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共党史学习的几个问题的探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2011-04-01 14:50郑洪泉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史革命

郑洪泉

(重庆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0047)

有关中共党史学习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郑洪泉

(重庆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0047)

中国共产党具有通过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推动革命事业,并以党的历史教育干部和党员的传统。党史上几次大规模有关党史的学习和讨论都对当时的革命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党史应对党的整个历史发展作深入了解,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发展为学习重点,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向前看。

中共党史;历史经验;优良传统

到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已历经九十年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目前,我国人民正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建成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迈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再一次深入学习中共党史,对我们加深了解党的历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努力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深入学习党史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中国共产党还在幼年时期即十分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以推进革命事业的发展。蔡和森就是党内最早从事党史研究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上半年,他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应中共莫斯科中山大学旅俄支部的邀请做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的报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记叙了从建党到1926年初这段期间党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个党史报告第一次以五四运动作为分界线,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分为“旧的阶段”和“新阶段的革命运动”[1](486-487)两个部分,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的最早表述。报告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阶级的背景及接受苏联十月革命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并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视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蔡和森还在报告中指出了共产党员学习党史的必要性:“要做一个好的党员,忠实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第一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那就必须亲切的深刻的知道党的历史。”[2]而他的党史报告就起到了使党员明确认识自己的革命责任和斗争方向的作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蔡和森又发表《党的机会主义史》的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共五大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提出了整顿全国党组织的主张,成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献。[1](2)

这个时期党的其他领导人也先后进行过党史研究。1929年12月至1930年6月,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瞿秋白向共产国际做过有关中共党史的报告,并留下《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的手稿。李立三亦在1930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审查过的《中共党史纲要大纲》在党内发表过《党史报告》。他还撰写过《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的教训》一文。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央苏区宣传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张闻天,在反“围剿”的战争环境中,做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党史报告,第一讲是《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第二讲是《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计划中的第三讲是《在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1934年1月,苏区中央局将报告铅印成小册子发行,同年3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又翻印成单行本,可惜其中均无第三讲,很可能是由于战争环境,中断了这次党史报告。[1](452-453)以上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自幼年时期起即具有及时总结革命经验,并以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和干部的优良传统。正如毛泽东在1942年3月发表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所说:研究党的历史“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的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3](1)

迄今为止,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过数次大规模关于党的历史的大学习和大讨论,都对当时的革命事业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全党规模的党史大学习大讨论开展于1942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整风运动是党内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中,无论是重点解决党的高中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路线问题,还是解决党的一般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思想方法与思想作风问题,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与研究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并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进行的。为此,中共中央不仅编辑出版了《马恩列斯论思想方法》和《整风文献》两书作为指导整风的学习文件,还编辑出版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这两本党史文献汇编,以推动党史学习和讨论。还在整风运动的准备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即在1941年9月10日至10月22日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党的路线问题。整风运动开始以后,从1943年9月起,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党的路线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者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深入揭发和批判王明的“左”倾错误,并着重讨论抗战时期中央的路线是非。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分别召开土地革命时期一些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座谈会和抗战时期华北座谈会。在这些会议上,中央领导层和党的高级干部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深刻揭发和批判了党的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特别是揭发和批判了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巨大危害的王明在土地革命后期的“左”倾错误与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从而分清了路线是非。这次对党史的大学习与大讨论一直延续到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才宣告结束,从1943年9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算起,历时一年又七个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是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次重要会议,而讨论和通过《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乃是一项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这个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同时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历次‘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并着重分析了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4](651)。这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表明,整风运动已经达到预期目的,全党实现了空前的思想统一和团结。这个“决议”不仅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

第二次大规模的党史学习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三十周年的日子,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在全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首次纪念党的生日,中共中央决定开展隆重的纪念活动。依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当年6月 22日全文刊载了胡乔木的署名文章《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并由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全文播发,全国各地报纸纷纷全文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样,《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就成了全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的主要学习文件。[5](108)此文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概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新中国的整个历史。经过这次全国范围的党史宣传和学习,全国人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次大规模的党史大学习、大讨论是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前后。这时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终结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对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国家明确地进入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进行,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认真审慎的处理。如何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历史,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功过问题便提上党的议事日程。为此,1979年9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叶剑英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上讲话,初步总结了党在建国三十年的历史经验。之后,中共中央又于11月着手起草准备提交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由邓小平主持,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组织了党内外数千人参加讨论,最大规模的一次讨论竟有四千多人参加,讨论中提出了上千条修改意见。这个决议在提交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之前,经过七次大的修改,小修改则难以数计。“决议”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重大历史问题所采取的极为慎重和严肃的态度,并充分发扬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将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与他的正确思想加以区别,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仍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决议”对建国以来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正确的结论,并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决议”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了初步概括。“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推进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对改革开放和社会化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177-178)邓小平指出:这个“决议”“达到了我们原来的要求,这对我们统一党内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7](338)。以这个“决议”为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学习和研究党史的热潮中,满怀信心地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中国特色会主义道路前进,逐步实现了党所制定的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奋斗目标,使国家在新世纪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一个战略目标迈进。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开局之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史》第二卷(1949——1978)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史》第一卷(1921——1949)亦重印发行。经中共中央同意,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和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进程表明,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胜利与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而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则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奋斗纲领所决定的。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和政治团体能够取代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即明确指出:“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因为人民的死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特别是帝国主义的缘故。在今日,谁能领导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并实施民主政治,谁就是人民的救星。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是不能尽此责任的,这个责任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了。”[8](672)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44年就指出,“历史是群众的事业”[9](21)。恩格斯说:“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9](5)毛泽东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的上述基本观点作了如下的表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1031)学习党史,就是要自觉地树立起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信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这两个观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紧密联系与依靠人民群众,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学习党的历史,要从党的整个战斗历程中正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进程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由于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了坚持这条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在28年的革命历程中经过无数艰难曲折,付出了巨大代价,克服了形形色色“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样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艰辛地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变了建国初期借鉴苏联经验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逐步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并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这条道路的形成,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历了29年的曲折历程,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坚决纠正了主要是来自“左”的方面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错误。把握这个历史的主流,才能坚信我们所经历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正确性。

