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鹏(浙江理工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文或简称“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在价值层面的探讨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中,“体系”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成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在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大力推进、深入践行的价值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决定了“体系”的功能和作用能否有效地发挥。“体系”自颁布至今,得到了人民群众高度的赞许和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确实存在着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体系”的边缘化现象:广大人民群众对“体系”内容真正理解的并不是太多;在一定范围内尚存在着“体系”内容抽象空洞、口号化,实质意义空泛、形式化,宣传、建设与己无关等态度。由于青年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身份和特殊使命,长期以来,很多官方组织和理论学者都曾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如唐小芹和夏继春的《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杨志才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陶倩和朱承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考——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考察》等。他们分别以相应区域的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成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陶倩、朱承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观点基本认同,选择“非常同意”及“基本同意”者合计达69.4%。据此数据可知,有30.6%的人持“没思考这个问题或不同意”等其他观点。唐小芹和夏继春的研究结果显示:“认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与‘有必要’”的大学生分占45%、49%,赞成态度明确,认为“‘可要可不要’与‘没有必要’”的各占3%”。综上可见,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存有疑问。大学生群体尚属社会成员构成中的一个部分,在其他繁多的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在“体系”“接受”、“认同”或“融入”上的困难等问题。
切实掌握体系在人民群众中的接受和认同状况,是规划“体系”建设全局、开展具体宣传教育工作的前提。毋庸置疑,不同群体的人或不同的个体,由于各自的认知视角不同,对“体系”的态度有所差异,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现象。但从“体系”建设这一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大众化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提升的重大问题上看,上述在“接受”、“认同”或“融入”上的困难,反映出的却是人们对“体系”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的质疑乃至“漠视”。消极回避这一问题,不是科学的态度;任由边缘化现象滋长下去等“不作为”的做法,更是与“大众化”时代使命相悖的。
从客观事实所呈现的结果、人自身的接受机制等视角,针对受教育者、教育者、社会环境等层面进行分析,能够深刻揭示“体系”认同度的问题。
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一是民生问题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社会利益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基尼系数目前在0.5左右,①大大超越了0.4的国际通用标准,意味着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过度拉大。2009年人民论坛发起的千人调查显示,当前以及未来 10年我国面临的十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其间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分配不公、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上学难、就业更难等民生问题居于高位。②这种客观事实所呈现的结果,自然使得那些在基本的民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看不到解决希望的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度和认同度降低。尤其是那些因制度和体制原因导致的庞大的机会弱势群体,其机会边缘化的现实,很难使其在“体系”的宣传教育中找到自身现实命运的“转机”。二是腐败问题。这是极具消极影响的社会因素。领导干部本应是践行“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展现的典范角色。而如今一些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使人民群众对党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质疑,直接地导致人民群众对“体系”的拒斥和抵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76.03%的人认为贪污腐败直接地影响了“体系”的接受度。③
受教育者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群体或部分个人,因受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非常态的价值观念甚或失去了“接受”的主观基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态势。少数人因对自身生活品质的追求、对“现实利益”的渴望及“去政治化”心理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念失范现象,极少数人甚至达到了是非不分、善恶混淆、对错颠倒的地步。这样的情况下,对这部分人来说,即便是科学理论,在他们那里也可能被视为歪理邪说,以至拒斥或漠视。二是因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影响而导致对“体系”的接受和认同基础不足。少部分人对“体系”的主体内容,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了解,更不愿深刻领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底包括哪些,具体是什么,很多人还没有掌握。而此时,马克思主义又以“指导思想”的角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内容乃至灵魂,这便使人们对体系的理解产生困惑,甚至造成对体系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质疑。
教育者和教育方式方面的问题。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方面存在的 “一把抓”、“一刀切”等简单化、公式化、说教化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在“体系”宣传上“重演”,一些不看对象、言说晦涩、套话连篇的现象并非鲜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在回答“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时,58.87%的人选择了“宣传教育形式化”。④深入分析在“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者和教育方式方面的问题,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深层次方面:一是宣传教育的逻辑程序不合理。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体系”重要意义的宣传,淡化甚至忽略了对提出“体系”的必然性、必要性和“体系”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的解释,形成了近似“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缺少接受的心理准备,使人产生了突兀且强加于人的感觉。二是宣传教育方式过于理论化。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而我们在对“体系”进行宣传教育时,常常通过“以理论来解释理论”的方式,不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深入浅出的方法让人顺理成章地理解,“体系”的真谛和意义,就很难让人领悟。