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与财政教育支出占比目标

2011-04-03 04:40:14
地方财政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财政

张 季

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与财政教育支出占比目标

张 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的投入水平与发达程度也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公共产品的定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具有正外部性特征,且投资收益期较长,完全由市场提供无法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平,必须有政府的介入,通过财政投入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使教育的提供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健全扶困助学体系等,着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据财政部统计,2004年-2009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1万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59%,年均提高0.16个百分点。虽然财政教育投入不断增长有效支撑了近年来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水平依然不高,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细致地描绘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并明确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一目标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一直没有实现。2009年我国这一比例为3.59%,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统计,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在财政取向上,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强化税收征管、推进税费改革、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大力筹措其他财政性教育资金等,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确保实现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占比目标。二是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等倾斜,向义务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实现区域、城乡教育公平。三是建立健全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拓宽教育融资渠道,促进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相结合的投资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探索建立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增强财政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教育规划纲要财政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介绍
——核心素养与高师院校教学变革(DIA180384)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高等院校教育规划:两个不同维度的思考
新课程研究(2016年3期)2016-12-01 05:53:45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学习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 03:55:36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