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华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科技文史部,四川成都610110)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批判特性思考
○吴继华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科技文史部,四川成都610110)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诞生之时起,就把宗教批判作为其它一切批判的前提,由此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鲜明批判特性。这种批判特性内在地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与道德批判相联系,因而开显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维度与道德维度。我们以当代视域来探究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批判;道德批判;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对世界各种宗教现象与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审视和阐释,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现实生活状况的反思和解构,批判了以往哲学家们对人类解放的抽象的、虚幻的理解,将现实的宗教批判视为现实社会政治批判的前提,从根本上揭开了宗教的神秘面纱,把现实之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信它”转变为“自信”,激励人们在现实中确证自己的本质,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认为,在当时的德国“有实践意义的首先是两种东西:宗教和政治”,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宗教批判现实地成为政治批判的基础,反宗教斗争遂成为间接的政治斗争,由此展开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鲜明批判特性。
世界本源性和人的本源性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因此,宗教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原始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人们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的恐惧,产生了宗教的最初表现形式——图腾崇拜,当时的人们把自己的全部情感意识都寄托在自然力上,乞求自然的恩赐,期待自然这种异己的力量来实现人的幸福。但自从国家、阶级产生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自然力的崇拜逐步转变为对社会神灵的崇拜。
长期以来,西方的基督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统一而持久的超验信仰,对天堂幸福生活的期待和为了安抚人间的苦难生灵,信徒的良知期待着对蛮横的世俗权力的反抗,并通过圣徒的殉道和忏悔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提供道德典范,宗教思想和学说对西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演变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宗教批判是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于世界和人的本源问题的探讨,历来都是哲学和宗教共同关注的恒久话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宗教批判的发展史。信仰和理性的冲突、神性和人性的交织始终是宗教批判和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因,所以,长期以来批判宗教、确立理性的权威一直是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马克思创建的哲学体系中,宗教批判的内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则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1]461。马克思正是由宗教批判出发,探讨了在德国寻求人类解放的可能性和现实途径,指出宗教给予人民的幸福是虚幻的幸福。马克思对宗教问题的研究立足于从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作为出发点,认为对宗教问题的解释不应当单纯用精神性的因素去阐释,而应采取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对于任何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2]1在这里,马克思批判的不是宗教本身,而是批判宗教产生的意识前提,这一前提始终在约束着人们改变客观物质世界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保守僵化的意识前提就是把从“自身”所确定的“是”与“非”当作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对”与“否”的基本准则;而马克思的科学发现则始终认为,对于宗教问题的阐述只能从宗教赖以生存的当时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去探求宗教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和本质。
宗教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和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等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决定于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宗教的教义、仪式、组织、制度和神祗等都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对于宗教现象的解析必须从对当时现实社会和政治经济现象出发。“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2]2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本真目的就是为了“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从而运用批判和揭露的手段去完成对“真理的彼岸世界的消逝”这一重要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宗教批判对道德准则的理解肇始于对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的合法性的质疑。马克思认为,道德观和道德理想作为特定社会条件的产物和反映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人的自由自觉的现实活动作为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体现了手段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因而成为人的终极价值和伦理学的目的,构成了对各种形式的道德目的论的批判,展示了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和道德批判之间的辩证联系。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主线是道德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而道德哲学批判思想往往被政治经济学批判所遮蔽,从而造成人们在思想上将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割裂开来加以理解或者消解了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批判思想。因此,通过对马克思的“类存在物”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以及“自由自觉的活动”进行科学的审视和解读,我们可以深刻领会马克思哲学批判理论中所内含的宗教批判与道德批判的深邃义蕴。
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探讨阐释了人是“类存在物”的思想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意义上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3]56马克思通过对“类存在物”思想的阐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异化劳动则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3]42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作为“类存在物”的人只不过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对象,他是可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类存在物”的思想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危机的价值判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历史化了的类生活的表现形式,类存在物并不体现自在自为的本质。马克思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建立在直接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而不是试图去寻找或制定具有普遍有效的道德准则,马克思的道德原则建基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当中而不是人们的先天的和超验的感觉,把人的价值实现和道德完善作为伦理思考的最高对象,把对价值认同所体现的价值原则作为道德规范的形成与执行的根本依据。
因此,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揭示了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并不是对私有财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简单排除,而是建立在消灭这种力量的异化形式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力量的集聚,并最终达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问题的真正解决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理论中,关于宗教社会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和批判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阐述的:“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以视作马克思对宗教社会作用的总的看法。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对西欧基督教的本质所作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当然属于科学的论断,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启发作用;然而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无论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观念还是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组成部分的各种宗教都已经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比如当代中国社会的基督教就已从上世纪前期受帝国主义控制的侵略工具转变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宗教团体,而中国本土文化所孕育产生的道教在宗教仪式和行为之中也抛弃了以往诸多的封建迷信内容,而致力于道教优秀传统的弘扬与新世纪爱国宗教的建设。因此在今天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批判理论为指导,清醒和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以前的各种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更需要以科学的、历史的眼光来对待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辩证地看待宗教功能的多样性特征,充分利用和发挥宗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4]序因此,我们必须对宗教的社会功能的多样性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理性的考察,概括而论,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宗教的认知功能。人们为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达到趋利避害实现幸福生活的目的,就必然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欲望,随着人类活动的逐步展开,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得以提升,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理性认知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人们的幻想留下了空间,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向人们提供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生活中无法解答的问题具有信仰色彩的答案。因为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功能对于现代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人类理性不能达到的地方仍然能够提供一种“虚幻的”认知工具,从而成为一部分人生活当中的信仰内容。