三是宣传教育的尺度把握不科学。党和政府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传播“体系”,但在强大的宣传力度的影响下,却形成了部分人回避政治理论问题的“去政治化”心理。这好比一个人面对一种美味的事物,短期食用还好,如果每天都一成不变,必然造成心理和感官上抵触,导致审美疲劳或味觉失灵,以至“转头他顾”。因此可以说,占领宣传阵地并不等于赢得民众认同⑤,宣传教育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对症下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按照接受理论,选择是指接受主体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依据主观的或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进入认识域的教育信息进行事实(真伪)判断和价值判断,确定对其中每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成分(一句话、一种理论或观点、一种现象或事实、一种方法或技能)的取舍态度及所容纳、排斥信息量的过程。人在对信息客体的选择时,那些全新的教育信息往往不经过选择环节而直接进入整合阶段,但一些意义难度较大的信息,一些价值和意义指向具有不肯定性或否定性的信息,则需要经过筛选和剔除才能进入整合阶段。所以,宣传教育活动中,从人的接受心理的角度出发,注重深入阐明“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建设“体系”的必要性,解决人民群众对体系“真懂”和“内在需求”的问题,是深入推进其“真信、真学、真用”的基础。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对新出现的事物或现象做出合理的说明,势必在宣传教育中大大削弱“体系”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从而使其失去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参见《新时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分析》,何振、周宏菊、张少华、张伟东),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要么就是因没有牢固的主观接受基础和缺少牢固的根基支撑而成“空中楼阁”,要么就是暗投了“明珠”,结果也只能是南辕北辙。
一个国家建立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明确这个问题是人民群众接受“体系”的必要前提。众所周知,一个物品要有明确的功能和特性才能被人所接受并使用,从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一个人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念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基本问题,并以此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和实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⑥“任何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都内在的要求社会成员具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广泛认同的共同价值标准,人们的思想行为将出现混乱,整个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根基”。⑦这意味着,形成一种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以此统领社会上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念,使人民群众统一思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合力,以此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某些西方国家极力推销其核心价值,在意识形态方面试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妄图实现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绝对胜利之时,树立一种能够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起到强有力遏制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客观需求。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国家结合客观实际所建立的与其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科学的和合理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贯穿人类历史的主线,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理念。一个国家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务必以发展为主题,否则整个国家将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
现有“体系”的四个主体内容是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建立的。以“为人们观察和分析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的本质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结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等因素确立的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代国情,结合社会成员的发展意愿确立的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凝聚力量的动力源泉;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结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亟待提高、社会矛盾复杂凸显的社会现状,协调各方,鼓舞斗志的强有力的精神感召,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国家发展建设手段和方法;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是结合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层导致部分人思想行为失范的社会现状,确立的思想道德标准与规范,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各项建设中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在上述问题的解读上下一些深厚的功夫,并切实规避上述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悖教育规律的现象,可以想见“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会被广大受众所欣然接受。因而我们说,接受心理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建设必要性的深刻解读,在有效改变认同或接受上的边缘化现象方面,或为一个新的视角。
注:
①社科院专家.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达0.5[EB/OL].http://www.chinanews.co m.cn/cj/2-010/12-15/2723411.shtml,2010-12-15.
②高源等.“未来 10 年 10 大挑战”调查报告[J].人民论坛,2009(12).
③侯惠勤.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6).
④程恩富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践行情况的调查报告[J].民主与科学,2010(2).
⑤陈新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J].哲学研究,2011(1).
⑥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
⑦翟成林等.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的认识[J].兰州学刊,2008(2).
■张启鹏
不可否认,目前存在着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或接受上的边缘化现象。从客观事实所呈现的结果、人自身的接受机制等视角,针对受教育者、教育者、社会环境等层面进行分析,能够深刻揭示“体系”认同度的问题。接受心理视角下“体系”的科学性和建设必要性的深刻解读,有效改变认同或接受上的边缘化现象,或为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