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生物技术在二氧化碳减排和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1-04-07 11:45王广策
海洋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微藻柴油二氧化碳

李 健, 王广策

(1. 天津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天津 300457; 2.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微藻生物技术在二氧化碳减排和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Microalgae research advances towards CO2reduction and biodiesel production

李 健1, 王广策2

(1. 天津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天津 300457; 2.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应对的首要环境问题, 其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 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是逆转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大规模微藻培养可以在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处理废水、生产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和环境友好型材料, 是具有美好前景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而利用微藻生物技术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生产生物柴油是微藻减排技术领域最受重视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发展, 目前该技术方向已经逐渐进入到产业化研发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年来投入巨资在这方面进行产业化开发研究, 预计很有可能在近期内实现商业化运营。作者对微藻减排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了系统的综述, 并对我国在微藻减排产油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1 微藻生物技术用于减排二氧化碳和生物能源生产

1.1 微藻生物技术

微藻是生长在水里的微小生物, 能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微藻生物技术可以理解为利用微藻培养来生产生物产品的技术。经过近100年的发展, 微藻生物技术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 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分枝之一。微藻生物技术在能源、环境、食品和健康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历来为科学工作者所重视。近四五年来, 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 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 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导致国际粮食价格飙升。在这种背景情况下, 微藻生物技术的研究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也成了风险投资的宠儿, 巨额的研发资金被投入到这一技术领域[1-3]。

1.2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应对的首要环境问题。 近一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非自然变暖。观测表明, 20世纪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 1.0℃, 全球平均海洋温度上升了0.6℃[4]。这种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例如: 农业减产、沙漠化加剧、森林面积缩减和灾害天气频发等[4]。而气候模型预测这种变暖的趋势在这个世纪将继续加剧[3]。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逆转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应对措施。研究表明, 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有关[5]。据观测,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近 300年来上升了36%[5]。虽然有其他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存在, 燃烧矿石燃料带来的二氧化碳大量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4,5]。为了遏止这种气候发展趋势,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力图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1997年, 该公约的缔约方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 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确定了发达国家2008年到2012年的量化温室气体减排指标。该协议已经于2005年生效。2007年, 缔约方在印度尼西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 决定就缔约方在 2012年以后的减排责任展开谈判。2009年, 缔约方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第 15次缔约方大会, 但是遗憾的是该会议并没有达成具体的减排协议。

1.3 微藻生物技术用于减排二氧化碳和生物能源生产

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另外一个巨大挑战是发展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问题。化石燃料, 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是由古生物经过长期的地质年代转化而成的能源物质, 是目前支撑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的最主要能源, 占2006年全球消耗能源中的87.9%, 而这个比例在我国高达 93.8%。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 化石能源的枯竭加速到来了。大部分化石能源将在本世纪被开采殆尽[6]。还有, 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对当今的气候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环境安全。因而, 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二氧化碳就是将本来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微藻大规模培养, 同时生产生物燃料、生物材料或养殖饲料等。和高等植物相比, 微藻利用阳光的效率高, 单位面积产量是高等植物的10倍以上[7]。大规模的微藻培养, 每生产1 t的微藻, 可以消耗二氧化碳约1.5 t。燃油或燃煤电厂每年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大规模微藻培养能够吸收利用这些二氧化碳, 通过光合作用, 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油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 用作燃料、饲料或可降解塑料等的原材料。

微藻生物技术生产的微藻生物质能源有潜力替代传统的生物质能源来满足未来的世界能源需要。大规模的微藻生物质能源生产和传统的生物质能源生产一样, 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以淀粉或生物油脂的形式, 贮存在生物质中, 再通过生物转化或化学转化成生物燃料, 满足交通运输等工业的能源需要。 传统的生物能源生产因为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比较低, 并且和农业生产竞争用地, 没有潜力提供足够的生物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而微藻的太阳能利用效率高, 可以在沙漠和滩涂等没有粮食生产价值的土地上生产, 在能够提供大量生物质能源的同时, 不影响世界粮食的生产[8]。

1.4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同时生产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有望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柴油机、涡轮机和锅炉等的主要供应燃料。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的油脂作为原料经过化工转化而制成的, 最终的能量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太阳能, 和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另外, 生物柴油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总体上来说基本上是零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能源。更可贵的是, 生物柴油可以方便地为柴油机、涡轮机和锅炉等设施提供动力、电力或热能, 而不需要改动柴油机等现有设施, 同时也无需另外更换加油设备、储存设备和特殊技术训练现有的工作人员[9]。由于以上这些优点, 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

