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碳”从专家走向公众

2011-04-04 06:22华东师大二附中201203陈胜庆
地理教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低碳教材教育

华东师大二附中(201203) 陈胜庆

让“低碳”从专家走向公众

华东师大二附中(201203) 陈胜庆

在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低碳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里竞争与合作的焦点,并且也将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21世纪被称为低碳时代,随之而来的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金融等等一系列的新概念与新名词不断涌现,低碳,已经从专家术语逐渐成为社会公众的话题。同时,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运输、能源开发与利用、金融贸易等领域都出现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不少国家的城市与农村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消费方式也都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在2009年11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向世界做出庄严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50%。这表明中国虽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国际事务特别是关系到全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要走低碳发展的道路,除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和产业发展的转型以外,更重要的还必须通过教育,让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了解我国设定的低碳目标、实践的途径和需要转变的生活方式。低碳发展需要公众的理解和参与。

为此,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携手合作,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组织的支持协助下,邀请上海市一批中学优秀教师共同开发了国内第一套适合中小学开展低碳主题特色教育的《中小学低碳教育读本》。该丛书分为小学版《低碳乐园》、初中版《低碳生活》和高中版《低碳未来》三册。目前本套丛书的初中版、高中版两册于2011年8月17日“上海书展”开幕式当天举行了全国首发仪式,小学版将在年底推出。新书首发仪式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主办了“面向未来的低碳教育”——低碳之道环保沙龙,邀请低碳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教育专家、中学校长和资深教师一同就“为什么要开展低碳教育”和“如何开展低碳教育”展开了精彩对话。活动同期成立了“上海低碳教育推进专家委员会”,为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试点开展低碳教育揭开了序幕。

一、为什么需要低碳教育

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已经提出了要加强教育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在未来一、二十年中,现在的中小学生将成为实现我国减排承诺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应该让他们比较完整地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面临的共同危机,了解作为一个地球公民应如何承担低碳发展的责任,引导他们着眼未来,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向生态文明。

在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中,如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政治等课程标准都已经渗透了环境教育,特别是地理学科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人和环境的关系,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世界和中国特别是家乡的重大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途径,并且还要求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性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那么,在中小学已经具有开展环境教育的课程条件下,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提出低碳教育呢?这是因为近几年来,低碳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拓展与深化,特别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个最大的生存危机,大多数科学家和政治家都把视线集中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个焦点上。也正是因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越来越严重,导致全球气温升高,随之引发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频发、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灾害、饥荒与疾病也威胁着人类。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严重,也警告了人们还秉承着工业革命以来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由此也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钥匙,低碳发展是人类寻求健康安全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我们过去的环境教育中,比较多是认识环境问题是怎么造成的,而低碳教育更多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低碳,不仅是政府的决策,也不仅是专家的观点,更多的是公众的行动。在中小学的环境教育中,把低碳补充为一项新的教育内容,要求的是把理念与行为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能让每一位中小学生都能为低碳做出自己的努力的时候,我们国家减排承诺必然会实现,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也将不复存在。所以,低碳是面向未来的公民素质教育,它也体现出环境教育与时俱进的态度。

二、低碳教育需要怎样的教材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中小学教材的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中小学生对于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已经有所感知,已经有所了解,他们缺乏的不是知识体系,而是面向未来的社会责任和自觉行为。所以,低碳教材不完全是传播相关知识的载体,也决不是学生应对考试的内容依据。教材承载的人类文明,不仅要汇编过去的成果,也应该有明天的追求: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当我们把教材定位在“面向未来的公民教育”时,就需要适应当今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低碳教材通过多种活动和课题的设计,以课程的形态架设起沟通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引导学生不仅在学校中,而且还要在家庭和社会中共同参与低碳行动。

初中版的《低碳生活》中共有四个专题:(一)气候变化;(二)低碳家庭;(三)低碳校园;(四)低碳社会。教材以初中起始年级学生为对象,从生活情景出发。例如:爸妈说以前冬夏的故事,搬进新家的喜悦与烦恼,上学过程中的碳排放,全家一起来低碳等等,容易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到低碳的主题中去。

教材还设计小栏目,便于学生开展校内校外的活动。如“算算你的碳排放”通过碳计算器计算碳排放量,用数据来反思自身的生活行为方式,在逐步培养低碳节能的理念的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数据、进行简单统计分析的能力;“小实践”以简单可行的社会调查、资料整理的形式,培养学生调查分析和实验论证的意识;“主题活动”以参与体验的形式,发动家庭成员、全班同学、社区居委共同开展低碳生活的理念推广活动,以个人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

