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的若干论争

2011-04-07 08:38张乾坤
关键词:论争文论观点

张乾坤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

新时期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的若干论争

张乾坤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

新时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学术论争。其中三个最重要、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论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问题的论争。在当前,汲取论争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休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

新时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深入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过程中,在诸多问题上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形成了许多共识。但不容回避的是,在有些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学术界仍存在较大分歧,曾引发了一系列持久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论争。当前,批判性地回顾和反思这一系列论争,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体系的伟大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学哲学基础的论争

哲学的基础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最重要、最基本也最敏感的理论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就已经把它作为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来了。到新时期,郑涌先生又重提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先后进行了两次集中而热烈的论争,直到今天依然热度不减当年。这足以说明该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应该说,这一讨论确实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推动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但从讨论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仍分歧极大,几乎到了各说各话、人言人殊的地步。学术界提出的一大批观点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认识论,认识论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人类学,实践论,实践存在论,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物质、种群、权利和精神四种生产,不平衡理论,等等。这些观点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叠合,但更多地表现为各执一端、针锋相对。

笔者认为,自从德里达解构了哲学文本,认为哲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一样也具有修辞性,以及沃尔夫施冈·韦尔施揭示了哲学的审美特征之后,哲学文本的修辞性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当然也不例外,但绝不能据此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指意功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的认识上完全可以有不同看法,但绝不可以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任意曲解乃至悖离其基本精神。在哲学基础问题的论争中,一些观点非常值得商榷。

有些论者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归结为某一抽象范畴或本体,如脱离现实的人的物质范畴、抽象的实践范畴、物质本体和实践本体等。这些观点虽然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概念范畴的外衣,但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曲解,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众所周知,作为现代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不同于以前的所有旧哲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根本出发点不是从某一抽象的观念范畴出发,不是预先设置一个哲学本体,而是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根据人的社会存在来解释人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因此,所谓的物质范畴、实践范畴、物质本体和实践本体之类的抽象概念根本不可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更是无稽之谈。

笔者不赞成一些学者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具体情境过度和随意阐释的做法,尤其不赞成将马克思在某一时期的哲学文本作为依据,以偏概全,人为地过分强调或者放大某些观点而将其他观点弃之不顾的做法。诚然,用当代其他比较流行的哲学思想阐释或解读马克思主义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硬把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舶过来,偷梁换柱地置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而奉为圭臬就值得质疑了。如近年来,国内有些人深受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归结为形形色色的存在论。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蕴涵着丰富的人学思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隐含着存在论维度,但如果仅仅依据《巴黎手稿》的相关论述就轻率地将存在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进而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全存在化,在理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失误。

在目前情况下,首先要不断重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性。这样,一方面,学术界在承认和坚持这一大的前提之下,各种具体观点可以彼此争鸣、交锋与碰撞。另一方面,不断重申二者的统一性,可以在众声喧哗之中不断地排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干扰,明辨是非,减少各种误区。其次是需要重新回到马恩经典著作本身,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以讹传讹现象,避免单纯为了研究而研究或是研究的研究的奇怪现象。当然,回归原典,不是回到马恩经典著作的某些个别论点,更不是寻章摘句地将某一论点或某句话拿出来加以放大,而是将马恩经典著作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通盘考虑、纵览全局。只有不断地回归原典,立足原典,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髓,才能有助于解决问题。

二、文论体系的论争

1980年刘梦溪先生撰文认为,马恩列斯毛并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文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的文艺观点只是散见于其著作中,且只是顺便提及,在某种意义上是“断简残篇”,今后应将建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作为现实目标。[1]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由此引发了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问题的集中论争。

实际上,国内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问题展开的论争有着明显的国际背景。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论争在我国文论界的回响与延续。在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否存在的问题,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并先后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否存在以及有无体系两个阶段。早在19世纪末哲学界就流行着一个普遍的看法,即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哲学内容。持这种看法的除了攻击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理论家之外,甚至还包括梅林等人。既然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前,很多人都否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存在。很多研究者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创始人不是马、恩,而是普列汉诺夫。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自从利夫希茨等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美学和艺术的言论进行了精心搜集和系统整理之后,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是否存在的争论就大致结束了。但随之又衍生了一个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的?或者说它有一个体系吗?据有关资料,卢卡契在《审美特性》前言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美学有无体系问题:“如果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加以搜集和系统的排列就可以产生一部美学,或者至少是构成美学的一个完整骨骼,只要加入连贯的说明性文字就能产生出一部马克思主义美学,那就完全是无稽之谈了。”所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既存在又不存在”。[2]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美学论文集引言》一文中他又说,不能否认马恩在文艺问题的论述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3]由此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卢卡契的看法前后并不一致。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开篇明确提出,他批判正统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念的目的,就是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讨作出贡献。这句话某种程度上隐含着否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系统性。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手头的任务比系统阐述美学原理更为重要。他们关于艺术和文学的评论是分散的和片段的,只是稍稍提及,而不是充分的论述。”[4]由此看来,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有无问题上,西方学者意见也不统一。像卢卡契这样有普遍影响的人物在此问题上的看法也前后矛盾。

