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风格与意识形态:拉丁美洲作品英译》评介

2011-04-03 08:40王金波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拉丁美洲译者译文

王金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1. 内容简介

本书除了绪论和结论,共分八章。在绪论部分,作者介绍了本书研究的重点和问题。作者强调,本书探讨20世纪拉丁美洲作品英译的风格(标志性的语言选择)和声音(抽象的叙事视角),主要问题包括:(1)风格的显著特征是什么?(2)翻译风格与译语环境有何关系?(3)本书的分析模式对翻译理论中的重大问题(如翻译语言的普遍性、不同译者笔下作者声音的变化、政治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有何洞见?

第一章题为“话语存在、声音与翻译中的风格”(Discursive Presence,Voice and Style in Translation)。作者探讨了风格、声音和视角等理论问题,指出单语风格研究和翻译风格研究的关键差异在于译者的存在。在叙事学中,声音指作者的叙事视角。作者的声音在原文中时刻存在,译者的声音在译文中同样如此。作者借用了两个重要概念:“隐含译者”(implied translator)(Schiavi 1996)和译者的“话语存在”(discursive presence)(Hermans 1996)。前者指影响译文最终形态的翻译过程的其他参与者,包括出版商、文字编辑、编辑等,后者指译者通过序言、注释等辅助文本(paratexts)或微观层次的语言风格的改变所体现的声音。作者强调,译文并非原文的简单再现,而是译者重组原作者词语的结果,带有译者的个人方言(idiolect)或偏爱的翻译策略的痕迹。文本是作者或译者话语存在的唯一直接可见的部分,只有研究文本的语言才能真正辨别作者或译者的风格,揭示其中存在的声音。

第二章题为“拉丁美洲作品翻译的意识形态宏观语境”(Ideological Macro-Context in the Translation of Latin America)。作者探讨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聚焦影响拉丁美洲作品翻译的社会文化因素。作者认为,考察翻译的宏观文化语境才能有助于分析微观层次的翻译中的词汇语法选择。翻译的宏观文化语境包括影响翻译过程的所有历史、社会、文化、文学和教育因素,在分析翻译风格时译者个人的教育和培训经历以及对他者身份的意识形态构建也不容忽视。作者指出,整个20世纪拉丁美洲作品的英译就是意识形态斗争和跨文化碰撞的基础,常与拉丁美洲的政治动荡纠缠在一起。1959年,古巴革命爆发,随后一批尝试新奇、实验风格的作家异军突起,成就非凡,人称文学“爆炸”(Boom),拉丁美洲的政治和文学备受世人瞩目,翻译的意识形态语境随之不断加强。文学爆炸期间的作家因得益于系统的制度化赞助(institutional patronage)(Lefevere 1992)而在国际文坛取得巨大成功。文学爆炸之后拉丁美洲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作家横跨拉丁文化和英语文化,在作品中使用掺杂了两种语言的杂合文字,翻译的宏观语境随之变化。

第三章题为“1960年之前的经典译者:哈丽雅特·德奥尼斯”(The Classic Translator Pre-1960:Harriet de Onís)。作者介绍了拉丁美洲文学英译的伟大先驱德奥尼斯的简要生平,选择部分代表性译作剖析了译者的风格。德奥尼斯在翻译时常常借助于译者序、跋和文化专项术语表等辅助文本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影响原文在译语文化中的接受。在翻译过程中,出版社的编辑有时以删节或重写的方式对德奥尼斯的译文横加干涉,以便满足假定的译语读者的期待。就翻译风格而言,德奥尼斯在处理古巴著名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Alejo Carpentier)的两部代表作时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词汇,多用动态动词、复合前置修饰语和诗歌修辞手段,译文简洁、正式而优美。译者倾向于保留叙事者的空间视角,有时改变叙事者的时间视角,在意识形态层面则常常增加某些评价性的词语,而在叙事者的心理视角方面几乎照搬原文。

第四章题为“一位作者,多种声音:诸多译者笔下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声音”(One Author,Many Voices:The Voice of García Márquez Through His Many Translators)。作者以哥伦比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和非小说作品为对象,审视三位美国学者型译者笔下的原作者声音和风格有何变化。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一代最著名的作家,以小说《百年孤独》(OneHundredYearsofSolitude)享誉世界,同时也创作了大量非小说作品。小说的翻译强化了此前的思维定势:拉丁美洲充满异国情调和魔幻色彩。他的非小说作品在英译中经常受到慢待:要么不译,要么经过编辑处理,从而改变了原文的风格。就小说作品而言,三位译者都倾向于在译文中使用美国英语词汇。三者的差异在于:伯恩斯坦(J. S. Bernstein)倾向于词汇和句法仿译;格雷戈里·拉瓦萨(Gregory Rabassa)倾向于增词拉长句子,使用含义具体的词语和美式口语词汇;格罗斯曼(Edith Grossman)倾向于照抄原文中的西班牙文化词语,多用复合前置修饰语,改变附加语位置,有时也乐于挑战英语读者的期待规范。

第五章题为“一位译者,多位作者:格雷戈里·拉瓦萨‘有所克制的精神分裂症’”(One Translator,Many Authors:The “Controlled Schizophrenia” of Gregory Rabassa)。作者仔细审视拉丁美洲文学翻译大家格雷戈里·拉瓦萨的翻译风格。拉瓦萨曾系统学习罗曼语言和文学,受教于拉丁美洲文学英译先驱哈丽雅特·德奥尼斯,翻译生涯长达40多年,涉及性格、风格、语言各异的共计27位作家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大部头作品,其中包括文学“爆炸”一代的里程碑式著作:阿根廷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的实验风格小说《跳房子》(Hopscotch)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在翻译《跳房子》这部具有故意杂合和意识流特征的小说时,拉瓦萨倾向于改变原文句子结构,增加句子从而简化句法,前置空间附加语,使用美式口语词汇归化原文中的粗俗语、脏话和胡言乱语,善用头韵和尾韵等语音修辞手段。在翻译《百年孤独》时,拉瓦萨则倾向于保留原文句子结构,增加词语拉长句子,使用含义具体的词语和美式口语词汇。

