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凌翔
(西南大学 心理学院,重庆 4007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也出现了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不过在我国,这种现象除了具有各国共有的过渡期的特点之外,还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群体。农民工产生的制度根源是改革以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这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民具有了双重的社会身份(即农民户籍与准市民身份)和双重的职业身份(即农民和务工者)。《中国农民工研究报告》将农民工界定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1]。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民工问题愈加重视,针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也大量涌现,但是农民工的职业心理与行为这一重要问题却尚未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职业问题是农民工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职业心理与行为是影响农民工发展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不久的将来户籍问题将不再是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时职业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因此从现在就开始注意和关心农民工的职业心理与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试图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职业心理与行为的现状特点,并据此提出促进农民工职业心理与行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虽然农民工的职业心理与行为涉及的课题比较广泛,但是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后发现,目前的研究所关注的主要是进城务工动机、未来职业取向、求职方式与择业标准以及职业培训动机四个方面。以下就从这四个方面对农民工目前的职业心理与行为现状进行分析。
分析已有的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原因的调查和探讨[2-5]可以发现,当前农民工的进城务工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寻求机会(如想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自我提升(如出来锻炼自己)、非农职业取向(如不喜欢务农)、造福后代(如为了子女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改善生活(如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增加劳动收益(如在家务农不划算)、自尊需要(如城市的工作让我觉得有面子)、经济压力(如为了赚钱养家)、被迫逃离(如为了逃离纷争)、人际影响(如受老乡的影响)、城市吸引(如羡慕城市的现代生活)、劳动力剩余(如在农村里没有什么活干)等12个方面。
而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动机的典型特点则是:城市吸引性因素的作用在逐步加大,经济压力因素的作用在减少;不少农民工进城的主要动因已转变为寻求机会、谋求发展,这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特别明显。可以发现,目前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从当年的不得不进城务工挣钱转变为主动进城寻求发展。据此可以预测:新生代农民工会比老一代农民工更积极寻求职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更愿意留在城市发展和尝试创业,以及更有可能取得职业提升。
根据是否想留在城市,朱力[9]较早将农民工划分为了回归型、摇摆型和滞留型三种,此后的学者大多都采用了与之相同或类似的划分方法。其实,回乡与留城不仅是居住地的选择,更是职业地的选择,涉及到农民工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定向。因为农民工只是一种临时的职业身份,每个进城务工的农民都面临今后自己的职业走向问题。虽然多数农民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走向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但是通过回乡与留城的选择,还是能够看出其基本倾向。因此,根据农民工对自己未来职业地的考虑,可以将农民工的未来职业取向划分为两种:一是城市职业取向,即将未来的职业地定位在城市,打算长期从事城市中的各类职业如工人、个体户、服务员,并试图转变为城里人。城市职业取向又可以细分为三种:(1)普工职业取向,即打算今后继续从事工业或服务业的体力劳动型的普通工作;(2)技工职业取向,即打算在城市从事收入较高的技术性工作;(3)城市创业取向,即打算在城市创业,当个体户或小老板。二是农村职业取向,即打算今后仍回乡工作。农村职业取向又可以划分为三种:(1)农民职业取向,即打算今后仍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继续从事农民职业;(2)农村非农职业取向,即打算今后在农村从事非农业性的工作,例如在乡镇企业工作;(3)农村创业取向,即打算回乡创业,开创与农业相关或不相关的事业,但不再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职业的工作。根据这种划分方法,农民工的未来职业取向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城市职业取向的农民工的比率逐步增大,但未来职业取向不清晰的农民工始终占相当比率。从不同时段的多个调查[10-14]都可以看出,城市职业取向的农民工的比率在逐渐增大,但是始终都有超过10%的农民工表示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走向。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具有城市职业取向。刘传江和徐建玲[7]的调查发现,第二代农民工中有46.21%是“留城者”,而第一代农民工中只占18.09%;第一代农民工中有39.80%的人是“回乡者”或者是“倾向于回乡者”,而第二代农民工只有15.91%。何得桂和吴理财[11]的调查也发现,45岁以下非常愿意和不愿意长期留在城市分别为20.4%和16.4%,而45岁以上则分别为13.6%和35.2%。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15]进一步发现,87%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不再愿意以农业生产方式作为自己主要经济意义上的生产方式,而有67.24%的老一代农民工则愿意选择农业生产方式作为自己主要的生产方式。青年农民工的这一特点可能与他们缺乏农业生产的经历有关。例如,刘传江和程建林[16]的调查显示,第一代农民工平均务农时间为11.94 年,而第二代农民工则没有或缺乏务农经验,平均务农时间为2.15 年,并且有37.9%的人从来没有干过农活。
第三,一些农民工开始具有创业意识。全国总工会宣教部[17]的调查发现,55.5%的农民工希望将来有机会自己创业,36.3%的农民工希望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城市里大展身手。
第四,在哪里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是决定农民工未来职业取向的核心要素。钱一舟[18]的调查显示,如果家里收入提高了,有71.08%的人会选择回家乡发展。还有调查[19]发现农村政策是决定农民工是否产生或维持农村职业取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20]也发现,流出地越穷的农民工,留城意愿越高;能够在城市获得相对较高收入的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城。
总的来说,农民工的求职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血缘、亲缘、地缘、朋友构成的人际关系网来获取工作,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渠道薄弱,很少人是通过正规的就业信息来实现就业。在武汉市的调查[21]显示,农民工进城后通过亲友、老乡和同学介绍工作的比率高达51.3%,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工作的有36.2%,通过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进城务工的仅有1.5%,通过职业中介机构安排的有5.3%。对重庆市农民工“获取工作的途径”的调查[22]也显示,超过一半的农民工是通过“亲戚或熟人介绍”获得工作的,通过“职业中介介绍”、“学校或劳动培训机构推荐”以及“家乡政府部门组织的劳动力输出”获得工作的分别占8.7%、4.9%和3.8%。
