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如芬,黄冠成,姜宏伟
(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 余姚 315400)
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性乙肝)是一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乙肝病毒(HBV)持续复制是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进展并发展至肝硬化或肝癌的主要原因[1,2]。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而其他辅助措施也不可缺少,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往往较差,影响治疗效果。有文献报道[3],慢性乙肝随访门诊的建立与管理,能方便患者便捷就诊、规范治疗,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为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依从性,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和门诊全程督导管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6例,其中男108例、女48例;年龄22~90岁,平均年龄(46±5)岁;抗病毒治疗药物:恩替卡韦47例,拉米夫定75例,阿德福韦1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29例,恩替卡韦+阿德福韦4例。
1.2 结果 经全程督导,120例能规范服药,用药时间2.0~2.5年,并做到饮食合理,适当活动,停药后尚未发现复发病例;36例因更换手机、返回老家等原因而失访。
2.1 成立全程督导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由科主任、护士长、肝科医生及专职护士4人组成,护士长任组长,专职护士负责全程督导。任专职护士条件为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感染科专业知识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并参加过相关专项培训。
2.2 全程督导时间 患者住院期间管理由医生和主管护士负责,专职护士进行首次登记,建立档案,包括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水平、服药情况等,并作健康指导1~2次;患者出院后坚持随访,随访时间为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月1次、2年后每3月1次,随访形式为电话随访和/或门诊随访,必要时上门随访;每年安排12次乙肝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邀请患者参加。
2.3 全程督导管理内容 督导内容包括心理、饮食、活动与休息、用药指导等,每次随访后认真记录患者的信息。
2.3.1 心理指导 乙肝为慢性传染病,患病时间长,患者常出现忧虑、悲观、失望、郁闷等负性情绪。专职护士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说明情绪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并要求家属关心患者,给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亲情;给予信息支持,提供肝炎的疾病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和防病保健知识,让患者理解并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促进康复[4]。
2.3.2 饮食指导 让患者了解营养与乙肝康复的关系,抗病毒治疗同时,注意饮食结构合理,补充优质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进食适量脂肪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不可过多食糖,戒烟忌酒,忌食含防腐剂的饮料和食物,如可口可乐、方便面、罐头食品等,以防加重肝损害。
2.3.3 用药指导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及用药疗程参照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对患者讲解药物作用、适用范围、用药疗程和注意事项,让患者根据药物利弊关系、自身经济条件慎重考虑,尽量配合医生选择最佳的用药方案,本组123例应用1种药物、33例联合应用2种药物;指导患者坚持按时服药;夏秋季节使用阿德福韦的患者,药物放置冰箱内,在室内最多只能放置3d,以免影响药物效果;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如吗啡、利福平、异烟肼等。
2.3.4 休息与活动指导 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休息3月可恢复工作,告知患者不能过度疲劳,要放松心情,不能熬夜,晚上睡觉最迟不能超过10时,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3.1 全程督导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抗病毒治疗是实现以上目标最根本且有效的手段,而管理好患者的依从性又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国内有学者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能配合完成全部疗程者低,而杨丽翠等[6]报道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率为39.3%。本资料显示,通过建立全程督导的模式,抓住患者出院后的心理、饮食、休息、用药指导,使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除36例失访患者外,均能规范服药,完成疗程,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3.2 专职护士的设立能提高全程督导质量 培养肝病专职护士的思路与国内已普遍认可培养临床护理专家[7]的思路相一致。由于专职护士具有丰富的乙肝相关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专门从事乙肝患者的随访、健康管理和用药指导工作,有助于对乙肝患者治疗的连续监控、管理,同时大大提高了乙肝患者的社会关怀,改善了患者心理愉悦度,因此,能提高全程的督导质量。
[1]Chen CJ,Yang HI,Su J,et a1.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ross a biological gradient of Serum hepatitis B virus DNA level[J].JAMA,2006,295(1):65—73.
[2]Yuan HJ,Yuen MF,Ka-Ho Wong D,et a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BV—DNA levels and cirrh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ese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J Viral Hepat,2005,12(4):373-379.
[3]揭育胜,林国莉,吴元凯,等.慢性乙型肝炎随访门诊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8(8):588-589.
[4]邬梅珍,杨敏,康明芬,等.社会支持对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8,7(6):455-456.
[5]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6]杨丽翠,孙玉梅,李春梅,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现状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5(5A):19-22.
[7]夏佳芬.国内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和发展[J].护理与康复,2010,9(4):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