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芬 李南凯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经济系统作为人类社会诸多系统中的一部分,具有和自然系统的关联性以及相对独立性。一方面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决定了作为其中一个元素的经济系统脱离不了和自然系统的联系,应遵循历史继承性和辩证统一关系。另一方面,经济系统也具有内部自组织机制,有其不同于自然界独特的发展规律,既能一定程度上摆脱或者削弱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外部条件的干扰并保持独立,又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功能需要适应发展的要求。
一般认为,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关联性包括两点:首先,以人类为中心的关联性,即按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论,根据“人制天”的哲学要求,自然系统是用来为经济系统服务的,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以自然系统的损害为代价的,其中又包括:先发展经济系统后顾及自然系统,甚至是破坏自然环境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所需要的资源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观点;两者兼顾但是以经济为中心,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第二,以非人类为中心的关联性,这种观点根据“人和天”的哲学要求,遵循的实际上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规律,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无论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要遵照各自的规律,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和当前国际上处理相应问题以及国家最近出台的政策在方法论上是呼应的。
其实,以上观点忽略了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第三种关联,即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相似相模拟性,即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经济系统的发展具有自然系统发展的趋同性或者仿生性。比如2005年周小川在“经济人50年会议”上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主要强调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后来又有学者对金融生态中的金融系统内部结构和关系的自然仿生性作出了深入研究,这都说明了金融(作为货币经济成熟的产物)具备了对自然系统的模拟惯性和性质。本文着重第三种关联研究,经济增长结构和自然系统的连接点,分析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的产生和演化规律,并尝试用自然观的方法去探索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新方法。
经济系统模拟自然系统的可能性主要是基于两者都作为系统具有系统的一些共同特点和相似点,从系统、元素、环境以及功能的辩证关系上看,经济系统同自然系统一样,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系统与元素,元素与元素之间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诸多元素的相关作用集合成系统的某种特定的功能,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而当功能不能适应环境时,会要求结构做出变化,以达到新的层次上的适合,总体上,两者都遵循了“平衡——不平衡——平衡”螺旋上升的发展轨迹。比如经济系统中银行体系,类似中国的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国有和私营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这是其中的元素,各元素间通过央行宏观调控以及各种业务关系构成联系,并相互作用。他们在一起实现了为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保障的职能。而当遭遇到全球性经济危机时,系统和其中各个元素都会受到影响,类似于自然界一场大灾难会影响世界各地的气候和生活环境一样,银行信贷普遍萎缩,利率随之提高,银行间的关系也发生转变,这都是外部环境对系统造成的冲击,当银行系统运用自组织机制进行调整,也就是依靠金融系统本身抗风险水平和国家正确的政策导向,银行系统可以恢复至新平衡。
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似点包括:系统的不可逆转性和自组织机制。同自然系统一样,当经济系统遭遇外部环境的正效或反效作用时,经济系统的演化也具有不可逆性,即不能使外界环境和物质系统复原。这点可以从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运动性分析,因为人类文明总是向前发展,伴随着时间是逐渐推移的,作为经济系统,不可能恢复到现在时间点以前那个水平,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条件已不具备,从辩证法角度,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而自组织机制是指自然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时,外部的作用被系统内的非线性机制选择、吸收,利用涨落原理,不断为消除系统内混乱产生的使系统达到有序状态的过程,如前所述,两者具有趋同性。
从基础层次看,两者的动力都是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演化的方式都是渐变和突变交错,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比如我国加入WTO后逐步扩大贸易范围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这属于渐变;而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金融巨头雷曼兄弟破产,房地美和房利美倒塌,迪拜神话破灭等,都属于突变。两者的方向都是进化或退化,虽然经济学中很少用这种词汇表述其发展的过程,而实际内容和自然演化是一致的,比如房地产市场改革遭遇瓶颈,这是我国伴随经济转轨和结构调整必然经历的过程,未来房价是继续上涨还是房市泡沫最终破裂,结果我们无从得知,可以预见的是,进化必然交织着退化过程,与前者同生共存、相互交替,甚至出现两者转化的局面,而最终仲裁者还是市场。
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保持原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促进消费,并重点强调“调整结构”。
目前的经济增长元素一般认为包括消费、投资、国家投入和出口四个部分。近些年,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作为拉动GDP的主动力,连续多年实现了保八的目标。相比之下,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率不足,结构出现相对失衡。对于一个成熟的经济增长体系,这是不合理的,首先,这种体系受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状况影响较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减缓,国内投资不足就是一个重要佐证。其次,自身内部动力不足,不能够支持经济长期增长,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三,很难产生自我创新能力,形成成熟的自组织机制。一旦金融机构经营的非系统风险和银行业外部的系统风险交互作用,加之汇率风险和贸易壁垒,我国经济增长很容易失去动力。目前,我国过度依赖投资,其中政府投资高达90%,而出口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储备也存在诸多风险,如何有效利用投资、控制风险、降低巨大的外汇储备对本国货币经济的影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生态时代,我们应运用自然辩证法原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和谐包括:恰当的要素比例、稳定的层次结构、和美的外在形式、绵延的生机活力、精致的系统耦合。作为经济系统一部分,经济增长结构如果具备了这种“和谐”,就能实现长期支撑经济系统稳步前进的目标,内部自组织机制也会成熟完善。其中,消费、出口、投资、国家投入要均衡增加,比例协调,尤其当前消费需求结构亟待调整,而各元素在层次上应具有联系,低层次为高层次提供基础,高层次为经济系统提供直接支持。而内部的协调会产生外部的美感,直接表现为功能发挥效果较好,经济体系保障更稳定。由于具备了良好的内部动力(消费),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精致的系统耦合会促进经济系统内部的竞争和合作,与循环相伴随,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以生态金融为例,随着中国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金融风险的产生、聚集和爆发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诸如商业银行改革艰难,利率体系结构调整复杂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问题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要切实解决我国金融业的问题,必须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不能只着眼于局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着眼于整个市场体系的系统优化和均衡发展。探讨金融生态问题有助于更全面分析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和出路所在。
[1]宋燕子.金融生态圈构建及内外部作用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
[2]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新编[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32-90.
[3]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李继业,李强,孙丽娜.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乌海市第三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统计,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