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城方言谚语浅析蒙城家庭观

2011-04-02 03:29陆侠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蒙城谚语观念

陆侠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亳州 236000)

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城人民提炼了大量的谚语。在浩瀚的谚海中,有大量反映家庭观念的谚语。这些谚语凝聚了蒙城人民的生活经验,反映了传统家庭关系状况,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普遍观念,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指导的作用。文章试通过蒙城方言谚语探讨蒙城人民特有的家庭观念和思想。

蒙城社会中,家是以父系为中心的一个整体,对一个家庭而言,妻子、儿女、土地是最重要的,是不容他人侵犯的,“老婆孩子地山沟”。故蒙城人非常看重家,“人走千里归家,水走千里归海”。家庭中的矛盾忌讳暴露在外人面前,所以说“家丑不可外扬”。蒙城人关于家庭的观念更多地体现在家庭关系、婚姻观念和血亲意识上。

一、谚语与家庭关系

(一)秩序观

蒙城大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家庭秩序观念。强调家庭的秩序性,家是一个老少分明、长幼有序的整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在家庭中特别重视父母、长辈的意见,尊重他们的资历、经验、见识,认为资深年长者阅历丰富,办事有把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正是强调年长者的经验对年轻人的指导作用。与此相反,年轻人缺乏经验,做事不够牢靠,“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秩序还表现在晚辈对长辈的孝顺上,子以孝尽其为子之道。“娶喽媳妇卖喽娘”、“娘背草窝来,媳妇背盖太窝来(盖太窝:被窝)”是社会存在的少数不孝敬父母现象的真实写照,嘲讽了部分人的不孝恶行。子孝,其基本要求不只是养亲,更要爱亲(“儿不嫌母丑”)、敬亲和尊亲。“馍再大是笼蒸的,你再有本事是我生的”这条带有警示意味的谚语,告诫人们不能忘本,要尊敬父母。

秩序也体现在同辈排行上。在家庭内部,同辈之间则讲究长幼有序,“长兄如父”,兄长地位仅次于父亲,在失去父母后,长兄有养护义务。在自然经济的社会里,人口多的大家庭能否保持凝聚力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兄弟之间能否和睦相处。因此传统伦理十分重视兄弟关系。长对幼要宽厚、友好、忍让,“要想好,大让小”,为他们做出好榜样,“老大得有老大样”。幼对长要敬重、顺从,“老嫂如母,小的是儿”。

不断互为婚姻,家庭之间甚至家庭内部不可避免会出现辈分混乱的现象,为了维护既定秩序,人们主张的是“各亲各叫”、“先叫后不改”,各称呼各的,不需改动。

(二)子女观

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的骄傲,自己的子女怎么都是好的,“黄鼠狼夸儿香,刺猬夸儿光”、“自个孩子屎不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们疼子、爱子的心理。“猫老吃子,人老疼子”反映出人上了年纪更加思念和爱护儿女这一事实。父母疼爱子女更疼爱孙辈,“老头抱孙,怀来揣金”。对于子女的配偶,父母亦给予重视,“女婿半个儿”、“疼儿不胜疼媳妇,疼闺女不胜疼女婿”。疼爱儿孙,但不为儿孙过于操心、担忧,因为人们认识到“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有自己的能耐,有自己的路要走。故谚语中鼓励子女自食其力的内容也很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妆衣”,分家饭是指兄弟分家时,父母所留下的产业。嫁妆衣是指女子出嫁时,父母所送的嫁妆。这是在劝人自立、自强,绝不依赖父母。

蒙城地区存在的男尊女卑观念亦体现了人们的子女观。蒙城民间社会是以生儿为重、多子为荣的。在农业社会,生养儿子尤为重要,蒙城人生子的观念有四种意义。一是传宗接代,“人留后代,草留根”,目的在于追求家族的绵延。由于中国社会长期是父系社会,家族是靠父系一方繁衍延续的,家族的“香火”能否延续下去,主要是以生养儿子来衡量的,所以蒙城习俗非常重视生养儿子。传统的家庭观念是早生儿子早得福,多生儿子多得福。所以,人人都盼望早生子,“早领儿子早得计”,期望多得子,“儿多不为恙”。这样,无子的家庭就意味着绝后,自然而然地就为人们所歧视,“绝后头心狠”即是对无子之人的一种偏见。二是生子防穷。传统的农业社会,繁重的农业生产基本完全依赖人力来完成,男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子多即意味着生产力强大。在他们认识中,失去了男性劳动力,则农业生产将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家庭经济就会陷入困境。三是养儿防老。传统社会里,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其晚年生活要靠晚辈尤其儿孙供养。子嗣多意味着保障多,否则难免晚景凄凉。四是维护利益。宗法社会中,亲族乡邻利益冲突,往往取决于家庭人口的多寡,家庭势力的大小。男丁多就有话语权,无子或少子就要受到欺压,所以“随早晚都得有人”。子嗣繁多意味着生产力强大,意味着家族的兴旺繁盛。与此相联系,农村的婚姻观念也就以传宗接代为主要目的,选聘媳妇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娶媳妇就是留抱孙的”。不过,人们在强调“儿多不为恙”的同时,也认识到“儿多母受苦”、“儿多不如儿好”。