微藻生物技术有潜力解决限制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原材料瓶颈问题。生物柴油目前的主要原料来源是棕榈油、菜籽油、麻风树籽油和地沟油等。因为生产这些油脂的陆地植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所以来源受到可耕用土地的限制, 远不能满足未来的生物燃料能源需要。而某些微藻品种作为油料作物, 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比其他作物高数十倍, 有潜力利用少量的土地, 提供足够的生物柴油原料油脂。另外,微藻培养无需占用现有的生产粮食作物的耕地, 可以利用盐碱滩涂和沙漠等非耕地国土资源, 实现充沛的生物柴油原料供给[10]。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二氧化碳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环境、能源和粮食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世界人口持续增加,加上发达国家将大量的粮食转化成能源消费, 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遭到饥饿的威胁[11]。大规模微藻培养在减排二氧化碳和生产相当数量的生物柴油的同时, 作为微藻生物柴油产业的副产品同时能够生产大量的植物蛋白质和糖类。这些蛋白质和糖类可以加工成动物饲料, 减少用于饲料的粮食消耗, 从而大大降低饲料产业对传统农业的依赖, 大幅增加植物源食品和动物源食品的供给, 解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

综上所述, 微藻减排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是具有美好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技术, 具有同时解决世界环境、能源和粮食问题的巨大潜力。

2 微藻生物技术用于二氧化碳减排研究进展

2.1 目前减排二氧化碳的主要手段

目前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手段是调整能源使用结构、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等。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是世界范围内能源的主要供应来源, 化石能源的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80%~90%。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的供应持续增加, 但同时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二氧化碳直接减排工程技术方法尚未建立。为了解决二氧化碳减排和能源需求的矛盾,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用的是政策手段。首先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例如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电池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从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其次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 直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也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维持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努力方向[12]。

目前科技界重点研究发展的和最具前景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手段是二氧化碳富集贮埋的办法。利用工程技术手段, 在不影响化石能源使用和保障世界能源充分供应的情况下,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无疑是科技界人士长期努力工作的愿景之一。虽然有多种工程技术方案可以研究探讨, 但是目前来看最具有可行性的技术解决方案还是二氧化碳富集液化贮埋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将化石燃料电厂或其他二氧化碳排放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经过富集液化之后, 注入到废旧煤矿、油井或海底,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中的排放。这种方法的技术逐渐成熟, 但是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很高[13]。

2.2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二氧化碳的潜在优势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和二氧化碳富集贮埋的方法相比可能更有经济上的优势。大规模的微藻培养, 可以就地直接利用未经富集液化的二氧化碳。和贮埋的方法比, 减少了富集、液化、运输和灌注等环节,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处理费用。同时, 微藻培养的产品可以用于食品、饲料、能源和化工原材料等, 从而再度降低减排的成本。和其他高等植物减排相比, 微藻减排技术单位面积生产效率高, 对世界土地资源的需求小, 不会显著影响世界农业生产。

关于微藻减排技术的潜力和优势, 近些年有具体的研究和报道。一些文章论述了微藻减排方法相对于化学减排二氧化碳的优势。化学方法减排二氧化碳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处理问题[14-15], 这些处理方法的能耗和费用都很高, 只有在有政策补贴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付诸实施[16-17]。一些文章详细研究报告了微藻减排二氧化碳相比于高等植物减排的优势。由于高等植物生长速度远小于微藻, 高等植物减排二氧化碳的潜力有限, 全球的土地资源最多只能减排大约 3%~6%的全球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 而微藻有潜力减排30%~60%的二氧化碳[18]。有几篇文章详细比较了微藻相比于森林、农业作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7,19-20], 这些文章倾向于认为微藻在减排方面有生长速度快的优势。一篇文章从下游处理的角度论述了微藻作为减排生物之于高等生物的优越性, 即微藻积累的代谢产物更加易于转化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生物燃料, 例如生物柴油等[21]。