学习党的历史,要以系统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发展历程为重点。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我们是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3](2)民主革命时期,党制定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8](647)。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实现了国家空前的统一,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进步的一支伟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党制定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在这条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中国人民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任务,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而基本上完成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以及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创举,因为这项改造是在采用和平方式,并发动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户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7](267)中国共产党一举粉碎“四人帮”,果断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为了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党又形成了一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6](194)遵循这条基本路线,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国力不断增强,人民逐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已经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从党的整个光辉战斗历程中受到鼓舞,并从丰富而珍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以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更加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自由民主幸福的目标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而成长壮大起来的。从党初创时期险象环生的秘密聚会到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从出生入死的白区地下斗争到披荆斩棘创建农村红色革命根据地,从百折不挠的反“围剿”斗争到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从经受酷刑考验的狱中斗争到针锋相对的政治谈判,从气势磅礴的战略决战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波澜壮阔,可歌可泣。而党之所以能经过艰难曲折历程创建革命与建设的伟业,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理论结合实际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12](1438-1439),尤其是具有一颗如同优秀的共产党员、卓越的红军将领和伟大的爱国者方志敏所说的“真诚无伪”像“火一般炽烈”的爱国心。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千百万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千百万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凝聚起来的。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沿着老一辈革命家所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使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扬光大。

我们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需要鉴别是非,尤其要排除干扰。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需进行革命斗争,无需搞社会主义,中国也能实现现代化。这种观点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采取取消主义的态度,是完全违反历史事实的。众所周知,正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并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实行的残酷统治,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不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特别是没有共产党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我们国家就会长期处于黑暗之中。那种对中国革命的“取消”主义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另一种看法是,现在历史档案尚未完全开放,而且当代人写当代史会受到相当制约,因而质疑中共党史的客观真实性。其实古今中外任何一部历史著作都不可能是在掌握所有历史资料的情况下编撰出来的。如果一定要达到掌握全部历史资料这个要求才来撰写历史著作,人们将难有史书可读。再说,虽然由于一些参与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尤其是一些掌权的当事人还在,不可避免会对相关历史著作的编撰造成一定干扰,但无产阶级政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的,而且共产党除了为人民谋利益,并不谋求一党的私利。共产党的原则是“立党为公”,所以共产党的党性与科学性是一致的,这是党史著作的科学性的可靠保证。即使在编写党史的过程中出现差错,党也会进行纠正以确保其真实性;即使某些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企图歪曲或篡改历史,其他的历史当事人也有机会出来予以订正。这已经为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近年来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出面澄清一些被误传的历史事实的行动所证实。

除此之外,近年来史学领域有一种现象,就是肆意渲染党史上有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党内意见分歧,对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大做文章,以突出党内历史上的矛盾斗争。其实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党和政治团体,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过程中,都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出现矛盾甚至斗争乃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其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是哪一种政治主张成为主流。毛泽东曾经说:“我们研究党史,必须全面看,这样研究党史,才是科学的。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研究党史上的错误,不应该只恨几个人。如果只恨几个人,那就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13](406-407)邓小平也特别强调研究和学习党史要认清主流,团结一致向前看。他明确指出:“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14](272)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大家向前看,不要过分纠缠”[7](242),“对历史问题要粗一点,概括一点,不要搞得太细”[7](258),因为研究、宣传和学习党史的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7](271)。那种渲染历史上党内纠纷与矛盾,甚至子虚乌有,凭空捏造而有意歪曲党的历史的做法,应当坚决抵制。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C].中共党史出版社,1982.

[2] 罗绍志等.蔡和森[A].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二)[C].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编.老一代革命家论党史和党史研究[C].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5] 叶永烈.胡乔木[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7]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C].人民出版社,1983.

[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二卷)[Z].人民出版社,1991.

[9]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评价历史人物[Z].人民出版社,1978.

[1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三卷)[Z].人民出版社,1991.

[11] 毛泽东.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A].毛泽东选集(第五卷)[Z].人民出版社,1977.

[1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四卷)[Z].人民出版社,1991.

[13]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A].毛泽东文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3.

[14] 邓小平.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1993.

An Analysis of Several Problems on Learning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Zheng Hongqua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ety,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the tradition of summarizing the party’s historical experience to promote revolution,and using party’s history to educate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The study and discussion of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remendously promoted the cause of revolution at that time.We should look into the whol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ur Party and focus on the Party’s line,princip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ies,inherit and develop the fine tradition,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historical experience;fine tradition

K14

A

1673-0429(2011)04-0018-06

2011-06-09

郑洪泉(1930-),男,重庆师范大学退休教师。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党史革命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