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GDP:核算沿革及路径依赖

2011-04-03 03:36李红梅
对外经贸 2011年7期
关键词:核算绿色资源

李红梅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绿色GDP是经济“净”增长的概念,具体讲,就是在GDP核算中扣除对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显然,加快绿色GDP核算的推广,有助于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一、绿色GDP核算及最新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研究机构和著名学者开始探索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在已有的GDP指标基础上加上一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指标。

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ERI),试图利用该指标测算和反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1972年托宾(James)和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主张把城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将环境污染考虑进去,国家制定每一项污染的许可标准,超标准的列出改善经费,将此项经费从GDP中扣除。按此计算,日本政府当年的GDP增长8.5%,而扣除污染费后,只有5.8%的增长率。1989年卢佩托(Rober Repetoo)等提出净国内生产指标(Net Domestic Product),重点考虑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耗损之间的关系,以印度尼西亚为研究对象,1971—1984年间,印尼的GDP增长率为7.1%,但是扣除由于石油耗损,木材减少,以及由于伐木引起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后,实际增长只有5.8%的增长率。1990年世界银行戴利(Herman Daly)和科布(John B.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该指标考虑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更加明晰地区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和效益,以此指标研究澳大利亚的GDP,1950—1996年,实际增长率只有官方公布的 GDP增长率的70%。1995年9月,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从而使“财富”概念超越了传统范式所赋予的内涵,1997年Constanza和Iubchenco等人首次系统地设计了测算全球自然环境为人类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生态服务指标体系”(ESI)。在实践上,资源丰富的北欧国家挪威、芬兰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1990年,墨西哥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将资源环境的核算编成实物指标数据,并通过评估将其转化为货币数据。印尼、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仿效。1993年由联合国统计机构出版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不仅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Environmental DomesticProducts,EDP)的概念,而且通过对国民核算体系中的标准账户加以分解,将实物量核算与货币量的核算连接在一起,计算出环境成本并从GDP中扣除,得到绿色GDP。

自从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之后,我国也开始了绿色GDP核算理论研究。1987—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组织了重要相关课题的研究。1998年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了真实储蓄率核算以及在我国两个城市进行试点:2000年,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中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方法研究;2003年,建立国家中长期环境经济模拟系统研究以及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等。

2004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召开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论证会上,专家论证了《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这标志着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公布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重庆、四川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2006年公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成为中国第一份公开的绿色GDP核算报告。

2010年12月25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完成并低调地披露了2008年全国环境经济核算(“绿色GDP”)的部分研究结果,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1.54%。与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这意味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和生态日益恶化。

二、实施绿色GDP核算的意义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期,为促进这承上启下的历史转折,实施绿色GDP核算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1.选择绿色GDP核算模式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污水多,北方城市烟尘大”。当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发展阶段时,往往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弃对GDP增长的片面追求,探索试行绿色GDP核算,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2.选择绿色GDP核算模式有利于客观评估国民经济运行实效

这是选择绿色GDP核算模式的关键与核心价值取向,因为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已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排除在核算框架之外,只计算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产品的市场价值,而未能测算其作为生命支持系统的间接的市场价值。其直接后果有三:一是夸大了以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率;二是没有测算作为未来生产潜力的自然资本的耗损贬值和环境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负效益);三是因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损毁了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条件,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难以为继。绿色GDP核算模式的提出,克服了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缺陷,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建立绿色GDP核算模式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方面,一些企业只注意自身发展的直接成本和增加值,无视其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破坏,形成了所谓的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宏观调控管理部门在实施宏观调控时需要对经济的真实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有必要从社会层次上对社会成本进行补充核算,仅仅依据传统的GDP指标是不够的,以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标准,既可以有效约束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扩张冲动,又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动力。因此,绿色GDP在宏观、微观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3.选择绿色GDP核算模式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积极推行绿色GDP核算模式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据《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煤炭消费量增长5.3%;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电力消费量增长13.1%。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40亿元,比上年增加1.1倍。全年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5亿元,增加4.4倍。从以上数据中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依然很大,经济亟须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以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为主转向以集约型、效益型、结构型为主,总体上是一种经济、资源和环境多方位优化的发展方式,其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绿色GDP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要求,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化的外在动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仅仅意味着技术进步,而且意味着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绿色GDP的理念集中反映了这一倾向。