2.3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的藻种选择

微藻减排技术所可能选用的微藻品种, 是近些年很多具体的研究工作的课题。研究发现某些微藻品种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 CO2、SOx和 NOx等气体[22-24], 这些微藻品种在减排电厂烟道气二氧化碳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还有一些微藻品种可以耐受培养基中较高浓度的碳酸盐, 这些微藻品种不仅因为高浓度的碳酸盐培养基而易于培养, 还有可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减排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方面有优势[25-27]。一些耐高温的微藻品种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注意, 这些微藻可以在高温的地区快速生长或者可以直接减排电厂的高温烟道气二氧化碳,有降低减排费用的潜力[28-29]。

2.4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同时处理废水

微藻减排同时处理生活和工业废水技术, 由于具有多重的环境效益, 一直受到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利用微藻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主要针对污水中无机氮和磷的去除。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某些微藻品种可能实现有效去除城市污水中无机氮磷的目的[30-33]。利用微藻处理农渔和工业废水近些年也多有研究[34-37], 但这些工作并没有深入探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产的微藻生物质的用途。废水培养微藻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生产生物能源, 近些年也有非常多的研究报告。一些文章报道利用工业废水培养微藻生产生物油脂, 并分析了产业化的可能性[38-40],有三篇文章专门报道了利用奶业废水生产生物质能源[41-43], 还有一篇文章专门报道了大规模利用废水培养微藻生产生物能源的室外放大研究[35]。

2.5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同时生产氢气或乙醇

微藻培养直接生产氢气或乙醇, 是近些年微藻减排技术领域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发展方向。微藻, 包括一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可以直接代谢生产氢气或乙醇。氢气和乙醇可以直接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作为燃料使用, 省去了其他种类的微藻生物质能源的下游处理环节。这种生物过程长期来看可能有更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微藻减排产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产氢微藻在缺硫的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研究、微藻基因工程改造硫元素的吸收、利用产氢酶改造其他微生物、微藻基因工程加强产氢酶对O2的耐受性、微藻基因工程增加细胞淀粉含量和微藻基因工程增加光利用率等几个方向上[44-45]。基因工程改造微藻(光合细菌)直接生产乙醇的研究报告并不多, 实验中乙醇的产率也并不高[46-47],但是这也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2.6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同时生产生物柴油

微藻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生产生物柴油是近些年微藻减排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利用微藻培养减排二氧化碳同时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在西方国家早就被长期地探索和研究。1976~1998年,美国能源部支持了一个旨在培养藻类减排二氧化碳同时生产生物燃料的水生生物计划项目(Aquatic Species Program)。 该研究项目的最终研究结论是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在技术上并没有障碍, 但在经济上并不可行[48-49]。该研究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揭示当石油价格超过每桶58美元时, 微藻减排产能技术才会有经济效益。而在1998年项目结束时, 石油价格在每桶20美元以下[49]。近些年, 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 近三四年, 国际原油价格飙升, 近两三年,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基于这些背景原因, 微藻减排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再次引起重视,并逐渐进入到产业化开发阶段[50]。下文对这个技术发展方向有更详细的综述。

总之,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二氧化碳的应用研究近些年取得了扎实的研究进展, 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减排技术和方案之一。其中微藻减排同时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方向为近几年业界大力投资的研究发展方向, 有很大的可能性在近期内实现商业化运营。

3 微藻生物技术减排二氧化碳生产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3.1 微藻减排产油技术需要发展的技术环节

微藻减排产油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在于降低技术诸多工艺环节的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微藻减排产油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 微藻藻种的选育和基因工程改造; (2) 微藻大规模养殖工艺和系统工程设计; (3) 含有二氧化碳的烟道气的获得、输送和释放设施的设计开发; (4) 微藻的富集和收获工艺; (5) 微藻油脂的提取工艺; (6) 微藻残渣的再利用。

3.2 微藻藻种的选育和基因工程改造

理想的用于减排的微藻品种应该具有生长快、含油量高、适应产地生长环境和易于收集和破碎等特点。大多数的微藻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较快, 每几个小时生物量就可以实现成倍增长。其中的某些微藻品种含油量也比较高[51]。微藻的生长速度越快,微藻含油量越高, 建设一定产量生产设施的费用就越低。研究发现, 某些微藻的含油量可以随着微藻生长条件改变产生很大的变化[51-52]。含油量的提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微藻生长速度的下降。应对这种情况, 可以采用分阶段培养的工艺[53]。微藻的大规模室外培养受气候影响很大。比较理想的微藻培养设施应该在日照时间长和冬夏温差小的热带地区建设。这些地区温度都比较高, 需要耐高温的微藻品种。某些微藻品种, 很容易被异养培养, 这能使采用先异养再自养的大规模培养工艺成为可能[54], 在产业化养殖过程中更容易扩种。为了把微藻生物质转化成能源或饲料产品, 需要将培养液中的微藻进行富集、浓缩和破碎。不同的微藻品种, 富集、浓缩和破碎的工艺差别很大, 过程费用差别也很大。产业上最好采用容易富集和破碎的微藻品种。一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微藻品种, 光合作用效率得到提高, 生产速度加快, 含油量提高, 在微藻减排产油技术产业化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5]。

