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其优化策略

2011-04-01 20:47:10周心琴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居民点重庆空间

周心琴

(重庆工商大学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重庆 400067)

重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其优化策略

周心琴

(重庆工商大学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重庆 400067)

农村居民点是农业劳动者共同居住,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根据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和形态,将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划分为五种。并在对目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的思路。

重庆;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优化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一定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农村居住活动在其分布地区的反映。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和农村社会的基本地域单元,农村居民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物质载体和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器[1]。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较大,是典型的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也是“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于境内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形复杂,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加之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土地资源浪费、设施不足、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居住空间分布亟待进行调整。

1 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要类型

重庆地势由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重庆地貌形态类型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五大类。其中中山、低山面积达24,13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5.9%;丘陵面积为10,426km2,占17%;平原面积仅1,971km2,占2.39%[2]。不同区域,由于地貌类型、人口密度、农村居民的居住习惯、农村人口耕作半径、受教育程度等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使得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貌区域中,居民点密度以丘陵地区最大,平坝次之,山区最小,这是因为平坝地区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单个居民点人口多,规模较大,单位面积居民点个数较少,但承载力强、集聚效应和辐射效用比较显著;而山区人口少,居民点规模小,密度低,没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聚点。同时,居民点的平均距离、距离指数和分散度由山区—丘陵—平坝逐渐减小。与此对应,平均居民点人口数、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以及居民点面积指数则由山区—丘陵—平坝依次增加[3]。

多样的地形形成了重庆市多样化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结合居民点的空间形态和分布密度可以将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划分为低密度点状散户模式、低密度团状院坝模式、高密度点状聚落模式、高密度条带状聚落模式、高密度块状聚落模式。

1.1 低密度点状散户模式

由于重庆山区居多,地势起伏较大,受地形影响,聚落空间拓展受限,加之居民点位置受耕作半径的影响,低密度点状散落在山区呈“满天星”式的分布,聚落的规模和密度都很小。这些区域大多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慢,受传统生产方式和居住观念影响,农户习惯于独门独户的形式分散居住。近些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者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务农收益较低,很多散户逐渐走向衰落,农户逐渐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迁移,有些房屋甚至被遗弃。

1.2 低密度团状院坝模式

在西南丘陵山地相对平缓的地区,受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的影响,人们聚居在一起,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围坝而建,形成院落,受地形影响规模一般很小,三五户到十几户不等,形成低密度团状院坝空间[4]。聚落的凝聚能力较强,但空间分布相对稀疏,仍以传统农业为主。院坝的选址主要位于山谷、田坎边、交通沿线,以居住为主,部分辅以小商店。

1.3 高密度点状聚落模式

高密度点状聚落模式要分布在城市周边丘陵山地较为低平的区域,居民点规模小,但密度高。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度大,传统农村居民点分布大多依靠农田以利于劳作,从而形成高度密集化的点状分布空间。由于区域整体经济水平较高,近些年来农户收入提高很快,离土不离乡的兼业人员逐渐增多,一些原来居住在村落中的农户、或临近农田但远离交通便利之处的农户逐渐向外迁移,修建独门独院的别墅型住宅,从而居民点的更多、密度更大。

1.4 高密度带状延伸模式

重庆山地多、峡谷多、河道多,新修乡村公路多沿等高线分布,从而带动乡村聚落逐渐向公路沿线聚集,形成高密度的条带状聚落空间布局模式。同时,很多山地集镇空间拓展缺乏整体的规划部署,新建住宅也多沿公路布局。这些聚落往往规模较大,分布密集,但土地超标较为严重。但条带状的空间布局给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成本高、效益低等诸多弊端。加之居住空间紧邻道路,不仅给道路的安全使用带来很多潜在隐患,同时居住在周边的人也受噪音、灰尘、安全等困扰。

