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霞(怀化学院 音乐系,湖南 怀化 418008)
湘西麻阳苗族盘瓠祭祀音乐文化初探
陈丽霞
(怀化学院 音乐系,湖南 怀化 418008)
盘瓠是苗、瑶、畲等族共同敬奉的民族图腾,盘瓠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现象,遍及湘西以及渝、鄂交界的苗族和瑶、畲族聚居区。湘西境内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聚居着十多个民族,其中一半以上为苗族,每年农历五月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盘瓠祭祀活动。在为期十多天的盘瓠祭祀活动中,传统祭祀音乐一直贯穿始终,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心理。论文着重介绍了湘西麻阳苗族盘瓠祭祀音乐中的龙歌和舞蹈。
盘瓠;祭祀;图腾;龙歌;舞蹈
盘瓠神话是一种典型的图腾神话。具体点,是属一种犬图腾神话。据《后汉书》记载:高辛氏有畜狗,猎杀犬戎吴将军,娶高辛公主为妻,迁南山,三年生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蛮夷”,其中犬就是指传说中的盘瓠。关于盘瓠神话,从汉晋以来许多文献均有记载,直至今天,在苗、瑶、畲族中,还保留着许多崇拜“盘瓠”的遗址,如湘西吉首的盘瓠洞,泸溪的辛女岩,麻阳多处可见的盘瓠庙,这些遗迹是湘西苗族崇拜盘瓠的见证。虽然,盘瓠文化传说不能简单地与任何民族的族源直接挂钩,但是“盘瓠”作为古代某些氏族的图腾崇拜对象,不能说与这些民族没有一点的历史渊源,古人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活手段,狗是他们捕捉野兽的助手。发展农业以后,狗又帮助他们看守家园,这样,人与犬之间成了亲密的伙伴,这种特殊关系使人们对狗产生崇拜的心理,在一些氏族中,乃至把狗视为自己的图腾对象来崇拜。由此可知,盘瓠是由犬变成狗头人身,人格化了的神,是民族精神支柱和象征,盘瓠狗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苗族人们的图腾崇拜物。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历史上素有“苗疆要冲”、“湘西门户”之称。境内居住着苗、汉、土家、侗等族。其中苗族占了一半以上,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家庭。该县苗族后裔,对盘瓠的崇拜视同祖神一样,每年农历五月举行17天的龙舟节盘瓠祭祀活动。该活动仪式古朴,声势浩大,是苗巫文化宗教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整个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开神门。在麻阳境内,共有盘瓠祠庙十八处,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各地巫师四更起床,饮清茶三杯,召集年青力壮的苗民,开盘瓠庙门,同唱《开神门》歌,恭候苗族心目中的祖神盘瓠到来,与苗民一齐欢度龙舟节。
2.唱大戏。方圆百里苗民及远道客人,纷纷赶赴盘瓠龙舟节,为酬谢来宾,盘瓠庙邻近村寨组织各类戏班,搭台演出娱乐。
3.龙下水。恭请盘瓠庙中的龙船下水,并举行以下几种仪式:①拜神:巫师带领当地有威望的苗民同唱《敬寿歌》,一起拜神。②游神:拜神后,由四位青壮年抬盘瓠图腾,请盘瓠大王游观后代子孙的村寨,乞求神灵保佑。③参神:凡建有盘瓠庙的地方,苗民一起上供敬奉,齐唱《根源歌》缅怀祖先公德。
4.龙舟赛:领近每个村寨出一只龙舟竞技,竞渡前,龙舟都必须集体面向盘瓠庙方向鸣炮示意,接着举行龙舟赛祭祀盘瓠。
麻阳盘瓠祭祀作为地方重要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每年农历五月举行的盘瓠龙舟节,在这种传统的盘瓠祭祀活动中,神秘而古老的祭祀音乐一直贯穿始终,成为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若无祭祀音乐的介入,祭祀仪式很难维持下去,在祭祀中,巫师以唱代方,歌舞音乐与祭祀仪式相互渗透,使祭祀仪式变得更加生动,庄严和有感染力,盘瓠祭祀音乐按音乐表演形式主要分为歌唱和舞蹈大类。
(一)歌唱