3.3 微藻大规模培养工艺和系统工程设计

大规模微藻培养的设施和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成熟, 基本上能满足微藻减排产油技术产业化的需要。技术成熟的微藻大规模培养设施主要有两大类别。一种是开放式的环形跑道培养池。该种设施由黏土、水泥或塑料膜铺设, 单体占地面积可以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56-57]。该种设施已经广泛用于螺旋藻和小球藻的培养。另外一种是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设施。成熟的工业规模光生物反应器设施基本上都是用透明塑料管道建设, 有温度、pH等硬件监控设施[58]。开放式跑道池设施的优点是建造和维护成本低, 缺点是池中的微藻容易受到外界的生物的入侵。光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防止外来生物的污染, 但是建设和维护费用高昂。理想的大规模微藻培养工艺可以采用两种设施相结合的方式, 既可以降低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 又可以有效防止外来生物的入侵和污染。这种培养方案已经被成功地用于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培养[59-61]。

3.4 二氧化碳废气的获得、输送和释放设施

含有二氧化碳的烟道气的获得、输送和释放工艺仍然有研究改进的必要。为了实现微藻培养减排二氧化碳, 需要将燃煤或燃油电厂的烟道气输送到微藻养殖场地并释放到微藻培养液中。虽然气体输送是化工工程的常见工作, 但将气体高效地释放到培养液里需要特殊的设施和工艺。直接向培养液鼓气的方法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利用超细的金属或塑料扩散棒导入烟道气, 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得到提高[62]。尽可能地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 有助于减低气体输送的费用。

3.5 微藻的富集和收获工艺

必须采用低成本的方法富集和收获大规模养殖的微藻。多种方法可以用于大规模采收微藻。采用碟式离心机的方法, 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培养液,但是能耗太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 不适合低价值的微藻生物柴油产品[63-65]。筛网过滤的方法只适用于少数个体比较大的微藻。可行的方法可能是采用类似于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 加入人工絮凝剂或者利用其他方式, 使微藻自行沉降富集, 然后再离心脱水或者直接进入下一个单元操作。

3.6 微藻中油脂的提取工艺

从微藻中提取油脂环节可能是决定微藻减排产油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最关键步骤。经过沉淀和脱水后的微藻, 含水量会仍然很高。如果需要把生物质完全干燥后再进行油脂提取, 不仅需要增加设施投资,还要增加能源消耗。这种工艺在经济上可能是不可行的[65]。只有在不用将生物质干燥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油脂提取的工艺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不同品种的微藻, 细胞壁的结构不同, 那么粉碎细胞和提取细胞内油脂的工艺也不同。是否易于细胞粉碎和油脂提取应该是选择产油微藻品种的重要标准之一。某些微藻品种, 非常易于粉碎和油脂提取, 例如杜氏盐藻。而某些微藻品种, 非常难于粉碎和进行胞内物质提取, 例如雨生红球藻。雨生红球藻的细胞粉碎需要利用高压均质的方法[60]。由于成本因素, 这种工艺目前还很难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低价值产品。将未经细胞破碎的藻泥直接用于发酵生产乙醇或甲烷等生物燃料也是很有潜力的工艺研发方向。利用玉米等含糖量高的作物大规模发酵生产生物乙醇已经用于生产实践。大规模生产含糖量高的微藻代替玉米生产生物乙醇可能是微藻减排产能技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可能工艺路线之一。

3.7 微藻残渣的再利用

将微藻去除能源物质后的残渣处理成可以作为饲料或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是微藻减排产油技术的必要环节。除去能源物质的微藻残渣大约占总生物量的 50%左右。微藻减排产油技术产业的潜在规模很大, 所以微藻残渣的潜在供应量也很大。这些残渣如果不能完全利用, 就会导致新的环境问题并降低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微藻残渣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经过脱水干燥等简单操作, 可以制成动物饲料的优质原料。从微藻藻种的选育开始就要考虑微藻残渣的再利用。某些微藻品种含有毒素, 不易直接用作饲料[66]。