在择业标准方面,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主要还是以“经济收入”为中心。吴红宇和谢国强[23]的调查发现青年农民选择理想职业的理由排在第一位的还是“收入高”。还有调查[18]发现,有62.86%的农民工对当前的工作不喜欢是因为“收入低”。
目前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动机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存在一定的培训需求。大量调查都显示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工是有培训需求的,例如,有41.8%的北京农民工和64.4%的宁波农民工表示只要能学到一技之长,花钱也愿意培训[10];新生代农民工相对有更强烈的学习愿望,88.96%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继续读书,68.71%的人表示他们愿意业余时间多学点知识[23];想在打工中学技术的农民工占到46.6%[17];有40.74%的农民工表示愿意参加免费培训[12]。第二,职业技术是培训需求的主要方面。在培训内容方面,农民工目前的主要需求还是能立即给他们的收入带来提升的职业技术培训。韩秋黎等[24]的调查显示,有84.6%的被调查者希望能参加职业技术培训。还有调查[23]显示,如果有机会49.69%的新生代农民工最想学的是“专业技术”。第三,期望培训方式和途径多元化。由于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复杂,因此他们期望能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参与培训,并提出了多元化的培训途径和方式的要求。韩秋黎等[24]的调查显示,有34.4%的人希望业余参加培训,15.8%的人希望采取短期或企业培训的方式,14.3%的人希望以集体组织的形式参加培训,8.7%的人希望得到长期或自费的培训,3.2%的人愿意以网络的形式参加培训和学习。
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经济因素。不少调查[10,12,24,25]都显示,经济问题即没有钱是导致农民工未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第二,未来职业取向。未来职业取向会影响农民工对培训价值的判断、参与职业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以及对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的选择。不少农民工并没有把现在的工作作为自己长期的职业目标,因此他们不大愿意在当前的工作技能培训上做大的投入。刘平青和姜长云[10]的调查就显示“担心学习以后有没有用”是导致农民工未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学习经历、能力与意识。农民工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其中不少农民工就是因为学习不好,不能或不愿继续升学而外出打工的,因此他们自身的学习经历、能力与意识对于他们的培训意愿有较大影响。例如,刘平青和姜长云[10]的调查就显示“没有坚持下去”是导致农民工未参加培训的因素之一。雷世平和姜群英[25]也指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心态是导致农民缺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的原因之一。第四,培训条件。是否具备好的培训条件,是农民工能否参与或有无意愿参与培训的外部决定性因素。不少调查[10,12,24]都显示,“不知道到哪里学”是导致农民工未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之一。雷世平和姜群英[25]则指出,“培训本身存在的严重问题,使得一些农民工深感培训意义不大”是农民缺乏培训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根据农民工目前的职业心理与行为的特点,结合我国正在推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从积极引导与促进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虽然20多年来,涉及农民工问题的调研在成倍的增加,但是其中涉及农民工职业问题的却相对很少,涉及到职业心理与行为的就更少。例如,在CNKI上以“农民工”为“篇名”检索词,在1984至2009年间进行“精确”检索,可以查到11160篇期刊文章,但是再以“职业”、“就业”等为“篇名”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累计能查到839篇,仅占7.52%。职业问题是农民工面临的核心问题,农民进城打工就是为了从事有更高劳动收益的工作,并获得职业发展。因此对农民工职业心理与行为的调研应该加强,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地了解农民工职业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应建立以促进和引导农民工就业为目标的政策体系,培育和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指导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逐步形成包括培训、咨询、指导、就业中介等在内的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的就业和合理流动。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构建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第二,不断完善和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功能,加强职业信息服务工作,为农民工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方便农民工就业。第三,进一步加大农民工的就业组织力度,建立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的组织机制,在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建立对农民工的需求信息库,在主要输出地建立农民工信息库,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农民工的流动效率,减少流动的盲目性。第四,为农民工提供高质低价的职业培训服务,包括:(1)加大对各类培训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介帮助农民工了解获得职业培训的途径;(2)加大对各种培训的补贴,让农民工能够培训得起;(3)丰富职业培训的形式与途径,帮助农民工获得便捷的职业培训,例如可以采用政府、社会力量、用工企业等多种途径来提供形式丰富的职业培训;(4)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方面的培训,让农民工学有所用;(5)增加职业心理与创业方面的培训,引导农民工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合理接受培训和选择工作,并帮助部分农民工成功创业。
应逐步完善确保进城农民工职业权益的法律法规。具体包括:第一,完善保障平等就业的法律体系,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一切歧视政策,保证农民工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同时,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实现农民工的自由流动。第二,健全农民工的职业保障制度,特别是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例如,薪酬保障制度、职业安全保障制度、职业病防治与卫生健康制度、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技能培训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援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等。第三,健全农民工职业权益受到侵害后的法律救济制度。例如,一些地方制定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就为防范拖欠、克扣农民工的工资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对已有的涉及农民工的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细化和明确,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应建立保护农民工职业权益的行政执法机制,严格执行涉及农民工职业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依法严惩。