第六章题为“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Political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作者探讨政治文本和其他敏感文本在翻译过程中所经受的风格与意识形态变化。作者强调,政治与非政治文本并无明确的分界线。在拉丁美洲作品中,政治与文学密不可分,许多小说明显涉及政治题材,许多重要作家积极关注政治。研究拉丁美洲政治文本英译时必须考虑到其中涉及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美国的强势文化对拉丁美洲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分析政治文章《阿里尔》(Ariel)和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畅销书《如何解读唐老鸭》(HowtoReadDonaldDuck),作者指出,政治文本的翻译具有某些显著的风格模式,最明显的特点在于通过前言、术语表、参考文献和标题、脚注等辅助文本框定手段(paratextual framing)影响译语读者的解读策略和反应,改写或操纵某些政治概念。随着因特网的普及,重要的政治公报和宣言成为政治斗争的动态场所,越来越多的边缘团体乃至政府部门都利用网络翻译迅速传递政治信息,抗衡乃至操控主流英语媒体中的辅助文本框定手段,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作者指出,在政治文本的翻译中及物性(transitivity)体现权力关系的模式未必以预期的形式出现。

第七章题为“视听翻译中的风格”(Style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作者探讨各个阶段的电影改编中文本所经历的风格变化。作者以探讨拉丁美洲同性恋男子性别身份的小说《不要告诉任何人》(Don’tTellAnyone)和《草莓与巧克力》(StrawberryandChocolate)为例说明,在电影改编和翻译过程中,文本要经历多次改写,各种限制因素都会对每一步的风格选择产生影响。就前一部电影而言,西班牙语原文小说中对话很多,电影剧本则大幅删节,提炼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增加人际关系用词,而英文字幕则删除了剧本中的评价性形容词和人际感叹词。在后一部电影的小说原文的两种英译本中,译者保留了许多同性恋语言。从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时,删除了部分此类语言,只保留了同性恋者的某些昵称,增加了舞台提示。在最终的电影字幕中,由于时空因素的限制,删除了同性恋语言的人际功能,但增加了视觉形象予以弥补。

第八章“翻译与身份”(Translation and Identity)旨在探讨翻译这一现象的不断变化的身份。在不同的翻译场景中,翻译与原作、译者与作者的区别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模糊不清。在三种情况下,这一点尤其明显:(1)作者-译者合作;(2)自译;(3)杂合文本。古巴作家卡夫雷拉·因方特(Cabrera Infante)在与美国学者苏珊·吉尔·莱文(Suzanne Jill Levine)合译《三只忧伤的老虎》(ThreeTrappedTigers)时居于主导地位,但在英译文中原文中的文字游戏、双关语和幽默都已完全重写。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在与阿尔弗雷德·麦克亚当(Alfred MacAdam)合译《未出生的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Unborn)时操控了整个翻译流程,所以译文修改了原文的前后不一之处,在翻译原文方言时译者所采取的聆听纽约街头自然谈话,再在译文中加以模仿和再现的做法更像原创手法。自译时作者与译者可能的误解和权力斗争并不存在,任何风格变化要么出于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要么出于翻译固有的特点。双语作家阿里尔·多尔夫曼(Ariel Dorfman)在把自己的作品《朝南看北》(HeadingSouth,LookingNorth)由英语译为西班牙语时表现出清晰的显化(explicitation)和常规化(standardization)趋势。

2. 简要评论

本书融合了翻译学中的语言学派与文化学派的基本理论假设和研究路径,并借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多维度、多层次透视翻译风格的形成,紧密结合微观语言分析与宏观文化透视,揭示了翻译风格形成的复杂性,提出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翻译文体学为基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框架和模式。此外,本书涉及翻译研究中较少探讨的现象,如网络翻译、自译、作者-译者合作、杂合文本、方言翻译等问题,可以大大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本书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前两章为理论框架,后六章为个案研究。个案研究紧密参照理论框架,列举大量相关例证,语言分析透彻深入,文化阐释充分贴切,结论比较令人信服。本书视野开阔,例证丰富,选材多样,所探讨的作家多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最杰出代表①。

然而,本书尚存有待商榷之处。首先,用Google作为搜索引擎统计某一词语或搭配的出现频率,检验搭配的新奇性和译者的创造性的做法只是权宜之计。毕竟,从网络上搜集到的搭配可能良莠不齐,缺乏代表性,无法反映语言使用的常规,也就无法体现语言使用的相对创造性,评论者必须逐一鉴别才能判断其价值。第二,译文风格确实深受原文内容、风格和译者个人方言、词汇触发等诸多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制约,但译者本人的风格意识和翻译能力、翻译观念也很重要,出色的译文往往具有译者鲜明的烙印。在具体个案中,哪种因素相对更具决定性?本书在这一方面的分析似乎不够系统。不过,总体上本书体现了鲜明的跨学科特色,其翻译风格分析模式具备很大的可行性,值得向译界同仁大力推荐。

附注:

① 本书探讨的拉丁美洲作家包括3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Asturias)(1967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和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在本文完成后不久,后者于2010年10月7日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Hermans, Theo. 1996. The translator’s voice in translated narrative [J].Target8 (1): 23-48.

Lefevere, Andre. 1992.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Schiavi, Giuliana. 1996. There is always a teller in a tale [J].Target8 (1): 1-21.

猜你喜欢
拉丁美洲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拉丁美洲正进入低速增长周期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