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
(黑龙江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除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以外,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或极少动用自身资产,为社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与国外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水平相对较低,无论从市场发展需求,还是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认识、业务发展能力上来看,国内商业银行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远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潮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占比过低。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项业务收入的比重仍然较小,传统的手续费收入仍然是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平均不足20%。二是业务品种单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大部分属于起步阶段的一些操作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的品种,如代收代付、审价估价、评估查账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品种较少。三是专业人才匮乏。在中间业务的发展和管理上,商业银行还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水准的中间业务人才。四是市场竞争无序。特别是业务收费不合理等现象,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然,巨大的差距也同时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成为摆在各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大多商业银行虽然认识到拓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但思想观念还大多停留在传统中间业务的条条框框中,尤其是对中间业务在商业化经营中的重要性和效益性认识不足,也致使中间业务还很难成为商业银行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甚至有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处于自发的、盲目的发展状态,缺乏内在的动力、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措施,很难及时捕捉到市场信息,把握好发展机遇。所以,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开发滞后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
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基础,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但受国内大环境影响,各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需要。如有的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健全中间业务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在组织架构中,还没有一个专职部门来对中间业务进行统一规划、研究、开发和协调指导;中间业务的开发管理还被普遍掺杂在对公、对私等条块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中,部门之间在中间业务发展和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之间缺乏顺畅有效的联接机制,从而造成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脱节,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一方面,中间业务产品没有市场化。央行及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个具有相应约束力的收费标准,而各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实践中,也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中间业务定价机制,面对市场同业竞争,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收费上存在不敢收、不好收或不合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特别是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利用行业职能进行行政干预,造成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上的不公平竞争局面,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
中间业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银行业务,也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高、操作相对复杂的中间业务开发和管理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开发和拓展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高精尖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成为各商业银行面临的普遍难题。从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行来看,多数从业人员都是初涉此项业务,加上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理论及操作知识的培训尚不能全覆盖,甚至严重不到位,实际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拓展及管理人员只能满足一些简单的代收代付等业务,难以适应中间业务飞速发展的需要。
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为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其发展必然要求有先进的软、硬件作为支撑。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迅速发展的实践来看,中间业务的发展与银行设备电子化及各种新型通讯技术现代化是密不可分的。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在电子化建设方面发展步伐加快,投入也明显增加,拥有比较发达的电子网络系统,但科技优势大多局限于汇兑、支付和结算等传统业务上。在对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运用上却极其有限,特别是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及服务功能上尤为突出,相对制约着中间业务的发展。
中间业务具有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的优势,有助于商业银行积累大量资本,增强竞争能力,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和竞争的主要阵地。面对新的形势,商业银行管理层和经营层应充分统一思想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突出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规划、部署中间业务的开发、拓展,积极发展低资本占用、高资本使用效率、高资本回报率的新业务和产品,在解决当前结构失衡问题的同时,真正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作为“主业”经营,有效确立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业务格局,实现经营目标从间接创收向直接和间接创收并重的模式转变,经营模式上从“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
一是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各业务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专司中间业务发展的部门,对中间业务加强集中统一管理、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各条线中间业务协调发展、传统和创新中间业务齐头并进、部门各司其职、全行通力协作的中间业务发展格局。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创新体系。深化中间业务的品牌战略管理,以银行卡、代销基金、代理保险和电子银行等业务为重点,积极创新整合中间业务产品,打造中间业务发展的龙头品牌,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带动中间业务量的增加,全面提升中间业务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要在组织领导、营销管理、产品创新、激励机制、人才配置和售后服务上加大力度,建立有效的中间业务发展考核机制、业务统计分析制度等,将中间业务的发展切实纳入各级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并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评经营者业绩的重要依据,实行工效挂钩、奖惩结合。
中间业务涉及面广、种类繁多,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重点之一。商业银行应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加强中间业务市场培育、打造特色的中间业务品牌出发,积极开发、设计、推广中间业务产品,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要在及时了解中间业务市场和客户需求新变化的基础上,设计出不同产品的组合“套餐”,并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营销手段,加大宣传的力度和频度,提升中间业务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扩大客户群体,培育潜在客户群体。
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和拓展中间业务服务领域,要敢于突破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和模式,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研究市场消费心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引导和创造市场需求。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现有中间业务品种,不断淘汰没有效益又消耗资源的业务品种。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大高价值中间业务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和居民对于中间业务新品种的需要,提高综合化、个性化金融服务功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确立优势品牌的市场地位,以特色服务推动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
一是要加强全员培训。通过多元渠道、多种形式,对现有员工进行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急需。二是建设专业队伍。通过内部选拔的方式,挑选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通、善于钻研,敢于开拓的人员,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形成中间业务发展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在加强自我培养的同时,还要积极从国内外引进高精尖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从其他金融机构等引进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门人才,充实中间业务开发与管理队伍,为中间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间业务发展所蕴含的风险不容忽视,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中间业务风险控制能力。一是要健全业务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严密业务手续,加强监督检查,排除隐患,堵塞漏洞。同时,要加强会计核算,注重对中间业务收益率、利润率等量化指标的全面考核,防止银行收益的损失。二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大力发展无风险或风险系数较低的中间业务,特别是不直接产生资产或低占用资产的中间业务,如信用卡、代理业务、结算、金融咨询、金融投资理财服务等,积极参与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项目融资、理财顾问、投资管理、信息咨询、基金托管等。要审慎开展风险较高的业务品种。三是要坚持银行不垫款原则。无论是委托收款或委托付款,银行均不干预委托人与对方的业务纠纷,不承担经营的风险和损失,确保中间业务健康发展。
[1]周国荣.银行中间业务研究[J].经济视角,2007(11).
[2]张传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