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东北财经大学 杂志社,辽宁 大连 116025)
教育部启动和实施的“名栏工程”已将近7年,东北财经大学作为地方院校的一面旗帜,其《财经问题研究》“理论研究”栏目跻身于其中。
“理论研究”栏目设置经过专家、学者充分论证,在时间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在稿源上突出学术质量,研究内容不断深入,自成体系,引领了学报界理论研究的前沿;研究方法更接近于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视角扩展到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回顾和总结名栏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名栏做得更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问题做进一步的反思。
比较而言,“理论研究”栏目是《财经问题研究》最能体现办刊思想、学术质量最高、最为稳定、最具特色的栏目;同时,“理论研究”栏目也是作者和读者关注最多、对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影响最大的一个栏目。
“理论研究”栏目的设立源于强大的作者群支撑。《财经问题研究》创刊30多年来,注重作者群的培养壮大。一方面,在不断加强与原有作者群联系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新的作者群,使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和专家成为稳定的作者群,有力地支撑了“理论研究”栏目在国内财经类杂志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理论研究”栏目1/3的稿件是内稿,她能够发展壮大到今天,也离不开校内强大的专家群的支持。东北财经大学具有产业经济学、会计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多个省级重点学科,各重点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校内专家学者也源源不断地为其撰写高质量的稿件。
“理论研究”栏目的设立也源于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支撑。《财经问题研究》自1979年创刊以来,始终由校长担任主编,不但从经费上予以全方位保证,而且人员配备更是本着“高、精、尖”原则。本刊现有正式员工8人,4个具有博士学位,编辑部主任是博士生导师。
“理论研究”栏目是《财经问题研究》的重点栏目。编辑在用稿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突出重点栏目在整个学报的地位,突出重点栏目对于体现办刊思想、引导读者阅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栏目既关注传统的研究课题成果,也关注有特色和开拓性的选题。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社会的主题背景下,杂志社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主动策划选题,发表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背景和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论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得到了国内知名转载刊物的首肯。
在“理论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工程之后,为进一步办好名栏,使“理论研究”成为国内财经理论研究的风向标,并以名栏建设为契机,推进《财经问题研究》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的进一步提升,《财经问题研究》从2007年第1期开始实施特约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为其撰稿的工作,基本原则是保证每期“理论研究”栏目有1篇名家稿。2007年以来,《财经问题研究》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著名经济学家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发出约稿邀请,并将名家稿放在每期首篇刊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研究员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几个问题》、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的《财政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挑战与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国学和何帆合作的《全球生产网络的性质》和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资深教授王询的《评审的经济学分析》等多篇论文不但被《新华文摘》转载,同时还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关汶川地震的四篇文章得到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高度评价。
国内名家约稿的刊发,提高了相关问题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深度,在极大提高刊物学术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本刊的知名度,并为学者和读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众多学者来电来函询问名家约稿的相关资料,大大提高了《财经问题研究》刊物的社会效益。名家约稿制度和教育部名栏建设的推进,使“理论研究”栏目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财经学报中学术研究影响度最高的刊物,引领着国内财经问题研究的前沿水平。
作为学报的主体编辑在创办名栏过程中就要勇于做名编辑。在编辑活动整个过程[1]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编辑的辛勤劳动,也体现着他们的智慧和编者的学术水平,名编辑最基本的体现就是编辑的学术水平。学报的个性和特色在表面上表现为所刊发文章的个性和特色,而其实质则是编辑个性理念追求的物化,没有个性的编辑就没有特色的学报,没有高素质高学术水平的编辑,就不会有名栏的出现。一个有影响的学报必定聚集了一批具有高素质高学术水平的学者型编辑,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有着坚实的学术功底,有着忘我的工作精神,有着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并具有创办名栏的强烈愿望和目标。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学报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善于捕捉当前的学术热点和焦点,更重要的是还有超越自我的信心。学报办刊竞争优势是各种办刊资源整合的结果,但都是以编辑为主体的整合;学报竞争是多种办刊资源综合力的竞争,但最根本的还是编辑素质的竞争。编辑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既善于发现社会的文化需求;设计、策划选题;整合优秀作品,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整体效应等,她贯穿于编辑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和加工整理等各个环节之中[1]。