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及其运用

2011-04-03 01:09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网民生活化政治

◎王 艳(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及其运用

◎王 艳(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依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指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民的网络生活有机结合的一种可操作范式。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具有其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生活理论认为的生活包含了人的全部活动,对一切精神性的东西必须坚持从生活第一性的原则出发来加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精神性的东西之本质以及他们的价值,对宗教如此,对意识形态如此,对一切历史的“原则”也当如此。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①马克思还强调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根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③这就是说,一切变化实质上都是生活世界的变化或生活世界所发生的变化之直接或间接的表达,离开了生活世界,一切都是无根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④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活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网民的网络生活融为一体,通过网络生活表现出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现实依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现实依据,我们可以从人的生存方式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等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发展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办公、网络学习、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娱乐休闲、网络购物等丰富多样的网络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形式。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使网民对信息的选择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在这种情况下网民一般不会有意识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我们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网民的网络生活,构建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才能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是人的个性的发展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人的个性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和创造性等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自由流通,人的个性不断得到张扬。人们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那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你打我通”的方法,已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人们的网络生活融为一体,使人们在享受网络生活快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获取各种网络生活信息的同时,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也是顺应了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一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与同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种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经济活动的内容、方式呈现出复杂性、易变性等特点、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特别是网络社会的崛起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所有这些,都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现实,融入现实,克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假、大、空”现象,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模式中解脱出来,构建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既要立足于网民的网络生活,又不能拘泥于网民的网络生活,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应引领网民的网络生活,在教育内容上应源于网民的网络生活,在教育方法上应融入网民的网络生活,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网民网络生活的回归。

(一)在教育目标上引领网民的网络生活

网民的网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由于网络是一个万花筒,也是一个垃圾场,容易导致网民的多元价值观,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引领网民的网络生活作为自己的总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民的网络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网民的网络生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民网络生活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倡导积极的、健康的网络生活,批判消极颓废的网络生活。

(二)在教育内容上源于网民的网络生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必然要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这说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其模式构建中的极端重要性。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按领导意志搞主观设计、搞一刀切、脱离现实生活的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能是源自现实,特别是要取材于网民的网络生活实际,围绕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力求贴近网民的网络生活实际。当前,在确定教育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围绕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住房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等网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教育引导网民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把网民的认识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在教育方法上融入网民的网络生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其目标的桥梁,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单向灌输的方法,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所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精神,因此,传统灌输的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已显得力不从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网民的网络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具体来讲,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网民的网络学习、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娱乐休闲、网络办公、网络购物等网络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网民在网络生活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逐步认同并内化为自身信念,从而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运用方略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为我们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具体运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是由网民的层次性决定的。网民因个人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不同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层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实行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其目标的层次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一是基础性目标。基础性目标就是要促使教育对象达到最起码的思想道德要求,这是培养合格公民的第一步,主要培养网民的基本道德,学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进一步培养社会责任感,进而达到其他层次的教育目标打好基础。二是主体性目标。即促使教育对象具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意识。主要通过对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着重培养网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网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拓展性目标。包括理想性目标、情感性目标等,理想性目标是指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而又着眼于未来的目标;情感性目标是指以对国家情感、民族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目标。

(二)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网民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的需要,就要不断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又必须与网民的网络生活实际相联系,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要与网民的网络学习、网络办公、网络娱乐休闲、网络人际交往等活动联系起来,在具体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对网民的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把以前未被纳入教育内容范围而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比如生态文明教育等)纳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围。⑤二是要针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们关注的生活热点的变化,不断调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要不断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针对新的问题展开有效的教育应对,比如网络文明教育、网络情感教育等,用发展战略应对生活的日新月异,用拓展的教育内容应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新情况、新要求。

(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渐进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换句话说,网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接受、认同、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应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时,应把握渐进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逐步深入。要实现教育内容上的逐步深入,首要就是要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网络生活和思想状况,广泛地获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把握教育对象的思营,自觉遵循传统道德规范,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互联网行业职责所在。SNS网络运营商应积极开展行业自律,本着对未来负责,对中华民族的前途负责,以社会效益优先,打造健康的网络交友平台,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做文明网站,创文明环境。此外,SNS行业应完善技术措施,对个人SNS网络行为依法进行监督、过滤与引导,为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努力。

学校加强教育。大学生SNS网络行为与大学生媒体素养紧密联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应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可通过开设讲座、举办报告会、开办网络论坛等形式,结合形式政策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鉴别力与抵抗力、政治盲动的自我克制力,教育大学生审慎判断,适当行为,谨慎交友,自我防范,守法自律,形成良好的SNS网络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

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良好的SNS网络行为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引导。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新形势,主动利用新媒体提供的新机遇,积极融入,重点关注,以SNS网络用户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加强与青年学生的沟通,对大学生SNS网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及时开展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学生的研究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引导水平,做到“进得去,呆得住,受欢迎”。

注:

①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7).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③王军,李茂军.浅析人的社会性[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④何齐宗.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⑤郑旭森,云鉴.女子博客随意传靓照男子盯梢抢劫加强奸[N].羊城晚报,2011-8-23(A7).

⑥金朝力.社交站点成网络低俗化重灾区.[EB/OL]http://www.cnnic.cn/research/zx/wlsq/200912/t20091216_19434.html.

责任编辑 纪 峰

猜你喜欢
网民生活化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