具体包括:第一,设立农民工职业权益投诉受理机构,接受农民工的举报,并在有关农民工职业权益投诉的仲裁或诉讼中,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第二,建立严格的保护农民工职业权益的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监察责任,严厉惩处农民工职业权益保护中的执法犯法行为。第三,强化对就业中介组织的管理,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活动,确保中介组织机构不欺骗农民工,能为农民工提供真实、及时的就业信息。第四,积极开展劳动监察,监督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制度,确保已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严格执行。据农业部2005年的快速调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2.9%,可见企业对相关规定的执行还很不到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劳动监察,具体包括:(1)监督用人单位是否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2)督促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3)监督用人单位负起对农民工应尽的管理、培训责任;(4)督促企业健全工会组织;(5)检查企业在职业安全、卫生、劳动报酬、休假休息等方面的执行情况;(6)开展经常性的工资清欠工作,杜绝克扣、拖欠工资的现象。
如果农民工永远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型的普工工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职业发展,这个职业群体就不可能有太多的发展前途,也就不可能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和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民工向上进行职业流动。具体措施包括:第一,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为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通过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来促进其职业的向上流动。第二,允许甚至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基层公务员行列,例如居委会或社区干部。第三,探索农村退出的制度,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农民对其承包的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转包、出租、继承或有偿转让,或者作为资本入股,以为农民工进城就业或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第四,政策上扶持自主创业的农民工,例如减免或简化农民工创业会涉及到的工商税、体检费、健康证、卫生许可证等税费或手续。第五,拟定对优秀农民工的奖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精神奖励例如给予荣誉称号、物质奖励例如奖金以及政策性奖励例如优先解决户籍、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问题。第六,设立“农民工职业发展扶持基金”,为有一定基础但缺乏资金的农民工提供资金扶持,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将工作性质从体力劳动型向技术型或创业型转变。第七,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扶持。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就需要把一批优秀的农民工吸引回农村,让他们利用自己在城市学到的新观念、技术与方法来活跃农村的经济,促进农村的社会发展。因此,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应因地制宜的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进行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
[2] 李 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3] 吴兴陆,亓名杰.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1):26-32.
[4]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1):126-130.
[5] 李超海,黄运茂,唐 斌.农民工群体行为规范缺失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广东农业科学,2006,(6):84-86.
[6]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7] 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6-10.
[8] 姚上海.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转移行为的动因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3):107-108.
[9] 朱 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10]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9):77-89.
[11]何得桂,吴理财.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武汉市农民工的实证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15-20.
[12]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J].调研世界,2007,(1):25-30.
[13]宋志申,王象永.进城农民工就业与生活状况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7,(7):25-29.
[14]福建政研会课题组.新型劳动大军,路在何方?——关于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J].政工研究动态,2008,(Z1):37-39.
[15]魏 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2):66-67.
[16]刘传江,程建林.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J].经济纵横,2007,(4):18-21.
[17]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分省市农民工思想状况的调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5):39-41.
[18]钱一舟.“收入—成本”对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的壁垒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08,(2):20-24.
[19]吴理财.农民工的行为倾向与思想道德:现状、问题及对策——武汉市农民工问卷调查报告[J].学习与实践,2007,(4):110-120.
[20]尉建文,张网成.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13.
[21]朱春雷.多元化与非均衡性:“内陆型”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农民工为分析个案[J].新疆社科论坛,2007,(3):39-43.
[22]梅洪常,周 莉,陈丽新.重庆市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现状调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8(1):33-37.
[23]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21(2):21-31.
[24]韩秋黎,石伟平,王家祥.农民工培训问题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5-16.
[25]雷世平,姜群英.关于促进农民工积极参与培训的政策性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5(10):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