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兰,曾 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心静脉置管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此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已成为常见的并发症[1]。分层管理是按护理人员的职称、能力分组管理,明确个人职责,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2]。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本院ICU将分层管理用于CRBSI监测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本院ICU床位22张,平均每年收治1 500例危重症患者,床位利用率100%。护理人员52人,其中男4人、女48人;年龄24~34岁;护龄1~15年;学历均为大专以上;职称:护士12人,护师38人,主管护师2人;职务:责任组长8人,护士长1人。
2.1 分层管理人员 第1层:病区责任护士;第2层:责任组长7人;第3层:专职感控人员3人(院感护士2人和小组长1人);第4层:护士长1人。班次为白班和夜班两班制,每班12h。白班由专职感控人员监控,夜班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有问题及时汇报护士长。
2.2 人员职责及实施
2.2.1 责任护士 是CRBSI的报告者和导管维护的实施者。每日负责导管规范护理,注重导管局部及患者全身症状的观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核对表,发现问题向责任组长汇报。
2.2.2 责任组长 负责对班内护士导管维护的质量监控及对导管维护的技术指导;有问题及时与专职感控护士联系,协助专职感控护士完成CRBSI监测登记表的填写。
2.2.3 专职感控人员 设计CRBSI监测登记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静脉置管类型、置管部位、置管时间,拔除导管日期,置管周围皮肤情况,局部分泌物的特性、颜色、量,抗生素使用情况,入ICU后各项细菌学监测结果;负责观察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及时发现CRBSI的患者并采取相应措施,填写CRBSI监测登记表;每月向护士长、科主任提交反馈表,反馈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操作和CRBSI情况,分析CRBSI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每季对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上报相关部门。
2.2.4 护士长 负责制定和修改CRBSI监测的相关制度和流程,监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进行CRBSI预防的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对护士进行CRBSI相关知识点的培训和考核;每天现场评估患者导管情况,根据导管维护核对表核实护士的评估是否恰当,检查维护是否规范、记录是否完整如实,同时提供导管疑难问题的处理措施指导。
2.3 评价指标 每月汇总导管监测情况,包括:每月使用导管根数,使用导管人数,导管使用天数,感染例数,导管人感染率(感染人数/使用导管总人数),导管日感染率‰(感染人数/使用导管总天数);每季度做阶段汇总,了解导管感染率动态变化。对分层管理前后进行对比。
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771例,CRBSI监控中未行分层管理,科室监控指标如下:每月使用导管平均62根,每月导管使用患者平均415例,每月使用导管天数平均415.8d,月感染例数0~2例,导管人感染率4.955‰,导管日感染率5.83‰。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887例,CRBSI监控中行分层管理,每月使用导管平均69根,每月导管使用患者平均428例,每月导管使用天数平均417.4d,月感染例数0~1例,导管人感染率2.526‰,导管日感染率3.98‰。
4.1 分层管理体现护士参与CRBSI预防管理责任护士是导管维护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护士自觉履行职责,规范导管维护和管理,并参与质量的监控;责任组长、专职感控护士及护士长督促检查,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分层管理,使管理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CRBSI监测中各级护士明确职责,各司其职[3],确保导管感染监测的连续性,有效控制了导管感染率。
4.2 分层管理促进CRBSI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ICU是集危重病患者的场所,护士工作繁忙,在有限的人员情况下合理分配工作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成效[4]。分层管理使CRBSI的相关信息和资料集中,可动态掌握CRBSI的变化和护理干预落实情况,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能通过干预,及时解决问题,使管理成效不断提高,把过程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用于CRBSI的监控中,使各个相关环节得到良好控制。
4.3 分层管理有利于发挥护士的积极性 护士是导管的护理者,CRBSI发生与护士的责任心、采取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密切相关,因此,要积极调动护士积极性,规范护理操作,积极参与CRBSI的预防管理,才能真正减少CRBSI的发生。分层管理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发挥了护士的管理才能,而且使管理工作更有序,使护理管理效率得以提高[5];同时,还提高了护理管理素质,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6],从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
[1]窦英茹,郑瑞强,薛露,等.细节管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7):94.
[2]舒欢水.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09,15(6):74.
[3]车文芳,赵书敏,黎巧玲.护士对分层管理的认知与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1):62-64.
[4]蓝惠兰,黄惠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29-1131.
[5]张萍萍,郭瑛,赵立民,等.护士分层使用的尝试[J].当代护士,2008,(2):24—25.
[6]钟爱民.ICU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