1.5 高密度块状聚落模式

高密度块状聚落模式主要指在地势较为低平的乡村中心村落、集镇、移民安置区。中心村落作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其规模一般为几十户到数百户,其用地范围较大。中心村功能较完善,人口也相对较多。集镇则为镇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经济辐射能力的居民点,是农村的商业中心,多数居住在集镇的农民以从事非农业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工作。移民安置小区修建是政府起主导作用,经过了统一的规划的建设,住宅数量按照需求量进行控制,多数在100户左右,空间布局较整齐,功能配置较完善。

2 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规模小、布局分散、凌乱

重庆市各区县地貌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居民点的布局在很大程度大受地形地貌的制约,规模小,密度大。2009年重庆市乡村住户为72406万户,乡村总人口2349.67万,占全市户籍总人数的73.86%。全市乡镇871个,行政村8967个,自然村64903个,平均每个乡镇辖有10.3个行政村,行政村分布密度0.12个/km2,自然村分布密度0.49个/km2[5]。居民点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形地貌条件制约,丘陵山区的居民点布局的突出特点是“小、散、乱”。在重庆丘陵山地很少有具备一定规模、形态完整的村庄,院落的规模一般很小,单家独院比例大。长期以来,丘陵山地的农户习惯于以自然院落形式分散居住,形成 “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院落间的平均距离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但一般不超过500m。近年来,一些经济条件显著改善的农民搬迁到公路边建房,单家独院的居民点数量和比重有所增加。由于重庆多数农村地处山地丘陵地区,农户之间的平均距离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布局凌乱,农房建设一般未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许多农户为了抢占商铺位置,在道路两侧无序建设,新旧农房交错,破坏整体景观。分散居住同时也导致农村的组织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2.2 居民点“空心化”显著,土地浪费严重

随着农村的发展,住宅建设在居民点外围蔓延,同时村中原有居民又有大量因城市化而迁出,导致内部闲置住宅日益增加,存在着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等现象,造成农村居民点内部“空心化”外部散乱的格局。据调查,重庆市域范围内,除渝中区没有居民点的闲置,其他各区县居民点闲置系数都超过50%,其中彭水县、酉阳县、黔江县、秀山县、石柱县、武隆县、南川县、巫溪县8个区县乡村居民点闲置系数达到了100%,即每个居民点都有闲置的现象存在,由此可见乡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

正是由于乡村居民点“空心化”和新建住宅的“庭院化”,居民点土地浪费严重。据调查,重庆乡村居民点人均用地超标较为普遍,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较低。人均用地类型严重超标型和极度超标型占整个重庆市的32.35%,“一小时经济圈”人均居民点用地水平最高,“渝东北”次之,“渝东南”最低[6]。

2.3 乡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内部功能无序、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绝大多数村庄规划缺位,居民点用地基本无功能分区,一些小规模乡村作坊式工业布局在居民点内部,与生活用地混杂,干扰村民正常生活,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同时不利于村民实现职业及地域同步转化,阻碍农村居民点空间的整合。村民修建新宅主要关注建筑单体,而且面积越修越大,由于是当地农民自行修建的,结构多有合理之处,安全性较差,设施简陋,且牲畜棚舍紧邻住房,排水、排污等处理简单。

同时,重庆乡村完成的“村村通”公路、电视、电信、供水等工程只是分布到相对集中的居住点。由于地形和供水水源等条件限制,巫山、秀山等大多数边远山区农户还存在诸多困难。村落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居民点功能发育不全,仅提供简单的居住和交往空间,不能满足村民的各种需求。首先对外联系设施缺乏,如交通要道少、等级低、质量差、通讯设施缺乏;其次农村居民点内部基础设施缺乏,道路硬化率不高,给排水设施普及率低;农村教育、医疗、娱乐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水平低,无法满足村民现代化生活方式和工业发展的要求。

3 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优化的思路

3.1 改善基础设施,引导农户集中居住

在快速的城市化将农村人口不断推向城镇,农村人口总数趋于缩减的背景下,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进行重组提供了契机。针对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要达到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发展的格局,最为关键的是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将城镇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大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资源配套服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点的吸引力,从而获得居民点建设的内驱力。