4 微藻减排产油技术展望和研发建议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近些年投入巨资开发微藻减排二氧化碳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石油价格暴涨和粮食价格飙升,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微藻减排产油技术再次高度重视。在美国, 已经有来自美国政府、石油公司、航空公司和风险资金的数亿美元经费投入到十余家公司进行该项技术的开发。壳牌石油公司于2007年投资2500万美元和夏威夷的HR BioPetroleum Inc.合作成立了Cellana JV公司, 计划在2010年建成一个技术示范工厂。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新能源创业公司Sapphire Energy Inc. 在2008年宣布, 公司在第二轮融资活动中, 获得了 1亿美元以上的风险投资用于微藻减排产油技术研发。美孚石油公司2009年宣布投资6亿美元和美国Synthetic Genomics Inc.公司合作开发微藻减排产油技术。英国政府旗下的碳基金(Carbon Trust)计划投资3000万英镑, 将微藻减排产油技术分成几个技术领域, 向全世界科研机构招标研发该项技术。澳大利亚、德国、以色列、西班牙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政府也出巨资支持该项技术的研究。总之, 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近几年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重视, 技术的研发已经进入到商业化开发阶段。

和西方国家政府和企业投入巨资进行该项技术的系统研发相比, 我国一方面在该领域的研发基础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对微藻减排产油技术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动向还没有足够高度的认识。微藻减排产油技术意义重大, 事关我国的能源、环境和粮食安全,值得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微藻减排产油技术包括微藻藻种选育、大规模培养设施设计、微藻采收、油料提取和微藻残渣再利用等一系列的技术环节,涉及微藻基因工程、微藻生理学、微藻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前沿, 是一个系统的科技研发工程。这一项目的研究发展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而且需要多学科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这是一家科研单位难以做到的。笔者建议我国在技术开发方面采用英国模式, 将技术分割成不同环节, 政府专门拨出资金招标外包研发; 在产业化方面采用美国的模式, 由政府资助具有微藻产业化经验的专业公司, 引进风险资金, 就这个项目组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在合适的场地建设中试基地和示范工厂, 完成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储备。

[1]维宝, 牛世全, 马正学, 等. 微藻生物炼制技术[J].生物加工过程, 2008, 6(005): 1-7.

[2]李岩, 周文广, 张晓东, 等. 微藻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J]. 山东科学, 2010, 23(4): 84-87.

[3]Haag A. Algae bloom again[J]. Nature, 2007,447(7144): 520.

[4]Solomon S.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2007.

[5]Solomon S, Plattner G, Knutti R, et al. Irreversible climate change due to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106(6): 1704.

[6]Birol F. World energy outlook[M]. Paris: paris press,2008.

[7]Chisti Y. Biodiesel from microalgae[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7, 25(3): 294-306.

[8]Chisti Y. Biodiesel from microalgae beats bioethanol[J].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08, 26(3): 126-131.

[9]Knothe G, Van Gerpen J, Krahl J, et al. The Biodiesel Handbook[M]. Champaign, IL: AOCS Press, 2005.

[10]李元广, 谭天伟, 黄英明. 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中的若干科学问题及其分析[J]. 中国基础科学, 2009,11(005): 64-70.

[11]Boddiger D. Boosting biofuel crops could threaten food security[J]. Lancet, 2007, 370(9591): 923-924.

[12]黄耀.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减排措施与对策[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5): 762-771

[13]张炜, 李义连. 二氧化碳储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28(012): 950-953.

[14]Bonenfant D, Mimeault M, Hausler R.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distinct amines important for the absorption of CO2and regener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J]. Ind Eng Chem Res, 2003, 42(14):3179-3184.

[15]Yeh J, Pennline H, Resnik K. Study of CO2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 a packed column[J]. Energy Fuels,2001, 15(2): 274-278.

[16]Lin C, Liu W, Tan C.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by absorption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J]. Ind Eng Chem Res, 2003, 42(11): 2381-2386.

[17]Resnik K, Yeh J, Pennline H. Aqua ammonia process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CO2, SO2and NOx[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4, 4(1): 89-104.

