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平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常州举办,在这次省运会中,一共有超过5万名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为省运会的顺利召开贡献了极大的力量。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者精神,对于满足相关服务对象的需求,抵制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正常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唯利是图、人情淡漠等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上述这些志愿者当中,绝大多数是在常高校的大学生。这样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动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学校的行政组织力量。假如有一天,完全依靠市民自觉志愿的精神,有大量志愿者参与到这种大型活动中去,这将是志愿者事业开展中的一大成就。那么当前民众究竟如何看待志愿者事业,究竟如何才能促进志愿者事业的发展壮大?笔者特地选择了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同样也是年轻人居多的,位于常州最繁华地段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莱蒙都会”中的青年从业人员作为调查的对象。希望从最“原生态”的情况下,了解志愿者服务开展的影响因素,以探寻真正的志愿者精神发挥的有效途径。本调查组织了50名在校大学生采取一对一发放,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完成。一共发放了1 000份调查问卷,共涉及店铺367家,有效回收问卷956份,有效回收率95.6%。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被访者中仅有5.4%的人曾经参加过,而参加过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更少,仅占被访者总人数的1.1%。而进一步调查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发现,志愿服务活动通常为三种:一是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理发,陪老人聊天等;二是义务献血;三是到孤儿院和儿童康复中心活动,其他零星的还有植树造林、城市卫生、交通协管等。根据和被访者的交流得知,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少都是单位组织的一些“应景之作”和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并没有体现出志愿服务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以,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还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而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有待大力提高。
通过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按照年龄和政治面貌做交互统计分析发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和政治素养较好的群体,如党员群体,团员群体。这表明在这些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团员和党员之中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通过调研发现,被访问者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评价较高,认为志愿者服务“很有用”和“较为有用”的占被访者总数的91.0%,认为“没有用”的只占2.0%。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调查结果显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工作亟须加强。有39.9%的被访者表示对志愿服务活动“了解不多”,有4.6%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对志愿服务活动“毫不了解”,而明确表示“比较了解”的只有5.7%。所以,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工作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动机,了解参加者的动机对于该项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相关选项的进一步合并归类,可以发现,驱动一个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主要有两项,一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和阅历,所占的比例是59.4%,二是满足自己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心理,占53.8%。(注:此题设计的时候是多选题,每人可以选择三项)
调查结果显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深入人心、得到普遍认可的活动,如果没有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就主观意愿来说,有93%的人员愿意参加此项活动,明确表示“肯定不会参加”的人只有1%。
如果进一步对年龄进行分组分析,可以发现,年轻人群体选择“非常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要远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群体。这表明,在年轻人群体中开展志愿服务的可行性最高。这和我们前面对曾经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人的年龄分组情况一致。
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对志愿者服务的了解程度越高,他参加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也越高,选择“非常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可能性也越大。“比较了解”志愿活动的人群中选择“非常愿意参加”的占58.7%,但在对志愿活动“很不了解”的人群中,选择“非常愿意参加”的比例只有8.1%。所以,广泛有效的志愿服务宣传对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参加志愿者服务,选择“没有阻碍”因素的人占6.9%,而所有阻碍因素中,“时间”因素所占的比重最大,有近75.0%的人认为阻碍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因素是时间。此外,“工作累”占39.2%,“对服务效果的怀疑”占22.0%,“对个人力量的怀疑”占25.0%。所以,对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志愿活动对服务对象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以及宣传志愿服务的良好效果,从而打消部分参与者的顾虑,消除参与者的思想障碍,提高他们行动的积极性。
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被访者心目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如何?按照5分制对各个活动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非常重要”=5分,“较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很不重要”=1分,不知道=0分。调查结果显示,“对突发灾难的救助”,“公益宣传”,“环境治安”,“老人、残疾人的帮助”,“街区交通秩序的维护”,“妇女权益的维护”,“义务献血”等重要性评价最高。得分在4.4~4.1之间;大型活动服务、社区服务、拥军优属评价相对较低,得分3.5~3.3。需要注意的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并不是和其对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一一对应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较高的可行性。但是,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活动,并使得活动的开展取得最佳的效果,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只占整个调查对象的5.7%。而通过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障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是否了解与参与意愿的交互统计,可以发现,宣传工作对志愿服务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对志愿者服务了解得越深入,个人参与的意愿就越强烈。另一方面,调查数据还显示,如果具备时间、精力等条件,阻碍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大因素是“对个人力量的怀疑”以及不清楚“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所以这两个方面会对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影响很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不仅是对优秀志愿者的宣传,还要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和意义的宣传,强调志愿服务活动对特定群体的重要作用和对全社会的价值。
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者的动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和阅历。所以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人员的组成、活动开展的方式都要尽量丰富多彩,让参与者有多种生活体验。不仅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不能单调乏味,而且志愿者在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分工也要经常有所变化,尽可能给参与者更多的活动经验和体验,维持志愿者参与活动的长期动力。根据调研结果,被访者认可度和参与意愿比较高的项目有:“老人、残疾人、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帮助”,“义务献血”,“公益宣传”,“突发灾难的救援”,“交通、环境的维护”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也会不断出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也要与时俱进。
调查发现,被访问者有90%的人都能方便地使用互联网,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增加。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一个专业的志愿者网站。充分利用电子公告栏、电子邮箱、论坛、QQ群、微博等网络组件,打造一个即时、动态和多向度的信息交流平台,在人员招募、信息发布、活动宣传、表彰奖励、资源共享、成员交流等诸多方面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化模式。
通过志愿者网站,开放会员注册,可以很方便地壮大志愿者队伍。此外,通过志愿者个人信息库的管理,可以在具体开展某项活动之前,选择最合适的参与对象,做好活动安排。志愿者网站建设可以突破繁忙的城市生活所造成的时空阻隔,为商业街区的志愿者缔造一个温暖、和谐而高效的网络家园。在日常工作中,还可以辅助手机、网络飞信、短信群发等现代通讯方式,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志愿服务活动涉及到人员的招募、活动的策划、项目的实施、过程的协调以及效果的评估和经验的总结等各个环节。加强活动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参与者的满意度和积极性,最终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逐渐扩大。以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为例,不同的参与动机会直接影响到志愿者在后续活动中的表现。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可以分为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利他为中心两类,正如上面的统计分析显示的那样,以自我为中心的参与动机主要表现在丰富自己的生活和阅历方面,以利他为中心主要表现在帮助他人、热心社会公益方面。在招募成员和开展活动之前,有必要对参与者的动机进行了解和评估,建立志愿者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兼顾志愿服务组织、服务对象和志愿者本身三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