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平凡的人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调动编辑部每个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个优秀的编辑队伍,塑造学报编辑的竞争优势,动员和组织编辑创办名栏、创办名刊。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定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制度是一系列被指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就等于没有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既不能调动编辑工作的积极性,也不能约束编辑的不良行为。首先,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编辑部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高效的和运行良性的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把编辑工作做好。其次,实行严格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除了专业性极强的学报以外,由于受办综合性大学的影响,大多数学报也多为综合性的理论刊物,学者化的编辑也不可能保证在所有研究领域和所有学科都是专家,并且随着学术的深入和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每一名编辑接触的稿件所涉足的领域不断拓宽,编辑学术的局限性不断体现出来,因此,要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做到内稿外审,外稿内审,匿名专家把住学术这一关。严格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可以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对编辑部及编辑的权力起到制衡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学报是高校自己主办的非营利性的事业性质的主体,其正常运营需要高校提供的资金作后盾,学校只有充分保障人力、物力和财力,编者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钻研学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学报才能正常运转并不断发展壮大,名栏创办才有可能。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是高校学报永恒的理念和追求。编辑的学术意识体现在编辑在用稿过程中要坚持学术质量,千方百计地保持刊物本身的学术性质上。编辑要有意识地引导作者选择那些针对性强和与最新研究前沿有关的课题,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稿件的质量,也可以使稿件的学术内容相对稳定并在稳定中逐步提升,从而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一个优秀的编辑必须把握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经常参加各种学术理论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及早获得有关学科研究的最新信息,而且有义务将这些最新信息和学术动态体现在选题策划中,最后提供到精神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和制造者的作者手中。编辑还要不断地进行搜集并及时掌握有关学科的学术信息。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有哪些领域已经开拓了,有哪些领域还没有开拓;当前学术研究的焦点和争鸣的热点是什么;有关学科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有哪些,还有什么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了解这些学术信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鉴别和判断精神产品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在浩如烟海的稿件中,能够选择出那些处于学术领先地位和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的优秀作品,并得到及时的加工、整理和发表。
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学科优势。一是本校所设置的某些重点学科,它是经过学校多年的培养和实践考验,集中了本校较强的教学科研师资力量,在教学科研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并得到社会和管理层的充分重视和认可。二是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地域环境,或者是老工业基地所在地,或者是民族历史的发祥地,总之,它是形成地方特色的基本条件。在期刊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刊物要生存、要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寻找自身的特色,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它归地方管理,与教育部属院校在师资力量和经费上就存在着天然的差别,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培养地方特色,一定要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利用本校的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创办特色栏目,并使特色栏目成为知名栏目。比如,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的“孔子学研究”栏目就是利用本校所处学科优势和孟子之乡的地域优势;延边大学《东疆学刊》的“东北亚论坛”依托处于东北亚的特殊地缘和学校的重点学科优势,办成了教育部名栏。因此,虽然地方高校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等问题,但若能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还是可以在狭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对此,一些高校同仁用生态位原理来说明这个问题[3-4]。所以,地方高校在创办名栏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认识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地域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优势,变这些优势为栏目优势,并使这些学术资源优势转化为本校学报栏目的竞争优势。很显然,这种学术资源是最廉价和稳定的并具有自身的特色,这应该是每个高校创办名栏首先考虑的事情,应该作为学报创办名栏的基础和立足点。
[1]董兴佩,黄仕军.编辑的主体性: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创办的关键性因素[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2]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1994.225-226.
[3]赵文金.“生态位现象”与期刊的定位策略[J].科技与出版,2002,(6).
[4]蔡红燕.“生态位现象”与地方高校学报栏目的策划及优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