高中版《低碳未来》中有五个主题:(一)低碳缘起;(二)低碳城市;(三)清洁能源;(四)绿色建筑;(五)智能交通。

就高中教材来说,在以事实和案例作为主要内容的同时,比较注意引入一些低碳领域内的新理念和新概念。例如,教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小辞典”中解释了“碳循环”“碳交易”“碳税”“碳源”“碳汇”“碳捕捉”“碳库”等等概念。

同时还通过“热点争议”栏目,引导学生对某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和讨论。教材不仅提供主流观点,同时也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反方意见。在正反双方观点碰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辩题有:“地球真的在变暖吗?”“怎样的城市是真正的低碳城市?”“太阳能发电真的很低碳吗?”“绿色建筑一定是高科技的吗?”等等。

高中教材还注意拓宽国际视野,通过“前沿行动”“未来畅想”把国内外的低碳城市、绿色建筑、氢能汽车、清洁能源等予以介绍,同时还介绍了我国5省8市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在上海世博会中展示的前沿低碳项目也引入教材。

作为高中生的课余校外的实践活动和研究性课题,在教材中也有所设计和安排。由于低碳是一个新的环保课题,既有新的理论,又有新的实践,所以在两册已经出版的教材中可以看到这些新内容的呈现。

三、如何实践低碳教育

如何在中小学中实施低碳教育呢?在“面向未来的低碳教育”——低碳之道环保沙龙中,上海低碳教育推进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表达了各自有重要价值的见解。

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教授认为:我们一直讲到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很容易想到这个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因为政府对我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规划布局等,起了更多的主导作用;同时,企业是生产力,它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能够用低碳的手段来改造它的生产体系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问题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个公民,我们整个老百姓的阶层,对社会发展要有最基本的认识。所以,低碳教育实际上是公民教育,是一个公民责任的教育。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我们任何一个今天学校里面的孩子,将来必然要走向社会。他也许会成为政府官员,也许会成为一个企业家,或者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但是每一个人,他对社会发展的观念,对经济发展的观念,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对孩子的低碳教育是影响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的问题;第二,孩子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做未来公民的过程,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教育,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学会怎么去思考问题,怎么去关注世界,怎么去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低碳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们中小学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认为:低碳教育需要中小学生动手实践,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课本桌椅做起,从教室的窗户做起,从我们的校园做起。如果把低碳教育变成学生创意教育的一部分,让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个细节思考低碳创意,变成学生自己的行动,这既能解决了创新问题,也解决了绿色教育问题,是面向未来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张恩迪教授认为:在过去的环保宣传工作中,我们常用的词叫“小手牵大手”,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小手牵大手”是大人把责任给放掉了;低碳教育首先应该是“大手牵小手”,然后“小手”再反过来“牵大手”,这样的互动才能使得我们低碳教育做得更好。低碳教育不一定是专门开设低碳课程,也可以提倡在数学课、语文课、政治课、英语课,还包括音美体育等课程中渗透低碳教育,让低碳的理念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每一堂课,那我们强调的低碳校园和低碳社会才能达到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比如浦东有很多环保企业和项目,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获得体验。

来自中学的校长和教师们认为:低碳教育内容综合性较强,所以并不能依托于某一基础学科,也不能受传统课堂教学形态的限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组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一小时”“世界人口日”等时机开展低碳环保活动。教师可以参考低碳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等栏目设计自主性、研究性活动,特别注重“角色扮演”的形式,如模拟联合国气候大会、模拟低碳社区规划等活动,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开展有创意的活动。同时,大家一致认为低碳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特别是家庭教育的配合非常重要,让家长一起参与低碳生活实践,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

在沙龙活动中,一些学校表示特别欢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减客网等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为学校设计的形式多样、注重互动的各种环保低碳活动,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学校的低碳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上海低碳教育推进专家委员会将承担低碳理念解读、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设计、课程教材开发与解读等系列工作,有效支持低碳教育在中小学中开展。

《中小学低碳教育读本》是编写组在学习与探索中写成的,期间得到许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的指点帮助,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和上海科技出版社毛文涛博士亲自担纲主编,对教材编写做了许多指导。华东师大二附中陈胜庆和上海科技出版社苏德明任执行主编,参与编写的都是上海的优秀中学教师。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和编写者水平有限,存在许多不足和错误,有待今后不断改进。目前,本套教材已经在第一批试点学校中陆续开展特色课程和专题教育的试用,期待着身处我国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的五省八市(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的教育人士,以及致力于建设环境教育特色的学校共同关注“面向未来的低碳教育”!

(《中小学低碳教育读本》联系方式:上海钦州南路71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邮编200235,郑初放13701683097,王韩欢13916994433,Email:962838968@qq.com)

猜你喜欢
低碳教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