1.歌唱的内容。盘瓠祭祀仪式的每一环节几乎都伴随着歌唱,巫师在做法事时以唱代言,颂扬盘瓠功德,内容主要是流传数百年之久的祖传龙歌,该龙歌分别由《开神门歌》、《根源歌》、《敬寿歌》、《参神歌》等11首歌曲组成,这十一道龙歌曲调相同,唱法内容不同,巫师根据不同的仪式场景,选择不同的唱词。
《开神门歌》
今天神门开动了,要到各地去参神。
第一要到通灵溪,朝参伏波大王神。
第二要到尧里去,古竹坪上有尊神。
《根源歌》
大王原居辰州府,沅陵县内有家门。
沅陵已居数百载,神心一动往上行。
腾云驾雾往上行,路过新营歇凉享。
自从永乐二年起,依本流传到如今。
麻阳苗族境内盘瓠图腾星罗棋布,该县盘瓠庙遗址就有十八座,分布在辰水两岸。从《开神门》的歌曲中可以看出,祭祀时,每处遗址都要拜到,苗族后裔怀着一片虔诚的心,对祖神进行追念,同时也表明苗民期望同祖先一起欢度节日,分享欢乐的心情。《根源歌》则唱出了麻阳苗族从沅水迁入辰水的历史轨迹,从歌词中可以得知,盘瓠大王原住在辰州府的沅陵县木官上,后来溯辰水进入麻阳,先在兰里镇新营停留,龚、王二姓建了祖庙;继上行,在麻伊口安了神位;再上行,张姓在绿溪口乡沅郊建“龙王殿”;又上行,文姓在岩角坪建庙祭祀数百载,渐渐冷落。文姓族人龙船寮建在漫水田姓棉花地旁,田姓族人传唱龙歌,感动盘瓠大王,于是最终落址漫水。《漫水龙歌·根源歌》记载了苗族从沅水迁入辰水的大致经过,这实际就是一部苗族辰水迁徙史书,从歌词中还可以看出盘瓠祭祀活动最迟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已开始盛行,因此,龙歌传唱至少也有600多年历史,这些歌曲不仅为盘瓠祭祀增风添彩,同时也是记载湘西苗族迁移的活化石。接着是村寨苗民,摆设茶桌,燃放鞭炮,敬神,同唱《参神歌》、《敬寿歌》。
《参神歌》
各路神灵一齐参,聊表子孙虔诚心。
如若一时参不到,赦在高山免在坪。
《敬寿歌》
八十公里来拜寿,五脏调和血肤匀。
一切瘟疫神赶去,风调雨顺永家兴。
从《参神歌》的内容和意义来看,苗家人不是陕隘的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唱词中的神灵,从狭义上讲是指神,从广义上来讲便是指各族人民,这充分表明,从古至今,苗族人民主张平等相待,和平共处。《敬寿歌》则表明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苗族同胞和睦相处,紧密团结,克服困难的良好愿望。
龙舟竞赛后,苗族人民把龙舟拖上岸,并回神,即请盘瓠神回归神位,这项仪式中,伴唱龙歌中的《送神歌》,“大王坐在庙堂内,日管阳来夜管阴,今日划船一过后,风调雨顺民泰平……
2.祭祀歌曲的音乐特点。祭祀龙歌的演唱庄严肃穆,有巫师领唱,众人跟和,并用本嗓音演唱,高吭响亮,速度缓慢,旋律进行平稳。拖音,衬词较多。以三度,四度音程进行为主,音域较窄,易于演唱。
盘瓠祭祀中所传唱的龙歌,是一部叙事性歌曲,它较全面地反映了盘瓠文化特征以及苗族的历史渊源,精神生活和曲折的生活经历。同时刻写了麻阳苗族在辰水流域迁徙的历史轨迹,是一部湘西麻阳苗族辰水迁徙史书。
(二)舞蹈
1.盘瓠舞。是指在麻阳苗族每年农历的龙舟节期间的第一道仪式中,苗族聚集在盘瓠庙前,一边唱盘瓠图腾歌,一边杀牛祭祖,所跳的一种图腾舞,所谓“椎牛踏歌”就是指在盘瓠庙前杀牛,踏歌祭祀盘瓠。传说盘瓠到了麻阳漫水,可辛女却住在湘西的泸溪,隔百里之遥,因盘瓠白天是龙犬形,夜间才是人形,每天都是夜间去会辛女,儿女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因水牛泄露天机,儿女们误杀了盘瓠,丢入沅水,辛女知道此事,伤心地将真情告诉了儿女们,儿女们后悔莫及,找到老水牛,老水牛愿负荆请罪,于是椎牛祭祖踏歌由此而来。这种舞蹈由巫师带领一群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围着盘瓠庙载歌载舞。舞蹈者头戴盘瓠面具,一手持木棒,一手拿鼓,跟随舞蹈节奏敲击,鼓声抑扬顿挫,节奏铿锵有力,内容丰富多彩,动作变幻无穷,粗犷有力,豪迈劲放,尽显盘瓠雄风。男青年可以主动邀请女青年玩鼓,女唱男合,尽情“歌之舞之”。盘瓠舞充满巫教色彩,其内容和动作大多与苗族人民的生活形态密切相关,这也充分体现了舞蹈与民族历史文化的亲密关系。