[18]Skj nes K, Lindblad P, Muller J. BioCO2-a Multidisciplinary,biological approach using solar energy to capture CO2While Producing H2and High Value Products[J].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2007, 24(4):405-413.

[19]Borowitzka M.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microalgae:ponds, tanks, and fermenters[J]. Progress in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1999, 35: 313-321.

[20]Li Y, Horsman M, Wu N, et al. Biofuels from microalgae[J].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08, 24(4): 815-820.

[21]Demirbas A. Curr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thermoconversion of Biomass into fuels and chemicals[J].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2004, 26(8): 715-730.

[22]Matsumoto H, Hamasaki A, Sioji N, et al. Influence of CO2, SO2and NO in flue gas on microalgae productivity[J].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Japan, 1997,30(4): 620-624.

[23]Iwasaki I, Hu Q, Kurano N, et al. Effect of extremely high-CO2Stress on energy distribution between Photosystem I and Photosystem II in a High-CO2tolerant green alga, chlorococcum littorale and the intolerant green alga stichococcus bacillaris[J].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B: Biology, 1998, 44(3):184-190.

[24]Murakami M, Ikenouchi M. The Biological CO2fixation and utilization project by rite (2)-screening and breeding of microalgae with high capability in fixing CO2[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1997, 38:S493-S497.

[25]Huertas I, Colman B, Espie G, et al. Active transport of CO2by three species of marine microalgae[J]. Journal of Phycology, 2000, 36(2): 314-320.

[26]Ginzburg B. Liquid fuel (oil) from halophilic algae: a renewable source of non-polluting energy[J]. Renewable Energy, 1993, 3(2-3): 249-252.

[27]Merrett M, Nimer N, Dong L. The utilization of bicarbonate ions by the marine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Droop) Hibberd[J]. Plant, Cell & Environment,1996, 19(4): 478-484.

[28]Sakai N, Sakamoto Y, Kishimoto N, et al. Chlorella strains from hot springs tolerant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O2[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1995, 36(6-9): 693-696.

[29]Spolaore P, Joannis-Cassan C, Duran E, et al.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microalgae[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06, 101(2): 87-96.

[30]Shi J, Podola B, Melkonian M.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wastewater using microalgae immobilized on twin layers: an experimental study[J].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7, 19(5): 417-423.

[31]Zhang E, Wang B, Wang Q, et al. Ammonia-nitrogen and orthophosphate removal by immobilized Scenedesmus sp. isolated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for potential use in tertiary treatment[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 99(9): 3787-3793.

[32]Bhatnagar A, Bhatnagar M, Chinnasamy S, et al.Chlorella minutissima-A promising fuel alga for cultivation in municipal wastewaters[J].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161(1): 523-536.

[33]Ruiz-Marin A, Mendoza-Espinosa L, Stephenson T.Growth and nutrient removal in free and immobilized green algae in batch and semi-continuous cultures treating real wastewate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 101(1): 58-64.

[34]An J, Sim S, Lee J, et al. Hydrocarbon production from secondarily treated piggery wastewater by the green alga Botryococcus braunii[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3, 15(2): 185-191.

[35]Mulbry W, Kondrad S, Buyer J. Treatment of dairy and swine manure effluents using freshwater algae: fatty acid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algal biomass at different manure loading rates[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8, 20(6): 1079-1085.

[36]Ahluwalia S, Goyal D. Microbial and Plant Derived Biomass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Wastewate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7,98(12):2243-2257.

[37]De-Bashan L, Bashan Y. Immobilized microalgae for removing pollutants: review of practical aspects[J].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6): 1611-1627.

[38]Chinnasamy S, Bhatnagar A, Hunt R, et al. Microalgae cultivation in a wastewater dominated by carpet mill effluents for biofuel application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9): 3097-3105.

[39]Kong Q, Li L, Martinez B, et al. Culture of microalgae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in wastewater for biomass feedstock production[J].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160(1): 9-18.

[40]Sawayama S, Minowa T, Dote Y, et al. Growth of the hydrocarbon-rich microalga Botryococcus braunii in secondarily treated sewage[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92, 38(1): 135-138.

[41]Woertz I, Feffer A, Lundquist T, et al. Algae grown on dairy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for simultaneous nutrient removal and lipid production for biofuel feed-stock[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9,135(11): 1115-1122.

[42]Wang L, Li Y, Chen P, et al. Anaerobic digested dairy manure as a nutrient supplement for cultivation of oil-rich green microalgae Chlorella sp[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8): 2623-2628.