既然以生儿为重,多子为荣,自然会出现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以农为本的蒙城人在血亲意识和家庭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相当严重,这种观念在谚语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小闺女菜籽命”、“十个花红女,不赶(不赶:不如)一个踮脚儿(踮脚:腿脚不好)”、“没有男孩不是一家人”。女儿最终将成为他人妇,为他人出力,“闺女是人家的人”从一个侧面说明,女儿并不能算作家族内的成员,因为女儿出嫁后即从夫居。而“出喽门的女,泼出门的水”更是将嫁出的女儿是外家人的观念阐述得淋漓尽致。

(三)家教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蒙城传统家庭重视家庭教育。谁的孩子不懂规矩,人们骂的是“有人生,没人养”,实则人们骂的是孩子的父母。蒙城方言谚语中有关家教的比比皆是。蒙城人的家教观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重启蒙教育。家庭教育侧重于孩子性情、品德的教育。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可以大概预测这个人将来的样子,“起小看大,三岁知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们认识到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候,对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认识到对孩子严加管教和约束的重要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小时不加教育,终不能成材,“三岁不成马,到早晚都是驴驹”。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予以及时制止,给予合适的教育,否则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改正,以致犯下严重的错误,“起小拿针,长大牵牛”表现的正是人们这种朴实的认识。现实中存在的与此背道而驰的另一种观点则是“树大自直”,这是该摒除的。二是重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方面,大人的行为习惯具有无声的影响力。“老猫屋上睡,一辈传一辈”说明了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三是讲究教育方法。教育子女,父母立场要保持一致,否则任何教育和规范都达不到效果,“一打一护,永不上路”。孩子有错,不姑息,直接指出,“当面教子,背地教妻”。

这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谚语,对如何正确养育子女具有积极教化功能。

二、谚语与婚姻观念

婚姻是构成一个家庭的前提条件,传统的家庭历来十分重视婚姻,婚姻观念也是家庭观中重要的一环。

(一)择偶观

择偶是先于婚姻的,故择偶观直接影响婚姻观念。人们认为婚姻幸福与否,择配是否得当是关键。因此,对于理想伴侣的选择,长期以来形成一套选择标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品行

对男方而言,如果不慎娶了品行不好的恶妇,则是婚姻生活之大不幸,“种不好庄稼一季子,娶不好媳妇一辈子”。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一个贤良的妻子,不仅能操持家务,更能教育子女,影响后代。“好媳妇两头瞒,孬媳妇两头传”,互为婚姻后,女子的品行亦关系到双方家庭能否和睦相处。为了选择人品可靠的妻子,男子在挑选配偶时,除考虑配偶的品格外,还比较注重对方家庭的家风,这与人们的普遍观念“贤惠出娘家”是分不开的。

传统意识中,一个好的妻子不仅需要有贤良的品德,还要有端庄的举止,所以男子在择偶时,“能娶大家的奴,不娶小家的女”。他们认为,在大家族里做事的女子,受大家风范的熏陶,知情懂理,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上会大方得体。

2.门第

在蒙城传统的婚姻观中,历来十分强调门当户对,选择配偶时,讲究双方家庭的门第要相等,个人条件要相当。正如谚语所说“肩膀头一般高”,“打水做亲家,人对筲也对”。这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出经验:同一层次的人互为婚姻,除经济条件相当外,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相似点也较多,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3.年龄

传统的婚姻观里,男方的年龄往往大于女方。因此,择偶多是男大于女。不过,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也有男子娶比自己大的女子为妻,他们认为如果妻子比丈夫大几岁,家庭会幸福、富裕,故蒙城有谚曰:“女大三,抱金砖。”

对于女子容貌的要求则是以高为美,“高高婷婷门口站,不会做活也好看”。

除上述标准外,出于优生优育的考虑,在婚配时尽量避免近亲结婚。普遍观念是已婚女子的孙女、外孙女不能嫁给娘家兄弟的孙子,所以奉行的是“三辈不回门”、“三辈不回姥娘门”。至于姑舅表成亲,更是不可。

