×107X-0.120×107(r=0.999 9)。结果表明,α-细辛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54~1.286 g/L;β-细辛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87~4.672 g/L。
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含α-细辛醚0.129 g/L和β-细辛醚0.467 g/L)10μL分别注入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结果的 RSD分别为0.8%和0.7%(n=5),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μL,分别于0,1,2,4,6时依法测定。结果α-细辛醚的 RSD=1.25%,β-细辛醚 RSD=0.34%,表明供试品溶液在6h内稳定。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6份,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测定。结果α-细辛醚平均含量为0.01%(RSD=0.893%),β-细辛醚平均含量为0.08%(RSD=0.713%),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样品粉末约200mg,共6份,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α-细辛醚对照品0.25 mg、β-细辛醚2.0 mg置锥形瓶中,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α-细辛醚平均回收率为101.48%,RSD=1.07%(n=6);β-细辛醚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1.31%(n=6)。
2.2.4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3批号样品,各5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溶液,进样量为25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小儿遗尿分散片含量测定结果(n=5)
本试验选用微晶纤维素结合高膨胀率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淀粉钠以及有崩解和黏结双重作用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制得片剂色调均匀、外观良好、有较快的崩解速度,崩解时限符合要求。
中药复方提取物口味较苦,经过对乳糖、甘露醇、阿斯巴甜和甜橙香精等矫味剂的对比试验发现,加入甘露醇,可能对小儿遗尿症状控制有影响,加入适当比例的阿斯巴甜后可明显改善口感,无刺激性。
小儿遗尿分散片以石菖蒲为君药,中医认为其能化痰开窍、镇静止痉。α-细辛醚、β-细辛醚是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4-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制剂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1]陈泽彬,陈日来,陈连剑,等.小儿遗尿分散片中α-细辛醚的含量测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1-2.
[2]董 玉,石任兵,刘 斌.石菖蒲有效部位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的含量测定[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5):340-342.
[3]刘 郁,全红梅,刘连新.中药分散片及工艺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538-540.
[4]董小萍,邓 放.石菖蒲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60.
[5]杨晓燕,陈发奎.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