[43]Johnson M, Wen Z. Development of an attached microalgal growth system for biofuel production[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85(3): 525-534.

[44]Melis A, Seibert M, Ghirardi M. Hydrogen fuel production by transgenic microalgae[J]. Transgenic Microalgae as Green Cell Factories, 2007: 110-121.

[45]Hankamer B, Lehr F, Rupprecht J, et al. Photosynthetic biomass and H2production by green algae: from bioengineering to bioreactor scale-up[J].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07, 131(1): 10-21.

[46]Deng M, Coleman J. Ethanol synthesis by genetic engineering in cyanobacteria[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9, 65(2): 523.

[47]Dexter J, Fu P.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cyanobacteria for ethanol production[J].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9, 2(8): 857-864.

[48]Schenk P, Thomas-Hall S, Stephens E, et al. Second generation biofuels: high-efficiency microalga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J]. Bioenergy Research, 2008,1(1): 20-43.

[49]Sheehan J, Dunahay T, Benemann J, et al. A look back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Aquatic Species Program: biodiesel from algae. [R]. Golden, CO: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NREL TP-580-24190 1998.

[50]韩笑天, 郑立, 孙珊等. 海洋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J]. 海洋科学, 2008, 32(008): 76-81.

[51]Benemann J. Biofixation of CO2and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with microalgae technology roadmap[J]. Final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2003.

[52]孙珊, 郑立, 韩笑天, 等. 微藻油脂含量和组分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 海洋科学, 2009(12): 122-128.

[53]Eriksen N. The Technology of microalgal culturing[J].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8, 30(9): 1525-1536.

[54]Qiao H, Wang G, Zhang X.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lorella sorokiniana Gxnn01 (Chlorophyta)with the properties of heterotrophic and microaerobic growth1[J]. Journal of Phycology, 2009, 45(5):1153-1162.

[55]Rosenberg J, Oyler G, Wilkinson L, et al. A green light for engineered algae: redirecting metabolism to fuel a biotechnology revolution[J].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008, 19(5): 430-436.

[56]Becker E. Microalgae: Biotechnology and Microbiology[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 1994.

[57]Benemann J, Tillett D, Weissman J. Microalgae Biotechnology[J].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1987, 5(2):47-53.

[58]Pulz O, Gross W. Valuable products from biotechnology of microalgae[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4, 65(6): 635-648.

[59]Huntley M, Redalje D. CO2Mitigation and renewable oil from photosynthetic microbes: a new appraisal[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7, 12(4): 573-608.

[60]Olaizola M.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microalgal biotechnology: from the test tube to the marketplace[J].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2003, 20(4-6): 459-466.

[61]F¢bregas J, Otero A, Maseda A, et al. Two-stage cultur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staxanthin from Haematococcus pluvialis[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1,89(1): 65-71.

[62]Weissman J, Goebel R. Design and analysis of microalgal open pond systems for the purpose of producing fuels[R]. Golden, CO: Solar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DE-AC02-83CH10093, 1987.

[63]Lee A, Lewis D, Ashman P. Microbial flocculation, a potentially low-cost harvesting technique for marine microalgae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9, 21(5): 559-567.

[64]Danquah M, Gladman B, Moheimani N, et al. Microalg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subsequent influence on dewatering efficiency[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9, 151(1-3): 73-78.

[65]Molina Grima E, Belarbi E, Acien Fernandez F, et al.Recovery of microalgal biomass and metabolites:process options and economics[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3, 20(7-8): 491-515.

[66]Llewellyn L, Negri A, Robertson A. 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in tropical oceans[J]. Toxin Reviews, 2006,25(2): 159-196.

Q945

A

1000-3096(2011)07-0122-08

2010-11-23;

2011-02-05

李健(1972-), 男, 吉林长春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微藻生物技术研究, 电话: 022-60601305, E-mail: jianlijianli@hotmail.com;王广策, 通信作者, 研究员, 电话: 0532-82898574, E-mail: guangcewang@sohu.com

梁德海)

猜你喜欢
微藻柴油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代食品运动中微藻的科研与生产
“抓捕”二氧化碳
用履带收割机送柴油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絮凝法采收生物燃料微藻的研究进展
基于PLC控制柴油发电机组3D 模型
柴油发电机负荷计算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微藻对低温响应的Ca2+信号传导途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