家境过于贫寒,无条件去选择时,也就只好“挖到篮来就是菜”了。此谚与普通话里的“家贫不择妻”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谚语所反映出的传统择偶观中,大多是以男子为中心,从男子的视角限制和选择女性,而女子在这方面的自由度就小得多。

(二)夫妻观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相对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说是最亲密的关系,这种事实反映到谚语中就是:“娘亲达(达:父亲)亲,没有两个人亲”、“天上掉个席篓子,最好不过两口子”、“娘疼儿儿疼娘,闺女大喽疼女婿”。因此,夫妻间的矛盾会很快消除,“夫妻没有隔夜的仇”,感情亦恢复得快。夫妻相处,丈夫要爱护妻子,即使妻子有错,也要“当面教子,背地教妻”,以维护妻子的尊严。传统家庭重视婚姻的稳定,强调从一而终,白头偕老,谚语说“打鸡跟鸡飞,打狗跟狗走”,正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家庭生活中,女性在很长时期内都处于附属地位,这使她们成为被歧视被压迫的对象。有些谚语就明显带有歧视女性的倾向,如“女人当家,房倒屋塌”、“闺女进喽婆门,小子进喽学门”、“只有娇闺女,没有娇媳妇”,这些谚语则从侧面反映了女性在婚姻关系中受压迫的事实。

三、谚语与血亲意识

中国人看重亲情,常说血浓于水,家庭血缘关系是人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蒙城人浓厚的血亲意识同样在方言谚语中得以体现。“真亲没有百日恼”、“真亲恼不一百天”,这两条谚语表明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的。“打断骨头连着筋”、“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不打望天飞”用譬喻的形式告诉人们,血缘关系是永远无法剪断,无法割舍的。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即使有再深的矛盾,在危难之际,他们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即“猪蹄子(或猪蹄夹)烀一百滚,还朝里拐”、“猪蹄子(或猪拐)烀一百八十滚,还朝里拐”。遇事时,凡有血缘关系的总有些偏袒,“是亲三分向,不亲又一样”,无血缘关系则不会与你一心,“鸡皮附不到鸭身上”。人们对无血缘关系的亲属的认识亦概括成谚语:“后妈的心是剩饭”、“剩饭晚娘的心,再热也不温”、“姑父姨父舅的媳妇,没一个好东西”。婆媳之间无血缘关系,婆婆因儿媳妇去世的伤心只是偶尔的,反映到谚语中就是“姥娘(姥娘:外婆)哭妗子,想起来一阵子”。

蒙城有男子正月初二给去世的姑奶、姑姑、外公、外婆上坟的习俗。在姑奶、姑姑夫家的家族墓地里,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亡者只有姑奶、姑姑,而在外公的家族墓地里,每座坟里的亡者都与自己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所以有谚曰“姑娘上坟一条线,外甥上坟一大片”、“外甥上坟一大片,侄子上坟只一座”,这两条谚语体现了这一习俗,更表露出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凡事并不是绝对的,血亲并不一定总是起积极作用的,现实中也存在血亲不如姻亲的现象,以谚概之即是“亲兄弟不如两连襟,亲达不如老丈人”。

亲情浓烈,但亲疏关系明确。同为亲情,但有远近内外之别,这一点也在谚语里得到了体现。远近的标准是血缘,隔代不如亲生,“隔一皮,差一皮(孙子不胜儿)”,叔伯不如父母,“耳扒子不是墙,婶子大爷不是娘”。对于表亲,更是“一表三不亲”、“一辈亲两辈表,三辈子拉倒”、“一辈亲两辈表,三辈是老屌”、“一辈亲两辈表,三辈也个屌”、“亲戚不沾表,沾表也个屌”。注重别内外,普遍认为女儿是别人家的人,疼外孙、外孙女是不中用的:“外甥是狗,一边打一边走”,“姥娘疼外甥女,坟前指一指”。

亲情可贵,为了维护亲情,亲人亲戚间一些不宜做的事亦用谚语加以说明:“亲戚可走不可守”告诫人们亲戚之间只能经常走动,不可久住对方家,否则会被人讨厌,以致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亲戚不共财,共财两不来”表明亲戚之间不能有经济上的往来,否则双方关系就会变坏,即使亲兄弟姐妹之间,讲究的也是“亲兄弟,明算账”。这些带有警示和劝喻的谚语,实际上在生活中起到了道德训诫的功能和作用。

猜你喜欢
蒙城谚语观念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维生素的新观念
安徽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谯城至涡阳段施工图设计获批复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安徽蒙城:秸秆收储利用“四方共赢”
蒙城路径
健康观念治疗
说说谚语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