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问题的探讨与争鸣中,应尽量避免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倾向,不要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一些表面的东西,也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做偶像来崇拜,而要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研究,切忌夹杂太多的政治情绪,更不应该将纯学术问题往政治问题上靠。倘若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混为一谈,不仅不能弄清问题的实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不利于学术问题探讨的本身,扼杀学术民主。

在实际论争中,许多文章充斥着大量的对子,缺少辩证的维度,且在思想深度上有简单化之嫌。在一些关键性概念的理解上,论者们也存在着偏差。例如如何理解“体系”,如何理解“完整”等。有些文章要么明显曲解对方的原意,要么没有找准问题的关键。论争文章尽管发表了很多,真正有分量的却寥寥无几。

不可否认,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问题上达成了一些共识,取得了一批成果,但遗憾的是,该论争并没有往纵深方向发展便草草收场了,许多理论问题未得到应有的充分讨论,特别是在论争达成初步共识的条件下,如何在当前语境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问题尚缺乏深入探讨。虽然有不少研究文章乃至专著提出了很多意见和想法,偶尔也不乏真知灼见,但关键是这些所谓的成果大多侃侃而谈,失之空洞或宽泛,甚至有些成果仍停留在浪漫的理论幻想层面上,很少有相应的实际行动。而在这个裹足不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做了很多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当前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作出的一些有益探索应值得我们注意。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的论争

进入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问题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一直有较大分歧,其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或反马克思主义的;与之针锋相对的第二种观点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种观点认为,不能笼统地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应当就不同派别、不同代表人物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很明显,前两种观点是一刀切,有极端化的倾向,存在着较大的偏颇,很难让人苟同。第三种观点相对而言显得辨证得多,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我们在进行具体分析时,参照的理论标准无疑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但如何准确地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这恐怕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另外,具体观点具体分析,也容易把原本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研究对象人为地割裂开来,也许第三种观点在分析个别的具体问题上能行得通,但是它很难使我们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的整体性认识。因此,以上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的三种主要观点都在不同层面上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很难让人完全信服。

学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当时的论争存在着一种有悖常理的学术现象。一般来说,与一个事物具体多样的属性相比较,该事物的性质具有更多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因而也就具有更多的形而上性质。倘若在研究过程中要准确地判断其性质,只有在具体而充分地认识其属性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也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最让人信服的。相反,如果我们在没有充分掌握一个事物诸多属性的基础上就迫不及待地判断其性质,就是极其草率的,也是十分主观的。这种做法得出的结论是武断的,也是缺乏说服力的。这似乎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的论争中,有些学者不但没有自觉地遵循这个常识,反而自觉或不自觉违背了它。我们知道,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初步介绍和述评阶段之后,80年代后期到末期进入了热烈讨论和争议阶段。那时国内学术界虽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从学术研究史来看,这种认识应该还是粗略的、初步的。这集中表现在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流派的重要著作大多尚未被翻译,对主要代表人物、流派和思潮的美学思想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除了冯宪光的研究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1988年)和陆梅林选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选》(1988年)等标志性成果之外,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几乎寥寥。针对这种研究严重滞后的局面,当时就有学者敏锐地指出:“国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且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5]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1987至1988年,也就是在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方兴未艾之时,国内学界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问题展开了热烈而集中的争论,仅发表的论文就达百余篇。这绝对不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现象。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时国内学术界的论争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先验假定基础之上的,即首先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和流派、不同的代表人物乃至单个人物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从其产生的历史语境中整体剥离出来,然后把这个极其复杂的事物统统简单地化约成一个客体对象,假定该客体对象拥有一个共同的永恒的性质。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假定是错误的。它不仅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化,遮蔽了大量的事实,而且其简单化约的思维方式也有悖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在这种假定基础上的论争实际上是脱离实际的抽象论争,也不可避免的是低水平的论争,它只会带来无聊的喧嚣与情绪化的争吵,而对解决真正的学术问题似乎没有多大帮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性质问题不可以研究,而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产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语境,充分意识到该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摈弃抽象化与简单化的做法,而且我们的研究也应该在掌握第一手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某种先验的假定出发。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得出比较公允的结论。当前,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紧迫任务不是形而上的性质问题,而是能否切实有效地利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资源解决我国当前文艺实践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我们的研究应从当代的实际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扎扎实实地、认认真真地翻译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流派的美学思想,大胆地消化吸收其中的优秀理论资源,并在当下的文艺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它。

[1]刘梦溪.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J].文学评论,1980(1):12-17.

[2][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卢卡契文学论文集(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73.

[4][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5.

[5]王杰.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争鸣及其评价[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21-28.

Debates on Marxism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since New Period

ZHANG Qian-ku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Domestic scholars have launched a series of academic debates on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of the Marxism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since new period.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the most three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academic debates,namely on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Marxism aesthetics,on the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system and on the nature of the western Marxism aesthetics.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bsorbing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versy has strongl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ng Chinese Marxism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Marxism;aesthetics;Marxism aesthetics

I0-02

A

1672-3910(2011)05-0025-04

2011-04-10

张乾坤(1980-),男,湖北蕲春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论争文论观点
《论风格》文本系谱与论争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观点
中学新诗教材的一场论争及其意义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从文论医评《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