二是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整合强调社会共同体的目标高于个人目标,群体的共同目标内在要求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以使它们达到一体化的形式。宗教通过神启的方式确立人们共同的信仰,并对之进行合乎理性的解释使信众形成超越世俗的价值理念,构建为大众所认同的价值体系和理想目标,从而形成宗教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在我国某些地区的民族宗教之中表现得比较明显。
三是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控制强调团体对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以达到团体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目标,以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主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其社会控制功能具有类似于道德教化的作用。宗教假借神性和上帝的名义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强调个人行为的善恶和人生苦难之间的因果报应,运用信仰、制度、教规和仪式等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客观上有利于维持社会特定阶段的和谐与稳定。
四是宗教的社会批判功能。宗教主张公平正义、仁爱向善,在一定时期还具有抨击时弊、促进改良和鼓励变革的社会批判功能。宗教通过对世俗社会的批判向人们描绘了理想天国的幸福生活,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时候,往往会成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否定性力量。如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学等都体现了宗教批判的积极功能和作用。
五是宗教的心理慰藉功能。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总会遇到种种的挫折和不幸,并往往会因此而导致对社会其他成员的伤害。因此,社会成员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平衡的心态是社会有机系统平稳运行的主要条件。宗教通过向人们提供必要的精神信念和信仰支撑,以达到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慰藉。[5]102-119
当然,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清醒认识和消解宗教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和负面作用,以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作为时代科学精神的精华内在地要求人们确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哲学和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担当起激发人们对真理的探求和消除人们偏见迷茫的重要责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对真理的求索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形式是现实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赋予生命个体精神寄托的同时,对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凝聚社会情感、构建社会共同价值体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当今现实社会,如何积极引导、利用和发挥宗教功能的多样性特征来促使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呈现在人们面前。
对于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我们必须采取辩证思维方式加以考察。辩证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理解宗教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性特征的基础之上,在肯定宗教适应社会和积极作用于社会的价值功能的同时,还须要科学地审视和把握宗教对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消解作用,充分认识到经典作家所阐述的宗教消亡的历史必然性;既要认识到宗教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文明发生与发展的积极意义,又要认识到宗教思想和理论的神秘成分对社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就是其鲜明的实践观。实践体现了人们和外部世界的客观关系,建立了人和外部世界的现实联系,正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6]279实践是人们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化的现实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实现了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在创造了适合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人化自然的同时实现了人的自身生成。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人们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否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对宗教问题的把握不应当归结为人们抽象的思想活动,而应当通过对宗教产生的土壤——人们的现实生活关系加以提升,实现对宗教问题的理性批判。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7]97宗教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决定于客观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宗教的发展变化和消亡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其理论、方法和原则都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正是由于马克思向我们展示的实践否定性机能,为我们揭开传统宗教体系的神秘面纱,摆脱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束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建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理论支撑。[8]26
回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历史,江泽民同志在上世纪就已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并把党和政府看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重要原则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学习会议中从党和政府的战略发展高度作出了关于宗教问题的新指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全面认识宗教因素在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特殊地位,努力探索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不断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党中央领导关于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科学论断,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新时代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客观认识当代社会宗教问题的正确指南。[9]160
当今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宗教观念也必将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如何应对现实宗教生活中的新问题以及宗教管理工作的新情况,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精神内涵为基础,深刻把握现实社会人们的宗教信仰的内在逻辑和理性追问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宗教现象和宗教观念在当今现实社会存在的逻辑根据和前提。因此对待宗教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维度彻底批判它的虚幻性、欺骗性等负面特征,另一方面也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肯定宗教具有的某些有利于群体稳定的社会功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0]52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否定性原则作为行动指南,以客观和理性的视角来审视、探究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思想,实现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宗教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逐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吕大吉,龚学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当代中国宗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陈麟书,袁亚愚.宗教社会学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陈荣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9]卓新平,唐晓峰.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方立天.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About the Critical Features of Marxist View of Religion
WU Ji-hua
(Party Schoo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Chengdu,610110,China)
From the birth ofMarxist view of religion,Marx had put the criticism of religion to a prerequisite as all other criticism,which shows a clear view of the Marxist critique of religious properties.This critical feature inherently shows an association with the practice and moral criticism of Marxist philosophy,and presents the practical d imension and the moral dimension of Marxist view of religion.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at the theoretical aspect and the practical aspect when we explore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the value of the times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religion from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Marxist view of religion;criticism of religion;moral criticis m;social practice
B91
A
1006-1398(2011)03-0014-06
2011-06-08
吴继华(1953-),男,四川成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与现代政治研究。
【责任编辑 陈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