针对目前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浪费较为严重的高密度居民点,利用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居民点集聚发展。集中居住点建设既要考虑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传统空间形态及文化特色,又要考虑后备发展空间、资源环境污染浪费等问题。可根据经济发展现状、规模等选定中心村,进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的重点建设,同时对原有空间形态进行整合,通过规划引导实现块状集聚的发展模式,控制集中居民点边界,防止住宅沿道路、村庄外围蔓延的发展。政府还可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引导农民集中居住。

3.2 推动土地流转,促使村庄“实心化”发展

政策是土地利用的直接决策因素,它通过管理政策、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等直接影响着空心村的形成与演化[8]。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重庆市地方性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对农村住宅用地的监管力度。首先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用房占地面积,对现有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结合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其使用年限。其次是鼓励进程定居农民,对其宅基地进行有偿转让。最后,做好废弃宅基地善后处理,对部分可以转变为耕地地宅基地进行土地流转,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同时,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素资源的城乡流动必将改变农村土地等各类资源利用低效的格局,尤其是宅基地、闲置地的调整将有力推动农村居民点空间重组。

3.3 进行科学规划,提高乡村空间有序性

从重庆各区县目前情况来看,村庄规划尚未普及。因此,需要对村落土地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有序的管理,从而引导村庄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乡村规划中主要是处理好 “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点”是指农村居民点,“线”是指城乡地区各级道路(以县乡道路为主),“面”是指区域城镇体系。根据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实际情况,各个镇以形成3-8个农村集中居住区为宜,根据情况确定每个“点”人数规模并投资配置相对完整的各项生活服务设施[7]。“线”则承担联系各城镇、各农村居民点的功能以及满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要求;同时,“线”也是维系城乡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纽带,是城市反哺农村的脐带。顺畅的交通条件可以大幅度减少散户的存在,带动居民点的集中发展。由于各乡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方略可以更好带动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为人口的集中居住奠定基础。

3.4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空间重构

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与东部地区相比,重庆的农业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离现代农业还有很大差距。也正是由于较为落后的耕作方式与经营模式,使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零散、内部设施欠缺、居民流失严重。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为城镇服务作为依托,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也为乡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由于农场品的后期处理与加工主要在城镇或乡镇,从而带动人口不断向乡镇集中居住、减少农业从业人口,把乡村有限的资源重新进行了整合,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重构提供内动力。

4 小结

重庆市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多民族地区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分散居住农户占到了大部分,这种不集约的空间分布状态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加之目前农村缺乏严格管理和合理的规划,居民点用地体系也非常松散,农村居民点土地的集约度很差。

在此情况下,重庆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优化应根据不同地形、经济发展和居住习惯,因地制宜逐步开展。大部分乡村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和综合整治,引导农户集中居住;落后的山区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明显改善,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山区丘陵地区通过聚落整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走乡村社区化发展之路、而经济发达地区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城市化社区发展。

[1]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转换方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14-221.

[2]陈升琪.重庆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25.

[3]杨庆媛,田永中,王朝科等.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4,23(4):469-478.

[4]龙彬,罗毅.重庆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的模式探索[J].重庆建筑,2011,10(3):16-19.

[5]周艳,朱莉芬,张弛.重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农业经济,2011,20(5):145-147.

[6]文枫,鲁春阳,杨庆媛等.重庆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异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4):222-227.

[7]张如林.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J].城镇化研究,2007(6):54-57.

[8]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10):1203-1213.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Chongqing

Zhou Xinqin
(College of Tourism and Land and Resources,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are the place where agricultural laborers live together and hav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Based on the Chongqing City,the paper classifie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into five kinds according to the density and fo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and present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Chongqing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with analysis of main problem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urrent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Chongqing;Rural Residential Areas;Spatial Distribution;Optimization

TU982

A

1674-1102(2011)06-0013-04

2011-09-20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BB0256)。

周心琴(1974—),女,重庆万州人,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研究。

[责任编辑:陈晓华]

猜你喜欢
居民点重庆空间
重庆客APP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基于GIS的宜兴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在这里看重庆
今日重庆(2017年5期)2017-07-05 12:52:25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基于3S的巴彦县农村居民点内农地测算研究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