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茧症致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1-04-08 16:18李福琴韩月玲刘海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造口肠梗阻导管

李福琴 韩月玲 刘海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 450052)

腹茧症致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李福琴 韩月玲 刘海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 450052)

腹茧症 肠梗阻 手术治疗 护理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是一种较为罕见、可导致小肠梗阻的腹膜疾病,其病理解剖特点为部分或全部小肠被一层灰白色的纤维膜所包裹,形似蚕茧。纤维包裹亦可累及结肠和胃,可致广泛的小肠粘连。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和肠梗阻,容易误诊。笔者收集了2005年10月~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14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了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腹茧症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8个月~78岁,平均43.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间断性肠梗阻,病程8个月~78年,平均(12.3±14.6)年。术前均表现为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后无缓解而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分型及方法 根据手术所见,将腹茧症分成四种不同类型:(1)腹腔所有肠管被一白色膜样物覆盖;(2)小肠被一白色透明薄膜样物间断覆盖;(3)一段小肠被一厚韧膜样物包裹压缩;(4)小肠肠管紧密粘连成团,表面被一不完整厚韧膜样物覆盖。本组7例行包膜剥除术,4例行肠切除术,3例由于严重粘连,无法行松解术、肠切除术与肠管外胃造瘘术,故行肠内置管造瘘术。

1.3 结果 本组除1例年龄较小者外,余13例均给予TPN疗法,经积极的个性化护理,1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因反复多年出现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症状、严重的肠粘连和营养不良,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常表现为自卑、恐惧、绝望等,我们设法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心理特点以及需求等心理信息,并根据心理行为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耐心倾听因其疾病所致的恐惧和焦虑,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病情,配合治疗。

2.1.2 腹痛症状及腹部体征的观察 由于腹茧症患者术前不易被诊断[3],常作为一般肠梗阻进行处理,故效果不明显。护理是连续性工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指征。通过严密观察本组腹痛发作频率、强度、腹胀的不对称性、肠型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反馈给主管医生,使医生能及时考虑到腹茧症的可能性。本组14例均有典型的肠梗阻表现,其中9例患者可扪及压痛性含气包块,尤其在腹痛发作时可看到腹部由肠管固定形成的包块。14例患者在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解痉等对症处理后,腹痛不缓解,均行手术治疗后证实。

2.1.3 全胃肠外营养(TPN)的护理 本组除1例年龄较小外,余13例因多年反复出现肠梗阻,表现为严重营养不良。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管理,先给予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为手术创造条件。TPN疗法能提供较高的营养素及能量,但TPN制剂为高渗透压性营养液,只有经中心静脉输入才不致发生静脉炎[2]。本组1例因年龄较小,余13例均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给予TPN疗法。在进行TPN疗法的患者抽血生化检查时,避免由静脉营养导管来抽血,并且不能在注射的同一静脉抽血。接受脂肪乳化剂注射的患者在给药4 h后抽血,以免影响生化结果的准确性[3]。

2.1.4 PICC护理

2.1.4.1 导管的固定 为防止导管意外脱出或深入,导管固定相当重要。因本组患者极度消瘦,置管成功后采用免缝胶带固定方法不牢靠,故采用外科缝针法将导管固定翼与皮肤进行缝合固定,导管露出体外部分折成S形,用15 cm×l5 cm无菌透明透气敷贴固定,有效防止了导管移动。置管期间定期测量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本组有1例与初始记录长度相差3 cm,告知医生立即行X线检查,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已经脱出上腔静脉。

2.1.4.2 严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非常难控制,常需中止静脉营养,因此,PICC导管只给TPN输入使用,期间密切观察导管插入处皮肤情况。

2.1.4.3 避免营养液在导管内壁的沉积 每次输注营养后用脉冲式冲管方法冲入生理盐水约20 ml,冲管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10 ml或肝素封管液3~5 ml进行正压封管。

2.1.4.4 按时更换敷贴 每周2次,更换敷贴时自下向上拆除原有敷贴,揭开后观察穿刺点,如无红肿、渗出、静脉炎发生,即用皮肤消毒液消毒敷贴覆盖处,直径达20 cm,然后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把新的贴膜覆盖上。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术后体位对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麻醉清醒后给患者摇起床头支架成20°~30°角,术后第二天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角,同时摇起膝下支架成半坐卧位,目的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2.2.2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观察面色、表情、精神、情绪等。同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肛门排气情况,待肛门排气、无腹胀时,开始逐渐过渡到胃肠内营养,以少食多餐、从少到多、从稀至稠为宜。

2.2.3 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认真做好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每一条管道都是患者的生命通道,密切观察各引流管引出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各引流管要用不同颜色的塑料标号注明其位置与数量,保证快速有效的识别与护理。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其通畅。做各种护理操作时,要把各种导管固定好,防止滑脱和扭曲。

2.2.4 肠造口的护理 肠造口周围皮肤受粪液刺激,很容易导致造瘘口周围愈合慢,使患者禁食时间延长。我们采用康乐保两件式粘贴造口袋,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1)先使用造口卡尺测量造口大小,根据测量好的造口大小进行裁剪,直径比造口大1~3 mm[4];(2)用生理盐水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涂防漏膏,因造口周围不平整,使用防漏膏可以起到填充作用;(3)撕开保护纸,将造口底盘从下到上平整粘贴在皮肤上,并用手轻压周围,使造口底板能紧贴在皮肤上,以免排泄物由造口流出刺激皮肤,然后扣紧袋子;(4)去除底盘,用一只手按住皮肤,另一只手小心缓慢地自上而下将底盘揭掉。

3 小结

通过对本组的观察护理,我们认为,术前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症状及腹部体征并做好记录,为临床及早明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术后认真细致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评估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及心理疏导,并把新型材料和先进的护理方法及时应用于临床,实施有效护理方法的同时密切配合医生治疗,是腹茧症患者痊愈的保障[5]。

[1]王熙勋,王鹏伟,王景麟.12例腹茧症患者的急诊诊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11):1211-1222.

[2]张静.PICC在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86.

[3]李莉,李福琴,刘毅,等.临床常见病症急救诊疗指南[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61.

[4]徐洪莲,王汉涛.造口周围粪性皮肤炎的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1):14.

[5]徐彩娟,黄根梅,徐敏,等.一例腹茧症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88-189.

Abdominal coco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urgical treatment Nursing

R473.6

B

1002-6975(2011)11-1050-02

李福琴(1962-),女,河南,硕士,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外科护理工作

刘海燕

2010-12-27)

猜你喜欢
造口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