2.跳香舞、湘西麻阳苗族除每年农历五月大规模龙舟竞技祭祀盘瓠外,还会在农历十月举行群众性的跳香活动。跳香舞除祭祀祖神盘瓠外,还有崇拜“天神”和自然神灵中的“五谷神”的意义。届时,男女盛装,平持小黄旗,聚集在盘瓠庙前,巫师吹牛角,由一孩童携灯随尾。参加“跳香”的男女也随即步履相随,女的衣着大筒裤,头裹青色丝帕,足穿绣花鞋,敲锣击鼓,尽情舞之。跳香舞作为一种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其动作有十多种,如关火推车,美女梳头,观音合掌等,这些舞蹈动作优美,易于学跳,既有一定的娱乐性,也有一定的审美内涵,在其发展和流传过程中,这种艺术已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成为苗巫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3.龙灯舞。又称龙舞,是盘瓠祭祀活动中龙船下水时,由年轻力壮的后生舞龙集体所表演的一种舞蹈,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龙龙头五彩缤纷,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表演的年轻后生,穿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龙前有逗宝人做出各种戏龙动作,彩龙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并有打击乐器相伴。舞龙者耍出“二龙戏珠”、“金龙盘柱”、等各种招式,将龙的动态和气势表现得淋漓尽,热闹非凡,这种舞蹈把祭祀仪式推向了高潮。
4.狮子舞。是盘瓠祭祀仪式中最后一个环节“请神回庙”时,所表演的舞蹈,这种舞蹈由三人扮演,前者双手握狮头道具戴于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扶前者腰部,身披用麻、布等材料装饰成的狮皮,扮演狮身。两人合成一只大狮,,前有狮子郎,手持一个能转动的五光十色的绣球进行逗引,舞球的动作有摇球、转球、抛球、抖球等数十种,狮子随之做出各种舞蹈动作,还有爬高、攀索、过跷板、走梅花桩等高难度动作。各种姿态,传神达意,栩栩如生。
(一)盘瓠祭祀音乐是麻阳苗族人民生活的直接反映
湘西麻阳苗族盘瓠祭祀音乐与苗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历史上,苗族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灾难深重的民族,颠沛流离,迁徙无常。所以,麻阳苗族人民在盘瓠祭祀活动中,不忘以《根源歌》来述说他们祖先的迁徙过程。同样,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节,注重道德风尚的民族,《接龙歌》中的歌词对苗族人民的这一美德有很好的诠释。祭祀中的盘瓠舞蹈与宗教,祭祀关系密切,在这些舞蹈中,每个动作,造型以及内容,都直接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面貌。
(二)盘瓠祭祀音乐巫文化色彩浓郁
苗族历史上就是一个信鬼好巫的民族,鬼神崇拜作为苗巫文化的原型,已融入民俗民风,成为苗族人民生活的一种习惯。在祭祀过程中,有主事巫师做法师,有固定的程序和禁忌。如唱龙歌时,苗民要身穿青色对襟衣,头包黑丝帕,额头用笋壳遮脸,以唱代言。跳盘瓠舞时,也由巫师带领,杀牛祭祖,这种文化现象成为特定的只属于苗民族文化的内涵,带有浓郁的巫文化色彩。
(三)祭神祭祖,娱神娱人
麻阳苗族以前均居住在湘西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文化娱乐活动极度贫乏,于是盘瓠祭祀活动,便成了麻阳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跳香舞,盘瓠舞祭祀是苗族人民集体文艺活动,不仅起到了祭祀祖先盘瓠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自娱自乐的目的。满足了苗族人民的审美需求,丰富了他们的文艺生活。
[1]姚本奎,龙海清.盘瓠文化探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干太.麻阳苗族[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
[3]李宜仁.漫水村志[M].香港: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08.
J648
A
1673-2219(2011)08-0206-03
2011-04-01
陈丽霞(1972-),女,湖南麻阳人,怀化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责任编校: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