三、绿色GDP核算的路径依赖

不解决绿色GDP核算问题,就难以找到通向实施之路的坦途,为此,建议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GDP核算模式,即通过搭建跨学科、跨部门的统一工作机构和核算体系,使绿色GDP核算工作在我国真正走向规范化与制度化。

1.加快绿色核算模式体系研究

国际上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思路大致有三种:(1)用资源与环境的价值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调整,形成GDP以及现存国民账户的良性指标;(2)为资源与环境单独建立账户,在不改变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加入资源环境核算卫星账户(第二账户),并提供相关数据;(3)重新建立一套国民财富核算体系,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被并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核算,如真实储蓄率(GS)。从核算工作来看,国际上绿色国民经济的核算有四个特点:(1)资源和环境核算并重;(2)偏重于实物核算;(3)重视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价与核算;(4)不少国家的核算工作由政府部门进行。

我国应从实际出发,应以SEEA(一项联合国认可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为标准来建立适合我国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1)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SEEA为标准来建立环境及核算体系。为了便于国际比较,我国应该以联合国的SEEA为标准确立我国的绿色GDP核算。(2)以SEEA为标准来建立适合我国的环境及核算体系,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3)各个国家地理环境、人口、资源不同,不能照搬联合国的SEEA2003,也不能全盘接受其他国家实施环境核算的框架,而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模式。在推出方式上,在保证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前提下,可以先试编账户,然后根据公布后的反馈情况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2.推行“绿色会计核算”和“绿色审计核算”

目前研究绿色GDP核算的技术方法较多,但对所需的微观会计和审计核算如何“绿化”的问题研究很少,致使现有的一些绿色GDP核算方法实践性不强。为了尽快使绿色GDP核算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会计和审计部门必须推行“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工作。

在绿色GDP核算方式上,怎么计算才能达到真正的科学与合理,因为从成本核算、环境审计到计算方法来讲,统计口径不一样,最后的结果肯定不同。从理论上看,绿色GDP就是在现行GDP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减去环境资源消耗成本、再减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这似乎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却没有这么容易。首先,研究单位在计算方法、研究指标等各个方面难以做出统一诠释,由于各个门类与各个行业千差万别,运行起来非常之难。其次,任何指标的确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时期的磨合、校验与完善,显然,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的指标,若保障其可比性、可靠性、可控性与科学性,也很难。

3.建立科学政绩考核制度,构建部门间协调机制

将“绿色GDP”导入到国民经济体系中来的考核,短期内,地方政府肯定会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付出一定的成本,诸如有一些重污染的项目不能上,一些布点不合理的项目也不能上。但这样却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腾出环境容量,从而培育一批新型的环保产业,有利于增强国际贸易的绿色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组织形式上搭建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工作平台,下设若干核算专题小组,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及目标,并负责组织试点及实施工作。搭建跨学科、跨部门的统一工作机构是绿色GDP核算模式顺利实施的保证。

4.发挥政府财税调控和引导绿色消费取向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国能量消费总量将达到41.2亿吨,资源环境的约束将强化环保和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政府应当发挥财税等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实行“绿色GDP”核算指标以后,资源损耗部分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部分将从GDP总量中扣除,鉴于资源成本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预计“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地遏制住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进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绿色发展的实施,可以把资源节约、环境建设、自主创新、优化管理同低碳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循环。所以说,惟有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5.加快开展绿色GDP核算模式试点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率先在一些地区试行绿色GDP核算,这样对于推行中国绿色GDP核算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在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可以检验绿色GDP核算理论的可行性,从而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绿色GDP核算理论框架。例如,可以将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实施的绿色GDP核算模式实践,推广到全省各个地区实行,全力推进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6.准确评估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客观作用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绿色GDP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而采用这一指标,则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绿色GDP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金油”。

尽管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巨大压力,使绿色GDP核算模式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但这并不代表绿色GDP核算模式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在整个绿色GDP核算中,核算的结果好比金字塔的塔尖,只是对下层基础的体现,它更多地起到一种警示作用,它将促使社会形成一种珍视环境资源的观念,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实施绿色GDP核算模式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核算结果下面的不同层面,从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1]薛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J].统计研究,1996(6).

[2]潘岳.环保指标与官员政绩考核[N].中国经济时报,2004-04-27.

[3]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述(二)[J].统计研究,1999(1).

[4]卓文燕.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社会总成本核算[J].会计研究,2008(7).

[5]许宪春.关于绿色GDP的几点认识[J].中国统计,2004(7).

猜你喜欢
核算绿色资源
绿色低碳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